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登录
中国农学通报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范围
数据库收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出版范围
数据库收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农村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批量引用
|
Select
环渤海区域主要养殖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李宝玉,高春雨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48-53.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478
摘要 (18)
PDF
(9)
可视化
收藏
黄渤海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和区位商法测定了环渤海区域主要养殖产品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猪、牛、羊、家禽产业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指数仅为0.79、0.96、0.84 和0.63。奶类、禽蛋和水产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其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05、1.51和1.43,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Select
内陆干旱区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实证调查 ——以甘肃省民乐县为例
张馨民,曲玮,魏胜文,窦学诚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54-59.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855
摘要 (10)
PDF
(2)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投入产出比的视角,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民乐县主要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及单方水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成本投入较高、作物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民乐县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化肥、种子、水费在作物成本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比较大麦、小麦、马铃薯(克新)、玉米和油菜5 种主要农作物,油菜的单方水效益最高,最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而大麦则是最耗水作物。通过运用Stata 软件,将各项成本对作物单位产值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劳动力对大麦产值影响显著,即大麦为劳动密集型农作物;种子、化肥、机械投入对不同作物单位产值的影响程度差异性显著;水费投入对小麦、玉米和油菜的单位产值影响显著。因此,在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内陆干旱区,农户在未来种植中应参照农作物投入产出效率,从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效率和效益出发,选择经济效益与节水效率优化组合。
Select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王颖曼,贾利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60-6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701
摘要 (15)
PDF
(3)
可视化
收藏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林业产业是支柱产业,林业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振兴龙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阐述了产业集群及林业产业集群的内涵,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态势。分析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当地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实施品牌战略、龙头企业带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人力资源培养及技术创新。
Select
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分析 ——基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的问卷调查
包书政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66-7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721
摘要 (19)
PDF
(11)
可视化
收藏
以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户对作物保险的认知、参保行为和意愿,以及造成农户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农户对作物保险的认知度较高,参保行为和参保意愿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收入是导致农户参保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对作物保险的宣传推广、增加保费补贴、完善作物保险政策法规、规范保险市场行为等政策建议。
Select
重庆市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分析评价
石汝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72-76.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451
摘要 (9)
PDF
(2)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重庆市粮食增产潜力进行科学预测,为国家或区域合理制定粮食增产及粮食安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2000 年以来重庆市水稻、玉米和小麦单产水平、粮食总产量及可提升的空间;利用2000—2010 年间统计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建立灰色模型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粮食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可提升的空间较大;粮食自给率水平逐步提高。重庆市未来粮食生产基本可以满足粮食需求。
Select
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冯宗富,马丁丑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2): 77-82.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608
摘要 (5)
PDF
(3)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内陆河谷盆地型城市的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通过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兰州市2002—2012年都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都是在曲折中上升,其协调发展类别由不协调到初级协调再到良好的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兰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式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Select
中国食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崔奇峰 孙翠清 吴颍宣 周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 47-52.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987
摘要 (17)
可视化
收藏
为发现中国食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以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首先对中国食糖产业的生产、消费与进出口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了食糖产业主要面临的产需缺口不断加大、进口依存度不断加强、食糖生产成本较高、调控政策不尽完善等问题和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实施规模化种植、选用优质品种等措施来降低糖料作物生产成本,通过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方式降低制糖企业生产成本,以及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立法、进出口、补贴政策等措施,来加强食糖产业宏观调控,以促进中国食糖产业稳定发展并提升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Select
西北地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
赵亚南 陈英 刘书安 王道骏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 53-57.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3143
摘要 (18)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已成为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促进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土地流转,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采用劳均下限分析法和直观评价法确定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结果表明:劳均下限分析法计算得出北塬地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下限为0.14 hm
2
;直观评价法的计算结果为北塬地区农地经营劳均适度规模为0.25 hm
2
,家庭适度规模为0.66 hm
2
;北塬地区在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情况下,只需30436人从事农业生产,还有33879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后提出剩余劳动力的解决途径,为北塬地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参考。
Select
兰州市土地价格指数编制研究及变化趋势分析
张媛 孙鹏举 刘学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 58-62.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3136
摘要 (34)
可视化
收藏
随着2012年8月28日兰州新区正式成为第5个国家级新区,兰州市的土地市场也备受外界关注。土地价格指数在土地市场中充当“风向标”的角色,地价指数的编制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依据兰州市土地市场具体情况构建兰州市地价指数体系,在兰州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设立的地价监测点的地价,运用加权平均法对地价监测点求取平均地价,进而依据平均地价计算土地价格指数。结果表明,以兰州市2009年土地价格为基准地价,研究出2010—2012年兰州市的土地价格定基、环比指数表及变化情况。2010—2012年兰州市各类用途土地价格呈稳步上涨趋势,2013年的兰州市土地价格指数也会有一定的增长。
Select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公司的经验数据
单淑玲 王积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 63-69.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012
摘要 (13)
可视化
收藏
股权结构研究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3年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股权结构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构建公司业绩指标,同时以公司规模和年度作为相关控制变量。在创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内上市制造企业当前的股权结构、绩效关系等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对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为股权结构对业绩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Select
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医药、生物制品业上市公司为例
谢丹 王积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6): 70-76.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0050
摘要 (35)
可视化
收藏
财务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对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利于了解自身财务竞争力水平和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完善企业财务状况。医药、生物制品业是现代科学中发展最快、最活跃、取得成果最多的一个行业。以114家医药、生物制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财务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构建评价体系,对其财务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行业内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强弱各占一半,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普遍偏弱,整体财务竞争力有待加强。应提高整体偿债能力,提升现金获取能力及应收账款周转能力,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研发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Select
21世纪以来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以及我国猕猴桃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张计育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3): 48-5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887
摘要 (21)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猕猴桃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猕猴桃生产和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猕猴桃贸易和竞争力。世界猕猴桃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单产与新西兰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我国猕猴桃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猕猴桃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中国猕猴桃出口竞争力很差甚至极差水平上,在国际猕猴桃果市场上中国出口猕猴桃果品质中等偏低。针对中国猕猴桃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Select
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
张晓梅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3): 56-6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226
摘要 (13)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进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下文简称联盟)的健康良性发展,基于已有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设计了包括23个指标的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影响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公共因子。结果表明:双方实力水平、组织文化、合作关系、联盟环境因素影响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联盟合作的全面开展,进而促进哈尔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Select
基于结构方程的湖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
杨娜曼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3): 62-69.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423
摘要 (10)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结构方程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对湖南X市21个农民专业组织绩效评价,分析了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成发展的因素、障碍以及成功经验。并根据模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湖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建议,为湖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Select
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于跃 张延军 宋广伟 郭久艳 刘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3): 70-74.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995
摘要 (9)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评估土地整治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指导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以伊通满族自治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为研究实例,根据研究地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3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每项指标进行赋值,评判出经过土地整治之后的综合效益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规划实施后,该地区生态影响分值为0.2998,经济影响分值为0.5400,社会影响分值为0.1565,综合影响得分为0.9663;(2)本轮规划比规划初始年综合影响分值增加0.1122,说明土地整治对环境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影响评价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现实的保障。
Select
PEST模型对比分析中美发展海洋产业的宏观环境
韩兴勇 杜贤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0): 42-46.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792
摘要 (35)
可视化
收藏
海洋强国是十八大期间国家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目标,海洋产业发展的研究成为一项新的热点。海洋产业的发展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宏观环境的约束。为了改善当前的海洋产业的发展宏观环境,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PEST模型从发展海洋产业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环境,与美国这个海洋强国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的海洋产业发展缺乏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倾斜政策,国民普遍缺乏海洋意识,海洋科技的研究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要改善中国海洋产业的宏观环境,首要任务是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让所有国民意识到海洋发展的重要性,敦促国家出台配套完善的海洋相管法律以及经济倾斜政策。
Select
县域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探索——以江西省余干县为例
周泉 黄国勤 许信云 张伯涛 李红辉 董港生 张墨顺 王淑彬 杨文亭 缪建群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0): 47-56.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3310
摘要 (29)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土地持续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农产品加工废物、循环产业链延长等)也逐步凸现出来,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本研究以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通过对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生态足迹的分析,发现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观光业相结合),以期为县域农业产业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Select
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消费者为例
袁暄懿 车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0): 57-62.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926
摘要 (43)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海市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消费者安全水产品支付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水平、每月在农产品上的花费、水产品的鲜活程度、质量安全以及性别因素对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支付意愿有较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及推广;增加对认证水产品的补贴;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Select
北京市批发市场蔬菜价格引导关系研究
赵安平 王大山 肖金科 王晓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0): 63-77.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709
摘要 (15)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蔬菜品种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开展市场调控或预警,是农产品市场预警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北京市批发市场数据,研究黄瓜、番茄、圆白菜、土豆、茄子、小白菜、菜花、小辣椒、西葫芦等9种价格变化相关性较高的蔬菜在市场运行中的相互引导关系。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9种蔬菜价格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黄瓜、小白菜、西葫芦价格变化的冲击能够引起其他品种价格较为明显的响应;在不考虑自身贡献率的情况下,黄瓜价格变化对其他品种价格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其他品种价格的变化,其中对茄子、小辣椒、土豆、西葫芦价格的贡献率最高均超过40%,西葫芦价格对茄子、土豆、小辣椒价格也有较高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22%、19.83%和16.17%。
Select
世界马铃薯生产发展基本态势及特点
刘洋 高明杰 何威明 张晴 罗其友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0): 78-86.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539
摘要 (25)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关注世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情况对发展中国马铃薯产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世界马铃薯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世界及各区域马铃薯生产的状况和历史变迁,对世界马铃薯生产状况做出基本判断。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马铃薯生产集中在“三区两带”,即高山地区、低地热带区、温带区三大主产区,23°—34°N、44°—58°N两个纬度带,占世界种植面积70%以上;(2)马铃薯在世界有着广泛的种植,但生产水平和农业生产地位差异较大;(3)世界马铃薯生产重心正在由西向东、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4)世界马铃薯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Select
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小麦生产效率DEA分析
张耀兰 王光宇 孔令聪 姚升 姜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51-5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265
摘要 (13)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小麦生产效率,采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安徽省及周边省份2003—2011年的小麦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了安徽及周边省份小麦生产效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在2003—2011年期间,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小麦的综合技术效率不高;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有效前沿,技术进步呈退步趋势,技术效率有所上升。因此,加快安徽省及周边省份引进先进技术来提高小麦生产效率是小麦生产持续增产的关键。
Select
荷兰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汤进华 李映辉 李红霞 喻磊 李素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56-6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494
摘要 (22)
可视化
收藏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确保农产品最低保有量生产能力,建立安全供给保障底线是大都市郊区发展农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荷兰农业发展的国情与上海市的市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荷兰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以下主要4种方式来促进农业发展:(1)实施城镇发展的分散化政策和均衡发展战略;(2)加强土地整理力度,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发展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畜牧业和园艺业;(3)依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外向型农业;(4)积极调整农业组织结构,利用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经营等。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是:(1)依据比较优势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3)要合理规划城镇发展规模。
Select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相关问题探讨——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
刘义 陈英 白志远 郑世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62-68.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026
摘要 (15)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甘肃省甘谷县为例,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针对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易出现的样点资料不符合规程要求、估价区域无样点及无样点区域基准地价修正体系的编制等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其他地区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提供方法借鉴。
Select
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与管制分区——以铜陵市为例
曹玉红 宋艳卿 程先富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69-7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041
摘要 (8)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域空间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开发适宜性分区评价,明确市域开发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市域空间利用规划中土地开发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以更好地协调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借鉴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开发与管制的研究理论,以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为基础,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统计年鉴、实地考察为数据源,从自然生态约束条件、经济发展支撑能力2个系统层面建立了包括9个要素、20个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以栅格为评价单元,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市域空间管制分区技术体系。从而确定市域各评价单元的工业和城市开发适宜程度,进而划定各类管制区。以铜陵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其自然生态约束及经济开发需求与支撑能力的综合空间分析,拟将铜陵市市域空间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提出了空间利用建议,旨在促进铜陵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为铜陵市空间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Select
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基于灰色模型
张宁宁 曹方 叶得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76-8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556
摘要 (17)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灰色综合评价理论,基于甘肃省2011年科技进步监测数据,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发展4个方面,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分层次进行评价,进一步得到各市州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市州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宏观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基础参考。
Select
兰州-白银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陈蓉 杜英 王建平 张爱宁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7): 82-87.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558
摘要 (16)
可视化
收藏
以兰州-白银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而构造VAR模型并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结果表明:兰白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聚且集聚度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分析得出兰白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集聚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Select
近年来新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
孙立倩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4): 52-59.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076
摘要 (10)
可视化
收藏
新疆地域广阔,受各地州市自然基础、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条件差异的影响,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地区差异较大,就业人口分布也不均衡。本文利用2000-2011年新疆分行业就业人口统计数据、行政区划面积和行政区划图等资料,采用地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结合GIS、Geoda空间分析工具,对新疆第二产业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具有独特的形态分布。2011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分别呈现出两个独立中心-外围结构、两个“C” 型结构、“一轴两翼”结构、和“一”字型结构;②2011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同。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是采矿业、制造业显著聚集的区域,阿克苏地区是电力行业显著聚集的地区。③2000-2011年期间新疆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比重有较大的差别,采矿业和电力行业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Select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宋金红 张晓梅 张路娟 屈安琪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4): 60-64.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290
摘要 (15)
可视化
收藏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稳定因素的影响会威胁联盟竞争力,因此研究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笔者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联系黑龙江省联盟实际特点,分析提出伙伴选择匹配性、信任风险、文化契合度、外部环境4个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使用博弈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不稳定因素作用根源,总结提出正确选择联盟伙伴、建立详尽契约制度、加强跨文化学习交流、提升外部环境适应能力来增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为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综合实力提供参考。
Select
区域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流出地、流入地农村流动人口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分析——以安徽和上海为例
汪蕾 张帅 韩兴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4): 65-69.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314
摘要 (17)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维护区域粮食安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和上海市的粮食年产量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流动人口流出的增加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减少,农村流动人口流入的增加则不会导致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加,即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从总体来说,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能够促进区域粮食增产。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入地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Select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李影 车明诚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4): 70-7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2013-2390
摘要 (19)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市场绩效问题,通过学习和研读大量相关文献,归纳总结DEA模型在各行业市场绩效方面的运用。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SCP理论针对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做了现状的分析;其次,通过运用DEA数学包络方法,把整个黑龙江省旅行社作为决策单元,把旅行社的固定资产、从业人数、企业数作为投入指标,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作为产出指标,模型分析输出结果。再次,通过对输出结果中的综合技术指标、纯技术效率指标、规模效率指标这3类指标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市场绩效不高的结论。最后,针对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市场绩效不高、企业的行为不规范、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跳至
页
第1页
共8页
共235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