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31-31.
    <正>《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创刊于1982年,报道方向专注于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组分与物性、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配料、谷物与淀粉工程、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农(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领域中前沿研究热点,以及食品与生物技术相关领域高水平的研究综述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期172页,单期定价80.00元,全年订阅费96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8-79。
  • 万俊, 张孝芹, 邓博文, 艾民珉, 谢哲权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12-1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833
    [目的]开发基于熔球态蛋清蛋白(molten-globule state egg white protein,MGEWP)稳定乳液的修饰方法。[方法]采用pH诱导法使蛋清蛋白部分变性生成MGEWP,并研究D-木糖与单宁酸改性对MGEWP乳化特性的协同增强作用。[结果]随着单宁酸浓度的增加,D-木糖糖基化修饰的MGEWP(X-MGEWP)浊度与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且单宁酸导致X-MGEWP发生解折叠行为,暴露更多游离巯基与活性基团,并显著提高X-MGEWP的分子柔度、表观黏度、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P<0.05)。在极端pH处理下,MGEWP的有效反应基团钝化,与D-木糖的美拉德反应被抑制,导致X-MGEWP的乳化特性与未经糖基化处理的MGEWP无显著差异(P>0.05),而添加单宁酸可显著增强X-MGEWP的乳化活性(P<0.05),且与单宁酸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D-木糖/单宁酸的协同改性是提高MGEWP乳化性的潜在方法之一。
  • 鞠美玲, 陆静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162-16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40
    [目的]研究百合黄酮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鸡蛋过敏原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小鼠食物过敏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百合黄酮干预处理,通过食物过敏相关性指标的检测,分析百合黄酮对小鼠OVA过敏的调节作用。[结果]中、高剂量的百合黄酮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和IgG1的抗体水平(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小鼠组胺释放水平(P<0.05);此外,高剂量的百合总黄酮缓解了小鼠的临床过敏症状,抑制了小鼠肠道炎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剂量的百合黄酮显著抑制了小鼠脾脏细胞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P<0.05),促进了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P<0.05)。[结论]百合黄酮有效抑制了小鼠体内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反应,这与其抑制Th2型反应,促进Th1型反应,调节Th1/Th2型平衡有关。
  • 杨令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57-257.
    <正>由胡加祥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转基因食品政策与法律规制比较研究》一书,系统性地从问题界定与解决策略、国内外学术研究综述、基础理论探讨与制度比较分析、研发试验环节的法规考察、生产加工阶段的法律约束,以及追溯能力建设的深入探讨等方面,对中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了全面审视,提出了构建中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体系的系统性思考。
  • 张小华, 陈岑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59-259.
    <正>由朱军莉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一书共6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食品安全领域中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实践,对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课程教学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1)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概述。根据原理和方法的不同,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 浦黎杰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5-5.
    <正>~~
  • 蔡青烽, 林星朱, 刘静雪, 高婷婷, 孙建军, 朱艳媛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178-18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37
    杂粮重组米不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原辅料组成、加工工艺对杂粮重组米品质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其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肥胖及补充人体所需矿物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研究现状,并对功能性杂粮重组米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研究进行了展望。
  • 张延进, 马雅鸽, 杨雄超, 赵兴吕, 王奕丹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109-117.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97
    [目的]探究葛根素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脾脏的氧化应激指标评定其抗氧化能力。以水迷宫试验(MWM)评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体的病理变化;测定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综合探讨云芝发酵葛根提取物(FP)对脑衰老的影响。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FP对衰老小鼠股骨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和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P干预后,小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01),GSH含量显著升高(P<0.001),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脾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01),对GSH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FP可通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来延缓衰老小鼠肝、脾的抗氧化功能衰退;FP组小鼠末次训练总路程下降62.18%(P<0.000 1)、平台穿越次数提高77.14%(P<0.000 1);脑组织MDA显著降低(P<0.001),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得到改善;FP能够提高小鼠股骨体积分数,改善衰老股骨状态;FP组小鼠睾丸和胸腺组织结构异常得到改善。[结论]FP可延缓衰老小鼠脑组织结构和功能衰退;股骨运动协调能力衰退;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衰退及胸腺和睾丸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
  • 钱杨, 王雪梅, 王传明, 沈秋霞, 胡涛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29-237.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50
    花椒中含有大量的香气化合物和滋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花椒独特的气味和滋味。分子感官科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技术,致力于从分子层面深入探索和研究食品的感官质量,包含感官评价与检测分析两方面。文章综述了分子感官科学技术在花椒风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阐明了分子感官科学技术在花椒风味与感官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恩静, 王丹, 李龙, 李赫婧, 杨红莲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9): 50-55+11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139
    [目的]建立微滴数字PCR技术检测致敏原芒果成分的方法。[方法]选取叶绿体trnH-psbA基因作为致敏原芒果成分检测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微滴数字PCR方法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并应用于10批次食品样品中致敏原芒果成分检测。[结果]试验建立的微滴PCR方法特异性较好,不与芒果以外10种其他水果交叉反应,在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200,200,100 nmol/L,退火温度为52℃的最适微滴PCR反应条件下,方法的核酸水平检测灵敏度为5 pg/μL,芒果质量含量检测灵敏度为5 mg/kg,方法变异系数<25%,重复性好,应用于10批次食品样品检测结果与食品标签一致。[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致敏原芒果成分的检测。
  • 康志敏, 耿宁宁, 何梦影, 许国震, 王志伟, 张康逸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6): 19-24+11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78
    [目的]探究砂仁多糖对小麦淀粉体系的作用机理,揭示砂仁多糖对小麦淀粉品质形成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通过制备砂仁多糖—小麦淀粉复配体系,研究砂仁多糖添加量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流变特性、热力学特性、结晶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砂仁多糖可提高小麦淀粉复配体系的黏度和糊化温度,减少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浸出,降低小麦淀粉糊化过程中结晶区的破坏程度,延缓糊化过程。当砂仁多糖添加量为1.00%时,复配体系崩解值为299 mPa·s,回生值为532 mPa·s、糊化焓为666.29 J/g,此时抗老化效果最佳且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砂仁多糖与小麦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当砂仁多糖添加量为1.00%时,氢键作用最强。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砂仁多糖可以抑制小麦淀粉消化。[结论]添加砂仁多糖可有效提高小麦淀粉的热稳定性,降低小麦淀粉的消化率。
  • 杨菁, 郑万源, 仪淑敏, 励建荣, 刘英丽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2-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50
    [目的]探索适合车前子壳粉—未漂洗鱼糜凝胶薄饼的加热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汽蒸(SR)、烘烤(GR)、空气煎炸(AR)、微波(MR)、煎制(FR)对车前子壳粉—未漂洗鱼糜凝胶薄饼进行复热处理,考察复热方式对凝胶薄饼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复热会加深凝胶薄饼的色泽,使白度降低,其中FR对a*值、b*值影响显著(P<0.05),相较于CK分别增加了4.50,1.43倍。MR和GR对凝胶薄饼的水分损失影响较大,复热后的水分含量分别为53.07%,56.67%;SR、AR、FR对水分损失影响较小,与CK相比分别减少了2.16%,3.60%,4.06%。除FR外,其他复热处理均会提高凝胶薄饼的水分自由度。复热增加了凝胶薄饼的硬度和滋味的丰富性,提升了凝胶薄饼的咸味值和鲜味值,MR、SR和FR的苦味值显著增加,MR、SR、GR和FR的酸味值降低。复热可以丰富凝胶薄饼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SR会造成风味物质的稀释,MR和FR会增加凝胶薄饼风味物质的种类,使其本身的风味更加浓郁。[结论]凝胶薄饼较为适合的复热方式为煎制,其次为微波。
  • 杨欢, 刘敬科, 李朋亮, 刘晶, 张爱霞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11-21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05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制作的杂粮面包,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糖等功能成分,可以控制血糖升高。该综述基于乳酸菌、酵母菌在发酵杂粮中发挥的协同作用,从促进降糖活性成分的释放、生成及转化、抑制升高血糖相关酶活性3个方面,阐述了乳酸菌协同酵母菌发酵杂粮面包降糖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史静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56-256.
    <正>由秦小强等编著,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包装艺术设计》一书,介绍了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探讨了产品包装设计的构思与方法,以及包装设计的构图与视觉流程。书中还对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包装的印刷与制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食品包装设计进行了深入探究。(1)艺术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应用中的关键点。
  • 黄小兰, 何旭峰, 熊双, 张椿翊, 郑容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39-4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46
    [目的]优化猕猴桃酒发酵工艺,提升综合品质,比较不同外碳源对其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红糖、果葡糖浆、糯米和大米糖化液作为外碳源,调整发酵液初始糖度为23%进行猕猴桃酒发酵,测定生物量变化、酒精度、有机酸、单体酚、挥发性成分和感官特性等指标。[结果]在主发酵阶段,大米、糯米糖化液组发酵速度最快,增加了奎宁酸、乳酸和酒石酸等有机酸含量,降低了绿原酸、咖啡酸等单体酚含量;麦芽糖组发酵速率最慢,酒精度最低,有机酸积累最少;红糖组中单体酚总量最高,其中没食子酸(217.45 mg/L)是所有组别中最高的单体酚类物质,提高了抗氧化能力,降低了甲醇含量。在挥发性成分方面,7种碳源发酵组共分离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醇类(8.985 mg/kg)和酯类(1.625 mg/kg)平均含量最高,占比71.1%和12.7%;葡萄糖组和果葡糖浆组的挥发性成分总量最高,麦芽糖组最低,红糖组种类最多。[结论]葡萄糖、蔗糖、果葡糖浆和红糖均可作为猕猴桃发酵的理想外碳源,红糖可进一步挖掘应用。
  • 芮晓珍, 祝晨曦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6): 4-4.
    <正>~~
  • 邵明珍, 王嘉懿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6): 5-5.
    <正>~~
  • 徐斌, 米行琼, 白琼, 徐金龙, 刘淑一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4): 13-19+2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36
    目的:提高糙米品质。方法:以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作为指标,研究富化条件对GABA含量的影响;基于最优参数,通过分析富化过程中籽粒各部位GABA含量,揭示其迁移规律;最后分析该法对糙米品质的影响,并与浸泡法对比。结果:原料水分含量14.5%,富化温度65℃,最终水分含量20%,富化时间5 h时,GABA含量最高。富化过程中,GABA主要在糠层生成,在生成的同时向内部迁移,各碾减率的糙米GABA含量均在5 h达到峰值,但迁移率在4 h后趋于稳定,胚乳部分的GABA迁移率最高可达87.1%。与浸泡法相比,加温加湿法富化的糙米偏黄,爆腰率较低,米饭更柔软。结论:加温加湿法优于浸泡法,可用于制备高GABA含量的糙米和精米。
  • 顾红艳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47-248.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趋向于国际化、多元化、数字化。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与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还要与社会热点问题、核心问题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食品专业英语是一门交互性、专业性、渗透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专业翻译、文化交流、外交等多领域多学科。由赵芳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食品专业英语(第2版)》一书是食品专业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作品。该书包含8个模块,分别论述了食品专业英语学习的背景与特点、专业英语翻译的主要原则、英文题目及摘要写作规范、食品中的营养元素介绍、食品的保藏类别、各类食品的加工工艺、食品安全与生产规范、常用食品检验仪器介绍等内容。
  • 蒲龙林, 姚秋萍, 吴雯雯, 杨静, 严敏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154-16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10
    [目的]探究皂角米多糖的纯化工艺及其吸湿、保湿特性。[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8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皂角米多糖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大孔树脂。以吸附、解吸效果为指标,探究大孔树脂纯化皂角米多糖工艺参数。以丙三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对照,测定皂角米多糖在相对湿度43%,81%时的吸湿性能以及在相对湿度为43%和干燥硅胶环境下的保湿性能。[结果]最佳大孔树脂为D101;皂角米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2.00 mg/mL,上样流速2 BV/h,上样体积1.5 BV,洗脱剂体积分数70%,洗脱剂体积2 BV,此时皂角米多糖含量从51.90%提高至82.40%。在相对湿度43%,81%下放置60 h,皂角米多糖吸湿率分别为(20.35±0.006)%,(36.56±0.005)%;在相对湿度43%、干硅胶环境下放置60 h,皂角米多糖保湿率分别为(84.66±0.014)%,(60.18±0.007)%。[结论]皂角米多糖可以通过大孔树脂进行纯化,且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
  • 马泽亮, 刘雅倩, 程琦峰, 王萍萍, 杨甜星, 杜岗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51-5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66
    [目的]实现枸杞产地的快速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LSTM-AM-M1DCNN)模型的枸杞产地快速判别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分别对5种不同产地的枸杞进行检测,将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融合,并采用LSTM-AM-M1DCNN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判别。[结果]相比于传统的LSTM、CNN方法,LSTM-AM-M1DCNN能够有效提取到电子鼻和电子舌数据中深层特征信息,其测试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分别为97.4%,97.6%,97.4%,0.974。[结论]采用LSTM-AM-M1DCNN解决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提取时序、时空特征的缺陷,适合对电子鼻和电子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判别枸杞产地。
  • 林轲亮, 梁业成, 苏时彬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59-6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82
    数字经济时代,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呈现监管工具智能化、监管路径多元化、监管效能全程化趋势。受“数字监管”理念共识缺位与“技术应用”行为认知偏差的双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规则缺漏、模式异化和队伍薄弱等实践困境,阻碍了监管数字化与法治化双向赋能与耦合式发展。文章探究了数字赋能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径:在法律供给层面完善数字监管规范体系,在机制运作层面修正赋能过程中的模式偏移,在队伍建设层面培育数字法治监管人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周孟焦, 陈凯, 孙李娜, 易凤, 梁晓峰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25-3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73
    [目的]研究竹叶花椒挥发油成分、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稳定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竹叶花椒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p H、温度、防腐剂和甜味剂等对竹叶花椒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显示,竹叶花椒挥发油主要含有醇类、烯类物质;两种方法得到的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SFE-CO2和HD所得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248,0.580 mg/m L,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4.620,8.920 mg/m L;p H、温度、防腐剂和甜味剂能够影响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论]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稳定,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来源。
  • 蒋运浩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62-262.
    <正>~~
  • 吴仲, 杨江帆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129-13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090
    [目的]研究从武夷岩茶黄片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茶多糖对高血糖大鼠胆汁酸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试验评价茶多糖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通过液质联用仪测定大鼠盲肠内容物中胆汁酸组成,并检测大鼠肝脏、胰腺的胆汁酸受体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表达水平。[结果]茶多糖对结合型和游离型的胆酸盐均有一定的结合能力,并且对结合型胆酸盐具有更好的结合能力,当茶多糖质量浓度为2.00 mg/mL时,其对胆酸钠的结合率仅为同浓度下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率的57.59%,62.62%。茶多糖的干预对大鼠盲肠内容物中胆汁酸水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初级胆汁酸鹅去氧胆酸水平的增加,以及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水平的降低。此外,其对大鼠肝脏、胰腺胆汁酸受体FXR、TGR5的mRNA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茶多糖干预可改变大鼠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的比率,而疏水性更高的次级胆汁酸在肠肝循环中吸收性更差。
  • 胡轩铭, 陈仟格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9): 3-3.
    <正>~~
  • 龙肇, 薛婧, 王芝晓, 徐巨才, 付湘晋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9-1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786
    [目的]拓宽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rice bra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RBIDF)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ζ-电位、粒径分布、流变特性、直观外貌结构、冻融稳定性等研究了在pH 2,RBIDF添加量为0.20,0.30 g/100 g时,NaCl浓度(0~100 mmol/L)对米糠不溶性纤维和大豆分离蛋白共同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的乳液均具有较强的凝胶网状结构,RBIDF添加量为0.20 g/100 g,NaCl浓度>25 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黏弹性行为逐渐增强,而在RBIDF添加量为0.30 g/100 g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黏弹性增幅较小。NaCl的加入对两个不同RBIDF添加量的高内相乳液冻融稳定性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在相对高盐浓度(75,100 mmol/L)条件下,高内相乳液在经过两次冷冻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乳液自支撑状态。[结论]NaCl的加入可显著提高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共混体系高内相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 崔国梅, 刘丽娜, 田广瑞, 王安建, 禹子琪, 高帅平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102-10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66
    [目的]抑制以鲜香菇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质构劣变。[方法]以硬度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硬化保脆剂及其添加量对香菇片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最佳的硬化保脆条件为氯化钙0.15%,海藻酸钠0.11%,葡萄糖酸-δ-内酯2.0%,复合溶液中浸渍时间为100 min;适宜的灭菌条件为105℃灭菌25 min。[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以显著改善香菇片的质构特性,37℃下贮藏45 d,其口感硬脆、菇味浓郁,色泽与鲜香菇接近,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李根悦, 王昱丹, 杨凯丽, 韩路生, 王恩鹏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2): 146-15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93
    [目的]优化大力参(Dali ginseng,DG)炮制加工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为指标,液料比、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考察大力参的最佳炮制工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分析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利用抗氧化指标分析不同极性大力参萃取物[氯仿萃取物(CE)、乙酸乙酯萃取物(EAE)、正丁醇萃取物(NBE)和萃取水相(WE)]的抗氧化能力。[结果]DG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炮制温度95℃,液料比22∶1 (mL/g),炮制时间30 min,此条件下DG总皂苷含量为3.75%。大力参各萃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得到大力参最佳炮制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部位。
  • 王晨宇, 李肖然, 全珂, 刘妙, 王建辉, 陈启杰, 张博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00-21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35
    四环素是一种典型的广谱抗生素,在食品、药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不恰当使用四环素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危害。因此,针对四环素的残留,开发灵敏、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已被成功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的四环素残留检测。该综述通过对比不同纳米材料修饰的四环素电化学传感器,旨在为四环素的痕量分析及开发高效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同时也归纳了四环素电化学传感器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晋程妮, 李洋, 闫帅帅, 徐建国, 彭晓丽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5-1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42
    [目的]探究食品污染物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2-diol,3-MCPD)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试剂盒及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存活率、形态、线粒体功能、酶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浓度低于80 mmol/L的3-MCPD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20,30 mmol/L的3-MCPD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20,40,60 mmol/L的3-MCPD引起LDH的释放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降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高强度的蓝色荧光,核皱缩,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现象。同时,3-MCPD处理能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提高Caspase 9和Caspase3的酶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3-MCPD对HK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其凋亡。
  • 李振龙, 张克, 杜志龙, 张丽娜, 简华斌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94-10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52
    固体食品的充填是固体食品包装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保障固体食品产品均一性、提升食品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文章综述了固体食品充填技术及装备的研究现状,包括固体食品的物料特性以及充填要求、充填技术分类、充填装备的主要原理与结构等方面,并对固体食品充填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方向。
  • 张昊, 王瑞, 田一鸣, 马超, 马玉华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135-14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31
    [目的]提高对蜂糖李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控能力。[方法]采用200μL/L百里香酚浸泡蜂糖李果实60 s,贮藏于(2.0±0.5)℃,检测其腐烂率、呼吸强度、硬度、外果皮h°、果肉h°和表面真菌多样性。[结果]贵州蜂糖李果实侵染性病害的致病真菌主要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百里香酚处理可改变蜂糖李果实表面真菌群落结构,降低采后贮藏阶段表面真菌群落丰度和复杂性。并通过抑制上述4种致病菌属的增殖以及果实呼吸强度的上升,延缓蜂糖李果实硬度、外果皮h°、果肉h°的下降,从而显著抑制蜂糖李果实腐烂率,保证果实品质。[结论]百里香酚处理能有效降低蜂糖李果实贮藏过程中真菌群落丰度和复杂性,并有效抑制相关致病菌增殖,从而有效维持蜂糖李果实采后品质。
  • 李旭好, 韩蒙, 李芳, 刘云宏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194-19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19
    [目的]探究莲藕热泵干燥后适宜的预处理方式。[方法]将护色(CP)、渗透脱水(OD)、超声护色(USCP)、超声渗透脱水(USOD)、护色+超声渗透脱水(CP+USOD)及超声渗透脱水同步护色(USOD-CP)预处理应用于莲藕热泵干燥前,探究其对干制莲藕外观色泽、微观结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在CP和OD过程中施加超声可以扩大莲藕的微观孔道;USCP预处理的莲藕多酚和烟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5.64,21.08 mg/100 g,且色差值最低,为5.02;USOD-CP组莲藕的黄酮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07.05,149.04 mg/100 g;USCP和USOD-CP预处理的莲藕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较强,清除率分别为45.96%,45.94%;多酚与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正相关性最强。[结论]在莲藕热泵干燥前进行USCP和USOD-CP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莲藕的干燥品质。
  • 莫凯兰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1): 264-264.
    <正>~~
  • 张超, 陈涛, 周中林, 杨健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101-107.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32
    [目的]提高粮糟摊晾温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方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及粮糟非热平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运算并结合工艺验证,探究粮糟摊晾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对摊晾工艺进行优化。以摊晾完出料温度符合工艺要求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分析粮糟层厚度、板链行进速度以及排风量对空气流动分布、温度场分布及粮糟在整个行进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分析,料层厚度对摊晾出料温度存在显著影响,板链行进速度以及排风量的影响次之,分别确定了出料温度对粮糟处理量和排风量的关系式,便于工艺变更时的出料温度预测。[结论]经工艺验证,非平衡热模拟方法对摊晾过程仿真准确有效。该摊晾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粮糟摊晾厚度20 cm,板链行进速度0.150 m/s,排风量5 000 m3/h。
  • 姚明材, 李飞凤, 罗广, 董亮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167-17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10
    [目的]有效处理白酒糟,研究和开发白酒糟中的高附加值成分,探索其潜在应用途径。[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提酸沉法从白酒糟中提取蛋白质,利用复合酶对白酒糟粗蛋白进行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ACE抑制肽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复合酶法制备ACE抑制肽得到了最佳条件:酶配比(V木瓜蛋白酶:V中性蛋白酶) 3∶1,水解温度55.41℃,水解pH 7.72,水解时间2.38 h,该条件下ACE抑制肽水解度为66.62%;复合蛋白酶酶解3 h后得到最高的ACE抑制活性(79.05%);经提取纯化后的ACE抑制肽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78%和3.226%,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161μmol/mL和1.255 mmol。[结论]采用复合酶法从白酒糟中提取ACE抑制肽工艺可行。
  • 缪园欣, 田建阳, 贲锦华, 彭欣雨, 高佳
    食品与机械. 2024, 40(10): 181-187.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68
    [目的]以山楂为原料,利用高活性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混合菌种发酵制备山楂酵素,并对其发酵工艺和体外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为试验指标,研究料液比、混合菌种接种量、初始糖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山楂酵素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山楂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山楂酵素的体外生物活性。[结果]山楂酵素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 (g/mL)、混合菌种接种量5.5‰、初始糖度11.4%、发酵时间102 h、发酵温度32℃,此条件下得到的酵素酸度为(21.82±0.26) mg/mL(以乳酸计),可溶固形物含量为(10.75±0.29)%,SOD酶活为(26.45±0.31) U/mL。此外,该酵素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结论]山楂素具有较好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 刘锐, 黄家章, 苗艺源, 孙君茂, 生吉萍, 王志宏, 尹淑涛, 余焕玲, 聂莹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9): 1-1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10
    隐性饥饿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近些年来积极应对,国民隐性饥饿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文章总结了隐性饥饿问题的概念内涵、世界各国隐性饥饿现状、中国应对隐性饥饿的重要举措和成就、目前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应对策略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全民营养健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 葛钰鸿, 沈为佳, 赵秀兰, 张清
    食品与机械. 2024, 40(09): 20-2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998
    [目的]探讨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SSPS)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凝胶形成及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SSPS添加量的SPI悬液和凝胶,以未添加SSPS的SPI悬液和凝胶为对照。分别测定结构特性、理化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结果]SPI制备成凝胶的过程中,SPI与SSPS之间发生了糖基化反应,SSPS改变了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添加SSPS后样品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热稳定性增大;凝胶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及二硫键含量下降,非二硫键的共价键含量增加。添加量为10%时,SPI悬液表面疏水性降低程度最大,达到88.42%;SPI凝胶硬度下降28.85%,持水性增加了40.72%。扫描电镜结果表明,SSPS的添加导致凝胶网络疏松多孔,凝胶强度下降。[结论]SPI凝胶制备过程中添加SSPS,二者会发生糖基化反应,随SSPS添加量增多,蛋白结构特性和凝胶特性改变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