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水产”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洪玉珍, 孟顺龙, 陈家长

    为进一步促进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综述了国内外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和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归纳了常用的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总结了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项目中运用的技术,分析了现有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全面的鱼类栖息地评估方法和修复措施的建议,以期为从事鱼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 高飞, 李立新, 智海英, 申晋山, 张江超, 陈敏, 马卫华

    为了解山西省设施农业蜂授粉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座谈调查、电话访谈3种调查方式对山西省运城、忻州、吕梁等8个地区以及临猗、原平等13个县的设施农业蜂授粉应用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蜂授粉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设施农业授粉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蜂授粉、人工对花、人工喷施激素授粉、机械授粉等;从授粉需求方面看,瓜果类蜂授粉需求较高,使用蜂授粉较多,可能与适口性有关;经营规模和模式不同采用的授粉方式不同,有机农业生产、采摘观光、规模较大的园区和种植大户使用蜜蜂和熊蜂授粉较多,以实现绿色生产和节约劳动成本。设施农业防治病虫害多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影响授粉蜂的使用和授粉效果。

  • 龙丽娜, 陆诗敏, 刘晃
    农学学报. 2022, 12(11): 50-54.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088

    为探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在低盐度条件下对凡纳滨对虾生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养殖对象,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设置5‰(S5组)、10‰(S10组)和15‰(S15组)3个不同的低盐度组,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的水质指标没有明显区别(P>0.05),均在适合对虾养殖的范围内。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各组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但S10组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S5组和S15组(P<0.05)。在S5组的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肠道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S15组的盐度条件下对虾的血清抗氧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在低盐度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的生长不受显著影响,但抗氧化水平和消化酶活会受到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盐度调控提供参考。

  • 张琳, 朱广伟, 逯璐, 丁雅苓

    创新工具是中国传统中兽医学科技发展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应用研究能够为现代中兽医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笔者通过对中国传统中兽医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梳理,对工具的创新演变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挖掘与分析,并探讨了历史成就对现代中兽医发展的启示。结果表明,作为中间杠杆,创新工具有力的撬动了传统中兽医发展的历史跃迁,其中蕴含的创新思想对现代中兽医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中国传统中兽医工具创新历史的梳理和研究,彰显了中国中兽医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深刻揭示了创新方法在科学进步中的推动力。

  • 屈健

    由于畜禽对铜锌的利用率较低,摄入的铜锌经体内代谢后大部分随粪便排出。施用此类粪肥会造成铜锌元素在土壤中的累积,破坏土壤的质地和微生物,影响作物产量和养分,增加农作物中铜锌的含量,最终通过食物链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中国畜禽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阶段,生猪和家禽饲养量居世界第一,畜禽粪便中铜锌的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环境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畜禽粪便中铜锌污染的现状,本研究综述了应用氨基酸铜锌螯合物,在堆肥中使用钝化剂,采用生物沥浸法、电化学法和有机酸浸提的新型处理技术来提高畜禽对铜锌的吸收,降低畜禽粪便中铜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提出规范饲料生产和养殖管理、完善有机肥标准的建议,以期为解决中国农业环境的铜锌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 金武, 何奇, 杜兴伟, 朱新艳, 闻海波, 马学艳, 何义进, 邴旭文

    为提高江苏河蟹主产区产量预测能力,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河蟹养殖发展规划,本研究对河蟹主产区附近设立的7个观测台站2013—2017年的气象数据和该区产量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插值法补足少量缺失值,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了最能代表江苏省河蟹主产区特点的5个主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建立BP神经网络,探索其用于江苏省河蟹主产区产量随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PCA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后数据的大部分特点能被BP神经网络学习到,预测值与真实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67,具备一定的模拟气象因子数据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 周华兴, 段国庆, 江河, 凌俊, 胡玉婷

    研究旨在探究安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状况以及资源混杂程度,以期为中华绒螯蟹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了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共170尾样本,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低,盲目捕捞可能造成野生资源衰退。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存在严重的种质混杂。研究探明了长江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为其科学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任晓亮, 施羽露, 廖河庭, 杨晓曦, 钱信宇, 郑尧, 陈家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展水产养殖的国家,在水生动物养殖方面有着久远的历史。在当今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式下,水产品已成为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方式。然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及不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其他外界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品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本文从介绍当前养殖现状着手,对新时代下的污染源头进行细致性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实现养殖与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

  • 安丽, 张志山, 孟庆磊, 董学飒, 朱树人, 朱永安

    为全面了解加州鲈生物学特性,以期进一步丰富其生物学资料,为其分类和养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解剖学方法,观察和测量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可量和可数性状及内部结构特征。1龄加州鲈体型纺锤形,背部黑色,体侧青绿色,腹部白色,身体两侧分布有黑色条纹,身上布满栉鳞,其比肠长、比肠重和比内脏重分别为0.833、0.006和0.091。背鳍、尾鳍、臀鳍、腹鳍、胸鳍鳍条数分别为Ⅷ~Ⅸ,14~15、22~23、Ⅱ,10~12、Ⅰ,5、12~14。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第1鳃弓鳃耙数、幽门盲囊数、脊椎骨数分别为64~71、6~10、16~17,7~8,16~27,26~32。加州鲈全长(TL)与体重(BW)间关系模型:BW=2407-20.711TL+0.047TL2(R2=0.942);体高(BH)与体重(BW)间关系模型:BW=0.005BH2.591(R2=0.982)。体高、体宽和头高这3个形态性状是影响1龄加州鲈体重的重点性状。本研究结果为加州鲈的种质判别、系统分类、人工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王钰钦, 郑尧, 钱信宇, 杨晓曦, 陈家长, 吴伟

    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养殖尾水的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养殖尾水净化的机理,促进净化技术效能的增强,研究介绍了中国水产养殖业污染的现状、危害和相关防治政策,并对近20年出现的水产养殖污水净化技术进行了综述。最终对养殖污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可对沉淀单元进行强化、利用新型材料和微生物强化净化系统的可能性。

  • 钱信宇, 刘简, 杨晓曦, 王钰钦, 郑尧, 吴伟

    小球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环境毒理学评价的标准试验藻种。为了给小球藻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及相应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本文系统分析了小球藻培养影响因素,概括了其产生的毒理效应,并对其营养价值与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温度、光照、pH、营养盐、氮磷比是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金属、农药、新型纳米材料、抗生素等污染物可对小球藻产生毒性效应,小球藻在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宋立民, 张韦, 刘肖莲, 徐晓丽, 姜巨峰, 焦万明, 阚峥, 杨文颖, 吴会民
    农学学报. 2021, 11(12): 100-104.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0-0235

    为了改良天津地区养殖黄颡鱼种质,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于2019年引进杂交黄颡鱼新品种‘黄优1号’,采用性状比较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试验鱼的生长、抗病和产氮、磷情况。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幼鱼生长速度、增重率显著高于普通黄颡鱼(P<0.05),饵料系数低于普通黄颡鱼,但差异不明显(P>0.05);杂交黄颡鱼的主要死亡病因为体表溃烂和烂鳃,体表溃烂发病情况与普通黄颡鱼无明显差别(P>0.05),烂鳃发病情况明显重于普通黄颡鱼(P<0.05),而其他疾病发病情况明显小于普通黄颡鱼(P<0.05),试验总成活率显著高于普通黄颡鱼;实验鱼体重增加1 kg,杂交黄颡鱼实验组尾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的增量均显著低于普通黄颡鱼(P<0.05),总氮的增量虽然也小于普通黄颡鱼实验组,但比较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生长、抗病和单位增重产氮、磷量等性能较普通黄颡鱼优良,适合在天津地区推广养殖。

  • 马学艳, 孙光兴, 王林, 徐东坡, 金武, 吕国华, 徐跑, 丁图强, 闻海波, 顾若波

    为评估橄榄蛏蚌的营养价值,以淮河橄榄蛏蚌为材料,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及生化方法测定了软体部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3月、6月、9月、12月含肉率在58.03%~62.61%,6月含肉率显著低于12月(P<0.05),与3月、9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月与3月、9月含肉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分、粗脂肪无显著季节性差异(P>0.05),粗蛋白在6月、9月、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3月(P<0.05),灰分在6月、9月、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3月(P<0.05);淮河橄榄蛏蚌软体部(干物质)含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总氨基酸含量在52.12%~54.31%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0.57%~21.94%,呈味氨基酸含量在19.09%~19.43%,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在4个季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检测元素中,Hg因含量低而未检出,检测结果显示Mn、Fe、Zn、Cu、Pb、Cd这6种元素在4个季节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橄榄蛏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食用价值。

  • 张丽丽, 章玉萍, 范涛, 陈明

    为了降低饲养黄粉虫经济成本,提高桑叶利用率,以不同比例的桑叶粉添加入黄粉虫饲料,探讨桑叶粉添加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及体内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的影响。饲料中桑叶粉添加量小于25%时,可促进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和缩短幼虫生长周期,桑叶粉添加量超过25%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其中,添加7.5%比例桑叶粉可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体重和粗蛋白含量,降低其体内粗脂肪的含量。饲料中添加桑叶粉不影响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适量添加桑叶粉能促进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粗蛋白的积累,但不利于体内粗脂肪的积累。

  • 缪苗, 刘晃, 张成林, 陈军

    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唯一一个与中国海陆相连的国家。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助相关数据库,对越南渔业资源、产量规模、养殖和捕捞模式、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越南渔业管理架构、科研院所及渔业政策进行详尽阐释,分析越南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中越渔业合作潜力,并结合当前形势下中越渔业产业发展及合作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引导助推水产业的恢复,加速水产业全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凭借电商平台整合产销对接,依靠互联网助力线上的洽谈与交流,秉承“搁置争议,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加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的未来发展策略。

  • 郑尧, 裘丽萍, 周旻玥, 孙旋辉, 孟顺龙, 胡庚东, 陈家长

    为研究浮床栽培黄花水龙(0%、5%种植面积)对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测定CODMn、Chl.a、TN、NH3-N、NO2--N、NO3--N、TP、PO43--P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黄花水龙能显著降低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水体中Chl.a、NH3-N、NO2--N指标,也能显著降低CODMn、TP、TN和NO3--N含量,其中对NO3--N和NO2--N平均去除率达50%以上,而对磷的去除效果不佳。

  • 王钰, 王文文, 谢深涵, 袁梦, 丁晓倩, 闫喜武, 秦艳杰

    在滩涂养殖和运输过程中,菲律宾蛤仔经常处于干露状态。笔者研究了蛤仔在干露胁迫和随后的恢复过程中酶活力和免疫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滩涂贝类耐干露的生理学机制。在蛤仔干露12、24、48 h,以及恢复培养2、6、12、24 h时分别取蛤仔鳃和内脏团,测定酶活力及免疫相关物质含量,设持续海水养殖的蛤仔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蛤仔在干露胁迫12 h和24 h时,内脏团AKP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T活性在整个实验中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鳃中AKP和CAT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内脏团SOD活力在干露12 h时显著升高,而鳃中SOD活力在恢复期显著升高(P<0.05);内脏团中MDA含量在干露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鳃中MDA含量在干露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内脏团NO含量在恢复海水后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鳃在干露48 h时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干露过程中,蛤仔呼吸代谢减慢,鳃的生理机能维持平稳或受到抑制,代谢和免疫保护作用主要由内脏团来完成。恢复培养时,随着呼吸作用和血液循环的恢复,鳃逐渐承担起部分抗氧化功能,使机体迅速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

  • 宋红桥, 管崇武, 张宇雷

    笔者主要简述了江苏如东地区的水产养殖现状。归纳了该地区主要养殖的虾蟹品种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脊尾白虾和三疣梳子蟹的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分析了如东地区虾蟹养殖品种现所存处的发展现状,以及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苗种、病害等相关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加强科学养殖管理和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相应的健康、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强化科技服务、坚持生态节水养殖模式,发展绿色虾蟹养殖业、打造品牌效应,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 董兴国, 景红军, 李令国, 沈海荣

    为了验证前期设计的基于池塘异位修复技术的水处理系统的养殖效果,进行了为期3年的规模化多品种饱和养殖试验。试验主要测定了该系统对普通淡水鱼养殖池塘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Mn)和叶绿素(Chla)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养殖的中前期,养殖塘循环水总磷水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GB 3838—2002),总氮水平达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III至V类标准(GB 3838—2002),系统对TP、TN、CODMn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13%、45.02%、43.37%和86.6%,去除效果显著;在养殖后期,随着饲料投入的持续增加,试验系统去除效率虽有大幅提高,但是各指标检测数据仍然高于预期。试验为淡水池塘的循环水处理规模化养殖用水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思路。

  • 龙丽娜, 刘晃

    为探讨国内南极磷虾产业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文本挖掘法对在中国申请的南极磷虾专利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包括总体概况、申请趋势与技术生命周期分析、专利空间和技术分布、申请人以及专利价值分析等。结果表明,国内南极磷虾专利技术研发处于发展期,专利技术层级有所提高,但国外申请人拥有的南极磷虾专利价值较高。应注重提高国内南极磷虾专利的质量,开展南极磷虾产业规划及战略的研究,从而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参考。

  • 吴曼, 谭淑琴, 陈玉凤, 徐仲

    在对高校学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科的投稿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校ESI学科的提升提供参考。以青岛科技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为例,利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发文趋势、期刊分布、院系贡献度、合作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同时,在明确学科发文现状的基础上,对环境生态学学科期刊进行梳理。研究表明,环境生态学学科需优选投稿期刊,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规范机构署名,充分利用机构知识库推动学术交流和影响。

  • 王祺斌, 夏嘉呈, 于立芝, 周顺图, 董仁杰

    为了探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评价方法,填补相关研究空白,本研究基于美丽乡村视角建立了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构成。采用综合指数测算法对村庄的人居环境客观指标予以评分,并进行了质量分级。结果表明:各村庄综合评分和一级指标的评分均有一定的差异,说明村庄人居环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一级指标中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评分较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村庄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各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客观指标评分情况,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级别。提出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相关建议,确定以村庄为空间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与规划,建立以村庄为单元的农村人居环境客观指标统计制度,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能力,多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 支询, 林中冠, 沙莉, 李施, 苏航

    旨在研究川南地区近30年农业干旱危险性特征。基于川南地区(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1989—2019年夏季(6—8月)降水数据,组成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通过引入区间平均隶属度,将信息扩散理论与之结合,研究了川南经济区的农业干旱危险性特征。结果显示:轻、中度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都是泸州市,危险性水平分别达21.47%、15.32%;重度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是自贡市,其危险性水平达7.58%;严重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是宜宾市,其危险性水平达7.47%。

  • 周井娟

    海水鱼营养价值高,深受百姓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中国是海水养殖大国,在海水鱼养殖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借助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水鱼养殖业整体发展概况、品种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养殖模式及其成本收益等指标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海水鱼品种选育、病害防控、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精细化管理以及养殖工程设施等技术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以便深度挖掘产业发展的演进规律,为制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谢学军, 徐宣国, 王书可, 于唱

    随着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推动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园区建设,部分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没有重视产业布局与项目发展规划,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同质性企业多、产品差异性小、资源枯竭等过度竞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笔者以山东某畜牧食品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定量分析了集群中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在集群的企业关系发展与改善中发挥关键作用。

  • 任晓晓, 罗朝斌, 孙运朋, 杨万军, 吴康云

    旨在验证并丰富家蚕茧层率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培育高茧层率的家蚕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丝量品种‘菁松’、‘皓月’和中丝量品种‘芙蓉’、‘湘晖’为亲本,构建5世代遗传群体,运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茧层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茧质性状具有明显的性别效应,雄性茧层率大于雌性;亲本的茧层率性状与茧层量呈显著正相关;F1代的茧层率介于两亲本之间,反交组合茧层率高于正交组合;回交群体的频数呈双峰或偏态的单峰分布;茧层率的杂种优势率在-3.82%~5.63%之间,几乎没有杂种优势。研究得出结论为茧层率高值对低值为显性,呈偏母本遗传,遗传体系中存在主基因,可能存在于性染色体上。

  • 贺艳辉, 袁永明, 张红燕, 王红卫
    农学学报. 2020, 10(5): 58-62.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9010009

    分析了中国鲟鱼子酱出口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市场价格,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优势指数(TC)3个指标对世界主要鲟鱼子酱出口国家进行测算,综合分析中国鲟鱼子酱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鲟鱼子酱出口地区和出口结构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出口价格逐年下滑,总体上竞争力仍具有很大上升空间。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鲟鱼子酱出口的前景展望:加快转型升级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品牌建设和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