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

高文辉, 杨柳, 赵利妮, 张虹虹, 任波, 丁玉国, 李新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 1-7

PDF(1252 KB)
PDF(1252 KB)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6) : 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61
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

作者信息 +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f Silage Maize: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为了筛选出‘金刚青贮50’和‘铁研53’2个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品种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对2个品种分别设置了52500、60000、67500、75000株/hm2等4个种植密度,对每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含量、叶重占比、穗重占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总产草量以及总营养量呈上升趋势,且在75000株/hm2时最高。因此适宜的种植密度都为75000株/hm2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for two grain and forage silage maize varieties, ‘Jingang silage 50’and ‘Tieyan 53’, in Yuyang District, Yulin City, Shaanxi Province, 4 planting densities of 52500, 60000, 67500 and 75000 plants per hm2 were set in this experiment for the two varieties respectively.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 nutrient content, ratio of leaf weight and ratio of panicle weight of each variety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nting density, the total grass yield and total nutrient content of the two varieti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at 75000 plants per hm2. Therefore, 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is 75000 plants per hm2.

关键词

青贮玉米 / 种植密度 / 农艺性状 / 产量 / 品质

Key words

silage maize / planting density / agronomic characters / yield / quality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高文辉 , 杨柳 , 赵利妮 , 张虹虹 , 任波 , 丁玉国 , 李新春. 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对比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 1-7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61
GAO Wenhui , YANG Liu , ZHAO Lini , ZHANG Honghong , REN Bo , DING Yuguo , LI Xinchu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f Silage Maize: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6): 1-7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61

参考文献

[1]
傅永强, 王环. 榆林市羊产业“双千万”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21(16):76-79.
[2]
郭子记, 李娜, 任利娥, 等. 榆林市榆阳区肉牛养殖现状及饲草料使用情况分析[J]. 养殖与饲料, 2021(6):25-27.
[3]
高玉平, 马东, 高瀚洋, 等. 榆林加大肉羊产业发展[J]. 中国畜牧业, 2020(12):70.
[4]
李娜娜, 李海江, 张冬冬, 等. 榆林市饲草产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畜牧产业, 2021(9):78-80.
[5]
尤育品, 温恬, 钟观新, 等.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 2020, 385(12):1-4.
[6]
刘颖慧, 郭明, 贾树利, 等. 影响青贮玉米品质因素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2):6-10.
[7]
崔大伟. 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与种植技术[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64(4):44-45.
[8]
王会志. 青贮玉米与籽实玉米经济效益研究[J]. 现代农业, 2007(11):59-60.
[9]
王霞, 王振华, 金益, 等.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5, 13(2):94-96.
[10]
苏东涛, 王静, 李娜娜, 等. 种植密度和品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4):343-345.
[11]
崔丽娜, 李令伟, 崔延臣, 等. 行距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47(13):29-31.
[12]
律宝春. 北京市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及研究(春播篇)[J]. 北京农业, 2003(2):24.
[13]
游永亮, 赵海明, 李源, 等. 黑龙港地区晚春播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J]. 草原与草坪, 2017, 37(4):88-97.
[14]
鲁珊, 阎旭东, 肖荷霞, 等. 春播青贮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1):172-175.
[15]
高文辉, 赵利妮, 张玉飞. 12个青贮玉米品种在榆阳区种植对比试验[J]. 养殖与饲料, 2021, 20(12):11-14.
[16]
朱建军. 浅析榆阳区“十四五”林草业发展规划要点[J]. 现代园艺, 2021(4):8-9.
[17]
姚明久, 崔阔澍, 唐玮琦, 等. 川西北高原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8(1):1-7.
[18]
贾梦杨. 冀西北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筛选及氮肥配施技术研究[D]. 张家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
[19]
席军杰, 梁子栋, 张钰靖, 等. 陕西关中地区31个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 草地学报, 2018, 26(6):1363-1367.
[20]
董宽虎, 沈益新. 饲草生产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1]
于德花, 陈小芳, 毕云霞, 等.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8, 35(6):1465-1471.
[22]
黄常柱, 李波, 张宁, 等.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2):32-33.
[23]
李宁, 翟志席, 李建民, 等. 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8(5):98-102.
[24]
杨耿斌. 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12):35-36.
[25]
雷志刚, 王业建, 梁晓玲, 等. 16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 草食家畜, 2016(4):43-49.
[26]
李妍妍, 景希强, 丰光, 等. 我国不同时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变化分析[J]. 玉米科学, 2010(3):37-42.
[27]
高鑫. 春玉米LAI和叶片氮素营养及产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28]
李波, 陈喜昌, 高云, 等. 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的研究[J]. 玉米科学, 2005, 13(2):76-78.
[29]
张吉旺, 胡昌浩, 王空军, 等.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6):1126-1131.

基金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项目
PDF(125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