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烟草品种在云南丽江植烟区的生态适应性及烟叶产质量综合评价

肜磊, 薛至勤, 邓晨宵, 罗坤, 高崇亮, 李升海, 王益杰, 王妍妮, 蔡宪杰, 闫鼎, 余磊, 黄飞燕, 韩天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17-23

PDF(1304 KB)
PDF(1304 KB)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2) : 17-2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39
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7个烟草品种在云南丽江植烟区的生态适应性及烟叶产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信息 +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obacco Leaf Yield and Quality of 7 Tobacco Varieties in Lijiang Tobacco Planting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为探索不同烟草品种在丽江植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势烟草品种,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以及风格特色,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作为对照,共选取7个烟草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对烟草大田阶段的生育情况和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各品种经济性状并针对烤后烟叶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丽江湿润河谷植烟区,‘云烟116’的大田生育期短,经济性状好,‘PVH1452’和‘云烟121’的烤后烟叶综合质量高,但产量和产值偏低,常规主栽品种‘云烟87’的农艺性状好,但生育期较长且化学成分不协调。试验表明,在丽江生态环境相似的植烟地区,‘云烟116’的生态适应性强且烟叶品质较好,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验证和推广。‘PVH1452’和‘云烟121’的烟叶综合质量表现优秀,但产量和收益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作为提高丽江区域特色的储备品种进一步开发研究。

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tobacco varieties in Lijiang tobacco planting area, select the dominant tobacc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ocal planting, and improve the yield, quality and leaf style of cultivation of tobacco. Using the main locally grown variety ‘Yunyan 87’ as a control, a total of 7 tobacco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for field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during the field stage. The economic traits of each variety were counted and various quality indicators of cured tobacco leave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eld growth period of ‘Yunyan 116’ variety was shorter and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bette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 leaves from ‘PVH1452’ and ‘Yunyan 121’ was high, and the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ventional main planting variety ‘Yunyan 87’ were better, but the growth period was longer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was not coordinated. In the wet valley tobacco planting area with simila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ijiang City, ‘Yunyan 116’ had strong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good tobacco quality,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were high, which could be widely verified and promoted as the main local variety.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performance of ‘PVH1452’ and ‘Yunyan 121’ tobacco leaves was excellent, but there wa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yield and revenue. They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researched as reserve varieties to enhanc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ijiang.

关键词

烟草品种 / 生态适应性 / 丽江植烟区 / 经济价值 / 烟叶质量

Key words

tobacco varieties /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 Lijiang tobacco planting area / economic value / tobacco quality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肜磊 , 薛至勤 , 邓晨宵 , 罗坤 , 高崇亮 , 李升海 , 王益杰 , 王妍妮 , 蔡宪杰 , 闫鼎 , 余磊 , 黄飞燕 , 韩天华. 7个烟草品种在云南丽江植烟区的生态适应性及烟叶产质量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17-23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39
RONG Lei , XUE Zhiqin , DENG Chenxiao , LUO Kun , GAO Chongliang , LI Shenghai , WANG Yijie , WANG Yanni , CAI Xianjie , YAN Ding , YU Lei , HUANG Feiyan , HAN Tianhua.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obacco Leaf Yield and Quality of 7 Tobacco Varieties in Lijiang Tobacco Planting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2): 17-23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39

0 引言

丽江市位于北纬25°—28°,地处滇西北高原中部,金沙江中上游,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烟叶主产区海拔范围1700~2000 m,是典型的湿润河谷区,独特的气候成就了丽江烟叶独有的金沙江区域特色清香风格[1]。烟区生态条件、烟叶质量风格与优质烟叶产地津巴布韦相似,是种植特色优质烟叶的战略地区之一,丽江烟叶除了有云南烟叶“清甜香”的共性外,还具有香气细腻、甜感突出的区域特点[2]。但是,目前丽江植烟区面临着种植品种单一、品种质量退化的问题,常规的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生态环境改变下的烟草种植生产,这成为了阻碍丽江烟区发展和烟叶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引进新品种、优化丽江烟区生产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受品种、栽培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5-6],生态条件决定烟叶特色,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宜的烟草品种不同,而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选用优良且适宜的烤烟品种不但能达到增产的目的,烤后烟叶的品质也变得更高[7-8]。本研究以丽江主要植烟区‘NC71’、‘秦烟96’、‘云烟121’、‘云烟116’、‘CC27’、‘PVH1452’和‘云烟87’(对照)7个品种为材料,系统分析该生态区域内各品种大田生育阶段的生长状况和农艺性状等指标,并综合评价烤后烟叶的经济指标和质量特征(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旨在探明丽江湿润河谷植烟区环境下适宜种植的烟草品种,为优化丽江植烟区烟草生产的种植规划、提高烟叶产质量和品种利用率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2年3—9月在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新民村进行。试验地海拔1857 m,北纬27° 20′、东经99° 76′,地形为平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前茬作物为水稻,当地烟草大田期的平均气温17.8℃,降水量590.3 mm,日照时数751.4 h。

1.2 试验设计及材料

烟草供试品种包括‘NC71’、‘秦烟96’、‘云烟121’、‘云烟116’、‘CC27’、‘PVH1452’和‘云烟87’(CK),7个质量风格有差异且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各品种均在同一时间移栽(5月14日),试验在大田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表1),每个处理不少于100株,3次重复,株行距统一为1.2 m×0.5 m,各品种间设计重复2行烟株保护行,试验小区各品种的栽培措施以及田间管理保持一致。
表1 品种试验随机区组的设置
处理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处理6 处理7
重复1 云烟87(CK) 秦烟96 云烟116 云烟121 NC71 CC27 PVH1452
重复2 秦烟96 云烟121 云烟87(CK) NC71 PVH1452 云烟116 CC27
重复3 PVH1452 云烟116 NC71 CC27 云烟121 秦烟96 云烟87(CK)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大田生育期调查

按照烟草生育期评价标准,定时定点调查并记录各品种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脚叶成熟期及顶叶成熟期的具体时间,并计算各品种大田生育期总天数。

1.3.2 农艺性状调查

采用定株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7个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烟草各10株,共70株,在成熟期烟叶采收前,依据烟草行业标准YC/T 142—2010记录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并根据最大叶长和叶宽计算得出最大叶面积。

1.3.3 经济性状调查

对各品种烟叶分类挂牌标记烘烤,烤后分级并统计上、中、下各等级烟叶数量,按照当地收购标准计算各品种烟叶均价、产量和产值。

1.3.4 烤后烟叶质量指标评价

各品种烟叶均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科学烘烤,等待烤后烟叶自然回潮后,选择每个品种有代表性的中部叶(C3F)各2 kg样品,参考《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以及汤浒等[9-10]的方法对统一为1分制后的外观质量(20%)、化学成分(30%)和感官质量(50%)得分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烟叶质量综合得分[式(1)],得分取值越高,表明烟叶质量越好。
H=(IiWi)
(1)
式中,H表示综合得分,IiWi分别为第i种质量指标的总分和相应的权重值。
外观质量参照GB 2635—1992的方法,由专家组采用10分制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打分,并根据颜色(23%)、成熟度(21%)、叶片结构(17%)、身份(16%)、油分(12%)、色度(11%)等指标权重的不同,结果转为1分制得出外观质量总分[11]
化学成分依据YC/T 159—2002、YC/T 160—2002、YC/T 161—2002、YC/T 162—2002和YC/T 173—2003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参考当地标准确定还原糖(10%)、总糖(10%)、植物碱(12%)、总氮(10%)、氯离子(12%)、钾离子(11%)、钾氯比(12%)、氮碱比(11%)、糖碱比(12%)等指标权重,得到化学成分总分[12]
感官质量按照YC/T 138—1998由7人评吸专家组成的评吸小组采用9分制进行打分,并对香气质(30%)、香气量(30%)、刺激性(8%)、余味(15%)、杂气(17%)等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转为1分值得出感官质量总分[13]

1.4 数据统计分析

烟草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烤后烟叶质量等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26.0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草大田生育期

7个品种均在3月7日播种,5月14日进行移栽。‘云烟121’和‘云烟116’进入团棵期较早(表2),‘NC71’、‘PVH1452’和‘云烟87’次之,‘秦烟96’进入团棵期的时间最迟;最早达到现蕾阶段的为‘云烟116’,‘NC71’和‘云烟87’次之,‘秦烟96’最迟,‘云烟116’的脚叶和顶叶成熟时间最快,‘NC71’和‘云烟121’次之;总的来看,与其他品种相比‘云烟116’的生长势最强,大田生育期最短,相比于生育期最长的‘PVH1452’和‘云烟87’提前了3 d。
表2 烟草主要生育期比较
品种 播种期(月/日) 移栽期(月/日) 团棵期(月/日) 现蕾期(月/日) 脚叶成熟期(月/日) 顶叶成熟期(月/日) 大田生育期/d
NC71 3/7 5/14 6/11 7/11 7/26 9/2 111
秦烟96 3/7 5/14 6/13 7/14 7/28 9/3 112
云烟121 3/7 5/14 6/10 7/12 7/26 9/2 111
云烟116 3/7 5/14 6/10 7/10 7/25 9/1 110
PVH1452 3/7 5/14 6/11 7/12 7/27 9/4 113
CC27 3/7 5/14 6/12 7/13 7/28 9/3 112
云烟87(CK) 3/7 5/14 6/11 7/11 7/27 9/4 113

2.2 烟草农艺性状

成熟期时,参试的7个品种株高间的差异较大(表3),在93.89~142.00 cm之间,‘云烟87’的株高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秦烟96’次之,‘云烟116’株高最低;有效叶片数在16~20片之间,其中‘云烟87’的有效叶片数最多,且与‘云烟121’和‘秦烟96’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品种间差异不明显,‘秦烟96’的有效叶片数最少,显著少于其他品种;节距同样以‘云烟87’最大,显著大于除‘秦烟96’外的其他品种;‘秦烟96’茎围最大,且与其他6个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云烟87’茎围次之;叶面积最大的是‘秦烟96’,为1731.47 cm2,‘云烟87’次之,‘云烟116’最小。经品种间比较,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的农艺性状较好。
表3 烟草成熟期农艺性状比较
品种 株高/cm 有效叶数/片 节距/cm 茎围/cm 最大叶面积/cm2
NC71 94.00±4.47d 18.78±1.39ab 4.79±0.55b 7.43±0.47b 1395.93±225.89bcd
秦烟96 122.45±10.61b 16.44±1.24c 6.81±0.81a 9.14±0.97a 1731.47±375.84a
云烟121 110.11±12.36c 17.89±1.36b 5.43±0.82b 7.28±0.79bc 1515.41±220.02abc
云烟116 93.89±9.61d 18.67±1.58ab 5.27±0.73b 6.51±0.55c 1192.64±140.13d
PVH1452 101.06±12.81cd 18.67±1.58ab 4.73±0.63b 7.14±0.80bc 1350.37±273.29bcd
CC27 94.67±9.66d 19.22±0.97ab 4.79±0.42b 7.54±0.57b 1321.07±170.27cd
云烟87(CK) 142.00±8.19a 20.00±0.88a 6.93±0.55a 7.87±0.23b 1631.54±120.86ab
注:表格中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该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

2.3 烟草经济性状

不同品种的烟草在产量、产值方面有较大差别(表4),产量以‘NC71’品种最高,‘云烟116’次之,‘秦烟96’产量最低;烟叶均价方面‘云烟116’最高,‘CC27’次之,‘云烟121’的均价最低;产值方面同样以‘云烟116’最高,为97760.52元/hm2,‘秦烟96’最低,仅为83933元/hm2,各品种产值的总体趋势为‘云烟116’>‘云烟87’>‘NC71’>‘CC27’>‘云烟121’>‘PVH1452’>‘秦烟96’;各品种烟叶等级比例差别不大,‘CC27’和‘云烟87’的上等烟比例较高,‘秦烟96’的下等烟较多。总的来看,‘云烟116’的经济性状较好,优于当地常规品种‘云烟87’。
表4 烟草经济性状比较
品种 产量/(kg/hm2) 均价/(元/kg) 产值/(元/hm2) 上等烟比例/% 中等烟比例/% 下等烟比例/%
NC71 4313.50 22.16 95587.16 76.56 16.09 7.35
秦烟96 3765.50 22.29 83933.00 75.10 16.25 8.65
云烟121 4007.25 21.88 87678.63 75.07 17.33 7.60
云烟116 4272.75 22.88 97760.52 75.49 17.61 6.90
PVH1452 3825.00 22.16 84762.00 75.65 16.67 7.68
CC27 4047.75 22.69 91843.45 77.54 15.13 7.33
云烟87(CK) 4254.00 22.60 96140.40 77.53 16.16 6.31

2.4 烟草质量特征评价

2.4.1 外观质量

颜色指标方面‘秦烟96’较差,‘云烟121’和‘云烟87’略差,其他品种较好(图1);成熟度和身份2个指标除‘NC71’略差外,其他品种较好;叶片结构7个品种均较好;油分方面‘云烟116’和‘PVH1452’表现较好,‘NC71’较差;‘云烟116’的色度较好于其他品种。总的来看,‘云烟116’的分值最高(0.82),外观质量相比其他品种表现最优(表5)。
图1 烟叶外观质量指标比较

Full size|PPT slide

表5 烟叶外观质量得分
品种 总分 品种 总分 品种 总分
NC71 0.76 云烟116 0.82 CC27 0.80
秦烟96 0.78 PVH1452 0.81 云烟87(CK) 0.80
云烟121 0.79

2.4.2 常规化学成分

云南优质烟叶化学成分的指标[14]为:烟叶糖质量分数15%~35%,总氮1.5%~3.5%,烟碱1.5%~3.5%,钾1.5%~6.0%,氯含量0.3%~0.7%,糖碱比5~8,氮碱比0.8~1,钾氯比4~10。‘秦烟96’、‘云烟121’、‘PVH1452’和‘云烟87’总糖含量超标,‘NC71’、‘云烟116’和‘CC27’在适宜范围内(表6);氯离子方面除‘云烟121’和‘PVH1452’外,其他品种都低于标准;氮碱比除‘云烟121’在适宜范围内,其他品种都不符合标准;‘秦烟96’、‘云烟116’、‘CC27’和‘云烟87’钾氯比都偏高;各品种的糖碱比均超出标准,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均符合标准。从化学成分总分来看,‘NC71’得分最高,化学成分最协调,‘CC27’次之,主栽品种‘云烟87’的表现最差。
表6 烟叶化学成分比较
品种 总糖/% 还原糖/% 烟碱/% 总氮/% 氯离子/% 钾离子/% 糖碱比 氮碱比 钾氯比 总分
NC71 32.91bc 22.08ab 2.40ab 1.70b 0.29b 2.14b 9.33c 0.72c 8.39ab 0.79
秦烟96 37.91ab 25.84a 1.57d 1.69b 0.23b 2.16b 16.88a 1.09a 11.02ab 0.52
云烟121 35.84abc 24.92ab 2.15bc 1.79ab 0.52a 2.12b 12.51abc 0.86bc 4.16b 0.67
云烟116 34.67abc 23.68ab 2.84a 1.87a 0.23b 2.19b 8.56c 0.67c 12.35ab 0.65
PVH1452 35.25abc 23.96ab 2.43ab 1.85a 0.34b 2.06b 10.45bc 0.78c 7.18b 0.75
CC27 31.36c 20.41b 2.45ab 1.89a 0.19b 2.48a 8.56c 0.78c 17.56a 0.78
云烟87(CK) 39.82a 26.92a 1.76cd 1.81ab 0.18b 1.83c 15.75ab 1.05ab 10.64ab 0.50

2.4.3 感官质量

参试品种感官质量各指标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主栽品种‘云烟87’的香气质、刺激性、余味和杂气指标相比其他品种表现最好,香气量表现略差于‘云烟116’;‘NC71’和‘CC27’各指标表现均较差。不同品种感官质量总分趋势为‘云烟87’>‘云烟121’>‘PVH1452’>‘云烟116’>‘秦烟96’>‘NC71’>‘CC27’(表7),主栽品种‘云烟87’感官质量表现最优。
图2 烟草感官质量指标比较

Full size|PPT slide

表7 烟草感官质量得分
品种 总分 品种 总分
NC71 0.52 PVH1452 0.72
秦烟96 0.62 CC27 0.51
云烟121 0.73 云烟87(CK) 0.76
云烟116 0.70

2.4.4 质量综合评价

各品种烟叶综合质量得分均在0.60~0.80分之间,各品种烟叶综合质量得分为‘PVH1452’>‘云烟121’>‘云烟116’>‘云烟87’>‘NC71’/‘CC27’>‘秦烟96’(图3)。其中‘PVH1452’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烟叶质量得分最高(0.75分),‘秦烟96’最低(0.62分)。‘PVH1452’品种烟叶的总体质量表现最好,其次是‘云烟121’和‘云烟116’。
图3 不同品种质量综合得分比较

Full size|PPT slide

3 结论

在丽江植烟区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差异。在丽江湿润河谷植烟区,‘云烟116’的生育周期短、经济价值高,而且烤后烟叶综合质量较好,能作为当地新的主栽品种进行示范和种植推广。‘PVH1452’和‘云烟121’2个品种的烟叶综合质量表现优秀但是经济效益不高,可作为丽江特色烟叶战略的储备品种进行研究开发,在丽江其他生态区域进行适应性试验,并开展不同移栽期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品种的经济价值和质量风格。

4 讨论

生态条件决定烟叶特色,适宜的生态条件是生产出优质烟草的决定性因素,充分发挥区域环境优势来生产特色烟叶是国内烟草生产的发展趋势[15]。2007年顾本文等[16]在云南植烟区生态类型区划中就得出结论,丽江市的玉龙等地区不适宜烟草的种植。近年的研究发现,丽江金沙江区域不但适宜种植烟草,而且土壤养分条件较好[17-18],这也说明此结论不够全面,且区划结果至今已有多年,当地生态环境条件早已发生改变,前人总结出的区域特点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多变的环境。本次品种试验选择的玉龙县黎明乡位于丽江主要植烟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是品种、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相似的情况下,烟草品种的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19],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优良品种才能发挥优势作用。‘云烟87’在国内种植面积超一半,种植年限已超过17年,部分地区品种退化问题严重[20],所以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与烤烟品种的相关性,充分挖掘并推广新品种,对烟叶生产意义重大[21]。不同品种适应性试验在丽江早有研究,2008年赵志明[22]就在丽江开展了烤烟品种筛选研究,并得出‘PVH19’可作为‘云烟87’的代替品种,可能是因为该品种经济性状较低,当时并没有被大面积推广。近年马斌等[23]在丽江永胜县的研究发现,‘云烟121’的总体表现较好,可进行示范推广。本次试验结果也表明‘云烟121’的烟叶质量较好,但经济效益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试验地生态环境类型同本次试验不同以及当时的参试品种较少,所以与本次试验结论有差异。
综合评价烟草品种的优劣多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质量性状等方面考虑,由于品种试验的目的和各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都涉及指标的赋权问题[24]。目前烟草上大致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如变异系数法和熵权法[25-26]仅依靠品种的实际数值确定权重,未考虑主观因素及各指标的特性。本次试验的各项指标采用的是主观赋权的方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参考专家经验确定权重,虽然具有准确性但是也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2种方法各有利弊,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赋权方法。相关研究证实,云南烟草中糖分含量高于优质烟草产区津巴布韦[27],还有学者得出结论,外地品种引进云南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烟叶香型呈现向“清甜”转变的趋势[28]。本次试验也发现,包括主栽品种‘云烟87’在内的多个品种存在总糖含量超标的问题,这很可能是因为当地特有的气候环境,致使丽江烟叶普遍具有清甜香更突出的特点,此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有研究证实,同一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适宜的移栽期不同,不同生态条件下相同品种对移栽期的要求也不一致[29]。‘PVH1452’和‘云烟121’品种虽然在多个指标方面的表现不突出,但是烤后烟叶的综合质量较好,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当地适宜的品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常规生产,各参试品种的播种时间和移栽时间保持一致,且试验的区域较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针对烟叶质量表现好但经济价值较低的‘PVH1452’和‘云烟121’等品种,计划开展不同移栽期等相关研究,同时在丽江其他生态区域继续开展品种对比试验,进一步验证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提高丽江不同植烟区优势烟草品种的经济价值和烟叶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宪杰, 闫鼎, 韩天华. 基于“中华”品牌的丽江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构建[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96-98.
[2]
段树苍, 陈茂建, 李成杰, 等. 丽江金沙江区域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8):4857-4859,4880.
[3]
周泽庆. 丽江优质特色烟叶的相关因素分析[J]. 农产品加工, 2009(11):64-66.
[4]
孙计平, 吴照辉, 李雪君, 等. 21世纪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及主栽品种变化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16, 37(3):86-92.
[5]
朱海, 梁盟, 宋文静, 等. 气候因子对烤烟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5):63-69.
[6]
龚婷, 查宏波, 黄韡, 等. 不同光质处理对云烟87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1):29-34.
[7]
杨祖恒, 冯骏, 夏贤仁, 等. 不同施氮量对云烟105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47(11):42-47.
[8]
贾保顺, 邢雪霞, 符新妍, 等. 不同烤烟品种在南阳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8, 24(11):46-50.
[9]
王彦亭, 谢剑平, 李志宏.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36-37.
[10]
汤浒. 宜宾烟叶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11]
张永安, 马彩娟, 刘立博, 等. 烤烟外观质量数字化方法与感官质量相关性分析[J]. 农学学报, 2020, 10(4):48-52.
为探讨2种赋分制烤烟外观质量数字化评价方法与感官质量是否相关,选用3个产地中部正组相邻4个等级烟叶进行数字化打分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均能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烤烟外观质量,但2种方法对部分外观质量指标敏感度差异明显。方法一(10分制)对外观质量的识别灵敏度较高且与感官质量呈极显著相关。方法二(100分制)在部分近相邻等级外观质量识别中易于出现较大误差,且未能反映出颜色显著差异。
[12]
冉法芬, 裴洲洋, 朱启法, 等. 基于指数和法的皖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25(Z1):24-27.
[13]
杨祝军, 胡亚杰, 梁桂广, 等. 不同烟区K326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对比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3, 43(8):16-19.
[14]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云南烟草栽培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53.
[15]
郜红娟, 蔡广鹏, 张新鼎, 等. 我国烤烟生产比较优势时空演变[J]. 烟草科技, 2018, 51(2):25-33.
[16]
顾本文, 胡雪琼, 吉文娟, 等. 云南植烟区生态气候类型区划[J].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20(4):772-776.
[17]
杨坤, 杨焕文, 李佛琳, 等. 丽江烟区生态条件及烤烟化学成分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1):94-99.
[18]
王博, 杨焕文, 李佛琳, 等. 丽江市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26(3):382-388.
[19]
刘涛, 曹建敏, 郭存, 等. 不同烤烟品种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 2023, 44(2):74-82.
[20]
马文广, 周义和, 刘相甫, 等. 我国烤烟品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展望[J]. 中国烟草学报, 2018, 24(1):116-122.
[21]
李雪君, 吴疆, 吴家静, 等. 烤烟新品种渠首1号对低氮胁迫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4):80-85.
[22]
赵志明. 云南丽江适宜烤烟品种筛选研究[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23]
马斌, 陈锦霞, 黄光祥, 等. 烤烟品种云烟207和云烟121在丽江烟区的适应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9):21-25.
[24]
刘魁. 烤烟品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25]
刘晓恒, 杨柳. 基于DPSIR-TOPSIS和GM(1,1)模型的贵州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5):292-297.
[26]
黄媛, 李瑜玲, 高欣娜, 等. 基于模糊Borda法评价昼夜温差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4):219-224.
[27]
任可, 李天福, 杨雪彪, 等. 云南德宏烤烟品种KRK26烟叶质量特征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10):2438-2444.
[28]
陈义强, 范坚强, 包可翔, 等. 移栽期及施氮量对津引品种KRK26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7):13294-13296.
[29]
杨维良. 烤烟KRK26品种在通海烟区海拔适应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基金

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基于工业需求的丽江烟区烤烟品种适用性研究与应用”(2022530700242001)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中华’品牌的丽江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2022310000140544)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类项目“黑胫病菌胁迫下抗病烟草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2021Y731)
PDF(1304 KB)

180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