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库尔勒市的特色优质产业之一,具有果实皮薄肉细、果肉酥脆、含糖量高、香味浓郁等优点。截至2017年库尔勒市香梨种植面积2.93×104 hm2,结果面积2.20×104 hm2,总产量46.4万t,果品销售收入达11亿元以上,仅6105.8元的香梨人均纯收入就占农民纯收入的31.53%,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近年来,由于库尔勒香梨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广大果农只重视大量元素的施用,而不重视或忽视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果园土壤和树体营养不均衡,对库尔勒香梨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果实品质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了病害。贾晓辉等
[1]研究报道,2009—2010年库尔勒香梨在贮藏期间出现了萼端黑斑病,给收购商和贮藏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果实品质下降和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近几年的连续调查显示,这种生理性病害每年仍有发生,而且在生长后期就已出现。因此,研究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应用效果极为有必要。
试验证明,钙元素与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生理性病害关系密切。王红等
[2]在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期喷施不同钙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可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尔勒香梨贮藏期间顶腐病的发生率。张峰等
[3]研究认为,采后浸钙处理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钙含量,同时可明显降低萼端黑斑病的发生。陈发河等
[4]研究表明,钙处理减轻了香梨果实贮藏期间皮孔坏死形成麻点或扩展成花斑这一生理病害的发生及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加香梨贮藏后期的商品等级。文旭
[5]研究认为,不同有机钙肥均能缓解库尔勒香梨果实因缺钙而导致的果实品质下降问题。张峰等
[6]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的液体钙肥,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见施用钙肥对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抑制生理性病害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钙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的中量元素
[7],硅被称为植物有益元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必需的营养元素
[8]。虽然植物对硅、钙的需求不像大量元素那么迫切,但是每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针对目前库尔勒香梨生产中存在的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及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笔者研究了在生长期施用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实践生产中合理施用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新疆库尔勒市阿瓦提乡明昆格尔村进行,供试材料为18年生库尔勒香梨。硅肥由江苏省常熟市陆富新型肥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白色粉末,含Si≥230 g/kg。钙肥是由美国布兰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果蔬钙肥,蓝色液体,含Ca≥146 g/L。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为对照,处理2幼果期和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处理3幼果期土施硅肥,处理4幼果期和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处理5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硅肥,处理6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钙肥喷施后2~3天再喷施硅肥)。每个处理1行,随机排列,每行选择30棵树,每个处理重复3次,相邻2个处理之间隔1行。
幼果期施肥3次,膨大期施肥2次,每次施肥间隔7~10天。果蔬钙肥喷施浓度1000倍,硅肥喷施浓度300倍,硅肥土施用量每株300 g。
1.3 样品采集
每个处理采集100个果样,分别从树冠的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集。样品指标委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单果重的影响
从图1可知,在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期施用钙肥和硅肥均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各处理果实的单果重均高于对照,而且达到显著水平。单果重依次是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喷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喷施果蔬钙肥+硅肥>土施硅肥>对照,叶面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处理的果实单果重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4.51%。从施肥方式角度分析,叶面喷施硅肥比土施硅肥更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重,这可能与土施硅肥的时期、施用量有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这可能与两者的喷施浓度有关;从2种元素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硅肥,2个处理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1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的影响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显著,相互之间如果有一个字母相同则说明它们在这一水平上不显著,反之显著,下同 |
Full size|PPT slide
2.2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采摘后的硬度,其中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同时喷施果蔬钙肥和土施硅肥的处理果实硬度最大,较对照增加了10.97%,而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施肥方式看,土施硅肥和喷施硅肥之间差异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和喷施硅肥之间的差异也不大,也没达到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分析,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对提高果实硬度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喷施硅肥的效果,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2.3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除处理6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同外,其他4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但只有处理4、处理5与对照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施用硅钙肥使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影响较小。
2.4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Vc含量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Vc含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最好,果实Vc含量比对照增加了51.61%。从施肥方式看,土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硅肥,且2个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要比喷施硅肥的效果好,且2个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的效果好,且两者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
2.5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SSC含量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5个处理均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由大到小为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喷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对照。其中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增加了8.05%,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与其他各处理之间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施肥方式看,喷施硅肥的效果比土施效果好,但差异不显著;从肥料的单独作用看,喷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好,但差异也不显著;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的效果好,而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但影响较小。在5个试验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而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于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果品产量,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4 讨论
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矿质营养,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及其保持有重要作用
[9]。硅是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具有加强细胞壁机械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果实果皮厚度及硬度,增加果实韧性的作用
[10]。
许多研究表明,施用钙肥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在生长前期喷施不同钙肥能显著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11]。王富林等
[12]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后富士苹果的品质指标及果实单果重、单株产量都显著得到了提高。王红等
[2]研究认为,喷钙处理增加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果实硬度,而且具有提高可溶性糖、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张峰等
[6]研究认为,在生长期树冠喷施液体钙肥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文旭等
[13]研究认为,喷施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可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赵晓梅等
[14,15]研究表明,采前喷施不同浓度的钙肥,浓度越大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实质量损失、保持果实硬度的作用越明显。李靖等
[16]研究报道,外源钙处理可提高桃果实单果重,而且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陈桂芬等
[17]研究的结果表明,施用钙肥对柑桔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温映红等
[18]研究的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肥可使红枣的单果重、有机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明显增加,而且还可以增强枣树的抗病害能力。杨阳等
[19]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施硅钙钾肥可提高红枣内在品质和产量。李芳
[20]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钙处理提高了鸭梨采购和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果实硬度和Vc含量。苏敬等
[21]研究的结果表明,硅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采收时和采后7天的硬度。叶素银等
[22]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试验下,喷施钙肥、硅肥及其配施有增加‘黄冠’梨果实硬度的趋势。拓俊绒等
[23]对‘红富士’苹果施用硅钙钾肥研究表明,施肥后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单果重。于会丽等
[24]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对转色期改善桃果实品质的效果最理想。李子双等
[25]在辣椒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硅钙肥与氮肥、磷肥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硅与钙之间的互作效应目前尚未见明确报道。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田间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后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提高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单施果蔬钙肥、硅肥或配施均提高了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可见钙肥、硅肥均对改善果实品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本试验中配合施用了钙肥和硅肥,对果实品质提高起主要作用的是钙肥或硅肥的单独效应,还是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未做深入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1] 王基敬.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及中国对策[J].世界农业,2001, (12): 12-13.
[2] 苏年贵,张学良,冀秀梅.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J].中国马铃薯,2005,19( 3):144-147.
[3] 盛万民.中国马铃薯品质现状及改良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66-170.
[4] 谢从华. 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4.
[5] 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 [J].中国农业科学,2005, 38 (2): 358-362.
[6] 吕林,张伟梅,邓建平,等.浙西南山区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方法的增产敬果[J].中国马铃薯,2000,l4(2):101-102.
[7] 晋小军,李国琴,潘荣辉.甘肃高寒阴湿地区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4,18(4):207-210.
[8] 郭华春.云南薯类作物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前景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384 -387.
[9]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省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成效启示[ J].云南农业,2010, ( 9) : 7-7.
[10] 纪荣昌,罗文彬,李华伟,等. 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13,(12):27-29.
[11] Luis Ibarra-jiménez, Hugo Lira-saldivar R, Luis Alonso Valdez-aguilar, et al. Colored plastic mulches affect soil temperature and tuber production of potato[J].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2011, 61: 365-371.
[12] 王景才,李德明,王瑞英,等.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膜覆盖增温增产效果[J].中国马铃薯,2015,29(3):150-152.
[13] 李云,宋吉轩,石乔龙. 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8):1124-1128.
[14] 欧勤辉.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J].广西农学报,2012,27(1):16-19.
[15] 翁定河,朱鸿,张招娟,等.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特征[J].中国马铃薯,2009,23(2):75-81.
[16] 罗维禄.不同栽培方式与密度对冬种马铃薯中薯3号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1, 26(6): 961-965.
[17] Matheny T, Hunt P, Kasperbauer M. Potato tuber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reflected light from different colored mulches[J]. Crop Science, 1992, 32: 1021-1024.
[18] Luis Ibarra-jiménez, Hugo Lira-saldivar R, Luis Alonso Valdez-aguilar, et al. Colored plastic mulches affect soil temperature and tuber production of potato[J].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2011, 61: 365-371.
[19] 朱江,艾训儒,易咏梅,等.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对马铃薯的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330-334.
[20] 桑得福.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 马铃薯杂志,1999,13(1):38-39.
[21] 段晓凤,钱华,李剑萍,等. 4种播期下西吉马铃薯气候生产潜力稳定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2):266-271.
[22] 赵爱琴,魏秀菊,朱明.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产量效应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4):1-7.
[23] 刘世明.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及增产原因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1): 87-88.
[24] 代海林,秦舒浩,张俊莲,等.沟垄覆膜栽培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5): 56-60.
[25] 李学坤,张德亮,龙蔚.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4):11-12.
[26] 李灿辉,龙维彪,杨仕忠,等.马铃薯育种研究与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J].云南农业科技,2003(增刊):95-101.
[27] 朱维贤,蒋瑜,李华,等.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13,27(5):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