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垦区陆地棉主栽品种纤维品质分析与育种对策探讨

卢金宝, 赵晓雁, 邰红忠, 赵书珍, 练文明

中国棉花. 2014, 41(7): 16-20

中国棉花 ›› 2014, Vol. 41 ›› Issue (7) : 16-20. DOI: 10.11963/issn.1000-632X.20140707
研究报告

新疆阿拉尔垦区陆地棉主栽品种纤维品质分析与育种对策探讨

  • 卢金宝1,赵晓雁1,邰红忠1,赵书珍2,练文明1
作者信息 +

Analyses on the Fiber Quality and Discussion on the Breeding Strategy of Main Planted Varieties of Upland Cotton in Alar, Xinjiang

  • Lu Jinbao, Zhao Xiaoyan, Tai Hongzhong, Zhao Shuzhen, Lian wenming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以2008-2012年新疆阿拉尔垦区陆地棉主栽品种纤维品质抽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5年来阿拉尔垦区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指数、比强度、马克隆值等8项品质指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30 mm,整齐度指数主要分布在80%~86%,断裂比强度主要分布在26 ~29 cN·tex-1,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0~4.7,基本可以满足纺中、低档棉纱的要求。但随着近几年来该区域机采棉面积的不断增加,原棉纤维品质特别是绒长普遍下降1.0~1.5 mm,与手采方式相同品种的纤维品种差异显著;整齐度指数、比强度略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手采棉差异不显著。本区域陆地棉育种方向上应作适当调整,在突出早熟性、耐黄萎病基础上,应根据机采棉的要求,尽快选育出有突破性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陆地棉新品种。

关键词

棉花

/ 纤维品质 / 育种 / 机采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卢金宝, 赵晓雁, 邰红忠, 赵书珍, 练文明. 新疆阿拉尔垦区陆地棉主栽品种纤维品质分析与育种对策探讨. 中国棉花. 2014, 41(7): 16-20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40707
LUJin-Bao, ZHAOXiao-Yan, TAIHong-Zhong, ZHAOShu-Zhen, LIANWen-Ming. Analyses on the Fiber Quality and Discussion on the Breeding Strategy of Main Planted Varieties of Upland Cotton in Alar, Xinjiang. China Cotton. 2014, 41(7): 16-20 https://doi.org/10.11963/issn.1000-632X.20140707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谢国辉,李新建,等.基于GIS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4):450-452. [2] 农一师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统计年鉴[A].阿拉尔:农一师统计局,2011. [3] 唐淑荣,杨伟华.我国主产棉省纤维品质现状分析与建议[J].棉花学报,2006,18(6):386-390. [4] 中国纤维检验局.GB 1103.12012 棉花 第一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 赵红霞,王士杰,万艳霞,等.不同气候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C]// 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中国棉花学会,安阳:2011:13-15. [6] 杨伟华,许红霞,王延琴,等.优质棉定义及其评价方法解读[J].中国棉花,2008,35(10):2-4. [7] 艾先涛,李雪源,沙红,等.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J].棉花学报,2010,22(6):603-610. [8] 张志刚,李育强,曾昭云,等.湖南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及改良措施[J].中国棉花,2003,30(9):6-8. [9] 王莉,阿同古丽·吾斯曼,库尔班·牙生,等.不同来源优质(异)陆地棉资源主要数量性状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J]. 中国棉花,2012,39(10): 24-27. [10] 吴大鹏,房嫌嫌,崔闰根,等.国内外陆地棉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J].棉花学报, 2011,23(4): 291-299. [11] 张友昌,别墅,易先达,等.棉花品种资源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分析[J]. 棉花学报, 2011,23(6): 500-506. [12] 努斯热提·吾斯曼, 喻树迅, 范术丽,等.陆地棉机采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分析[J].棉花学报, 2012,24(1):10-17. [13] 潘家驹.棉花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4] 赵兴华,渠云芳,黄晋玲.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6(6):611-615. [15] 张小娟, 何团结, 陆徐忠,等.陆地棉SSR核心引物筛选及95份骨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棉花学报, 2011,23(6): 529-536. [16] 郭树春,安玉麟,李素萍,等.DNA分子标记在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7(S3):256-259. [17] 郑巨云, 王俊铎, 龚照龙, 等.陆地棉高光合速率与高叶绿素含量新种质的筛选[J]. 中国棉花, 2013,40(12): 17-21.

文章所在专题

棉花

14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