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78-18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37
    杂粮重组米不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原辅料组成、加工工艺对杂粮重组米品质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其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肥胖及补充人体所需矿物质等方面的功能特性研究现状,并对功能性杂粮重组米的开发及品质改善研究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234-24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74
    刺梨有“三王水果”之称,是一种药食两用型水果。多酚类化合物是刺梨中第二大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抗炎抑菌、解酒护肝等药理和保健功能,具有极大的食品开发潜质。研究对近年来关于刺梨多酚类化合物的分类、提取、定性定量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132-14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86
    [目的]以药食同源的陈皮、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成型率、溶化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成型工艺。采用52%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陈皮复合固体饮料对模型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陈皮复合固体饮料最佳制备工艺:3味药材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第一次料液比1∶12 (g/mL)、提取时间2.0 h,第二次料液比1∶10 (g/mL)、提取时间1.5 h;经浓缩、干燥、粉碎后得到干膏粉;干膏粉与麦芽糊精1∶1混合,加入1.0%的罗汉果甜苷,并以90%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湿法制粒。动物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陈皮复合固体饮料组的AST、ALT、TG、TC、MDA、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1或P<0.05),GSH、SOD含量增加(P<0.01或P<0.05),且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给药组小鼠肝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陈皮复合固体饮料色泽均匀、溶解性好、甜度适中、口感细腻,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46-15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493
    [目的]优化大力参(Dali ginseng,DG)炮制加工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为指标,液料比、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考察大力参的最佳炮制工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QQQ-MS)分析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利用抗氧化指标分析不同极性大力参萃取物[氯仿萃取物(CE)、乙酸乙酯萃取物(EAE)、正丁醇萃取物(NBE)和萃取水相(WE)]的抗氧化能力。[结果]DG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炮制温度95℃,液料比22∶1 (mL/g),炮制时间30 min,此条件下DG总皂苷含量为3.75%。大力参各萃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得到大力参最佳炮制工艺和抗氧化活性部位。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158-166+19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04
    目的:以黄精为原料,开发高效协同提取黄精皂苷(Polygonatum sibiricum sponins, PSSs)和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 PSPs)的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法辅助复合酶解提取PSSs和PSPs,考察超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料液比、热水提取温度及热水提取时间等因素对PSSs、PSPs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进行优化。结果:PSSs和PSPs的最佳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料液比1∶25 (g/mL),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3 053 U/g,酶解料液比1∶25 (g/mL),热水提取温度80℃,热水提取时间1 h,此条件下,两步提取PSSs总得率为12.22%,PSPs得率为27.07%;PSSs和PSPs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二者复合后仍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经优化后获得了黄精皂苷和多糖高效协同提取的工艺条件,且与单一组分相比,二者复合后降血糖活性有所提高。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1): 115-121.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32
    目的:改善现有水果识别与分级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复杂设备的情况。方法: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模型YOLO-FFD(YOLO with fruit and freshen detection),该模型以YOLOv5框架为基础,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GELU激活函数设计轻量化模块LightweightC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的基本单元,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使用大内核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EnhancedC3改进原模型的颈部,抑制信息丢失并增强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GSConv代替特征融合网络中的普通卷积,使模型进一步轻量化。结果:提出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6.12%,在RTX 3090上速度为172帧/s,在嵌入式设备Jetson TX2上速度为20帧/s。相比于原始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2.21%,计算量减少了26%,在RTX 3090和Jetson TX2上的速度分别提高了2倍和1倍。结论:YOLO-FFD模型能够满足识别水果品种和新鲜度的需求,且在复杂场景下错检、漏检情况均有改善。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5): 1-10+9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64
    从食品领域的上游实验室研发到下游工厂生产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无法用传统试验方法从宏观上得到解决。分子模拟技术不仅简洁高效、成本低廉,还可以通过对分子行为的分析快速预测或解释试验结果,是连接微观与宏观的重要工具。文章阐述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梳理了食品领域分子模拟技术常用的数据库和软件及其特点,综述了近几年分子模拟技术在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贮藏、食品功能因子筛选及其机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5): 219-22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33
    由于具有抗菌活性,纳米粒子(NPs)和抗菌肽(AMPs)相结合可以用来杀死耐药(MDR)病原体。纳米银(AgNPs)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性能、多种细菌灭活机制,并能对抗菌肽共轭银纳米粒子(AMP-AgNPs)表面进行共轭微调,使得AMP-AgNPs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文章综述了AMP-AgNPs偶联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AMP-AgNPs偶联物的合成方式、抗菌活性、作用机制、溶血毒性以及其在医疗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19-228.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22
    果胶由于其优良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多酚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但大部分的多酚自身溶解度差,生物利用率低,而将多酚接枝到果胶上可以提高果胶和多酚的利用价值。文章论述了多酚-果胶复合物的合成方法(非共价结合和共价结合)、结构表征(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和抗肿瘤活性),阐述了多酚-果胶复合物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180-18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97
    [目的]为拓宽毛葡萄加工的产品形式,以野酿2号毛葡萄汁为原料开发一款果蔬汁型啤酒。[方法]在固定红曲米粉添加量1.5 g/L、青岛大花酒花添加量0.6 g/L、Fruity酵母接种量0.4 g/L的基础上,以酒精度、总酸、多酚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工艺。[结果]发酵温度18.0℃、初始麦汁浓度11.09°P、毛葡萄稀释汁添加量8.13 mL/100 mL为最佳工艺。所得毛葡萄汁啤酒酸爽可口、果香麦香协调、酒体醇厚、色泽鲜红,感官评分90.5分,总酸3.12 mL/100 mL,酒精度3.6%vol,苦味值10.8 BU,多酚0.52 mg/mL。此外,毛葡萄汁啤酒中共测出17种氨基酸、18种有机酸、9种单体酚和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结论]优化后的毛葡萄汁啤酒较普通啤酒具有更丰富醇厚的口感,毛葡萄汁的添加为啤酒引入了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单体酚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128-13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83
    [目的]快速无损检测冷鲜羊肉pH值。[方法]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400~1 000 nm)成像技术对冷鲜羊肉外表的散射图像进行采集,并提取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反射光谱曲线以获取原始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平滑滤波(S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转换(SNV)和一阶导数(FD)4种单一方法以及MSC-SG、SNV-SG、FD-SG 3种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以及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极端梯度增强回归(XGB)分别构建了基于全波长下的冷鲜羊肉pH值的预测模型。[结果]FD-SG为最优预处理方法,XGB模型为最优模型,其校正集相关系数和测试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 1,0.830 0,校正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2 0,0.079 2。利用XGB模型计算了冷鲜羊肉样本中每个像素点下的pH值,并建立伪彩色图像来更直观地展示冷鲜羊肉样本pH值的空间分布情况。[结论]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冷鲜羊肉pH值的无损检测。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47-53.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3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无损的铁棍山药真伪鉴别方法。[方法]在常温常压环境下,运用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铁棍山药(TG)和非铁棍山药(FTG)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每种铁棍山药样品和非铁棍山药样品各采集200组数据,共获得3 600个质谱数据点,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随机森林(RF)算法对获得的一级质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建立铁棍山药与非铁棍山药真伪鉴别模型。[结果]通过HS-APCI-MS获得的铁棍山药样品与非铁棍山药样品的一级质谱图差异明显,根据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图,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63%(≥85%);当决策树数量为25时,训练集、检测集准确率均达到100%,所建立的铁棍山药原位质谱分析结合RF算法对铁棍山药的鉴别效果显著,RF的分类效果优于PCA。[结论]应用原位质谱分析技术结合RF算法可以快速无损鉴别铁棍山药真伪。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35-4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89
    [目的]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出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将分离得到的目标菌株进行抑菌初筛后,通过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以及酶验证试验确定产细菌素菌株;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测定、生长曲线测定、生物膜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探究细菌素粗提物的抑菌特性。[结果]筛选得到一株产细菌素菌株N-11,鉴定为植物乳杆菌;细菌素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7.50±0.25) mg/mL,该粗提物能够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处理后细胞形态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结论]试验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所产细菌素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良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49-249.
    <正>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如何打破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文化层面的“逆差”,让中华食物更加有效地“走出去”,学界和业界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由蓝勇编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川菜史》一书,创造性地展现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川菜史,遵循着以“食”为媒的理念,为川菜文化融入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以“食”为媒,掌握饮食文化外宣翻译的主动权。在国际传播当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等因素限制,文化隔阂和文化折扣现象依然存在。饮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促进文化交流的因素,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规避文化折扣,增强文化认同,为中华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开拓了新的维度。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53-254.
    <正>随着实践的日益发展,中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水平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不仅满足中国人民食品消费需求,还有效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食品专业教学愈发重视专业英语课程,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教材,为学生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抓手。由陈宗道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学科本科专业英语(第2版)》一书,集纳了300多位涵盖生物、工程、医学、农学等领域的一线专家,共同编写该书。该书内容全面,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内容新颖,体现出了对食品科学类专业高等教育的高度责任感。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47-248.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教学趋向于国际化、多元化、数字化。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与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还要与社会热点问题、核心问题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食品专业英语是一门交互性、专业性、渗透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专业翻译、文化交流、外交等多领域多学科。由赵芳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食品专业英语(第2版)》一书是食品专业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作品。该书包含8个模块,分别论述了食品专业英语学习的背景与特点、专业英语翻译的主要原则、英文题目及摘要写作规范、食品中的营养元素介绍、食品的保藏类别、各类食品的加工工艺、食品安全与生产规范、常用食品检验仪器介绍等内容。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1): 259-259.
    <正>由朱军莉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一书共6章内容,系统地介绍了食品安全领域中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实践,对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课程教学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1)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概述。根据原理和方法的不同,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31-31.
    <正>《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创刊于1982年,报道方向专注于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组分与物性、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配料、谷物与淀粉工程、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农(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领域中前沿研究热点,以及食品与生物技术相关领域高水平的研究综述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期172页,单期定价80.00元,全年订阅费96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8-79。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17-22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950
    为全面提升航空食品流程效率与质量,探讨了高空条件下航空食品在营养、安全与风味方面的特殊性,尤其是乘客对食品感知的差异性变化。系统阐述了航空食品在加工、冷链物流直至成品监管的全链条品质控制新技术与新举措,并展望了航空食品行业在原材料溯源、智能化生产模式、功能性包装创新以及复热技术开发的发展趋势。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54-16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10
    [目的]探究皂角米多糖的纯化工艺及其吸湿、保湿特性。[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8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皂角米多糖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大孔树脂。以吸附、解吸效果为指标,探究大孔树脂纯化皂角米多糖工艺参数。以丙三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对照,测定皂角米多糖在相对湿度43%,81%时的吸湿性能以及在相对湿度为43%和干燥硅胶环境下的保湿性能。[结果]最佳大孔树脂为D101;皂角米多糖的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2.00 mg/mL,上样流速2 BV/h,上样体积1.5 BV,洗脱剂体积分数70%,洗脱剂体积2 BV,此时皂角米多糖含量从51.90%提高至82.40%。在相对湿度43%,81%下放置60 h,皂角米多糖吸湿率分别为(20.35±0.006)%,(36.56±0.005)%;在相对湿度43%、干硅胶环境下放置60 h,皂角米多糖保湿率分别为(84.66±0.014)%,(60.18±0.007)%。[结论]皂角米多糖可以通过大孔树脂进行纯化,且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137-14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04
    [目的]探究消化时间对白玉花胶消化液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模拟胃液与模拟小肠液进行体外消化,结合凝胶渗透色谱、氨基酸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对消化液的相对分子质量、Zeta电位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白玉花胶消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胃液消化1.5 h与小肠液消化4 h组合处理后,白玉花胶消化液的消化率即寡肽与多肽含量占比总和、氨基酸总量以及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分别为96.47%、88.95 g/100 g以及21.65 mV;该时间下的抗氧化活性最强,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68.33%、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71.68%、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93.25 U/mL消化液、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73 mmol/L。[结论]白玉花胶以胃液消化1.5 h—小肠液消化4.0 h组合处理效果最佳,所得消化液的营养、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较好。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241-241.
    <正>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强调“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宗旨不谋而合。由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一书,系统而全面介绍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实践应用及其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通过该书可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的核心支柱,在中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型,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理念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12): 89-94.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31
    [目的]实现对新鲜葡萄关键品质指标的准确、无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新鲜葡萄品质检测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光纤光谱仪和CCD相机采集葡萄样本可见-近红外光谱和表征图像信息。建立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运用GAF变换将一维光谱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以利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光谱中提出有效特征。设计具有不同尺寸大小卷积核的卷积层对转换后的光谱二维图像和葡萄表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提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两类图像特征的综合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全连接层采用dropout方法对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到的光谱数据特征和表征图像特征进行降维与融合,最终实现对葡萄品质指标的准确预测分析。[结果]与其他3种葡萄品质检测方法相比,试验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50.48%,57.44%,49.56%,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4.89%,3.13%,2.17%。[结论]试验设计的双通道改进卷积神经网络品质检测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葡萄品质关键指标的无损检测。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3-3.
    <正>~~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241-241.
    <正>为了完善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梯队,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为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支撑力量,学界和业界有意识地将视野聚焦于专业教育。随着新时代食品行业呈现出蓬勃生机,符合行业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事关人民现实需求。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教育发展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这意味着更新升级食品专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专业教育的赋能。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7): 248-248.
    <正>由孙杨编撰,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大学生运动、营养与健康?一书,以探讨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全面阐述了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深入介绍了体质、运动和健康领域的知识.该书兼顾实用性和前沿性,从营养和运动两个角度综合进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多元的视角,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6-6.
    <正>~~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245-245.
    <正>将非遗文化元素应用于食品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亦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由员勃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包装设计》一书,聚焦现代食品包装的表现特点、设计要求、前沿发展等相关内容,集中探索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食品包装设计的应用方式。(1)非遗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该书指出,有趣、有文化深度且合理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亦可促进食品的销售,为消费者提供文化价值的体验,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品牌形象。非遗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1)文化价值。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216-22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145
    梅山,既是地域名称,又是文化符号。从梅山文化入手,分析了梅山地区乡村旅游食品包装设计的现状,总结出梅山文化的原始性、记忆性和神秘性特征,进而提出原型符号转译法、形态多元构成法和情感记忆表达法3种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梅山地区旅游食品包装设计实践,以促进梅山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动梅山地区旅游发展。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173-18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4
    近年来,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源食品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开展兽药残留高效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量子点作为新型荧光材料,用作免疫层析检测中的标记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性能,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总结了量子点的分类、合成及免疫探针的制备,综述了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源食品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在量子点合成、兽药人工抗原及抗体制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166-172+180.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60
    右旋糖酐是一类微生物多糖,主链是由α-1,6-糖苷键链接的葡萄糖链,其应用研究已在多个食品领域开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新来源右旋糖酐的结构、功能分析及其生产菌的研究趋势,对右旋糖酐在蛋白质精深加工、面包烘焙、益生元等食品领域中的创新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相关研究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1-9+12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92
    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适于6~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辅食营养补充品。文章总结了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现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分阶喂养体系现状,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的产品现状,讨论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特点,并结合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行动委员会(IDDSI)的分级标准,按食品质构提出适合婴幼儿分阶喂养的5个阶段“中度稠、高度稠/细泥型、细馅型、软质型、常规型(容易咀嚼)”,进一步从胃容量、吞咽咀嚼能力、均衡营养等方面定量讨论了婴幼儿辅食分阶喂养体系的建立,并提出婴幼儿零辅食的生产只需适度强化必要的营养素。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246-246.
    <正>由马爱进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一书,聚焦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从纵向角度介绍了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发展历程、体系建设,又从横向角度梳理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及相关知识,为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提出了完善建议。(1)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相关概况。中国食品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为基本原则,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是在《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下开展,主要从管理要求(即规章、规定)和技术要求(即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两个部分进行实现。其中,《食品安全法》作为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核心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要求,规定了食品安全的监管机构的职责、食品安全标准等内容。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244-244.
    <正>由王冬亮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案例集》一书,收录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领域比较常用的22个操作和虚拟仿真实习内容,如临床营养、孕妇与乳母的营养与膳食等,并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阐释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对于加强营养与食品课程中的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营养与食品课程中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营养与食品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加强思政建设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作为未来食品行业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促使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追求卓越,更在理念上树牢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另一方面,加强思政建设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因此,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特色,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觉传承与创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181-18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568
    马铃薯作为主食材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调节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基于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泥的食品3D打印技术研究,包括马铃薯淀粉作为主材料和添加剂情况下的食品3D打印性能研究,以及食品添加剂和打印温度对食品3D打印性能的影响研究;基于马铃薯泥的食品3D打印技术研究,包括预处理方式、添加剂、打印温度和填充结构对食品3D打印性能的影响研究;并讨论了马铃薯食品3D打印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及马铃薯在食品4D打印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242-242.
    <正>由童斌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市场营销》一书,旨在实现食品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的食品市场营销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与创新。该书内容涵盖了食品营销的各个领域,探讨了食品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的技巧、目标市场营销的策略制定、产品策略与价格策略的构建、食品营销渠道的管理等。(1)食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1)食品市场的全球化。食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竞争格局。国际食品巨头凭借品牌、资金等优势扩张市场。全球化也为食品企业带来了机遇,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合作等方式,企业可以拓宽市场渠道。(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食品营销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渠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兴起,使得食品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3)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等方面。(4)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对食品企业的生产、销售、广告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5)当前的食品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不仅有大型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市场份额争夺,还有新兴企业、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8): 40-48+6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705
    [目的]探究不同生产月份的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P-SPME-GC-MS)对7组不同生产月份的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曲皮、火圈、曲心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大曲共检测出挥发性香气成分97种,醇类物质4种、酯类物质6种、芳香类物质9种、吡嗪类物质10种、烷烯类物质41种、醛酮类物质15种、杂环类物质8种、其他类物质4种。大曲火圈检出57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化合物;曲皮检出52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曲心部位香气成分最少为49种,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结论]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中火圈及曲皮是香味物质主要来源。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9): 159-166.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93
    [目的]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作工艺,提高其美白效果。[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备工艺条件,并检测其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结果]复合红参膏的制作条件为料液比1∶6 (g/mL),乳酸菌接种量1%,37℃发酵2 d。复合红参膏中总皂苷、总黄酮、多糖含量分别为15.5,8.2,331.5 mg/g;复合红参膏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PTIO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61.5,423.1,512.1μg/mL,复合红参膏抑制酪氨酸酶、抑制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的IC50分别为721.2,497.2μg/mL。[结论]红参膏的最佳制作工艺为1∶6 (g/mL)料液比,接种1%乳酸菌,37℃下发酵2 d,该条件下制备的红参膏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9): 219-227+235.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341
    自然界中虾青素主要有游离态和酯化态两种形式。虾青素酯种类多样,且消化吸收与健康功能不同于游离的虾青素。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数据,对虾青素酯的来源、消化吸收以及健康功效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全面介绍,重点分析脂肪酸的存在对虾青素酯消化吸收的影响,阐述虾青素酯的功能活性及潜在作用机制,总结目前虾青素酯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 Food & Machinery. 2024, 40(09): 192-199. https://doi.org/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11
    [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制备羊肚菌粉,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时间对羊肚菌粉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溶出的影响。[结果]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羊肚菌粉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中位粒径D50逐渐降低,超微粉碎5 min后可达到微米级别;超微粉碎后颗粒大小更加均匀,粉体色泽更明亮;休止角、滑角、持油力分别在超微粉碎5,10,10 min时达到平衡点,继续增加超微时间无显著性变化。持水力在超微粉碎5 min达到最大后逐渐降低,振实密度和堆积密度呈降低趋势;随超微时间的延长,多糖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超微粉碎15 min时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的物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和目的选择超微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