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科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王金梅, 杨远, 苗永旺
    农学学报. 2022, 12(11): 88-93.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1-0149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包含的许多生存智慧,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所具有的生产、生态、科学及文化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及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现代价值的梳理,将有助于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使其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 杜娟

    塿土是关中平原主要的人为土类型,其形成受耕作方式、施肥和灌溉等农耕活动的影响,每一次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定会引起土壤资源利用方式及强度的变化。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中关于农业生产过程的梳理,复原了关中人为土的历史形成过程,并探讨农业技术变革与土壤资源利用及土壤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自原始农业开始,对土壤环境与作物的自然认知推动了早期土壤耕作层的形成,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延续与变革,施于土壤的作用力逐渐增强,人为影响成为重要的成土要素,加速了关中地区人为土的形成。古代关中平原农业生产中的抗旱保墒技术、土粪施用及淤灌是农业土壤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 张希宁, 胡宝贵

    西瓜,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源自于域外,后传入中国普及全国各地并不断发展。西瓜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了漫长的栽培与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众多以西瓜为主要元素的文化、历史与风俗等。文章主要叙述了在中国历代发展的过程中,西瓜除扮演着一个给人们夏日消暑解渴的角色,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增添诸多有意义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不仅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更成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其中一笔。笔者认为西瓜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理应受到保护和传承。

  • 赵文, 刘雁南, 王思明, 顾鹏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6世纪的农业科学巨著,它也是中国古代肥料科学史籍记载的分界线。《齐民要术》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肥料科学知识,且其所述并非仅局限在北魏时期,也兼具了秦汉以来的北方地区肥料科学史籍资料。本文兼采《汜胜之书》《王祯农书》等史料中有关肥料的篇章,从而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中国古代肥料科学知识和应用的发展水平,以期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 崔瑞敏,田海燕,周永萍
    摘要: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棉花集中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植棉历史。多年来,农学、史学专家对河北省植棉的历史不断挖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河北省植棉开始时间问题上,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大致有3种不同观点,一是河北植棉开始于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二是始于宋代,三是始于唐代或更早。笔者通过广泛查阅河北植棉史料,梳理、归纳、分析,认为河北植棉始于唐代的观点更符合史实。
  • 朱晓琴,员立亭
    农学学报. 2018, 8(10): 87-91.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8020016
    摘要:为了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和农史著作,总结出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是数量空前增加,内容种类广泛。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宋元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是国家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产生和传播,读书人官场的失利使私人农学著作发展迅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学著作的繁荣,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丰富多样。最后,进一步阐明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研究的意义,吸取传统农业的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和科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张宝鑫,杨洪杰,成仿云
    农学学报. 2017, 7(11): 74-79.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7030035
    植物是进行农业生产、城乡环境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元素,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够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的生活,植物引种驯化在丰富北京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植物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对北京植物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引种栽植于北京地区的园林植物进行考证和分析,梳理出北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引种栽植历史和园林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植物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为今后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 侯亚男,王剑
    农学学报. 2017, 7(11): 80-85.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7080002
    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概念,旨在保护农村与其所处地理环境的长期协同进化以及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生态农业景观。“重庆石柱黄连传统生产系统”是按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的西南地区代表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是建设重庆东南部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黄连生产技艺、产业化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和推动作用,该项目具有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生产、社会与文化、科研与教育、示范与推广等多方面的价值。能够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族工作等方面推动石柱县的经济、人文发展,为实现石柱县的整体脱贫与全面小康,提供以GIAHS项目为引领的全新方式。
  • 葛佩佩,张建国,蔡碧凡,张明如
    农学学报. 2016, 6(11): 95-100.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6050019
    为掌握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动态并提供经验借鉴,在回顾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文化遗产相关内涵进行了梳理。国外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以实证研究为主,探讨农业文化遗产内涵、价值和可持续管理等问题;国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研究内容聚焦在概念界定、特征、价值、类型划分以及保护与合理开发模式等,研究视角日趋多元,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存在理论尚未成熟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尚未构建、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方向。
  • 谭光万
    农学学报. 2016, 6(8): 97-100.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6030006
    战国时期我国传统农家学派得以形成。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农家学派却在战国以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上古帝王农神传说入手,采用史学考辨的基本方法,探究传统农家学派的学术思想渊源及其流变,发现传统农家学派的学术思想源自上古帝王农神传说及农稷之官。依据农家学派的学术渊源和学说重点不同,可以将农家学派划分为神农流派和后稷流派。战国以后,农家学派的发展流变可追踪为农家学派重农思想表达的官方化;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专业化及融入其他学派。
  • 邱明明,徐广才
    农学学报. 2015, 5(12): 115-120.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5060014
    农耕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全面地认识农耕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推进农耕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利用,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农耕文化资源的研究,重新认识农耕文化的内涵,明确农耕文化资源的主要类型,针对当前农耕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辨析了农耕文化产业化开发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提出了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核心路径——农民参与主体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特色开发乡土化、产品设计精品化、产业经营品牌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产业发展国际化。研究为实现农耕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刘刚
    农学学报. 2015, 5(11): 118-125.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5050018
    近代山东省曾出现过多次自然灾害,其中发生在1927 年的荒灾甚为严重,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为深入了解该时期山东省灾害,笔者综述了1927 年农业荒灾的暴发对山东民间形成的破坏。在匪患兵灾的背景下,官方及社会团体的相关救灾减灾活动难以完全到位,以致挽救人民生命、保护生产力、恢复社会经济的重任不能真正完成。该灾难造成惨痛的教训,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 王树英
    农学学报. 2015, 5(10): 118-124.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cjas15060021
    牛耕是传统农业的象征,是中国种植业活动的典型行为。牛是历代传统农业的功臣,是重要的种植业生产力,历史上牛与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笔者总结了牛在古代农业中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包括耕地整地、拉车、拉碾、拉碌碡等,阐述了牛在古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旨在为当前改进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的亲和力提供参考。
  • 徐昕,李富强
    农学学报. 2015, 5(4): 111-114.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2014-xb0715
    麻是最早被使用的纺织原料,作为越人的后裔,广西植麻用麻历史悠久,但是未曾有专文论述。文章在考古实据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考证了广西植麻用麻的历史。广西的麻纺织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后,它不断得到发展。在汉代,麻已普遍称为人们的衣着用料,且用作纺织纤维的种类较多,有大麻、苎麻、黄麻和蕉麻。在宋代,从选材、脱胶、灰冶、上浆及织作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工艺,以苎麻为主,兼有蕉麻。此时织物称为贡品及闻名的商品四处流通,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广西麻织史的回顾,对了解古代广西的纺织面貌及社会经济大有裨益。
  • 赵蓬
    农学学报. 2014, 4(12): 115-120. https://doi.org/10.11923/j.issn.2095-4050.2014-xb0422
    河北省及其近京地区,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自然灾害,曾严重危及当地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尤其是民国六年(1917 年)发生的特大水灾,其破坏力相当之大,百姓罹难极其深重。面对这次惨烈的灾情,北洋政府和民间积极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地予以应对,并及时开展和进行了种种减灾救灾的相关活动,一些国际友人也参与其间,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为后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很值得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