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78-18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37
    杂粮重组米不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原辅料组成、加工工艺对杂粮重组米品质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其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肥胖及补充人体所需矿物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研究现状,并对功能性杂粮重组米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研究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32-42.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43
    [目的]优化药食同源材料洛神花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洛神花花青素的变色机理、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调节花青素溶液酸碱度观察花青素的颜色变化并测定其可见光谱,从pH值、光照环境、温度3个方面测定花青素稳定性,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洛神花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10∶1 (mL/g)、0.1%盐酸占比4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60℃,此时花青素提取量为2.982 mg/g。花青素变色试验表明,不同酸碱度下花青素的颜色变化不同。花青素稳定性试验表明,在强酸环境下保存率保持在85%以上,紫外光照射下保存率降至43%左右,70℃环境中保存率降至50%左右。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洛神花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2.2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77.33%,74.27%,91.20%。[结论]超声辅助酸法提取洛神花花青素可提高花青素提取率。洛神花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适宜在低温、避光的酸性条件下保存和使用。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65-7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95
    [目的]探究三维运动混合机在混合过程中不同主动轴转速和料筒形状对食品颗粒混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软件对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简化建模,通过ADAMS-EDEM耦合的方法,分别对不同转速和料筒形状进行仿真模拟和分析。[结果]提高转速可以显著提高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但当转速相对较高时,再提高转速对提高混合效果不再明显;相较于其他料筒形状,正方形料筒的混合效果相对较好,椭圆形料筒的混合效果相对较差;且当离散系数≤0.2时,转速12 r/min的混合效率相对于转速8,10 r/min的分别提高了约33%,66%,正方形料筒较椭圆形料筒的混合效率提高了约100%。[结论]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三维运动混合内食品颗粒的混合情况。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59-6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82
    数字经济时代,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呈现监管工具智能化、监管路径多元化、监管效能全程化趋势。受“数字监管”理念共识缺位与“技术应用”行为认知偏差的双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规则缺漏、模式异化和队伍薄弱等实践困境,阻碍了监管数字化与法治化双向赋能与耦合式发展。文章探究了数字赋能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径:在法律供给层面完善数字监管规范体系,在机制运作层面修正赋能过程中的模式偏移,在队伍建设层面培育数字法治监管人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51-5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66
    [目的]实现枸杞产地的快速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LSTM-AM-M1DCNN)模型的枸杞产地快速判别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分别对5种不同产地的枸杞进行检测,将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融合,并采用LSTM-AM-M1DCNN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判别。[结果]相比于传统的LSTM、CNN方法,LSTM-AM-M1DCNN能够有效提取到电子鼻和电子舌数据中深层特征信息,其测试集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分别为97.4%,97.6%,97.4%,0.974。[结论]采用LSTM-AM-M1DCNN解决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提取时序、时空特征的缺陷,适合对电子鼻和电子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判别枸杞产地。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144-152.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61
    [目的]探究运输方式对活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海水恒温与无水低温方式分别模拟运输60 h,并对活鲍的品质指标、代谢酶活性、显微结构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两组运输方式下活鲍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糖原、pH、感官均呈下降趋势,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呈上升趋势;海水恒温组活鲍的所有指标变化缓慢,60 h时的存活率达90%以上;无水低温组活鲍在运输第30 h开始死亡,鲍的活力、气味、腹足评分在30~60 h内显著降低(P<0.05),尤其在运输48 h后各项评分均低于3分;活鲍的糖原、粗蛋白等含量快速降低,乳酸和TVB-N含量分别在第30,54 h显著上升(P<0.05),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运输60 h时,海水恒温组鲍的腹足肌纤维结构变化较小,而无水低温组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当运输时间<30 h时,两种运输方式均可以较好地保证活鲍的存活率及产品质量,若运输时间>48 h,采用海水恒温运输方式能更好地保持皱纹盘鲍的品质和风味,且存活率更高。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82-8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124
    目的:研究回热对跨临界CO2双级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仿真模拟软件建模,分析在不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25~45℃)、高压侧排气压力(7.4~9.5 MPa)、蒸发温度(-40~-15℃)和中间压力(3~5 MPa)的情况下,回热对低压压缩机吸气温度、排气温度、比功率增量以及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在特定的回热度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低压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升高;但随着蒸发温度升高,低压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逐渐降低。在标准工况下,回热系统的性能系数低于不带回热系统的,同时随着回热度的增加,回热系统的能效降低。结论:随着回热度的增加,低压压缩机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显著升高。但回热改善跨临界CO2双级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效果不佳。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43-5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89
    [目的]构建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头孢噻呋钠的检测。[方法]以头孢噻呋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电聚合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利用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对构建该传感器的试验参数和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牛奶中的头孢噻呋钠进行检测。[结果]最优试验条件下构建的传感器对头孢噻呋钠呈良好的线性检测范围(1×10-6~1×10-4 mol/L),检出限为5×10-7 mol/L,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该传感器对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为78.0%~98.9%。[结论]试验构建的传感器制备简单快捷,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头孢噻呋钠的测定。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3): 44-5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0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芹菜籽抑制或治疗痛风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等在线靶点筛选平台收集芹菜籽主要成分潜在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芹菜籽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收集痛风相关靶点,与芹菜籽主要成分靶点取交集并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得到核心作用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最后,应用AutoDock软件对芹菜籽关键成分与痛风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数据库收集到芹菜籽主要成分16个,对应202个活性成分靶点,经过韦恩图取与痛风交集靶点69个,经过拓扑分析表明,芹菜籽通过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柯伊利素、芹菜甲素5种核心成分与10个痛风关键靶点TNF、MAPK14、IL4、CXCL8、LYN、PDGFRβ、HCK、VEGFA、ITGA、IL2密切关联发挥抑制或治疗痛风的作用。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芹菜籽核心成分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过程、增殖、迁移等生物过程,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5种核心成分与10个痛风疾病靶点蛋白对接结合紧密,可信度高,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芹菜籽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抑制或治疗痛风的作用。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234-24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74
    刺梨有“三王水果”之称,是一种药食两用型水果。多酚类化合物是刺梨中第二大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抑菌、解酒护肝等药理和保健功能,具有极大的食品开发潜质。研究对近年来关于刺梨多酚类化合物的分类、提取、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46-15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93
    [目的]优化大力参(Dali ginseng,DG)炮制加工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为指标,液料比、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考察大力参的最佳炮制工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分析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利用抗氧化指标分析不同极性大力参萃取物[氯仿萃取物(CE)、乙酸乙酯萃取物(EAE)、正丁醇萃取物(NBE)和萃取水相(WE)]的抗氧化能力。[结果]DG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炮制温度95℃,液料比22∶1 (mL/g),炮制时间30 min,此条件下DG总皂苷含量为3.75%。大力参各萃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得到大力参最佳炮制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部位。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208-21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56
    抗菌肽具有与抗生素不同的抑菌作用机制,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被认为是有望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推广的新型抗菌物质之一。尽管乳酸链球菌素已成为被允许纳入食品防腐剂的抗菌肽之一,但抗菌肽的推广应用仍然受到生产成本较高、抑菌活性单一及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的限制。而采用复合保鲜技术和涂膜保鲜技术等将抗菌肽与其他天然保鲜剂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抗菌肽的抑菌效率。此外,重组表达技术是实现规模化生产抗菌肽最经济和科学有效的途径之一,且通过人工智能设计优化抗菌肽的结构可提升其稳定性及抑菌效率。文章就抗菌肽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02-10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66
    [目的]抑制以鲜香菇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质构劣变。[方法]以硬度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硬化保脆剂及其添加量对香菇片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最佳的硬化保脆条件为氯化钙0.15%,海藻酸钠0.11%,葡萄糖酸-δ-内酯2.0%,复合溶液中浸渍时间为100 min;适宜的灭菌条件为105℃灭菌25 min。[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以显著改善香菇片的质构特性,37℃下贮藏45 d,其口感硬脆、菇味浓郁,色泽与鲜香菇接近,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95-10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15
    [目的]探究低温贮藏对面筋蛋白的游离巯基、二级结构、持水性、流变学特性等的影响。[方法]将小麦面筋蛋白于4,-18℃下贮藏3,6,9,12,15 d。[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面筋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4℃冷藏15 d时游离巯基含量增加了73.44%,-18℃冷冻15 d时增加了100.42%;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减少,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增加;面筋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有下降趋势;面筋蛋白的硬度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其黏性、弹性、黏附性、内聚性和回复性逐渐减小。[结论]低温(4,-18℃)贮藏会改变面筋蛋白的结构特性,进而影响其功能特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4): 250-251.
    <正>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食物不仅扮演着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角色,更是深度塑造身心健康的密切伙伴。由[美]乌玛·奈杜著,陈蓉译,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饮食大脑:食物如何影响心理健康》一书,致力于引导读者探寻滋养身心的饮食之道。该书明确指出,恰当的饮食选择对心理健康有深远且广泛的正面影响,能够有效应对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知衰退、强迫症、失眠及疲劳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该书不仅富含引人入胜的科学见解,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61-16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08
    [目的]以黑皮鸡枞菌为原料,研究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Q法)和纤维素酶解法(S法)提取鸡枞菌多酚,以提取率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研究其最优提取工艺,并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离子液体C为Q法提取剂,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 (g/mL)、离子液体体积2.5 mL、超声时间13 min、乙醇体积分数66%,多酚提取率为(19.93±0.12) mg/g;S法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6 (g/mL)、纤维素酶添加量15mg/g、水浴酶解时间42min、超声时间18min,多酚提取率为(11.42±0.16)mg/g。在不同质量浓度下(1.0~5.0 mg/mL),鸡枞菌多酚和VC对DPPH·和·OH清除率大小顺序均为:VC>Q法提取的多酚>S法提取的多酚,当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Q法提取的多酚对DPPH·和·OH清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7.27%,77.21%。[结论]Q法可节约提取原料和时间,适宜提取鸡枞菌多酚;鸡枞菌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72-8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00
    [目的]建立黄鳝肉质的离散元黏结模型并进行参数标定。[方法]以新鲜黄鳝肉质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试验测得基本参数,并用质构仪对黄鳝肉质进行压缩试验,获得压缩黄鳝肉质的力学特征曲线,确定弹性阶段最大破坏力。采用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模型构建黄鳝肉质的离散元黏结模型,并对相关黏结参数进行虚拟标定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CCD)法确定黄鳝肉质黏结模型的相关参数,并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最大压缩力进行对比。[结果]黄鳝肉质黏结模型的最佳组合为单位面积法向刚度1.523×109 N/m3、单位面积剪切刚度1.024×10~9 N/m3、临界法向应力1.061×10~6 Pa和临界切向应力6.130×10~5 Pa。[结论]通过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二者受力变化趋势相同,误差仅为3.48%,表明黄鳝肉质黏结模型的相关参数是准确的。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89-9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31
    [目的]实现对新鲜葡萄关键品质指标的准确、无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新鲜葡萄品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光纤光谱仪和CCD相机采集葡萄样本可见-近红外光谱和表征图像信息。建立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运用GAF变换将一维光谱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以利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光谱中提出有效特征。设计具有不同尺寸大小卷积核的卷积层对转换后的光谱二维图像和葡萄表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提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两类图像特征的综合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全连接层采用dropout方法对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到的光谱数据特征和表征图像特征进行降维与融合,最终实现对葡萄品质指标的准确预测分析。[结果]与其他3种葡萄品质检测方法相比,试验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50.48%,57.44%,49.56%,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4.89%,3.13%,2.17%。[结论]试验设计的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品质检测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葡萄品质关键指标的无损检测。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2): 1-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66
    母乳低聚糖在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上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报道的母乳低聚糖超过200种。文章综述了母乳低聚糖的种类与结构、对婴幼儿肠道健康的影响、免疫调节作用及促进大脑发育等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母乳低聚糖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未来母乳低聚糖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81-8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68
    [目的]利用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提升腐烂草莓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方法]提出了基于EfficientNet V2融合GCN和CA-Transformer的腐烂草莓分类方法。为基准模型添加了图卷积分支,通过聚合节点的周围信息来更新特征表示,更好地捕捉节点在图结构中的上下文信息;将带有注意力的Transformer结构融合到基准模型的主干中,用该结构替换部分卷积操作,实现全局和局部特征的融合,从而更好地识别草莓的腐烂情况;在传统残差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学习参数,以实现特征的动态融合。[结果]GC-EfficientNet V2模型相比基准模型在准确率上提高了1.86%,召回率提升了1.49%。与Inception V3、ResNet50、VGGNet、Vision Transformer和EfficientNet V2-m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93%,2.08%,2.79%,3.26%,0.47%。[结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对腐烂草莓进行分类。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29-13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04
    [目的]促进枸杞产品精深加工。[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枸杞果汁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红枸杞果汁中共鉴定出7个多酚类化合物,其中5个为酚胺类化合物,2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黑枸杞果汁中共鉴定出8个多酚类化合物,3个酚胺类化合物,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花色苷类化合物4个)。对鉴定出的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红枸杞果汁中酚胺类化合物占多酚类化合物的比例超过80%;而黑枸杞果汁中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结论]红枸杞果汁和黑枸杞果汁在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功能特性上具有显著的物种差异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5): 1-10+9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64
    从食品领域的上游实验室研发到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试验方法从宏观上得到解决。分子模拟技术不仅简洁高效、成本低廉,还可以通过对分子行为的分析快速预测或解释试验结果,是连接微观与宏观的重要工具。文章阐述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梳理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常用的数据库和软件及其特点,综述了近几年分子模拟技术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贮藏、食品功能因子筛选及其机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18-12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655
    [目的]探究桑叶黄酮酶解产物(EMLF)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制备EMLF并用UPLC-MS分析其成分,采用40mg/L利血平诱导斑马鱼抑郁模型,分别设置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L-EMLF组(20μg/mL)、M-EMLF组(40μg/mL)和H-EMLF组(80μg/mL)进行新环境行为测试和明暗箱行为测试,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斑马鱼脑组织结构变化,q-PCR检测脑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色氨酸羟化酶-2(TPH-2)和5-羟色胺2A(5-HT2A)受体mRNA表达水平,测定斑马鱼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斑马鱼脑组织代谢进行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UPLC-MS共鉴定出10种黄酮苷元类化合物;40 mg/L利血平使斑马鱼出现抑郁样行为,EMLF改善了抑郁斑马鱼的底栖行为和趋暗行为,增强其探索欲望;使中脑区域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现象得到恢复,细胞数量增加;下调IL-1β、TNF-α和5-HT2A mRNA表达水平,上调TPH-2 mRNA表达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ROS含量;显著调节脑组织中24种差异代谢物,主要途径为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以及核黄素代谢。[结论]EMLF对利血平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模型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以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实现的。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52-52.
    <正>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休闲食品行业作为食品工业创新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具有覆盖人群广、消费场景丰富、产品品类多、消费频次高等特点.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休闲食品在消费者生活中的角色正悄然发生改变——从曾经人们口中的“零食”到可与正餐比肩的“第四餐”,既有颜值又有品质的休闲食品为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价值和情绪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6): 199-20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36
    [目的]建立一种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绿橙皮挥发油的方法。[方法]将挥发油测定器与真空装置组合进行绿橙皮挥发油提取,真空度由装置中的调节阀控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减压条件下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减压与常压条件下挥发油组分和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最佳工艺为:物料粒度8目,固液比(m绿橙皮∶V_水)1∶7 (g/mL),真空度0.082 MPa,时间40 min,该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1.769 mL/100 g。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绿橙皮挥发油中鉴定出163种成分,比常压水蒸气蒸馏法多出33种,且主要成分含量提高。减压提取的挥发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常压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的。[结论]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具有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所得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该方法适于热敏性物质提取分离。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6): 221-226+24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192
    人造肉作为一种创新的替代品,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肉类供应紧缺、环境影响和动物福利等问题的有效方式。根据制备技术的不同,人造肉可以分为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和微生物蛋白肉3种类型。文章探讨了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和微生物蛋白肉的生产工艺和感官品质提升工艺,分析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人造肉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48-248.
    <正>由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编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健康饮食》一书,紧密贴合当下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与需求变化,从基础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引导及实用技能培养三大维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传授食物营养奥秘、饮食安全要点及卫生习惯养成,旨在激发孩子们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塑造其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4.
    <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重庆召开如何在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形成我国食品科技整体发展优势,藏粮于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已经成为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必答题。2024年11月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山城重庆召开。本届年会以“使命驱动下的食品科技与发展”为主题,围绕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新任务,集结食品科技力量,凝聚行业新质之光,为川渝地区特色食品产业乃至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贡献科技智慧。本届大会由西南大学、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10家单位共同承办。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2): 6-6.
    <正>~~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115-12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32
    目的:改善现有水果识别与分级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复杂设备的情况。方法: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模型YOLO-FFD(YOLO with fruit and freshen detection),该模型以YOLOv5框架为基础,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GELU激活函数设计轻量化模块LightweightC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的基本单元,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使用大内核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EnhancedC3改进原模型的颈部,抑制信息丢失并增强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GSConv代替特征融合网络中的普通卷积,使模型进一步轻量化。结果:提出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6.12%,在RTX 3090上速度为172帧/s,在嵌入式设备Jetson TX2上速度为20帧/s。相比于原始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2.21%,计算量减少了26%,在RTX 3090和Jetson TX2上的速度分别提高了2倍和1倍。结论:YOLO-FFD模型能够满足识别水果品种和新鲜度的需求,且在复杂场景下错检、漏检情况均有改善。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1-2+10.
    <正>用科学的声音回应社会关切,用科学的真实化解公众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疑虑,是中国食品科技界的应尽之责.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食品安全与健康形势必将面临更多的未知挑战.对于如何向公众传递科普“好声音”,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这一命题,食品科技界一直在努力作答.2024年1月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并解读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加强科技界、产业界、媒界等多方力量合作,以社会共治之合力,持续推进公众科普,营造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舆论环境.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93-19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21
    从加拿大政府官网、文献资料等多种渠道收集、整理有关加拿大包装正面营养标识的政策文件与报道,总结其包装正面营养标识的时代背景、出台过程、标识图标特征、评价标准以及与相关包装正面标识异同。加拿大包装正面营养标识在强化营养成分表信息披露、出台前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及成本收益评估,并制定适用于幼儿群体食品的标示规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实施包装正面标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09-117.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97
    [目的]探究葛根素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通过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脾脏的氧化应激指标评定其抗氧化能力。以水迷宫试验(MWM)评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体的病理变化;测定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综合探讨云芝发酵葛根提取物(FP)对脑衰老的影响。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FP对衰老小鼠股骨运动能力的影响。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和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P干预后,小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01),GSH含量显著升高(P<0.001),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脾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01),对GSH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FP可通过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来延缓衰老小鼠肝、脾的抗氧化功能衰退;FP组小鼠末次训练总路程下降62.18%(P<0.000 1)、平台穿越次数提高77.14%(P<0.000 1);脑组织MDA显著降低(P<0.001),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得到改善;FP能够提高小鼠股骨体积分数,改善衰老股骨状态;FP组小鼠睾丸和胸腺组织结构异常得到改善。[结论]FP可延缓衰老小鼠脑组织结构和功能衰退;股骨运动协调能力衰退;肝脏和脾脏抗氧化功能衰退及胸腺和睾丸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40-240.
    <正>由杜波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食品安全教育法律制度研究》一书,从多个方面对中国食品安全教育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中国食品安全教育法律制度进行了重构的探讨。该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探讨,对推动中国食品安全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42-242.
    <正>中医饮食养生学作为中医养生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独立课程,通过传授中医饮食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具备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由方泓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饮食养生学》一书,分为上、中、下3篇。上篇剖析了中医饮食养生学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核心原则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中篇介绍了常用的食养食物,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各种食材的养生功效。下篇介绍了饮食养生应用,多角度展示了中医饮食养生学的实践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11-21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05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制作的杂粮面包,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糖等功能成分,可以控制血糖升高。该综述基于乳酸菌、酵母菌在发酵杂粮中发挥的协同作用,从促进降糖活性成分的释放、生成及转化、抑制升高血糖相关酶活性3个方面,阐述了乳酸菌协同酵母菌发酵杂粮面包降糖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0): 5-5.
    <正>~~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144-15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7
    [目的]开发一种安全、无毒且高效的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实现高得率、绿色的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并评价产物活性。通过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PB)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选取聚乙二醇(PEG400)使用量、硫酸铵使用量、料液比3个因素通过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条件;通过胰脂肪酶活性抑制试验评价提取物活性。[结果]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枸杞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400,PEG质量分数28%、硫酸铵质量分数16%、超声功率250 W,超声处理时间40 min、超声处理温度40℃、料液比1∶30 (g/g),该条件下所提取的枸杞叶黄酮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486.30±3.29) mg/g,其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06 mg/mL。[结论]最优提取条件下,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所提取的枸杞叶黄酮得率高、溶剂残留低,该方法所得枸杞叶黄酮对胰脂肪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151-151.
    <正>2024年1月11日,乌克兰农业政策和粮食部发布关于果酱、果冻、非柑橘类果酱和甜栗子泥的相关规定,自发布6个月后生效。主要内容:(1) 各种产品的术语和定义。(2) 标签食品名称按使用水果的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标明所用水果的名称;使用由3种或以上水果,则名称可由“水果混合物”等取代,水果含量以“每100 g食品由水果制成(以克计)”表示,总糖含量以“每100 g总糖含量(以克计)”表示。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17-22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50
    为全面提升航空食品流程效率与质量,探讨了高空条件下航空食品在营养、安全与风味方面的特殊性,尤其是乘客对食品感知的差异性变化。系统阐述了航空食品在加工、冷链物流直至成品监管的全链条品质控制新技术与新举措,并展望了航空食品行业在原材料溯源、智能化生产模式、功能性包装创新以及复热技术开发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