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24(06): 1-12

PDF(603 KB)
PDF(603 KB)
中国农业科学 ›› 1991, Vol. 24 ›› Issue (06) : 1-1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1-24-06-1-12
无栏目

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 李立会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通过幼胚拯救,首次获得了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两组合的属间杂种。在幼胚拯救时发现,无盾片的幼胚是不能产生杂种苗的。对获得的两组合杂种植株进行了壮苗和破蘖培养繁苗,使来自同一胚的杂种植株数目增加。在获得的F#-1杂种中,幼苗形态和穗型似普通小麦栽培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国春×沙生冰草、根茎冰草两组合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频率远远超出了期望值。对杂种F#-1用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回交,都能很容易获得种子,平均结实率都在15%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合的属间杂种均具有自交可育性,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46%和0.15%。文章讨论了:⒈杂交成功的经验;⒉P与A、B、D染色体组间特殊遗传关系的理论分析;⒊F#-1自交结实的原因;⒋壮苗培养和破蘖培养繁苗在小麦远缘杂交中的重要作用。小麦属与冰草属间自交和回交后代的首次获得,在理论上对前人所认为的P染色体组在小麦族中的高度独立遗传性,提供了直接的相反证据;在实践上,使产生异源附加系、代换系甚至易位系、进而为利用P染色体组中的期望基因变得相对的容易。

关键词

普通小麦 / 沙生冰草 / 根茎冰草 / 属间杂种 / 胚培养 / 无性繁苗 / 染色体配对 / 自交可育性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立会. 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24(06): 1-12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1991-24-06-1-12
PDF(603 KB)

58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