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和起源研究

马得泉,徐廷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5): 7-14

PDF(337 KB)
PDF(337 KB)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Vol. 21 ›› Issue (05) : 7-1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1988-21-05-7-14
无栏目

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和起源研究

  • 马得泉,徐廷文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本文报道了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分布,描述了变种的形态特征及其特点,鉴定它们属于1种3亚种240变种,其中ssp. Intermedium (Korn.)Hsu为国内首次发现,发现并命名新变种172个。西藏栽培大麦具有春性、遗传多样性和控制主要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其基因型与西方大麦的基因型截然不同,属东方型,而东方大麦的起源中心在中国。根据作者和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青藏高原栽培和近缘野生大麦的研究结果看,中国栽培大麦和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的遗传距离最近,进而证明了青藏高原是中国栽培大麦的初生起源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关键词

变种 / 基因型 / 遗传距离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马得泉,徐廷文. 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和起源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05): 7-14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1988-21-05-7-14
PDF(337 KB)

21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