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王延琴,杨伟华,魏守军,周大云,匡猛,方丹,马磊

中国棉花. 2015, 42(5): 1-3

中国棉花 ›› 2015, Vol. 42 ›› Issue (5) : 1-3. DOI: 10.11963/issn.1000-632X.201505001
政策与述评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 王延琴,杨伟华,魏守军,周大云,匡猛,方丹,马磊
作者信息 +

Rules of Cott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Yellow River Region

  • Wang Yanqin, Yang Weihua, Wei Shoujun, Zhou Dayun, Kuang Meng, Fang Dan, Ma Lei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大多重视产量,却忽略了质量,如何平衡棉花产量与品质是今后棉花生产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基于黄河流域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笔者在总结多年棉花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黄河流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黄河流域棉区春棉单作及套种的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制度及方式、品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技术要求,目标皮棉产量为1350 kg·hm-2以上,霜前花率90%以上。

关键词

黄河流域棉区

/ 棉花 / 高产 / 优质 / 生产技术规程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延琴,杨伟华,魏守军,周大云,匡猛,方丹,马磊.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棉花. 2015, 42(5): 1-3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505001
Wang Yanqin, Yang Weihua, Wei Shoujun, Zhou Dayun, Kuang Meng, Fang Dan, Ma Lei. Rules of Cott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Yellow River Region. China Cotton. 2015, 42(5): 1-3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505001

参考文献

[1]董合忠.中国棉花种业和原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棉花,2013,40(7):1-5. [2]雷亚平,魏晓文,刘志红. 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农业展望, 2014(9):43-46. [3]王晓轩,李海燕. 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7):93-95. [4]曹冲, 杨媛媛, 苏洋.我国棉花生产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棉花, 2013,40(11):9-14. [5]高瑞霞. 2015,棉花生产剑指何方?[N]. 中华合作时报, 2015-01-09(A08). [6]王延琴,杨伟华,许红霞,等.中国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86-90. [7]金运海,韩珑枝,陈新建. 我国棉花与世界棉花品质方面存在的差距[J]. 中国纤检,2014(8):28. [8]谢德意. 我国棉花品质的现状与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6(6):15-17. [9]唐淑荣,彭振,褚平,等.2012年我国生产领域棉花纤维品质抽检结果分析[J]. 中国棉花, 2013,40(7):9-13. [10]李飞,毛树春,韩迎春,等.遮阴对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3,25(1):30-36. [11]石智峰.浅析新形势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产业发展方向[J]. 中国棉花,2014,41(2):1-3. [12]张灿强,杜珉.长江、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 中国棉花, 2014,41(9):1-3. [13]王延琴,崔秀稳,潘学标,等.麦棉两熟窄行距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1):50-51. [14]许红霞,杨伟华,王延琴,等.棉花生产中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棉花,2008,35(2):38-39. [15]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6]李俊义,刘荣荣.棉花平衡施肥与营养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17]韩勇,许映飞,顾超,等.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干物质质量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4,26(2):184-188. [18]刘孝峰,贺桂仁,马娜,等.河南省棉花种植模式创新及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棉花, 2014,41(10):1-3. [19]毛树春.棉花营养与施肥[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20]朱瑞珍.棉花施肥五原则[J]. 麦类文摘,2007(1):27. [21]杨军芳,周晓芬,林长春,等.棉花高产施肥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5(5):10. [22]李学刚,孙学振,宋宪亮,等.控释氮肥对不同部位棉铃素质及纤维品质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3,25(4):316-322. [23]董合林,李鹏程,刘爱忠,等.河南植棉区施氮量对麦棉两熟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14,26(1):73-80. [24]冯泽芳. 棉花的整枝[J].生物学通报,1953(8):267-269. [25]杨艳敏,欧阳竹,王淑芬,等.棉花在不同整枝方式下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2,27(增刊):234-239. [26]刘燕,原保忠,张献龙,等.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概述[J].江西棉花,2011,33(5):6-9. [27]姜秀芹,康训红,何鲁军,等.棉花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2008(6):26-28. [28]胡庆文. 用缩节胺对棉花进行全程化控的应用技术[J].河南农业,2006(3):25. [29]梁岩,绍红,郝建军. 缩节胺棉花管理中的施用技术[J].种子世界,2011(8):6-7. [30]刘燕,原保忠,张献龙,等.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3,3(6):8-10. [31]孟昭香. 抗虫棉田病虫害的发生概况与防控措施综述[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3):96-97. [32]王静,袁文龙,赵绪生. 抗虫棉田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35-136. [33]刘军,杨玉强,杨玉见,等.山东梁山县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棉花,2007,34(3):20-30. [34]金为民.不同收摘期对棉花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07,34(12):25. [35]杨春安,郭利双,李玉芳,等.棉花三丝的危害及控制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9):95.

文章所在专题

棉花

2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