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China’s Supply Chain of Imported Aquatic Products and Countermeasures

He Wei, Kong Lingbo, Lin Qiao, Yang Xiaowei

PDF(1198 KB)
PDF(1198 KB)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2021, Vol. 37 ›› Issue (4) : 154-15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776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China’s Supply Chain of Imported Aquatic Products and Countermeasures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Abstract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of aquatic product has been influenced to some extent amid COVID-19 pandemic.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quatic product supply chai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chain and the adopted response strategies, aiming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imported aquatic products and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in China. Affected by COVID-19 pandemic, global trade of aquatic products has been slightly reduced, both supplying and trading venues are at risk of virus infe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rises, FAO and China have taken a number of measures, such as issuing relevant business guidelines, using digitalization to promote electronic trade, supervis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port quarantine, and improving market sales model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ggested building product traceability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intensi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key products, innovating consumption and service patterns, and establishing a series of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hina’s imported aquatic products.

Key words

COVID-19 /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aquatic product / supply chain / safety of imported products

Cite this article

Download Citations
He Wei , Kong Lingbo , Lin Qiao , Yang Xiaowei.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on China’s Supply Chain of Imported Aquatic Products and Countermeasures.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1, 37(4): 154-158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776

0 引言

渔业是中国农业中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水产品在中国农产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进口冷鲜水产品的安全问题多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2020年6月11日,北京出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随后在相关部门抽检中,新发地市场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一时间,三文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多地商超和餐厅下架三文鱼。7月3日,大连、厦门海关从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的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专家判断厄瓜多尔3家企业产品的集装箱环境和货物外包装存在被污染风险,进口白虾再次引起民众恐慌[2]。近期一些学者就新冠疫情对全球渔业和中国水产品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张忠等[3]分析了疫情对全球渔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张静宜等[4]对中国2020年上半年水产养殖、市场运行、消费变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赵海军等[5]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石雅萱等[6]研究了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对策。在全面调研全球和中国水产品供应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疫情对全球水产品供应链的影响,探讨国际组织和中国已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对如何保证中国水产品的进口安全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进口水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和水产品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1 新冠疫情下全球水产品供应现状

1.1 全球水产品供应量和贸易有所缩减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20年6月发布的《Food Outlook》[7]报告对全球水产品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水产品总产量1.76亿t,相比2018年1.79亿t的总产量略有下降,疫情影响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持续作用于全球水产品的生产,预测2020年产量将持续下降约1.7个百分点。2019年水产品供需和价格下挫,其中,2019年全球水产品出口额为1596亿美元,同比下跌2.7%,预计2020年将持续下跌5.8%;2019年全球水产品价格指数为154,同比下跌2.5%,预计2020年将持续下跌8.3%。中国、欧盟、挪威、越南、印度、智利是全球水产品主要的出口国,美国、欧盟、中国、日本是全球水产品主要的进口国。
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4月28日,2020年全球捕鱼活动已同比减少约6.5%[8]。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冲突,加之交通运输和边境关闭带来的市场准入或物流问题,全球水产品贸易在数量和价值方面都出现了收缩。2019年全球水产品交易量为0.65亿t,同比缩减2.7%,预计2020年将持续缩减3.2%[7]。尽管中国等一些国家已经能够恢复一定程度的常态,但欧盟和美国的供应链恢复进程仍较慢。即使现行的限制措施被取消或放宽,全球市场仍可能出现长期低迷,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水产品贸易活动将继续被推迟或取消[9]。农产品国际物流的相关管制,以及新增的检疫程序都会降低国际农产品贸易需求和流通效率,加之农产品保质期较短,将直接导致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受阻或中断[10]

1.2 中国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为6480.20万t,占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的1/3以上。同时,中国水产品的流通规模也很大,201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791.0亿美元,进口总额1509.7亿美元,其中,水产品出口额206.6亿美元、水产品进口额187.0亿美元[11],水产品出口额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水产品进口额仅次于食用油籽和畜产品[12]。俄罗斯、秘鲁、越南、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等是中国进口水产品主要的来源国家[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逐步攀升[14],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的人均海鲜消耗量将达到36 kg[15]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进口需求旺盛。据统计,2018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额148.62亿美元,同比增长30.99%[16];2019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额18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6%[11]。受疫情影响,2020年1—4月,中国水产品进口金额为45.18亿美元,同比下降8.4%[15],同时中国国内水产品交易量大幅减少,水产品批发市场大量关停、企业停工减产,对中国渔业造成严重冲击[17]

2 新冠疫情下全球水产品供应链中的问题和相关措施

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全球陷入危机之中,各国纷纷采取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并制定了公共资金紧急调配政策来应对疫情带来的威胁。目前,全球水产品供应尚充足,但随着各国封锁带来的压力,不可避免的会对相关供应链造成冲击,物流领域受到的影响将尤为突出。因此,减轻疫情对各类农产品供应链的冲击,是保证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2.1 水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2.1.1 供应环节 目前,新冠病毒的起源尚未完全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与动物或动物制品相关。近几个月来,意大利屠宰场造成多人感染、德国肉类加工厂出现聚集性疫情、法国屠宰场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中国大连海鲜加工车间引起的疫情传播和扩散等,说明生鲜产品储存和加工场所本身具有潜在的病毒传播风险,而相继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储存和运输问题,都对水产品的供应和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
2.1.2 交易场所 由于水产品交易场所环境潮湿、低温、通风性较差,利于病毒存活,一旦发生感染,大量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可能会带来疫情爆发的危险,近几个月全球的生鲜农产品交易场所多次发生疫情,印度果蔬市场出现聚集性感染、中国北京新发地冷链造成疫情传播、中国深圳盒马超市出现员工感染等案例都警示了水产品交易场所和流动人群带来的风险。
2.1.3 国家封闭政策 目前许多国家实施的贸易和旅行限制措施给农产品运输带来困难。2020年各国谷类作物收成良好,农产品供应充足,但物流的中断阻止了农产品的运输,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商品如肉、蛋、奶等,保质期较短、易腐坏,物流的延误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品质。

2.2 国际组织已开展的行动

2.2.1 发布《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指南》 为加强食物卫生和环境卫生,2020年7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了《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指南》[18],强调必须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措施,例如随时清洗消毒和戴上口罩及手套,消除或降低食品表面和包装表面受到来自从业人员病毒污染的风险。同时,相关企业要制定员工的症状报告和离岗政策书面文件,在食品的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司机和相关人员不应离开车辆,并配备相应的消毒物资。
2.2.2 利用数字化促进电子贸易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协调委员会等机构利用数字化促进电子贸易[19],推进食品安全、植物检疫、动物健康的电子认证系统,加强追溯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通道和货物通关制度的改进,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具体包括预警系统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2个部分。预警系统建设按照农业市场信息系统和全球农产品贸易模式,建立情报和预警系统,对食品供应链中潜在的瓶颈和物流中断的风险及时进行预判和干预,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出的粮食和农业政策决定分析数据库(FAPDA)。基础设施建设则加强货物存储、边防检疫设备、海关信息系统等,并对物流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2.2.3 督促严格的人员管理 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禁止访客进入农产品生产场所以及仓库和批发市场,同时多国超市等终端销售点已开始缩短营业时长和实施员工轮流上班政策。在中国,用户通过线上购物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批发市场的人员流通,无接触交付服务也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此外,中国便捷的手机支付降低了现金流通频率,也大幅减少病毒的传播。

2.3 中国已开展的行动

2.3.1 进口水产品检疫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办法 中国目前对进口水产品的检疫流程规范,均按照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实施,例如进口水产品应当存储在海关指定的冷库或其他场所;存储冷库应符合进口水产品存储冷库的检验检疫要求;装运进口水产品的运输工具和集装箱,必须在进口口岸海关的监督之下进行防疫消毒处理;未经海关许可,不得擅自将进口水产品卸离出运输工具和集装箱等[20]
2.3.2 对进口问题产品和传播链的处理及时高效 2020年7月初,中国海关从3家厄瓜多尔企业进口冻虾的集装箱和外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后,中国海关在官网上公开这3家企业信息,暂停3家企业在华注册资格并暂停3家企业的产品进口,同时还对这3家企业3月12日以后生产的冻虾进行召回,实施退货、销毁等处理[21],响应十分迅速。目前,厄瓜多尔的白虾单月出口量近5万t,80%向中国出口[22],因此,中国应当尤其关注并进行对厄瓜多尔进口产品和产品环境的新冠核酸检测和消杀,以及二次复检工作。
2.3.3 改进市场销售模式 经过2个月的停业整顿,北京新发地市场于2020年8月15日复市,重新开业的新发地市场在销售模式和环境处理、人员管理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改进,包括全面取消地下和半地下空间的交易、取消个人零售、建立“四个一”防疫机制、设立市场监督管理所、实行分区管理等,还将定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抽检[23],全面保证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安全。长期研究农贸市场规划发展的新沃资本董事长朱灿呼吁要对农贸市场进行智能化、标准化改造,建议新型农贸市场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直供直销、网上订购、连锁配送等模式,增强农贸市场的线上服务能力[24]

3 新冠疫情下中国水产品进口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全球和中国水产品的供需情况、中国水产品进口需求,以及新冠疫情对水产品市场的一些影响,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国水产品进口工作,针对现有问题,建议从保证进口水产品供应链上游质量、创新供应链下游消费模式和建立生鲜产品应急响应体系3个方面进行。

3.1 保证进口水产品供应链上游的质量

3.1.1 建立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构建一套水产品的追溯系统,各批次进口产品设置二维码标签作为进入市场的身份证,让消费者可以查询所购买产品的进口信息。若某批次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能迅速定位自身购买产品的情况。
3.1.2 提升通关口岸检测和防疫强度,重点国家重点处理 秉承禁止流入、禁止扩散和减少损失的原则[25],在中国的通关口岸加强对进口水产品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对运输水产品的车辆、集装箱等进行全面消毒后再准许产品进入市场。同时,重点关注疫情严重且向中国出口生鲜产品量较大的国家,例如增加对该国进口水产品的抽检率和检测次数、适当减少进口量等。
3.1.3 加强国内相关环境和产品的质量检测 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相关检测机构还要对国内经营、存储和加工进口冷冻冷藏水产品的重点场所连续开展二轮甚至三轮新冠病毒环境监测,具体包括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餐馆等餐饮性质或相关服务单位的从业人员、重点产品和重点环境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3.2 创新供应链下游的消费模式和服务模式

3.2.1 大力发展生鲜电商,推行线上消费模式 疫情期间,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逐步形成,各生鲜电商平台的业务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考虑到武汉和北京的两轮疫情爆发均与生鲜市场有关,可以鼓励更多线下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发展线上的购物平台或小程序,加速线上线下资源的融通[26],以减少人员在农贸市场等潮湿、封闭场所的聚集。
3.2.2 鼓励商品无接触配送 疫情发生后,多家线上平台推出“无接触配送”[27],从而减少接触、降低病毒传染的可能性,受到诸多消费者的欢迎。此外,无人超市、无人配送车等智能化设备的开发与投入使用,也为将来的无人智能化配送的发展奠定基础。

3.3 建立一系列应急响应机制

3.3.1 更及时的问题商品应急响应 坚持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各港口加强对进口水产品的检测排查,严格把控市场中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出现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水产品,要及时采取相关产品封存和环境消杀工作,并密切追踪产品和相关企业、相关人员,并避免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3.3.2 更高效的物流应急响应 建立物流应急联动机制,在疫情期间,必要时可开启物流运输白名单,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使冷链的运输更加顺畅。同时需要更合理的资源调度,保证紧急状况下的正常物流运转。

References

[1]
陈蓝荪.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趋势(上)[J]. 科学养鱼, 2011(4):1-3.
[2]
张卫. 疫情接连爆发冷链进口食品成罪魁祸首[J]. 中国食品, 2020(21):10-17.
[3]
张忠, 陈新军.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渔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47(6):346-349.
[4]
张静宜, 刘景景.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水产品市场形势与后市展望[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11):1-7.
[5]
赵海军, 杨志龙, 刘汉雄, 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出口水产品行业影响及应对[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22):8180-8185.
[6]
石雅萱, 梁爽. 新冠疫情对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20(19):67-69.
[7]
FAO. 2020 Food Outlook- Biannual Report on Global Food Markets[R]. Rome, 2020.
[8]
Clavelle Tyler. Global fisheries during COVID-19[EB/OL]. (2020-05-12) [2020-08-26]. https://globalfishingwatch.org/data-blog/global-fisheries-during-covid-19/.
[9]
张红宇. 从公共卫生事件到粮食安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J]. 中国农垦, 2020(5):29-34.
[10]
李先德, 孙致陆, 贾伟, 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8):4-11.
[11]
中国财经.201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EB/OL]. (2020-02-27)[2020-08-26].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200227/5205559.shtml.
[12]
胡冰川.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4):12-15,83.
[13]
陈述平. 新冠病毒疫情下我国水产国际贸易影响分析[J]. 科学养鱼, 2020(4):3-4.
[14]
彭乐威, 刘东, 李泽善, 等.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 2020,38(2):37-45.
[15]
中国产业信息. 2019年中国海鲜行业发展概况及2020年疫情后的水产品行业发展方向[EB/OL]. (2020-06-19)[2020-08-26].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2006/875514.html.
[16]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8年水产品行业贸易发展现状与2019年发展趋势[EB/OL]. (2019-08-16)[2020-08-26].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816-54f237d7.html.
[17]
张收元. 新冠肺炎疫情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建议[J]. 中国水产, 2020(3):37-39.
[18]
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指南》[EB/OL]. (2020-07-13)[2020-08-31]. http://www.chinafoods.org.cn/news/2020713/2020713140139.html.
[19]
FAO, WHO. COVID-19 and food safety: guidance for food businesses[EB/OL]. (2020-04-07)[2020-08-30]. http://www.fao.org/3/ca8660en/CA8660EN.pdf.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修正)[EB/OL]. (2019-11-15)[2020-08-31]. http://www.customs.gov.cn/zfs/flgf/gfxwj19/2694837/index.html.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暂停厄瓜多尔3家生产企业在华注册有关事宜的公告[EB/OL]. (2020-07-23)[2020-08-31]. http://jckspj.customs.gov.cn/spj/zcfg18/gfxwj65/3200673/index.html.
[22]
北青网. 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查出新冠病毒背后:当地80%出口销往中国,价格比同类虾低一半[EB/OL]. (2020-07-10)[2020-08-31]. http://news.ynet.com/2020/07/10/2721265t70.html.
[23]
新京报网. 新发地周六复市全面取消零售功能[EB/OL]. (2020-08-14)[2020-08-31].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8/14/758625.html.
[24]
姜璇.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争议背后:疫情过后农贸市场是否还有存在必要?[N]. 中国新闻周刊, 2020-03-01.
[25]
叶京. 韩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分析与启示[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0,35(7):60-68.
[26]
崔蜜. 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42(4):100-102.
[27]
杨囡, 陈画. 疫情背景下农产品电商扶贫的机遇、问题与对策研究[J]. 营销界, 2020(43):40-41.

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细文主任对本文总体架构的指点与建议。

RIGHTS & PERMISSIONS

Copyright reserved © 2021. Chinese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Bulletin. All articles published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flect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 or the Editorial Board, unless this is clearly specified.
Share on Mendeley
PDF(1198 KB)

Collection(s)

Aquatic fishery

73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Sections
Recommend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