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

陈文武,田晔林,蒋玮,秦岭,刘松,胡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5): 1-5

PDF(567 KB)
PDF(567 KB)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Vol. 31 ›› Issue (25) : 1-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30120
林学 园艺 园林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

  • 陈文武,田晔林,蒋玮,秦岭,刘松,胡俊
作者信息 +

A Research into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s

  • 陈文武,田晔林,蒋玮,秦岭,刘松 and 胡俊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和多年旅游策划的实践,发现森林环境养生优势明显,同时对养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生态养生旅游具有3个特点,即普适性、高复游率和综合消费较大。文章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挖掘,并将其与可持续发展、市场导向、体验化、个性化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共分3类:一为生产性旅游产品,如林下养殖基地、林下种植基地等;二为生活性旅游产品,如养生餐厅、树屋等;三是游憩性旅游产品,如大氧吧广场、野营地等。研究旨在为当前森林旅游及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森林养生旅游项目的系统策划提供理论基础。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ulting of liter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tourism planning for years, health preserving in forest was found with obvious advantages. Analysis of health tourism market was also conducted and three features of ecological health tourism were revealed, which were universality, higher rate of re- traveling and greater integrated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 s traditional health culture was developed, and thus combine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rket orientation, experiencing and individuation. A new system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s was then constructed and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was productive tourism products such as breeding bases and planting bases in forests; the second was about living tourism products, including health restaurants and tree houses; and the third was recreational tourism products, like oxygen square, camp sites, etc.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urism and economy, and also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ystematic planning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ject.

关键词

森林旅游; 养生; 产品体系; 旅游产品; 开发; 构建

Key words

forest tourism; health care; product system; tourism product; develop; construction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文武,田晔林,蒋玮,秦岭,刘松,胡俊.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及构建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5): 1-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30120
陈文武,田晔林,蒋玮,秦岭,刘松 and 胡俊. A Research into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Forest Health Tourism Products.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5, 31(25): 1-5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30120

0 引言

库尔勒香梨是新疆库尔勒市的特色优质产业之一,具有果实皮薄肉细、果肉酥脆、含糖量高、香味浓郁等优点。截至2017年库尔勒市香梨种植面积2.93×104 hm2,结果面积2.20×104 hm2,总产量46.4万t,果品销售收入达11亿元以上,仅6105.8元的香梨人均纯收入就占农民纯收入的31.53%,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近年来,由于库尔勒香梨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广大果农只重视大量元素的施用,而不重视或忽视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果园土壤和树体营养不均衡,对库尔勒香梨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果实品质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了病害。贾晓辉等[1]研究报道,2009—2010年库尔勒香梨在贮藏期间出现了萼端黑斑病,给收购商和贮藏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果实品质下降和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近几年的连续调查显示,这种生理性病害每年仍有发生,而且在生长后期就已出现。因此,研究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应用效果极为有必要。
试验证明,钙元素与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生理性病害关系密切。王红等[2]在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期喷施不同钙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可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尔勒香梨贮藏期间顶腐病的发生率。张峰等[3]研究认为,采后浸钙处理可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钙含量,同时可明显降低萼端黑斑病的发生。陈发河等[4]研究表明,钙处理减轻了香梨果实贮藏期间皮孔坏死形成麻点或扩展成花斑这一生理病害的发生及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加香梨贮藏后期的商品等级。文旭[5]研究认为,不同有机钙肥均能缓解库尔勒香梨果实因缺钙而导致的果实品质下降问题。张峰等[6]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的液体钙肥,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见施用钙肥对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抑制生理性病害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钙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的中量元素[7],硅被称为植物有益元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必需的营养元素[8]。虽然植物对硅、钙的需求不像大量元素那么迫切,但是每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针对目前库尔勒香梨生产中存在的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以及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笔者研究了在生长期施用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实践生产中合理施用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新疆库尔勒市阿瓦提乡明昆格尔村进行,供试材料为18年生库尔勒香梨。硅肥由江苏省常熟市陆富新型肥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白色粉末,含Si≥230 g/kg。钙肥是由美国布兰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果蔬钙肥,蓝色液体,含Ca≥146 g/L。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为对照,处理2幼果期和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处理3幼果期土施硅肥,处理4幼果期和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处理5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硅肥,处理6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钙肥喷施后2~3天再喷施硅肥)。每个处理1行,随机排列,每行选择30棵树,每个处理重复3次,相邻2个处理之间隔1行。
幼果期施肥3次,膨大期施肥2次,每次施肥间隔7~10天。果蔬钙肥喷施浓度1000倍,硅肥喷施浓度300倍,硅肥土施用量每株300 g。

1.3 样品采集

每个处理采集100个果样,分别从树冠的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集。样品指标委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DPS 7.0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单果重的影响

图1可知,在库尔勒香梨不同生长期施用钙肥和硅肥均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各处理果实的单果重均高于对照,而且达到显著水平。单果重依次是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喷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喷施果蔬钙肥+硅肥>土施硅肥>对照,叶面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处理的果实单果重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4.51%。从施肥方式角度分析,叶面喷施硅肥比土施硅肥更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重,这可能与土施硅肥的时期、施用量有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这可能与两者的喷施浓度有关;从2种元素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硅肥,2个处理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1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显著,相互之间如果有一个字母相同则说明它们在这一水平上不显著,反之显著,下同

Full size|PPT slide

2.2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图2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采摘后的硬度,其中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同时喷施果蔬钙肥和土施硅肥的处理果实硬度最大,较对照增加了10.97%,而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施肥方式看,土施硅肥和喷施硅肥之间差异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和喷施硅肥之间的差异也不大,也没达到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分析,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对提高果实硬度的效果好于喷施果蔬钙肥+喷施硅肥的效果,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2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Full size|PPT slide

2.3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图3可以看出,除处理6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同外,其他4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但只有处理4、处理5与对照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施用硅钙肥使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影响较小。
图3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Full size|PPT slide

2.4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Vc含量的影响

图4可以看出,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Vc含量,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最好,果实Vc含量比对照增加了51.61%。从施肥方式看,土施硅肥的效果好于喷施硅肥,且2个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单独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要比喷施硅肥的效果好,且2个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水平;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的效果好,且两者之间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4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Vc含量的影响

Full size|PPT slide

2.5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SSC含量的影响

图5可以看出,5个处理均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量由大到小为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喷施硅肥>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对照。其中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增加了8.05%,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与其他各处理之间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从施肥方式看,喷施硅肥的效果比土施效果好,但差异不显著;从肥料的单独作用看,喷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的效果好,但差异也不显著;从2种肥料的互作效应看,喷施果蔬钙肥+土施硅肥的效果比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的效果好,而且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5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SSC含量的影响

Full size|PPT slide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但影响较小。在5个试验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而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于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果品产量,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4 讨论

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矿质营养,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及其保持有重要作用[9]。硅是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具有加强细胞壁机械强度及稳定性,提高果实果皮厚度及硬度,增加果实韧性的作用[10]
许多研究表明,施用钙肥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在生长前期喷施不同钙肥能显著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11]。王富林等[12]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后富士苹果的品质指标及果实单果重、单株产量都显著得到了提高。王红等[2]研究认为,喷钙处理增加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果实硬度,而且具有提高可溶性糖、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张峰等[6]研究认为,在生长期树冠喷施液体钙肥可以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文旭等[13]研究认为,喷施不同浓度的氨基酸螯合钙可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赵晓梅等[14,15]研究表明,采前喷施不同浓度的钙肥,浓度越大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实质量损失、保持果实硬度的作用越明显。李靖等[16]研究报道,外源钙处理可提高桃果实单果重,而且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陈桂芬等[17]研究的结果表明,施用钙肥对柑桔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温映红等[18]研究的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肥可使红枣的单果重、有机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明显增加,而且还可以增强枣树的抗病害能力。杨阳等[19]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施硅钙钾肥可提高红枣内在品质和产量。李芳[20]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钙处理提高了鸭梨采购和贮藏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了果实硬度和Vc含量。苏敬等[21]研究的结果表明,硅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采收时和采后7天的硬度。叶素银等[22]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试验下,喷施钙肥、硅肥及其配施有增加‘黄冠’梨果实硬度的趋势。拓俊绒等[23]对‘红富士’苹果施用硅钙钾肥研究表明,施肥后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单果重。于会丽等[24]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钙肥对转色期改善桃果实品质的效果最理想。李子双等[25]在辣椒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硅钙肥与氮肥、磷肥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但硅与钙之间的互作效应目前尚未见明确报道。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田间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后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提高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单施果蔬钙肥、硅肥或配施均提高了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可见钙肥、硅肥均对改善果实品质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本试验中配合施用了钙肥和硅肥,对果实品质提高起主要作用的是钙肥或硅肥的单独效应,还是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未做深入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何兴元,刘常富,陈玮等.城市森林分类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 (5):175-178,185. [2] 兰思仁.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三十年[J].林业经济问题, 2014,34(2):97-106.
[3] Michael Hall C, Daniel Scott, Stefan G?ssling, Forests,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J].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1,6(4):353- 363.
[4] 李柏青,吴楚材,吴章文.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J].生态学报, 2009,29(5):2749-2756.
[5] 郑钦.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门户[EB/OL].http:// www.greentimes.com/green/zhly/content/2014- 11/06/content_2776 48. htm,2014-11-06.
[6] 樊荣明.桃花岛养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7] 卢素兰.森林养生保健旅游文献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6): 531-535.
[8] 但新球.森林公园的疗养保健功能及在规划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4(1):54-57.
[9] 吴楚材,黄绳纪.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及评价[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5,15(1):9-12.
[10] 杨尚英,穆婉红,张秦伟,等.朱雀森林公园气候的疗养避暑功能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15(3):26-28.
[11] 殷菲,梁定栽,柏智勇.森林公园养生项目研究:以海南省药森养生公园为例[J].热带林业,2012,40(2):8-11.
[12] 刘甜甜,马建章,张博.森林公园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学术交流,2013(9):119-122.
[13] 吴章文.城市与城市森林[J].中国城市林业,2006,4(5):37-39.
[14] 吴楚材.森林——人类健康的摇篮[N].中国绿色时报,2008-2-1 (003).
[15] 林文镇.森林浴的世界[M].台北:青春出版社,1989:39-41.
[16] 吴章文,陈序泽.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34-35.
[17] 吴楚材,郑群明.森林医学人类福祉[J].森林与人类,2010(3):11.
[18] Buchbauer G, Jirovetz L. Aromatherapy- use of fragrances and essential oils as medicaments[J]. 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 Flay. Fragr,1994,9(5):217-222.
[19] 吴楚材,吴章文,罗江滨.植物精气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1-5.
[20] 高岩.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1] 杨光,林峰.生态养生旅游开发[EB/OL].(2006-10-16)[2010-10-13]. http://www.lwcj.com/decipher/ideas_news_052.asp.
[22] 张金霞.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探究——以宜昌(远安)灵龙峡景区为例[R].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2010:152-155.
[23] 黄晓静.古剑山中国森林养生城[J].中国西部,2011(22):198-199.
[24] 汪风炎.中国传统养生之道[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7-159.
[25] Dorit K H, Marjolein E, Jan H,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are in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2010,6(2):106-111.
[26] 苏峰.保健旅游前景看好[J].技术监督纵横,2000(9):22.
[27] 罗文标.浅析东南亚养生旅游客源市场开拓措施[J].区域营销, 2013(7):63-64,89.
[28] 王继庆.中日韩森林旅游的养生主题设计及其产品开发[J].中国林业经济,2009(3):25-28.
[29] 李金海,胡俊,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2008(7):20- 23.
[30]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31] 黄映晖,刘松,田超,等.北京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1):83-89.
PDF(56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