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王伟正, 乔鸿, 李肖俊, 王静静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36-5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76
    [目的/意义]探究科研人员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此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研究及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过程]基于认知评估理论和人工智能接受框架(AIDUA),开发并实证检验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三阶段对用户使用意愿进行评估,旨在解释用户使用意愿的形成过程。[结果/结论]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前,经历了三阶段的决策过程。社会影响、享乐动机和拟人化对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均呈正相关,拟人化是影响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的最强变量,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对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而享乐动机对消极情绪的影响不显著,消极情绪与用户的使用意愿呈负相关,结果显示在校身份对努力预期和消极情绪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 邹娅一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71-8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13
    [目的/意义]将类ChatGPT人工智能系统嵌入图书馆以催生其智慧服务发展的新方向,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对ChatGPT助力图书馆智慧服务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ChatGPT核心技术并调研国内部分图书馆实际应用案例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其可能助力图书馆服务的应用场景及方向,阐述了该技术现有的局限和对图书馆及其从业者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结论]ChatGPT技术将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能力。未来图书馆应持续强化面向ChatGPT的智慧服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不断推动图书馆智慧服务向纵深发展,从而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 马乐存, 裴雷, 李白杨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46-58.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31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流通的治理体系与政策研究是当前中国数据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其流通的政策制定与治理体系,对于中国把握数据流通安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首先,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现实要求,从数据主权、数据市场、数据流通3个层面进行数据安全风险分析,提出数据要素市场风险治理对策的“安全-公平-效率”三角架构;其次,面向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政府主导、平台主营、企业主体、用户参与的特点,借助协同共治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多方协同共治模式框架;最后,基于数据要素市场治理的三级体系、五维标准,提出了安全治理与可信生态体系及数据跨境流通的国际数据治理规则体系对接方法,并构建了面向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的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结果/结论]面向数据主权、数据市场、数据流通中的安全风险,应对数据主权纠纷与流通市场运行态势开展识别与监测,建立政府主导、平台主营、企业主体、用户参与的多方协同共治模式;在对数据要素市场进行评估时,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意见与客观数据相融合、目标与成果相对照的混合评估方法;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应分级分类厘清控制边界和使用范围,明晰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建立数据确权平台,对数据服务主体、数据流通过程、数据流通规则等进行审核及登记认证,确保数据流通的规范性。
  • 刘洋, 吕树月, 黎若珺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4-2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93
    [目的/意义]在社交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的背景下,系统性地综述社交机器人及其信息行为研究有助于洞察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深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方法/过程]详细梳理了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首先,提炼社交机器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其次,从数据资源建设角度和语言理解、情感计算、信息检索、智能对话任务角度归纳社交机器人的基础任务;再次,对社交机器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信息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最后,深入讨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如交互质量评估、社会认知增强、用户信息披露、情感理解能力等方面,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 赵瑞雪, 李甜, 关陟昊, 鲜国建, 寇远涛, 孙坦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4-14.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71
    [目的/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数智背景下生产力发展的最新形态,探讨知识服务与其双向赋能的机制与实践路径,对于发挥数据要素新价值、数智技术新动能、智能服务新范式的效用,促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知识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以总结知识服务发展历程和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新阐释为基础,通过剖析知识服务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内在关联、外在表现,构建出知识服务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赋能机制,并提出双向赋能路径。[结果/结论]“要素重组是重要抓手、科技创新是关键举措、优质服务是终极目标”成为知识服务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内在关联;知识服务通过助力科学研究加速科技创新,优化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关联与挖掘开辟新赛道,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孕育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通过化解资源潜在价值挖掘受限困境、技术模型算法依赖困境、人才数量与质量欠佳困境和增加需求、增长点与竞争优势驱动知识服务发展,提升知识服务。最后,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关键,以应用场景为抓手,把握新质增长引擎,压实智能驱动底座,夯实融合应用基础,落实双向赋能机制。
  • 姚茹, 王晋飞, 林巧, 孔令博, 聂迎利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21-3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74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知识创新的共识,其核心是知识融合。深入理解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研究内容对推动跨学科创新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调研了跨学科知识融合相关文献,在厘清跨学科知识融合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融合程度、知识融合内容、知识融合过程3个层面归纳国内外跨学科知识融合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思考。[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现有成果广泛探讨了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内涵、测度方法、内容和过程等方面,但存在方法适用性受限、语义揭示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方法适用性、加强知识增量视角下的知识融合研究,拓展知识融合的应用范围与应用价值。
  • 王伟, 许鑫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58-7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78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强调现代科技赋能对非遗转化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对非遗“双创”内涵进行解读、非遗“双创”重要贡献分析以及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分类别场景分析,探讨科技赋能非遗“双创”的6类共性关键技术和3层框架体系。结合非遗传统技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具体实例,展示现代科技在非遗“双创”中的促进作用和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要深入思考和防范现代科技对非遗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挑战等问题。
  • 王山, 谭宗颖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26-3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91
    [目的/意义]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有助于明确努力攻关方向,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可以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更新新型劳动资料与拓展新型劳动对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关键核心技术识别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系统梳理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其划分为三大类:指标评估法、社会网络法、文本挖掘法,对比分析每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提炼现有识别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研究分析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针对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结果/结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阻碍,为此,可通过建立动态识别指标体系助力新型劳动者的培育,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新型生产资料的更新,通过设置产业发展基金助力新型劳动对象的拓展。
  • 罗国锋, 刘清生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91-10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69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数智技术驱动高等教育创新已逐渐深入人心,ChatGPT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和教育生态重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旨在将ChatGPT工具应用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打造基于ChatGPT应用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人机协同教学范式,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改革并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工具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和高校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开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综述ChatGPT全球教育应用现状并揭示ChatGPT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问题,综合分析ChatGPT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对比,并通过“访谈+问卷”形式调查师生的教学满意度,以检验ChatGPT教学应用效果、总结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改进策略。[结果/结论]ChatGPT能有效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师生对ChatGPT的教学应用也反馈良好。ChatGPT应用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并能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提升学习能动性,催生高阶思维和科研创新力。同时,ChatGPT应用也会引发工具滥用、知识误导、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辩证看待ChatGPT的教学应用,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和应用ChatGPT;另一方面,也要关注ChatGPT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并制定前瞻性的教学管理政策和准则来规范ChatGPT应用,以充分发挥ChatGPT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
  • 夏义堃, 蒋洁, 张夏恒, 王建冬, 周文杰, 杨新涯, 李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4-3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1101
    作为高级化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的跃升,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内涵特征、发展路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刊邀请了7位专家组织了本次笔谈。1)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逻辑与路径:深入探讨了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内涵特征,分析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提出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需践行创新、协同、开放、可信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遵循观念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建设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2)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出深刻的辩证关系,在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上升中加速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揭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型优质生产能力及其要素发展的主要路径与关键保障,指出应以人机协同、普惠共享、绿色智能为目标拓展新质生产能力与生产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推进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据确权:数据从技术、要素与产业维度都能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出发挥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乘数效应会涉及众多维度、层面及阶段,其中极为重要且基础的则是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总结出构建契合数据特征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财产权理论、加快厘清数据确权的类型及范围、完善数据确权配套制度等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举措。4)以中国式数字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加快推动中国式数字化,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新形势下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筑牢我国非对称竞争优势的核心抓手。提出了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责任。5)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面对社会深刻的数智化转型,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数字经济领域赋能于民众的潜能,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成为数据市场化的积极参与者,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并通过开放获取和数字化服务使其更为开放。6)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化变革:作为推动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大学图书馆更应着力于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3个关键词的理解,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技术环境及其适用性分析,并提出重新认识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7)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支撑: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理念兴起下学科“有所为”的诸多方面,包括理论体系、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分析与咨询、场景打造、知识科普与公民素养培育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学术评价、信息政策、知识产权、数字消费行为等方向的内容也是学科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
  • 陈巧妃, 周昊旻, 许鑫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6): 62-78.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68

    [目的/意义]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方法/过程] 本研究以YouTube平台上的中国茶文化视频为研究对象,构建“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视频评论的主题聚类分析用户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探讨用户的情感反应,并构建国际传播力测量模型,以分析认知、情感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过程中,还分析了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对茶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 [结果/结论] 茶具与茶宠的视频主题、4~20分钟的适中视频时长以及传播主体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了茶文化视频的国际传播效果。而背景音乐、用户对茶艺的认知赞同度则对传播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数智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建议。

  • 李猛力, 王颖, 钱力, 谢靖, 常志军, 贾海青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15-2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75
    [目的/意义]通过科技人才数据底座建设,助力人才发展决策科学化,促进新质科技人才引育精准化,推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落地,推进新质生产力人才体系建设。[方法/过程]通过剖析科技人才数据底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意义,研究和分析科技人才数据底座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针对当前科技人才数据底座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科技人才数据底座的建设思路,开展研究探索与应用实践。[结果/结论]科技人才数据底座建设是数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然要求。构建科技人才大数据,数智赋能人才工作流程,构筑科技人才数据底座,有助于激活数据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宾宁, 容健邦, 梁楚茵, 陈欢女, 胡禾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46-57.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02
    [目的/意义]针对情绪因素影响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的应对策略,构建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引入等级期望效用理论(RDEU),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情绪因素对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及三方在不同情绪状态影响下的舆情发展趋势,并分析情绪状态对主体决策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主体的行为决策,主体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会导致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趋势。三方无情绪,或网民和网络媒体持乐观情绪、政府持悲观情绪的状态,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向理性演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相较于网民和网络媒体,政府的情绪状态对于舆情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更大;当政府处于悲观情绪时,政府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监管治理网络舆情的举措。
  • 杨瑞仙, 李航毅, 孙倬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4-2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42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数据隐私保护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同时保护数据隐私安全成为学界热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从不同领域和时代视角归纳社交网络数据隐私保护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隐私泄露、隐私保护手段和隐私度量3个维度进行主题内容挖掘;最后,基于信息生态框架,探究如何使保护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结果/结论]社交网络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和多数据生命周期,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隐私泄露、隐私保护技术、隐私保护管理和隐私度量4部分。为适应日渐复杂的现实环境和数智化的时代趋势,势必要在技术优化、法律完善、平台监管和用户参与的基础上,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交网络数据隐私保护生态。
  • 李思佳, 郑德铭, 刘博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83-96.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808
    [目的/意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微博舆论场中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结构及传播模式,为政府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危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以“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为例进行微博数据采集,构建具有节点间强弱关系的信息转发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信息转发网络的用户属性、节点属性、网络属性和传播属性,探讨节点间强弱关系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规律。[结果/结论]1)网络用户的性别、活跃度、地域等因素影响用户传播力;2)核心节点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在传播链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弱关系和权威关系的传播主要集中在少数核心节点之间,而强关系的传播路径较为分散;3)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且呈现出稀疏的特征;4)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仍以弱关系传播为主,权威连接在信息传播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而强连接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信息传播的初始阶段。研究结果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传播和引导策略提供了支撑。
  • 易童, 罗国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61-7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52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目标,高校图书馆加强高水平高素养馆员队伍建设,以期提升馆员数字素养水平与技能,服务于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与研究背景,综合阐述了数字素养、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通过“线上访问+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相似性与差异性两方面梳理国内外教育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应用情况,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而引出馆员提升数字素养的必要性;从媒介素养、数据素养与文化素养三大方面构建了馆员提升数字素养的路径。[结果/结论]提取了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提升馆员数字素养所需的三大基础素养因素,构建了馆员数字素养综合性提升路径,以提高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率,找准教育技术在服务与融入图书馆中的地位。
  • 钱力, 刘志博, 胡懋地, 常志军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32-4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73
    [目的/意义]AI就绪建设是连接当前先进AI技术与应用场景之间发展间隔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探讨和设计科技情报领域的AI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方法,为情报领域的AI就绪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各界AI就绪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对AI就绪建设进行了初步定义,并从含义范畴、建设角度、建设对象、建设原则、控制维度和模式类型六大方面对科技情报领域的AI就绪建设模式进行系统地探讨和设计。[结果/结论]当前全球AI发展迅速,科技情报领域作为科学研究与先进技术应用的前沿观察与战略指导性学科,应当建立AI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体系。研究提出了AI就绪的科技情报数据资源建设的总模式,并结合现有建设实践探讨并呈现科技情报数据资源AI就绪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
  • 黄信毅, 刘文昌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72-9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19
    [目的/意义]旨在揭示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复杂关联,深化媒介在乡村发展中角色的理解,为推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多维度理论视角和科学依据的边际贡献。[方法/过程]训练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进行分类研究并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建构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探索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及时空演进。[结果/结论]1)媒介因素与多个乡村振兴影响因素建立了显著的互补性联系;2)以信息支持、社区共建和消费升级作为三大核心机制的媒介实践,通过数据生成和信息传播、社交互动与合作以及消费行为的转变,深刻改变了乡村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3)于时间维度,新质生产力水平和乡村振兴发展都保持高速增长,且其增长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于空间维度,中部和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地区,在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方面表现更为显著;4)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对本地乡村振兴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更为强烈的间接效应,形成了区域联动发展的态势。
  • 彭丽徽, 张琼, 李天一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23-3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53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算法歧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政府的公信力。[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归纳法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识别出算法歧视的成因,包括数据片面性、设计者的观念以及社会偏见等,进一步探讨算法歧视的潜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数据治理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算法歧视风险。据此,本研究提出明确算法公平、制定行业规范、完善问责机制、优化数据环境等防控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政府数据治理中有效造福人民。
  • 高春玲, 姜莉媛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65-78.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54

    [目的/意义] 分析老年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现状,掌握其热点主题及演化趋势,对满足和提高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与健康素养水平,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本研究采用DTM模型对2016—2023年间新浪微博发文内容进行动态主题挖掘与分析,分别从主题演化、主题语义演化和主题信息熵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结论] “老年病症”“科技养老”“食疗保健”“心理健康”及“社会关怀”等方面主题演化显著,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身体医疗养护、社会助老爱老关怀和衣食住行等健康信息类型关注颇多,用于满足需求和获取信息。“老年病症”“运动保健”“高危风险”及“医疗诈骗”等主题语义稳定。“运动保健”“起居安全”及“病毒传播”等信息熵趋势较为稳定,“医疗素养”“疫情管控”“文体旅游”及“饮食均衡”等信息熵呈现扩散趋势,“高危风险”“食疗保健”“经济陷阱”及“医疗诈骗”等信息熵呈现收敛趋势。

  • 满振良, 王昕玮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83-9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27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信息迷雾的成本更低、危害更大,给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提出的各个领域带来负面影响。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十分关键。[方法/过程]文章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出发,以其宗旨、根本和基础为切入点,梳理信息迷雾的呈现形式,总结出当前信息迷雾的特征,从中分析防治的方法和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对已有事件的分析,得出信息迷雾具有传播广泛、体验感真实、不易鉴别等特征,并据此从法律政策、用户评估、防伪技术、官方介入、宣传教育5个方面提出对信息迷雾的预防策略和治理策略,以期为社会公众、相关平台以及政府部门等在预防和治理信息迷雾的工作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 姚丽琴, 张海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79-9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14

    [目的/意义] 为了厘清AIGC情境下用户心理韧性的驱动因素以及AIGC用户中辍行为的特征规律,有效缓解AIGC用户在初始采纳阶段后流失和中辍等消极行为造成的潜在风险,刺激AIGC用户持续使用,促进AIGC产业由技术驱动向用户驱动的高质量转变。 [方法/过程] 研究以韧性理论和S-O-R理论为基础,构建了AIGC用户中辍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搜集了328份原始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和检验。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韧性是有效缓解AIGC用户中辍行为的重要因素,技术韧性和信息质量是提升用户心理韧性的重要驱动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升用户心理韧性、防止用户中辍,促进用户持续使用的对策与建议。

  • 李默, 杨彬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6): 50-6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64

    [目的/意义] AI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机遇。研究基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知识服务理论基础、体系框架和应用前景,可以为知识服务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参考。 [方法/过程]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演进的动态视角分析AI赋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构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基座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框架,探讨基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趋势。 [结果/结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必将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取得广泛应用,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准确和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深化图书馆知识服务价值和能力,推动知识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时代。

  • 马海婷, 程川生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6): 34-49.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90

    [目的/意义] 探究用户持续使用图书馆AI聊天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因素,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持续性思维,并为未来学习生态下图书馆AI聊天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启示。 [方法/过程]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框架,建立图书馆AI聊天机器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概念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再结合PLS-SEM和fsQCA混合研究方法对模型中所含变量与假设进行验证。 [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享乐性(娱乐和逃避)、社会性(社交存在)和功利性(便利性和信息咨询)3种类型的满足对情感体验(敬畏体验和情感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逃避对敬畏体验影响最大,社交存在对情感参与影响最大;情感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敬畏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最大;情感体验作为作用机制影响了用户满足感和使用意愿。

  • 胡守敏, 董焕晴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51-60.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09
    [目的/意义]针对图像组织和检索过程中存在的语义缺失和不完整性问题,提出一个面向社会化媒体中的图像语义描述框架,旨在丰富现有的图像描述理论体系,提高图像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为实现自动化的图像语义标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调研分析国内外有关图像描述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的图像描述和标注理论、元数据规范和相关技术方法;其次,在此理论基础上,针对社会化媒体图像领域,构建社会化媒体图像语义描述框架,并详细阐述语义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最后,通过人物图像和风景图像实例描述验证图像语义描述框架的可行性。[结果/结论]人物图像和风景图像描述实例结果表明,图像语义描述框架可通过各层之间的语义关联消除图像描述中的“语义鸿沟”,实现对图像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多侧面、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化和语义化描述,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
  • 姜鹏, 任龑, 朱蓓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32-4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46
    [目的/意义]文献分类标引是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基础工作之一,目前有限的人工难以类分数量庞大的文献。大语言模型以优异的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能力,被用于完成诸如文本生成、自动摘要、文本分类等相关自然语言任务,能够与文献标引全过程相结合,有助于缓解分类标引压力。[方法/过程]结合《全国报刊索引》长期工作实践,从减轻标引人员阅读压力、大语言模型直接用于分类以及和自动标引模型相结合为切口,探索如何将大语言模型引入分类标引工作环节,以提高标引效率。[结果/结论]通过一系列对比测试和分析,设计Prompt辅助主题分类模型以及ACBKSY自动标引模型。Prompt辅助主题分类模型标引人员快速了解文献重点,减少阅读压力。ACBKSY模型整体分类准确率提高了2.16%,非拒绝准确率提高了3.77%。在此基础上优化实际标引工作流程,目前此流程已在R、F大类文献标引中投入使用,经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标引效率1.1~1.4倍。
  • 范可昕, 鲜国建, 赵瑞雪, 黄永文, 孙坦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92-107.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35
    [目的/意义]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对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控与智能利用提出了新需求。为满足智能背景下对知识服务形态多样化的支持需求,文章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知识化组织、深度语义关联的方法。[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领域数据描述及组织现状,参考作物本体、达尔文核心,融合《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和实例数据,构建了覆盖粮食、经济等五大类农作物的本体模型,定义表型、基因型等11个核心类、10个对象属性和56个数据?属性。[结果/结论]基于该本体模型,文章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思路,以及知识图谱驱动的智能问答、知识计算等新型智能化知识服务场景设计展望,以期为计算育种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支持,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提供参考。
  • 项芮, 孙巍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45-6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58
    [目的/意义]旨在利用PhraseLDA-SNA和机器学习方法准确测度技术主题的影响力,以期为制定科技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技术主题影响力的显性及隐性决定因素,据此构建了技术主题影响力测度指标体系。其次,基于PhraseLDA-SNA与机器学习方法分析测度指标,实现对技术主题影响力的测度。最后,以纤维素生物降解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PhraseLDA-SNA和机器学习的技术主题影响力测度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降低了受专利数据授权及引用时滞问题的影响。
  • 崔凯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33-4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042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入工具,本研究从手机使用层面来考察并揭示农户信息获取行为,透视农村地区信息鸿沟状况,并对重点群体的信息获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缩小信息鸿沟的启示。[方法/过程]根据全国层面的农村抽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与RIF回归分析方法,测度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和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结果/结论]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中偏低的“长尾”群体,存在于高龄、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等群体中,凸显农村地区存在的信息鸿沟现象。关键解释变量对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偏低(中位数以下)群体的边际作用更为突出,提高老龄、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重点群体的手机使用效果,对于缩小信息鸿沟有重要贡献,这体现出数字包容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改善网络设施条件基础上,还需关注重点群体的手机功能使用和信息内容获取,强化信息供给精准性,激活重点群体的信息需求,提升这类群体在数字环境中的适应性。
  • 张智雄, 王玉菊, 赵旸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14-2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99
    [目的/意义]梳理分析国际开放同行评审平台的基本模式与发展趋势,探讨国际开放同行评审平台对中国学术交流和科研治理的启示。[方法/过程]文章首先概述了国际开放同行评审平台的3种基本运营模式,之后通过对这些平台和社区发展动态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科研环境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针对中国开放开放同行评审(平台)建设的建议。[结果/结论]国际开放同行评审平台和社区正逐步成为推动科研创新、提升科研质量的重要力量。针对中国现状,文章提出加快建设国际开放同行评审平台和社区的6条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持,更新科技出版理念,鼓励案例示范,建设国家开放同行评审基础设施等,以抢占国际学术交流的新阵地。
  • 王月莹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2): 81-93.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723
    [目的/意义]全民健康是立国之本,当前中国农村地区老龄化形势严峻,且中老年人口的健康信息素养偏低。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对个人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都具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运用扎根理论,从健康信息认知、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评价、健康信息利用和健康信息服务5个方面出发,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偏低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包括个人认知限制、客观条件限制和服务供给问题3个方面,具体包括排斥数字化、认知误区、身体条件限制、数字设备限制、相关服务质量不高、缺少相关服务,并据此提出“多措并举做好宣传教育,改善健康信息素养认知”“改善物质生活基础,提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构建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健康信息服务质量”3个对策。
  • 周文杰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21-3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00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随着图书文献由实体形态向数字化形态的转型,图书馆统计评价工作也不断得以演进。基于这一背景,本文旨在循着文献资料发展的先后顺序,文献、信息、数据3个层次相对应阶段的图书馆统计评价体系加以解析。[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调查与理论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针对信息资源序化整理的历史进程,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回顾的方法,系统性地梳理了基于文献、信息和数3个层次序化整理时期,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对3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文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的研究集中在藏书流通方面,指标涉及图书利用效率、馆藏发展质量、读者参与度等方面。在信息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相关研究集中在服务质量评价方面,这一时期的指标转向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服务响应时间等指标。在数据层次的序化整理阶段,图书馆统计评价指标相关研究集中到了科研数据管理方面,指标涉及数据价值评估等方面。本文对智能时代图书馆统计与评价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价值。
  • 姜晔, 刘琼, 刘桂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4): 36-44.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11
    [目的/意义]研究AIGC影响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思路,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效率,加强高校师生信息素养,促进知识创新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从图书馆信息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入手,剖析AIGC对信息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从图书馆内部和高校两方面构建信息文化培育框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AIGC影响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文化培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学校更好的实现教育信息化,应通过构建信息制度规范、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丰富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等手段主动应对,同时还应通过整合高校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素养体系、协同开展信息技术开发、参与信息治理体系建设等方式,推进信息文化培育。
  • 石燕青, 李露, 是沁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72-8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207
    [目的/意义]探讨如何优化在线知识协作平台网络结构和平衡团队内部的知识与经验,为促进跨领域信息流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通过集体知识协作,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方法/过程]本研究利用编程问答网站Stack Overflow的数据,筛选出含“Python”标签的问题帖和对应的回答帖,结合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网络结构特征和用户异质性对知识协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结论]网络结构特征方面,节点中心性显著提升了协作的质量和效率,较高的聚集系数和较大的连边跨度限制了信息流通,不利于知识协作效率。用户异质性方面,知识背景和注册时长的高异质性通常阻碍协作,经验异质性中注册时长异质性对协作效果均产生负面影响,回答被采纳率异质性仅对协作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活动强度异质性则产生了积极影响。
  • 周鑫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3): 59-71.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194
    [目的/意义]对数智鸿沟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数智鸿沟的理论根源,呈现数智鸿沟生成路径,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弥合措施。[方法/过程]基于机器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分析了数智鸿沟的演化路径,并剖析了数智鸿沟的生成机制与多重风险,提出了干预措施。[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机器功能主义主张将图灵机的原理应用于心智的解释之中,认为心灵本质上是一台物理层面上实现的图灵机,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社会哲学根源。机器功能主义虽然打破了传统上对心智的生物本质主义看法,但是又通过心智机化、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技术专化与进入壁垒3条路径,造成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不平等,进而生成了数智鸿沟,同时带来新的风险,如使信息获取不平等演化为社会不平等,造成信息茧房与公共对话的减弱,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未来可通过价值敏感设计促进机器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开发伦理算法破除设计者偏见与算法偏好,提升数智能力打破技术专化的进入壁垒,来弥合机器功能主义下的数智鸿沟,促进技术使用不平等的边界消融。
  • 陈璟浩, 贾枫, 刘乾玺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6): 16-33.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08

    [目的/意义] 政务数字人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效果与公众接纳意愿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公众对于政务数字人接纳意愿的因素及路径,为改善政务数字人服务和提升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整合期望一致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在ECT的基础上扩展用户感知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整体上解释公众接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机制。 [结果/结论] 公众期望一致能够提升公众对政务数字人的满意度,公众满意度正向影响接纳意愿。感知信息质量、感知智能、感知便利、感知吸引力、感知有用性、人工智能信任在公众期望一致、满意度以及接纳意愿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

  • 冷伏海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4-13.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432
    [目的/意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科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凸显,科技政策议程也面临着变革转型,以应对国际上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为感知科技发展的态势,各国普遍开展数据智能驱动的科技战略情报实践。[方法/过程]通过调研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标准《创新管理-战略情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指南》、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公开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议程》、美国近期开展的国家关键技术评估后发布的《保障美国的未来:关键技术评估框架》、欧盟委员会的联合研究中心的《欧洲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日本《研发俯瞰报告》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科学结构图谱》等报告研制过程中如何开发利用科技战略情报支持“证据决策”的议程。[结果/结论]科技战略情报的要义是为决策提供数据、知识与证据,战略情报运作周期模型是DIKI,面向科技政策问题的战略情报数据基础设施及其分析模型、指标和工具,在组织中建立专门的战略情报机构,理解并利用科技战略情报数据并自觉地将其纳入“证据决策”议程,以及把不同类型的战略情报结合起来使用已经成为科技政策制定者应具备的技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者应承担起与监测科技创新系统和政策有关的大量行政数据的生成、维护、完整性和可获取性的责任。
  • 张晓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6): 4-15.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559

    [目的/意义] AI技术为知识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要求我们从技术、组织机制、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知识服务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兴知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仅从技术角度推进AI对知识服务的赋能,难以实现知识服务机构的转型升级。 [方法/过程] 本文从AI技术对新兴知识生产力的多层次变革性影响出发,探讨AI环境下传统知识服务与用户知识过程和用户生产体系的对齐挑战,提出对知识服务传统组织机制进行改造创新,并介绍了Library-Inside模式、Inside-Out+Outside-In模型、知识服务与用户生产体系的新对接架构、机构内部组织模式改革等可能的新型知识服务生产关系方向。 [结果/结论] 通过知识服务生产关系改革创新,实现在提高用户知识生产力和促进用户生产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推进知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王小雨, 张素罗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5): 52-64.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4-0395
    [目的/意义]农民数字素养的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是开展农民数字素养水平评估的重要基础,对于进行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培训,推动农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基于“能力+素质”的视角,对农民数字素养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比较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框架,从“维度-层级”视角下,构建了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结果/结论]该框架包括农民数字意识、数字操作、数字信息、数字社交、数字创新、数字安全、数字应用、职业相关技能8个核心维度,内含基础、中级、高级3个数字素养层级。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可为相关政策和评估量表的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的更新,以及农民自身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指导。
  • 杨玲梅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 36(1): 71-82. https://doi.org/10.13998/j.cnki.issn1002-1248.23-0741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图书馆挖掘已有资源潜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信息转移,以期提高农民的文化与信息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与物质生活,值得探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吸收知识信息的主要原因,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知识信息转移的变化特点,目前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模式及不足。为更有效做好对大多数农民的知识信息转移服务,笔者选取高校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涉农企业、农民作为从高校图书馆发出到农民接收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主体,探讨构建了两条知识信息转移的新路径模型和构建了4种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模式。[结果/结论]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体制机制,建设“三农”精准知识资源库与传播系统,提升乡村人员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拓宽知识信息转移渠道,缩小知识信息转移情境差距等对策,以实现高效将知识与信息转移给农民,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