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中熟常规棉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齐洪鑫, 赵文超 , 董灵艳, 王汝明, 邵瑞芳, 张东楼, 李凤瑞, 杨秀凤, 史加亮

中国棉花. 2024, 51(1): 28-33

PDF(1233 KB)
PDF(1233 KB)
中国棉花 ›› 2024, Vol. 51 ›› Issue (1) : 28-33. DOI: 10.11963/cc20230059
区域试验与新品种

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中熟常规棉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 齐洪鑫 1,赵文超 1,董灵艳 1,王汝明 1,邵瑞芳 2,张东楼 1,李凤瑞 1,杨秀凤 1,史加亮 1*
作者信息 +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um matured conventional cotton varieties approved b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22

  • Qi Hongxin, Zhao Wenchao, Dong Lingyan, Wang Ruming, Shao Ruifang, Zhang Donglou, Li Fengrui, Yang Xiufeng, Shi Jialiang*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 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的 73 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 73 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15 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 1.43 时,73 个品种分为 3 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 15 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 120 d 左右、666.7 m2 皮棉产量超过 125.62 kg,且断裂比强度在 30.69 cN·tex-1 以上的棉花品种。

关键词

山东省;棉花;审定品种;中熟;常规棉;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齐洪鑫, 赵文超 , 董灵艳, 王汝明, 邵瑞芳, 张东楼, 李凤瑞, 杨秀凤, 史加亮.
2008―2022 年山东省审定中熟常规棉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 中国棉花. 2024, 51(1): 28-3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9
Qi Hongxin, Zhao Wenchao, Dong Lingyan, Wang Ruming, Shao Ruifang, Zhang Donglou, Li Fengrui, Yang Xiufeng, Shi Jialiang.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medium matured conventional cotton varieties approved b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22
. China Cotton. 2024, 51(1): 28-33 https://doi.org/10.11963/cc20230059

参考文献

[1] 王博然,赵书珍,万素梅,等. 不同果枝类型陆地棉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22,54(12):45-50.
[2] 刘树震,周勇,崔正鹏. 山东棉区生态绿色发展技术经验总结与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4):689-691.
[3] 徐勤青,魏学文,孙玮琪,等. 山东棉花生产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J]. 中国棉花,2022,49(8):5-8.
[4] 顾相蕊,姚曲峋,赵世春,等. 长江流域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297-5300.
[5] 祁家凤,王昊. 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6):115-116.
[6] 闫振华,黄晓莉,赵树琪,等. 2006-2019 年湖北省审定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产量、 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J]. 中国棉花,2022,49(11):17-24.
[7] 汤飞宇,莫旺成,王晓芳,等. 高品质陆地棉与转 Bt 基因抗虫棉杂交株型性状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9-83.
[8] 徐勤青,秦都林,孙玮琪,等. 2022 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呈增加态势[J]. 中国棉花,2022,49(3):1-2.
[9] 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 品种审定查询[EB/OL]. [2023-03-14 ]. http://202.127.42.145/bigdataNew/home/manageindex.
[10] 许兴华,黄启伦,孟宪伟,等.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2):1-7.
[11] 王令涛,刘海静,刘桂珍. 2011―2020 年河南省审定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变分析[J]. 种 子 ,2021 ,40(6):83-89.
[12] 李娟,周小凤,刘文豪,等. 42 个早熟陆地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2):73-78.
[13] 白岩,彭军,赵素琴,等. 我国棉花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分析[J]. 棉花学报,2022,34(4):325-337.
[14] 顾相蕊,姚曲峋,赵世春,等. 长江流域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297-5300.
[15] 王俊铎,郑巨云,龚照龙,等. 基于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棉花品种(系)适应性评价[J].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8):1393-1403.
PDF(1233 KB)

文章所在专题

棉花

33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