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吴立人,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24(05): 59-63

PDF(227 KB)
PDF(227 KB)
中国农业科学 ›› 1991, Vol. 24 ›› Issue (05) : 59-63.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91-24-05-59-63
无栏目

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 吴立人,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1986-1990年,采用病菌致病性测定、毒性基因分析、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和品种布局调查等方法,对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进行研究。结果指出:1987年,与流行小种25号(19.3%)相比,1985年新发现的小种29号的出现频率仅9.5%,但它的致病范围广、毒性基因谱宽、相对寄生适合度值高、哺育品种面积达7000万亩,预测29号小种将发展为主要流行小种,这与1988年鉴定结果为优势小种(28.0%)完全一致。1990年基于条中29号频率达40.3%,感病品种面积超过1亿亩,秋苗菌源多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对该年条锈病大流行做了准确预报。为抗病育种、品种布局和条锈病流行的长期测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小麦 / 条锈菌 / 生理小种 / 毒性基因 / 相对寄生适合度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吴立人,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24(05): 59-63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1991-24-05-59-63
PDF(22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