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与对策

刘国权 , 孟昭河, 任艳军 ,李春光 , 刘永巍 , 孟巧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1): 211-211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Vol. 20 ›› Issue (1) : 211-21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0401211
目次

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与对策

  • 刘国权 , 孟昭河, 任艳军 ,李春光 , 刘永巍 , 孟巧霞
作者信息 +

Study Adva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Blast Resistance of Rice

  • Liu GuoquanMeng ZhaoheRen YanjunLi ChunguangLiu YongweiMeng Qiaoxia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稻瘟病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不但造成水稻减产10-30%,而且降低水稻品质。本文对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面防治稻瘟病的综合策略:首先选择抗稻瘟病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其次运用水稻品种多样性防治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后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稻瘟病。

Abstract

Rice blast is a kind of epiphyte disease by Magnaporthe grisea. Rice blast is one of rice main disease, which threaten badly rice production. It not only decreased rice yield by 10-30%, but also debase quality of rice. In this thesis, analyzed in detail study advances of rice blast, summarized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rice blast. On the basis of that, put forward synthetical countermeasur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completely rice blast. At first, plant rice variety with high rice blast resistance; then, use the mixture cultivated technology of rice diversity and rice blast control in rice; finally, adopt prevention and cure rice blast by chemical pesticide.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防治对策;品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Key words

Rice; Rice Blast;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Varieties Diversity; Study Advances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国权 , 孟昭河, 任艳军 ,李春光 , 刘永巍 , 孟巧霞. 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与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1): 211-21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0401211
Liu GuoquanMeng ZhaoheRen YanjunLi ChunguangLiu YongweiMeng Qiaoxia. Study Adva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Blast Resistance of Rice.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4, 20(1): 211-211 https://doi.org/10.11924/j.issn.1000-6850.0401211

参考文献

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农业大学等编,《农业植物病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南京,1996年6月:79-85。
2. 董继新、董海涛、李德,水稻抗瘟性研究进展,《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1:99-102。
3. 张失,《黑龙江水稻》,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1998年8月:271-275。
4. 李子银、陈受宜,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定位及其表达,《科学通报》第44卷 第7期,1999,4:727-733。
5. 宋成艳、李桦、孟庆忠等 ,黑龙江省水稻病害调查,《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4:1-4。
6. 陆凡、郑小波、范永坚等,江苏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菌物系统》,2001,20(1):122-128。
7. 丁克坚、檀根甲、吴坚,稻瘟病为害损失研究,《植物保护学》,1999,1。
8. 周益军、范永坚、吴淑华等,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离体接种鉴定和致病性人工诱变研究,《江苏农业研究》1999,1。
9. 陆凡、郑小波、陈志谊、刘永锋、王法明,范永坚,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生物多样性》2001,9(3):201-206。
10. 何月秋、唐文华,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 (一)水稻稻瘟病菌多样性及其变异机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16(1):60-64。
11. 何月秋、唐文华,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二)水稻稻瘟病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云南大学学报》2001,16(2):154-159。
12. 吴建利、庄杰云、李德葆、郑康乐,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水稻科学》 1999 13(2)。
13. 吴全安、朱小阳、刘克明、柴荣耀,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植物保护》1998,1:49。
14. 林福呈、李德葆,稻瘟病菌侵入机理,《微生物学通报》,1997,24(3):167-170。
15. 周建明、朱群、白永延,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机理,《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1):49-44。
16. 曾千春、叶华智、朱祯、周开达,稻瘟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0,3:1-7。
17. 沈瑛、朱培良、金敏忠、柴荣耀,我国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4,27(1):25-29。
18. 罗榕城、王乌齐、肖壁玉、黄金星,闽北山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规律及其应用研究,《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5,10(2):30-33。
19. YouYong Zhu、HaiRu Chen、JingHua Fan etc,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 Nature,2000,406:718-722。
20. 刘仁明、朱有勇、刘新民等,丘陵区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作物研究》,2002、16(1):7-10。
21. 吕亮、田剑、陈其志等,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控制稻瘟病的田间试验,《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3):228-230.

文章所在专题

水稻

热点综述

99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