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崇倩, 赵学慧, 曹青, 薛惠文, 苟惠天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19-1826.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1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致死率高达30%。该菌能够在高盐度、高酸度和冷藏温度等极端条件下存活和增殖,对人畜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药物残留和多重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得李氏杆菌病的防治异常困难。噬菌体相关生物制剂的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本文综述了李氏杆菌噬菌体在食品保鲜、生物检测、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还探讨了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机制,旨在为李氏杆菌噬菌体在食品污染防控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陈哲, 曲小露, 郭彬彬, 孙雪峰, 闫乐艳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78-1988.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16
    旨在通过分析鹅胚心脏在绿光光照刺激下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心脏发育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将512枚鹅种蛋,随机均分在正常黑暗孵化以及补充绿光的两台孵化机中,每台孵化机内放置4层(64枚·层~(-1)),绿光孵化机提供15 min开灯和15 min关灯的间歇光照。在孵化第13、16、20、24、28和30天时,每组随机挑选种蛋8枚,称取胚胎重量,分离胚胎心脏组织并称重;采集孵化第13天的胚胎心脏组织(每组各3),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鉴定与绿光促进心脏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验证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绿光显著提高16和30胚龄胚重比例(胚胎重/入孵蛋重×100)(P<0.05),以及13和16胚龄心脏指数(心脏重/胚胎重×100)(P<0.05)。心脏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出1 643个DEGs。随机选择7个DEGs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通路,最终筛选出GATA4、GATA5、Smad4和GHR这4个候选基因。对它们在不同胚龄阶段心脏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其表达模式进一步表明了其在绿光调控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发现,鹅蛋孵化期绿光处理促进了胚胎和心脏发育,进一步通过心脏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鉴定到了4个鹅胚心脏发育候选基因GATA4、GATA5、Smad4和GHR,为鹅胚心脏组织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为绿光应用于鹅种蛋孵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亚鑫, 王璟, 田学凯, 杨公社, 于太永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42-1853.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3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组学测序技术不断涌现并得以推广,产生了包括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大量的组学数据。这些数据对深入研究和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肉质性状、抗病性状等)的复杂调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仅通过单一层面的组学无法揭示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复杂性,而多组学技术可以系统解析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机理和表型,并逐渐成为研究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多组学技术的方法、优点及其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 江锦秀, 张靖鹏, 林裕胜, 刘维巍, 胡奇林, 万春和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684-169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30
    热休克蛋白70 (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vi)的重要膜蛋白,是机体内高度保守的生物分子,但在种间差异大,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候选靶区。为建立基于Hsp70基因的Movi通用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了解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Movi的Hsp70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及探针,建立了基于Hsp70基因的绵羊肺炎支原体q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88份山羊鼻拭子样品及43份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heep and goats, MPSG)病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Movi阳性的肺组织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Hsp70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其相关系数为1.00,扩增效率为96.0%,斜率为-3.411,Y轴截距为37.29。特异性强,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 Mmc)、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 Mccp)、莱氏无胆甾原体(Acholeplasmalaidlawii, AL)、无乳支原体(Mycoplasma agalactiae, Maga)、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CP)、羊口疮病毒(orf virus, ORFV)、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 Mb)等牛羊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为5.72 copies·μL~(-1);重复性优,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6株Movi分离株Hsp70基因全长均为1 818 bp,与其它Movi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0%~99.4%和98.0%~100.0%;进一步分析发现,山羊源Movi均比绵羊源多1个N-糖基化位点。遗传演化分析表明,其均处于ClusterⅠA亚分支(均为山羊源)。综上,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优的基于Hsp70基因的Movi的qPCR检测方法。序列分析发现,不同来源Movi的Hsp70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遗传演化分析证实,Movi福建株与山羊源分离株遗传关系较近。本研究不仅为Movi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进一步了解Movi遗传演化规律提供参考。
  • 张元旭, 李竟, 王泽昭, 陈燕, 徐凌洋, 张路培, 高雪, 高会江, 李俊雅, 朱波, 郭鹏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27-1841.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2
    遗传评估软件在动物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动物遗传评估软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育种和基因组育种在动物育种领域的应用,然后重点回顾了GBLUP方法、贝叶斯方法和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的全基因组遗传评估软件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最后展望了计算机软件在动物遗传评估育种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旨为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关遗传评估软件的参考。
  • 张崇昊, 马畅, 李志强, 伍钢,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756-176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37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S组小鼠在饮用水中添加DSS(终浓度为4%)制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并计算疾病活跃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DSS饮用至第8天,所有小鼠采血后剖检,量取结肠长度,取结肠组织等样品。进行如下试验:1)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2)ELISA法检测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及结肠组织中Ang1-7和AngⅡ的含量;3)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2,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质膜膜泡关联蛋白(plasmalemma vesicle associated protein, PLVAP)的表达;4)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ACE2、ACE与PLVAP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以及Ang1-7、AngⅡ和VEGF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成功建立了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DAI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极显著缩短(P<0.01)和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表现肛门明显出血,结肠组织中PLVAP和VEGFA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CE2和ACE表达均极显著上调(P<0.01),Ang1-7和AngⅡ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4)相关性分析显示,ACE2、ACE的表达变化和PLVAP表达变化呈正相关,Ang1-7、AngⅡ含量变化与VEGFA含量变化也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DSS致小鼠结肠炎症过程中小鼠结肠血管屏障受损,结肠局部RAS均处于激活状态,ACE/AngⅡ通路的激活占优势,提示:AngⅡ参与了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的损伤过程。通过激活ACE2或过表达ACE2,增强其对AngⅡ的降解作用以缓解肠-血屏障的损伤,可能是治疗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新的思路或途径。
  • 李剑南, 袁利明, 华进联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66-1874.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5
    补体调节蛋白46(complement regulator protein, CD46)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上广泛表达。除了具有补体失活、调节T细胞活化和生育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之外,CD46也可以作为多种细菌和病毒的受体,尤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和经典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的附着起重要作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特异修饰CD46成功生产出抗BVDV活牛犊,证明该基因可以作为抗病育种的候选基因。本文主要对CD46蛋白在家畜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张吉贤, 范定坤, 付域泽, 焦帅, 马涛, 毕研亮, 张乃锋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26-193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11
    后生素是指由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的微生物和/或菌体成分/代谢物组成的制剂。有效的后生素,必须包含无生命的微生物细胞或菌体成分,且菌体成分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脂磷壁酸、脂多糖、细胞外囊泡、菌毛和细胞表层蛋白等。本文从后生素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反应、调节机体代谢和调节神经传导等五个方面的益生功能综述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乳杆菌源、酵母源等不同来源的后生素在动物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生素后续的分类、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王吉英, 尹蕊如, 谢星, 王海燕, 刘胡栋, 胡辉, 熊祺琰, 冯志新, 邵国青, 于岩飞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195-220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37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宿主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上皮屏障的破坏往往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及毒力因子尚未完全阐明。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不仅参与猪肺炎支原体的代谢还与猪肺炎支原体的毒力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获得猪肺炎支原体乳酸脱氢酶重组蛋白(recombinant LDH, rLDH),之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rLDH与猪支气管上皮细胞(porcine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PBEC)孵育,经显微镜观察rLDH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CCK-8法检测rLDH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取对细胞形态及活力影响不显著的50和100μg·mL~(-1) rLDH分别与PBEC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和免疫印记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Bax、BCL-2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猪肺炎支原体rLDH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BEC凋亡,其作用与猪肺炎支原体菌株一致。用rLDH及Mhp 168孵育后,PBEC的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和caspase 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caspase 8的mRNA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猪肺炎支原体可能通过LDH诱导PBEC内源性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 3、caspase 9、Bax和BCL-2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韩福珍, 蔡李萌, 李卓然, 王雪莹, 解伟纯, 匡虹迪, 李佳璇, 崔文, 姜艳平, 李一经, 单智夫,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04-1913.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9
    胆汁酸是一种胆固醇衍生物,对提高每日膳食中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率具有显著功效。在肝内,细胞利用胆固醇形成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酶的影响下产生次级胆汁酸,极大地扩大了肠道环境的分子多样性。目前最常见的次级胆汁酸受体为跨膜G蛋白胆汁酸偶联受体-5(GPBAR1,也被称为TGR5)和核受体法尼类X受体(FXR),在调节机体健康中起着多效性作用,特别是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平衡。本综述讨论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次级胆汁酸的代谢以及次级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肠道免疫系统中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为肠道菌群在动物肠道疾病的防治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 王家丽, 杨帆, 邵文华, 黄梦瑶, 曹伟军, 蒲秀瑛, 张伟, 郑海学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810-1818.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42
    旨在探究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增殖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ollip基因缺失的猪肾细胞系(porcine kidney cell line, PK-15),并通过PCR测序和Western blot确认敲除效果,然后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Tollip缺失后细胞活力变化,确认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无显著差异,用FMDV感染敲除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和病毒滴度测定等方法测定病毒在敲除细胞系中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FMDV后,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相比,显著促进了病毒的复制。综上,在PK-15细胞上,成功构建Tollip缺失细胞系,且试验表明Tollip的缺失有助于FMD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后续Tollip功能研究及抗病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龙唐晖, 周江汇, 詹彦波, 张健, 赵向辉, 李艳娇, 欧阳克蕙, 邱清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93-1903.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8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是细菌利用信号分子进行种内或种间交流的一种通讯机制,借助该通讯机制微生物群体可以实现微生物个体无法完成的生理功能或行为调节,如生物膜形成、毒素分泌和生物发光等,以增强对外界胁迫环境的适应性。近期多组学研究发现,以自体诱导物-2(autoinducer-2, AI-2)为信号分子、LuxS为调节蛋白介导的LuxS/AI-2 QS是瘤胃微生物之间交流的主要通讯机制,影响着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本文从AI-2的化学结构和转导途径对微生物LuxS/AI-2 QS进行总结,对LuxS/AI--2 QS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定殖和饲料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LuxS/AI-2 QS在饲料消化、应激调控中的潜在作用进行展望,以期为通过LuxS/AI-2 QS调控瘤胃微生物消化代谢和稳态的生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王浩, 肖金龙, 沈珏, 赵金刚, 王帅, 刘根, 赵汝, 肖鹏, 高洪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2): 461-47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2.005
    铜死亡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形式。这种死亡形式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铜离子的聚集,这个过程靶向干扰三羧酸循环。虽然已有学者阐明了其基本分子机制,但是对于铜死亡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探索的方面。相比之下,对铁离子过载诱导的铁死亡的研究已相对完善,本文以铁死亡研究为参照,对两种金属离子诱导的细胞死亡进行了全面综述。
  • 牛佳佳, 徐丹, 刘洋, 赵小玲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83-1892.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7
    羽色是鸡外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羽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培育具有显著羽色特征的品种,还有助于区分和识别地方品种。鸡的羽色丰富多样,芦花羽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性连锁芦花羽和常染色体芦花羽两种羽色性状。两种芦花羽图案形成机制不同,性连锁芦花羽横斑条纹的非黑色部分的形成是因为缺乏可以产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细胞,而常染色体芦花羽横斑条纹的非黑色部分的形成则是因为黑色素的生成受到抑制。两种芦花羽颜色深浅的形成机制相似,都是通过黑色素沉积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来影响色素沉着程度。本文系统综述了芦花羽图案和颜色深浅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旨在为肉蛋鸡选育过程中,羽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牟湘钰, 徐云若, 胡静怡, 周欣妍, 朱勇文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1): 31-38.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1.004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在家禽生长、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及器官发育、免疫反应、肌肉蛋白周转和基因调控等关键过程。然而,单一BCAA的过量、缺乏或比例失衡均会影响家禽蛋白质合成和肠道健康,因此保持BCAA比例的平衡对于家禽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尽管NRC(1994)提供了肉鸡、蛋鸡和种鸡的BCAA推荐量,但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以及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家禽对BCAA的需求存在差异。同时,鉴于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禁用及养殖端所面临的多种疾病的挑战,也需要重新评估家禽对BCAA的推荐摄取水平。另外,BCAA在维持肠道完整性、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以及提高机体蛋白周转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综述在阐述BCAA在家禽中的营养生理作用以及其对生产和健康的基础上,推荐了不同饲养条件下不同肉鸡品种(肉鸡、蛋鸡和种鸡)BCAA需要量,以期为家禽低蛋白日粮BCAA推荐量提供理论参考。
  • 陈虹宇, 魏雅婷, 李若玺, 高留涛, 刘深贺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370-138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03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动物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一项技术。鉴于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是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技术基础,本文基于X精子和Y精子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差异总结和比较了受精前分离精子的新技术,包括流式细胞分离法、免疫学分离法、pH分离法、微流体和纳米技术。免疫学分离法中R848(雷西莫特)激活TLR7/8信号通路是精子分离的潜在方法,旨在为动物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虎巧燕, 翟相钦, 李一丹, 韩家乐, 雷初朝, 党瑞华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3): 1040-1051.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3.017
    旨在探究bta-miR-101对牛睾丸支持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的影响。本研究采集3日龄(n=3)与13月龄(n=3)健康公牛的睾丸组织,构建安格斯牛组织表达谱,验证bta-miR-101在两个时期的差异表达。利用在线工具(TargetScan、miRTarBase、miRDB及miRWalk)预测miR-101的靶基因,并利用KOBAS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miR-101的模拟物与抑制物分别转染至牛睾丸支持细胞中,利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CCK-8等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相关基因表达量以及细胞增殖系数。通过4种在线软件预测到26个bta-miR-101的共同靶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核质、蛋白质结合、JAK-STAT的受体信号通路上,这些信号通路与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RT-qPCR结果显示,bta-miR-101在牛初生期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性成熟时期(P<0.05),与实验室前期测序结果一致。转染miR-101的模拟物与抑制物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miR-101 mimics可以促进增殖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并显著升高支持细胞的增殖系数,同时抑制凋亡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5);miR-101 inhibitor可以抑制增殖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同时促进凋亡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5)。在细胞分泌方面,miR-101对分泌标志基因GDNF、BMP4的转录有影响,但对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分泌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miR-101促进牛睾丸未成熟支持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对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分泌无显著影响。
  • 李钰浚, 何翃闳, 杨丽雪, 杨小耿, 李键, 张慧珠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3): 905-912.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3.005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个进化保守的过程,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隔离和降解特定靶标。当细胞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异常或过量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减轻细胞运行的压力。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卵母细胞的成熟、衰老和早期胚胎的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线粒体自噬的生物学功能、线粒体自噬的相关因子调控以及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在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 段益欣, 张林云, 赵永聚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854-186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04
    遗传力是衡量由遗传因素解释的表型方差的比例,在实际遗传力估计中多只考虑加性遗传效应。由于畜禽传统遗传力估计需要的系谱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较难以实现,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遗传力估计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而对SNP遗传力的准确估计有利于了解遗传变异对表型的作用程度,目前已有不少SNP遗传力估计模型被开发利用。本文主要综述了SNP遗传力的概念、常用估计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遗传力估计进行比较,探究了SNP遗传力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 何豪杰, 薛美, 冯力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2): 494-503.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2.008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是NOD样受体(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NLRs)家族的成员,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能形成炎性小体的蛋白。NLRP1的激活可引起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的活化并进一步促进炎性因子的成熟和释放,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RP1的结构在不同种属间存在差异,目前能引起NLRP1激活的机制,主要包括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并激活NLRP1、通过抑制DPP9激活NLRP1以及弓形虫和部分代谢抑制剂激活NLRP1等。某些病毒蛋白或RNA也能够激活NLRP1,其具体激活机制以及NLRP1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尚未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陈丽丽, 赵康, 夏敏, 芦娜, 马毅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70-1977.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15
    旨在研究出生季节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筛选天津市2020—2023年5个牧场9 515头奶牛的128 346条DHI测定记录,包括出生日期、胎次、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产奶量等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场、出生年份等效应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拟合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以出生季节为自变量,以泌乳曲线拟合所得参数计算二级参数:泌乳高峰日、高峰产奶量、泌乳持续力为因变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出生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不同出生季节、不同胎次、出生季节×胎次互作对泌乳性能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季出生牛只1胎及2胎时日产奶量较其它季节出生牛只高,差异显著(P<0.05);夏季出生牛只不同胎次时平均乳脂率及平均乳蛋白率较其它季节出生牛只高,2胎、3胎及以上时差异显著(P<0.05);冬季出生牛只1胎次时305天产奶量和成年当量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出生牛只(P<0.05),秋季出生牛只2胎次及3胎次时305天产奶量和成年当量显著高于其它季节相应胎次牛只(P<0.05);秋季出牛只不同胎次时泌乳高峰日到来最早,秋季出牛只2胎、3胎及以上牛只高峰奶量最高。天津地区荷斯坦牛出生季节、胎次、出生场及出生季节×胎次互作效应对泌乳性能均有极显著影响;秋季出生牛只2、3胎次时305天产奶量最高、泌乳高峰到来最早、高峰奶量最高。
  • 宋晓晴, 邓瑞德, 李欣, 李姣, 李润成, 杜丽飞, 董伟, 葛猛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72-2079.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25
    旨在建立一种猪圆环病毒4(porcine circovirus type 4, PCV4)Cap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猪群中PCV4抗体进行检测,并与以往的关于PCV4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全面地了解PCV4在猪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PCV4 Cap蛋白,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PCV4 Cap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中国18个省份的不同阶段的2 298份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以调查中国猪群中PCV4的血清学流行情况。同时将Cap-ELISA检测方法与之前建立的Rep-ELISA进行对比,平行检测845份血清样本。结果显示,在18个省份中,17个省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PCV4抗体。PCV4总血清阳性率为34.94%,母猪和育肥猪阳性率分别为59.95%和31.64%,仔猪阳性率为21.14%,保育猪中检出的阳性率最低,为4.20%。两种方法共同检测845份血清样本,符合率为82.84%,其中Cap-ELISA检测总阳性率为31.83%,Rep-ELISA检测总阳性率为35.03%。研究表明,PCV4在中国广泛传播,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只均能感染。Cap-ELISA和Rep-ELISA两种方法一致性高,从抗体消长规律来分析,两种方法都说明猪群感染PCV4主要在育肥猪和母猪阶段。本研究提供了中国PCV4的最新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和PCV4在不同阶段猪群中的感染情况,进一步证实了PCV4在我国猪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其危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 董书餐, 毛帅翔, 伍翠莹, 李耀坤, 孙宝丽, 郭勇庆, 邓铭, 刘德武, 柳广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22-2031.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20
    旨在通过使用恩杂鲁胺探究雄激素受体(AR)对山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山羊卵泡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然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和CCK8探究颗粒细胞的恩杂鲁胺适合培养浓度;之后将试验分为3个组,即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DMSO处理)和试验组(恩杂鲁胺处理),每个组均设置3个重复;然后利用EDU检测颗粒细胞的增殖情况,使用Caspase3活性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R抑制剂恩杂鲁胺能够显著地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和降低颗粒细胞中CCND1、PCNA和MKI67基因的mRNA水平,并且还能够显著抑制CCND1、PCN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此外,恩杂鲁胺还能够促进山羊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显著提高山羊卵泡颗粒细胞中BAX和BCL2的mRNA水平,但不影响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另外恩杂鲁胺虽然没有影响CASP3基因的mRNA水平但能够提高Caspase 3的活性。这些结果表明,恩杂鲁胺抑制AR活性后能够影响颗粒细胞中β-catenin、PCNA、CCND1、Caspase 3等的表达,参与调控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
  • 余祖华, 高梦茹, 齐志颖, 张静雨, 何雷, 陈建, 丁轲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14-192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10
    胚胎致死异常视觉蛋白1(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 like 1, ELAVL1),又被称为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 HuR),是一种典型的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 RBP),通过与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element, 3′UTR)的AU富含元件(AU-rich element, ARE)结合,在mRNA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LAVL1的作用十分广泛,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凋亡、迁移与侵袭,是许多癌症治疗的关键靶点,还能参与调节编码器官发育和组织稳态的蛋白质和mRNA的水平,也有许多研究表明,ELAVL1通过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修饰来调节病毒复制。本文主要综述了ELAVL1的生物学特点、功能、调控机制及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ELAVL1与畜禽病毒复制之间互作的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 黄金, 李思远, 毛立, 蔡旭航, 谢玲玲, 王府, 周华, 李基棕,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050-206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23
    为建立一种检测牛冠状病毒(BCoV)的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BCoV的S1蛋白,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BCoV的S1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S1蛋白大小约100 ku,可表达于昆虫High5细胞培养基上清,经Western blot鉴定S1蛋白抗原性良好;经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0.125μg·mL~(-1),血清稀释度为1∶200;采用1%明胶,于37℃封闭3 h;血清样品于37℃孵育30 min;酶标二抗的稀释度1∶25 000,37℃孵育45 min; 37℃避光显色13 min;临界值为0.297;经检验,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批间及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当临界值为OD_(450 nm)为0.297时,若以IFA为标准,ELISA的敏感性为96.88%(31/32),特异性为87.50%(7/8),与IFA具有很强的一致性(κ=0.844,P<0.01);若以中和试验为标准,ELISA的敏感性为100.00%(31/31),特异性为88.89%(8/9),与血清中和试验具有很强的一致性(κ=0.925,P<0.01)。采用该方法对303份牛血清进行检测,BCoV阳性率为74.91%。由此说明,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BCoV的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并可以应用于替代中和试验检测BCoV免疫后抗体水平。
  • 王海波, 占今舜, 谷志勇, 陈新锋, 潘月, 贾浩滨, 钟小军, 李开嵘, 赵生国, 霍俊宏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1): 110-119.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1.012
    旨在探究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本研究选择健康且出生体重相近的公羔((3.61±0.65) kg)随母哺乳至45天后集中断奶。断奶后分成3个处理组(湖羊组、夏澳湖组和夏杜湖组),每个处理15只公羔,3个处理的45只羔羊混合饲养至6月龄屠宰,并分析背最长肌组织形态及背最长肌的肉品质及营养成分。试验期饲喂全混合基础日粮。结果表明:1)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亮度(L*)显著降低,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其对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红度(a*)和黄度(b*)无显著影响(P>0.05)。2)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纤维直径和平均面积显著提高,但肌纤维数量和密度显著降低(P<0.05)。3)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对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无显著影响(P>0.05)。4)夏杜湖和夏澳湖在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肉色、肌纤维数量、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三元杂交绵羊能够显著改善肉品质,增加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培育生产优质羊肉的潜力,且同一终端父本杂交后代在肉质特性中无明显差异。
  • 金睿妍, 张阳, 黄仲舜, 冉维, 丁红雷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738-1746.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35
    本研究旨在了解麻旺鸭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酰氨醇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PMQR)基因流行情况。从重庆市酉阳县4个麻旺鸭养殖场采集146份泄殖腔拭子样品,经选择性增菌和PCR扩增大肠杆菌特异性phoA基因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对2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分离菌株中的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到大肠杆菌146株。这些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严重,耐药率超过5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完全敏感。分别有111株(76.0%)和83株(56.8%)菌携带至少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其中bla_(TEM)(74.0%,108/146)和qnrS(54.8%,80/146)基因最为流行。63株菌同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麻旺鸭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耐药,且广泛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PMQR基因。
  • 李菲菲, 张晨淼, 童津津, 蒋林树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446-145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10
    线粒体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活性氧(ROS),而当线粒体应激时,线粒体去极化、ROS产生增加造成线粒体损伤,导致线粒体活性氧(mtROS)的表达水平增高;ROS作为激活NLRP3的重要介质,促进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及激活,引发动物机体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线粒体自噬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机制是通过清除受损和多余线粒体,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本文基于线粒体自噬调节NLRP3炎症小体对动物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线粒体自噬在NLRP3炎症小体引发的相关疾病中的影响,为动物机体健康提供新的防治靶点。
  • 刘佳惠, 吴开开, 王磊, 张康, 韩松伟, 陈富斌, 徐国伟, 郭志廷, 古雪艳, 张景艳, 李建喜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2241-2252.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41
    旨在评价黄芪多糖(APS)、皂苷(AS)与益生菌的复合物对肉鸡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龄的白羽肉鸡2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受试物组、阳性组和模型组,每组50只鸡,试验期42 d。1~21 d,空白组和模型组雏鸡每日饲喂基础日粮并灌服生理盐水0.2 mL·只~(-1),受试物组饲喂含APS(1 g·kg~(-1))与AS(10 mg·kg~(-1))的试验日粮,并灌服益生菌复合菌液0.2 mL·只~(-1)(非解乳糖链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菌液浓度均为1×10~9 CFU·mL~(-1)),阳性组雏鸡每天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了50 mg·kg~(-1)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的试验日粮。21 d时,受试物组、阳性组和模型组试验鸡均灌服0.2 mL·只~(-1)大肠杆菌O_(78)菌液(6×10~8 CFU·mL~(-1))。在感染第0、1、7、14和21天(即试验期第21、22、28、35和42天)检测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结构、sIgA、炎性因子和氧化指标,同时检测盲肠内容物细菌数量。结果显示:1)除感染第0天外,模型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受试物组和阳性组(P<0.05),感染后第0、1、7、14和21天,受试物组鸡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阳性组和模型组(P<0.05)。2)感染1和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sIg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感染14 d时,受试物组鸡空肠组织sIg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3)感染1和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空肠的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感染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和空肠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感染14和2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空肠组织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4)感染1、7、14、21 d时,受试物组、阳性组的十二指肠、空肠组织MPO活力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感染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空肠组织SOD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感染7、2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T-AO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APS、AS与益生菌复合物联合使用能增强雏鸡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 冯肖艺, 徐茜, 张航, 杨柏高, 张培培, 郝海生, 杜卫华, 朱化彬, 崔凯,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2): 451-462.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2.004
    体外胚胎冷冻保存技术是胚胎移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种质资源保存、加强遗传改良和促进优质种源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体外胚胎冷冻过程中存在脂质含量过高、活性氧水平升高及机械损伤等问题,导致体外胚胎冷冻效率低,这极大地限制了体外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去脂质、优化体外胚胎培养液、人工塌陷囊胚腔和优化冷冻程序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冷冻后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能力。因此,本文概述了体外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胚胎冷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提高体外胚胎冷冻效率的方法措施,旨在为提高体外胚胎冷冻保存效率提供一定参考。
  • 钟欣, 张晖, 张充, 刘小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2): 438-45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2.00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但仍存在着母系猪繁殖力普遍较低的重要问题,选育具有高繁殖性状的母系猪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已明确多个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已知基因,包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SR)基因、泌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基因、瘦素(leptin,LEP)基因、备解素(complement factor b,BF)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基因、连环蛋白阿尔法样蛋白1(catenin alpha-like protein 1,CTNNAL1)、无翼型MMTV结合位点家族10B(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10B,WNT10B)基因、转录因子12(transcription factor 12,TCF12)基因、无精症样删除基因家族(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DAZL)、无名指蛋白4(ring finger protein 4,RNF4)基因以及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家族等基因。这些基因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影响母猪的繁殖力性状表现,但少数几个基因的位点效应对母猪的繁殖力表型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在母猪繁殖性能方面的育种遗传进展相对较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技术基于全基因组策略,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遗传标记信息,分析整个基因组中的全部遗传变异多态性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并与表型和系谱信息进行对照和统计分析,从而加速了重要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s)和候选基因的发现过程。全基因组选育(genomic selection, GS)利用系谱信息、表型数据以及全基因组的SNP分型信息,为母猪繁殖性能等低遗传力性状的育种工作提供了更快速、准确的个体全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GEBV),从而显著加快了育种遗传进展。
  • 崔晟頔, 王凯, 赵真坚, 陈栋, 申琦, 余杨, 王俊戈, 陈子旸, 禹世欣, 陈佳苗, 王翔枫, 唐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5): 1945-1957.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5.013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肉质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基于基因型填充的测序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并与之前的发表的E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该研究发现了515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的SNPs位点和4 134个达建议显著阈值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406个基因,其中包括26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最终确定了6个可能与肉质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同时,与EWAS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12个显著的CpG位点与显著SNP位点存在重叠。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改善猪肉品质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茹盟, 曾文惠, 彭剑玲, 曾庆节, 殷超, 崔勇, 魏庆, 梁海平, 谢贤华, 黄建珍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9): 3613-3622.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9.003
    家禽的繁殖性能、产蛋性能与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密切相关。家禽卵巢中大部分的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发生闭锁,只有大约不到5%的卵泡可以从原始卵泡发育至成熟卵泡并排卵。鸡的卵泡发育主要受内在因素(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和外在因素(营养水平等)调节。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也在卵泡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表观遗传学是指在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及表型产生可遗传的变化。因此,文章综述了蛋鸡卵泡发育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以及RNA修饰4个方面综述了表观遗传在卵泡发育中的可能调控机制,旨在为提高家禽生产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马友记, 陈鹏飞, 马青, 吴怡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8): 3393-3405.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8.024
    旨在探究不同运动量对滩羊瘤胃菌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只体况良好、体重(20±0.5)kg的滩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C组),全舍饲饲养;2)5公里组(5 km组),每日沿生态牧场运动围栏运动5公里;3)10公里组(10 km组),每日沿生态牧场运动围栏运动10公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13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内容物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以测定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结果显示:1)5 km组和10 km组的Shannon、Simpson和Chao1指数均高于NC组(P>0.05);2)物种注释发现,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最高,但两者的相对丰度在试验组和NC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NC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加运动量能够增加滩羊瘤胃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部分菌属的相对丰富度,但对瘤胃微生物的均匀度影响不显著。
  • 谢旖, 邹郦睿, 陶冉, 刘莎, 王江萍, 文利新, 邬静, 王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8): 3582-3594.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8.041
    旨在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 TA)对低剂量T-2毒素诱导小鼠结肠黏膜损伤与其菌群失调的保护机制。试验选取36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为Ctrl组(空白对照)、T2组(1 mg·kg~(-1) T-2毒素攻毒)和T2TA组(1 mg·kg~(-1)攻毒+100 mg·kg~(-1) TA干预),T-2毒素灌胃每周3次,TA灌胃每天1次,试验期10周。试验期结束后,取小鼠的结肠组织和结肠内容物。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观察结肠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含量的变化;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Muc1、Muc2、Zo-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16S rRNA测序分析小鼠结肠菌群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剂量T-2毒素不会引起小鼠结肠组织显著的形态学损伤和炎症反应。2)与Ctrl组相比,T2组小鼠结肠中杯状细胞的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而T2TA组显著增加了小鼠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3)与Ctrl组相比,T2组极显著降低了黏蛋白Muc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而T2TA组极显著增加了三者的表达水平(P<0.01)。4)与Ctrl组相比,T2组显著降低了小鼠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降低了Claudin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而T2TA组极显著增加了两者的表达水平。5)T-2毒素导致小鼠结肠菌群的多样性发生变化,TA的干预,可使T2组小鼠结肠中的有害菌Patescibacteria门、Saccharimonadales目、Candidatus-Saccharimonas属、unclassified_f__Ruminoccaceae属、臭气杆菌属以及嗜胆菌属丰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有益微生物颤杆菌属和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属丰度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综上所述,低剂量T-2毒素暴露会导致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受损和结肠菌群失调,TA干预可以缓解T-2毒素引起的小鼠结肠黏膜损伤,调节结肠菌群结构,改善小鼠肠道健康。
  • 曹玉珠, 邢雨欣, 马乘霖, 管宏波, 贾其辉, 康相涛, 田亚东, 李转见, 刘小军, 李红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536-155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18
    旨在探究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6,FGF6)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挖掘FGF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为后续研究鸡FGF6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FGF6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768只固始鸡-安卡鸡F_2资源群的GBS数据及相关经济性状表型数据对FGF6基因包含启动子2 kb区域SNP位点进行筛选,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探究FGF6基因SNP和单倍型与鸡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鸡FGF6氨基酸序列与火鸡同源性为91.2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鸡FGF6与火鸡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绿海龟,与斑马鱼遗传距离最远;保守性分析显示不同物种间FGF6保守性较高。鸡FGF6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二级、三级结构相符。鸡FGF6蛋白被22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修饰;与其受体家族FGFR1~4和EGF存在互作关系。鸡FGF6基因启动子区域筛选到6个SNPs位点,均位于1号内含子上;多态性分析显示6个SNPs位点存在高多态性,其中5个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呈强连锁状态(D′=1,r~2=1)。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73399071位点与F_2资源群不同阶段体重(BW)、胫长(SL)、胫围(SG)、体斜长(BSL)等17个生长性状指标显著相关(P<0.05),与全净膛重(EW)、半净膛重(SEW)、屠体重(CW)、胸肌重(BMW)等10个屠体性状指标显著相关(P<0.05),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胆碱酯酶(ChE)显著相关(P<0.05),CC基因型个体的大部分性状表型均值高于GG基因型个体;单倍型组合分析显示不同阶段CCTTCCTTCC组合个体的体重均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个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鸡FGF6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筛选到FGF6基因存在5个与固始鸡-安卡鸡F_2资源群体重、体尺、屠体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为鸡育种提供候选的分子标记,为地方鸡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 何晨鹏, 李柏珍, 刘杰, 贺建华, 伍树松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54(8): 3139-3151.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3.08.002
    母猪繁殖障碍是制约我国生猪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发情异常、屡配不孕、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造成母猪繁殖周期延长、产活(健)仔数下降、使用年限缩短,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SRDS)受遗传因素、机能性障碍、环境、营养、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RDS发病原因、发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母猪繁殖障碍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彭佩雅, 陈钰焓, 杨龙, 王铭, 赵芮葶, 何俊, 印遇龙, 刘梅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356-1369.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02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是基因组上50 bp~5 Mb的DNA片段发生拷贝数目变化的结构变异。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CNV的检测方法从广泛使用的CGH、SNP和NGS技术延展到新兴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使得越来越多对家畜的起源进化和遗传育种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CNV被鉴定。但是,目前从检测技术发展的角度综述有关CNV在牛、羊、猪、马等家畜上的研究进展还较少。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CNV的主要形成机制、检测方法,然后,分别综述近年来在牛、羊、猪、马等重要家畜物种中利用CGH、SNP、WGS(包括第二代测序和第三代测序)技术检测CNV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家畜CNV在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未来动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本文有望为家畜拷贝数变异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 蓝昕蕊, 赵宝宝, 张碧菡, 林晓语, 马会明, 王勇胜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4): 1629-1637.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4.025
    旨在探索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的抗氧化分子——β-谷甾醇(β-sitosterol, SITO)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SITO为试验组,不添加SITO(含0.16%DMSO)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对屠宰场所得猪卵巢中收集到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组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1),不同浓度各重复3次,每组培养卵母细胞150~200枚。培养46 h后,对卵母细胞成熟率进行统计,并收集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活性氧、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以及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2 d后统计卵裂率,7 d后统计囊胚率,并统计囊胚细胞总数。结果发现,20μmol·L~(-1) SITO处理显著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且促进了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形成并增加了囊胚细胞数,降低了卵母细胞中ROS含量,提高了抗氧化应激基因SOD和CAT的表达;同时,SITO降低卵母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此外,SITO可增强线粒体膜电位(ΔΨ m),增加TFAM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20μmol·L~(-1)SITO能够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提高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和胚胎质量。
  • 曹建华, 杨柏高, 张培培, 冯肖艺, 张航, 余洲, 牛一凡, 郝海生, 杜卫华, 朱化彬, 杨凌,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55(1): 22-30. https://doi.org/10.11843/j.issn.0366-6964.2024.01.003
    奶牛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 NEB)是奶牛产后泌乳初期常会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当奶牛摄入能量无法满足其消耗能量时就会达到NEB状态。奶牛处于NEB状态时易引起患病率增加、妊娠率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给集约化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奶牛泌乳初期NEB对牛卵泡发育的影响机制得到进一步揭示。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报道,综述奶牛早期泌乳NEB对牛卵泡发育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减少NEB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