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登录
世界农业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版权协议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批量引用
|
Select
欧盟畜牧业氨减排路径研究
周元清, 聂善明, 张利宇, 李南西
世界农业. 2024, 0(02): 48-58.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2.005
摘要 (35)
可视化
收藏
畜牧业氨排放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欧盟畜牧业氨减排相关的法律、指令、推荐技术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建立区域协调组织架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适时更新指令要求,利用补贴等引导农民采用减排技术,同时筛选减排技术形成技术指南,引导农民选择适用减排技术,为畜牧业氨减排提供制度保障。欧盟秉持环境可接受、技术可推广、经济可承担的原则制定减排计划,历经被动氨减排、规划氨减排和氨减排瓶颈三个时期,经过40余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建立了以政研深度交叉为特色的联合工作机制,倡导以提高氮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减排理念,近年来,逐渐转向以多污染物系统控制为目标的“协同减氨降碳”减排策略。
Select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效应与路径研究——来自产业融合视角的经验证据
田红宇, 孟娜娜, 关洪浪
世界农业. 2024, 0(08): 77-89.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7
摘要 (50)
可视化
收藏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应有之举,探寻其促进动能和赋能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1 659个县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从产业融合视角考察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县域内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具体地县域数字金融指数增长1个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提升0.083个点,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在不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下呈现出显著差异,在中西部县域、农业大县、国家贫困县中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效果更明显。产业融合是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路径,但当前主要通过第一第三产业融合来实现,第一、第二产业融合的中介作用尚未凸显。
Select
印度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计划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启示
王学君, 颜筱熹
世界农业. 2024, 0(08): 19-31.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2
摘要 (74)
可视化
收藏
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因其在赔付效率、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有益补充甚至是替代。在实施天气指数保险的国家当中,印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本文在简要梳理印度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计划(RWBCIS)在其农业保险体系构建中的定位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其产品设计、运营体系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具体措施和实施经验。研究发现,印度将RWBCIS定位为传统农作物产量险的有效补充,并结合地理位置、耕地分布及气候类型下的适用性,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RWBCIS的有序实施得益于完备的保险基础数据、健全透明的信息平台、精细化的产品设计和覆盖面广泛的气象网络的共同支撑;通过制定投保作物日历以及监督惩罚机制明确权责分配,提高保险市场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印度实施RWBCIS的政策思路及其在保险运行机制设计上的具体安排,或为中国农业保险顶层制度设计以及产品创新提供值得借鉴的启示。
Select
人口老龄化、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玉婷, 李波, 甘天琦
世界农业. 2024, 0(08): 115-127.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10
摘要 (44)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对于锻铸农业经济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显著降低了农业经济韧性,经过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不变,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削弱农业创新重构能力降低农业经济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降低了农业技术效率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经济韧性遭受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力度在所处粮食功能区划、农业保险水平以及财政支农力度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据此,本文从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鼓励区域差异化发展、完善农业保险保障和财政支农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前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Select
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979个县域的实证分析
齐心, 邓苏昊, 陈珏颖
世界农业. 2024, 0(08): 102-114.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9
摘要 (48)
可视化
收藏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均是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2—2022年18个省份中9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机制检验,检验了县域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影响和提高邻县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在短期和长期内,县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将显著促进整体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影响中或存在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全县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建立基础设施县乡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强化基础设施对县域城乡融合的支撑作用。
Select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第三十六届会议开幕:聚焦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在应对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和贫困方面的重要作用
世界农业. 2024, 0(08): 134-134.
摘要 (52)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4年7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渔委)第三十六届会议在罗马FAO总部开幕.渔委汇聚了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和合作伙伴.本周(7月8—12日)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第三十六届会议将重点讨论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在应对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和贫困挑战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有能力促进减少饥饿、推动可持续增长和扭转环境退化趋势.
Select
三家联合国机构官员表示,苏丹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性饥饿
世界农业. 2024, 0(08): 133-134.
摘要 (55)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4年6月2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新发布了令人震惊的苏丹粮食安全预测数据.上述三家联合国机构领导人警告称,该数据显示苏丹面临着一场毁灭性的饥饿灾难,自21世纪初达尔富尔危机以来,当地形势从未如此严峻.
Select
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第55届年会在成都召开
世界农业. 2024, 0(07): 2-2.
摘要 (26)
可视化
收藏
<正>2024年6月3日,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第55届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四川省副省长胡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华临时代办张忠军、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马德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主席韦恩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出席会议并于会前会见部分参会代表。CCPR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下属的综合主题委员会之一,主要负责制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法典标准,为世界各国制定标准提供重要参考。2006年,我国当选CCPR主席国,秘书处设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并开始主办一年一次的年会。这是我国主办的第17次会议,大会共设置13项议题,会期6天,将审议30多种农药在农产品中400多项最大残留限量草案。来自56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以及10个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Select
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
巩慧臻, 李红宇
世界农业. 2024, 0(08): 44-52.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4
摘要 (57)
可视化
收藏
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前瞻性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城市功能与首都特性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即华盛顿特区在农业创新研究和尖端解决方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华盛顿特区在增强食物供应体系韧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华盛顿特区在推动都市农业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华盛顿特区涉农活动开展是展示农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4个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要注重网络联动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生态系统建立、激发首都特色功能、建立多元交流平台的政策启示。研究华盛顿特区在美国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分工,对于推进中国农业强国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Select
澜湄粮食安全治理:主体动因、复合困境与优化进路
徐佳利
世界农业. 2024, 0(07): 33-44.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7.003
摘要 (29)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粮食安全合作治理机制失灵、赤字不断累积及治理权力下沉的背景下,区域合作逐渐补位,为改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开辟了重要路径。本文聚焦澜湄合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澜湄粮食安全治理的基础和条件,详细分析了澜湄国家参与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的主体动因,力图多维度展现澜湄粮食安全治理对域内国家乃至全球粮食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澜湄国家推进区域粮食安全治理的主体动因在于成员国对粮食安全重视度的提升、强化在全球粮食体系中话语权的需求及优化澜湄国家自身国际形象的必要性。然而,澜湄粮食安全治理也面临着成员国利益诉求差异化、域外大国深度介入、治理风险性因素陡增等复合性困境。未来,中国应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健全区域粮食安全治理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粮食安全合作的区域政治环境,加强在气候变化、灾害防范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粮食安全合作,推动构建澜湄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
Select
加入WTO以来中美经贸关系演变下的大豆贸易研究
马翠萍, 杨水清
世界农业. 2024, 0(05): 69-80.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5.006
摘要 (68)
可视化
收藏
中美大豆贸易是中美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大豆贸易深受中美经贸关系变动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常态化下,中美大豆贸易依存度较高,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的重要性和稳定性不断加强。中美经贸摩擦期间,双边大豆贸易对中美经贸摩擦紧张程度作出即时反应,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世界大豆贸易格局,但中美经贸摩擦并没有改变中美大豆贸易紧密关系。中美经贸关系止跌企稳后,新兴大豆生产国短期内仍无法撼动美国对中国进口大豆贸易的重要地位。长期来看,巴西、阿根廷与美国出口大豆将互补式满足中国大豆需求。据此,中国应维护好与美国、新兴大豆生产国的关系,减少地缘政治风险与基建落户对大豆贸易的影响;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和自贸区国家的伙伴关系,鼓励具有国际经验的大中型企业“走出去”;完善大豆产业政策,引导和调动国内农民大豆种植积极性,增强国内大豆生产能力。
Select
去集体化还是再集体化:日本集落营农组合的镜鉴与启示
肖盼晴, 向晋
世界农业. 2024, 0(07): 21-32.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7.002
摘要 (35)
可视化
收藏
集体化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集体合作、协调一致、权责对等是其基本特征。本文以再集体化实践的组织载体集落营农组合为例,梳理日本集体化的理论研究动态和实践改革进展。研究发现,日本有关集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动态性与阶段性的显著特点。政府主导的去集体化改革虽有利于规模农业的发展,却不适宜小农社会的农业实态,传统的集体化形式也难以适应农村集体产权的现代化转变。在此背景下,再集体化实践中通过集落营农组合成功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正在解体和农村正在消亡的各类要素在组合框架内重构统合,找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路径。鉴于此,中国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明确去集体化的限度与再集体化的必要性及内容。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式,才能切实实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与目标。
Select
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
世界农业. 2024, 0(07): 146-146.
摘要 (33)
可视化
收藏
<正>2024年6月13—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在福建厦门圆满举办。会议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青年学者论坛等多个环节,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两岸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等,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两岸乡村振兴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6月14日上午举办了开幕式和主旨报告。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文书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援先生,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李辉先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王晓斌先生,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先生,台湾孙文南院院长汪明生先生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副会长蒋建平、台湾中兴大学教授黄炳文作主旨报告。
Select
乡村治理秩序重构:机理与现代化方向
耿鹏鹏, 罗必良
世界农业. 2024, 0(04): 61-71.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4.006
摘要 (43)
可视化
收藏
乡村善治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基础。乡土中国历来是一个非制度化极具张力的社会,在“差序格局”的传统秩序内,“三缘”内生出以关系交易、集体行动、人情文化为特征的有序社会规范,从本质上表达为由权利不充分而构筑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存机制。本文以土地赋权、机会开放和保障强化为分析视角,揭示中国乡村治理秩序撕裂与重构的发生机理与现代化方向。本文阐明,随着地权制度改革逐步对农民“赋权强能”以拓展享益空间,经济形态转变与开放赋予农民流动择业与融入现代市场的选择机会,国家多层次社保机制强化农民的发展权利,均在冲击农村传统关系型治理秩序的构筑基础,并以契约化、正式化的现代方式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本文强调,面临农村社会经济交易与社会交往秩序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型,应准确把握乡村现代治理方向,强调三治融合,形成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协调互促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
Select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广德福出席FAO农民奖章颁发典礼
李熙
世界农业. 2024, 0(03): 2-2.
摘要 (25)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4年1月28日上午,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应邀出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为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颁发“农民奖章”典礼。屈冬玉表示,这是他上任以来颁发的首个农民奖章。埃塞俄比亚在阿比·艾哈迈德总理带领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枚奖章不仅是对总理的表彰,也是对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感谢,更是对非洲农业发展的肯定。
Select
农业强国建设:理论内涵、规律趋势和实践路径
贾晋, 彭浩瀚, 王欧
世界农业. 2024, 0(08): 5-18.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1
摘要 (50)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强国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中国要建设的是综合型农业强国,不仅具备较强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而且还能够引领世界农业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任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逻辑主线,农业数字化转型为赋能增值,绿色低碳发展为内生要求,促进城乡融合为关键保障,培育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世界农业强国发展进程具有相似的规律性、趋势性特征,表现为:农业产业份额下降,产业链容量提升;要素投入比重下降,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直接性扶持强度减弱,间接性扶持占比提高;研发投入份额保持稳定,科技创新结构优化。当前农业强国建设主要面临粮食供给压力、产业竞争力弱、科技尖端创新力匮乏、绿色发展要素约束强等问题。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要坚持差异化发展思维、融合发展思维、改革思维,构建安全先进的生产经营体系、低碳环保的绿色农业体系、高端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灵活高效的要素市场体系。
Select
膳食多样性:一个系统性测度
全世文, 李苗苗, 朱文博
世界农业. 2024, 0(01): 52-65.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1.005
摘要 (27)
可视化
收藏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能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中性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其中,现有研究对第三类指数的构建并不完善,第四类指数目前尚属研究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类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差异,并重点构建了第四类指数用来弥补现有测度体系的不足。此后,本文测算了2001-2021年中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并发现膳食多样性指数与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与班尼特定律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论一致。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膳食多样性指数具有良好的信息属性,后续研究应更加重视食物之间的营养功能差异。
Select
印度农业现代化:动因分析、现状特征及发展前景
黑然
世界农业. 2024, 0(01): 41-51.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1.004
摘要 (46)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印度政府农业改革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印度农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以实现农民收入翻番为基准,印度通过实施第二次“绿色革命”、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部门预算和修订农业改革法案等方式,为21世纪的农民提供全面的生计保障。在各项农业改革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印度农业突破了传统模式,呈现出系统有机化、生产机械化、平台数字化及合作国际化的四重特征,基本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体现出鲜明的印度特色。就其前景而言,印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可观,农民收入和福利待遇也将得到更为有力的保障。不过,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印度农业的未来道路也绝非坦途。在具备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该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仍将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此外,印度农业现代化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Select
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镜鉴
曹得宝, 赵方
世界农业. 2024, 0(08): 32-43.
摘要 (43)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农村问题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短板,社区支持农业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从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途径。社区支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具备了一定的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现实适用性。但由于起步较晚,全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呈现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农场经营者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广大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增强的困境。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在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剖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社区支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应在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方面扮演好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农场经营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加深广大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认知与理解。
Select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出席FAO理事会第175届会议
黄波
世界农业. 2024, 0(08): 132-133.
摘要 (31)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上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理事会第175届会议在罗马开幕,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开幕式上,FAO总干事屈冬玉介绍了近期重点工作和取得成效,强调将进一步密切与成员国合作,推动落实各项战略举措,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伙伴关系,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Select
中国糖的市场:结构变化与价格关联
翟天昶, 刘梦婷, 司伟
世界农业. 2024, 0(08): 66-76.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8.006
摘要 (49)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使得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变得联系密切,食糖(甘蔗或甜菜为原料)与淀粉糖(玉米淀粉为原料)就是如此。在对近年来食糖和淀粉糖的消费动态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糖的市场消费结构转变的机理。进一步地,对淀粉糖与食糖的替代或互补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淀粉糖与食糖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价格联系,淀粉糖与食糖间价差推动了中国糖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然而,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含糖食品加工环节,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程度有限,这使近年来在中国居民对糖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食糖消费量依然保持相对稳定,食糖与淀粉糖之间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互补关系。而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将会降低淀粉糖生产成本,使得淀粉糖在中国甜味剂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扩大。中国在食糖市场管理与干预中应重视淀粉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Select
进口扩大背景下中国玉米市场格局与议价能力演变
赵璐璐, 和月月
世界农业. 2024, 0(01): 15-26.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1.002
摘要 (43)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玉米供需缺口逐渐加大和国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测度中国在玉米国际贸易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本文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在国际玉米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玉米进口数量上涨明显,对外依存度提高,且进口来源集中度较高;(2)中国在玉米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长期低于玉米主要出口国,玉米进口价格高于理论进口价格;(3)长期以来,中国在与美国的玉米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当中国进口来源过度集中于美国时,这种议价差距将进一步被放大。推动中国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建立可持续的粮食供应体系对提升中国在国际玉米市场的谈判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大有裨益。
Select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广德福出席“一国一品”南南合作项目启动会
郭粟
世界农业. 2024, 0(01): 2-2.
摘要 (32)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3年12月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举办“一国一品”南南合作项目启动会。受国内委托,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出席会议并致辞。广德福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推动农业生产向更绿色、更包容、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势在必行。2021年,FAO启动了“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通过为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产品打造绿色和可持续的价值链,推动全球粮食体系转型。
Select
西部地区推进乡村建设的现实困难与思路举措
朱满德, 程国强
世界农业. 2024, 0(04): 27-37.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4.003
摘要 (33)
可视化
收藏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现阶段乡村建设的最大短板在西部地区,最大难点也在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乡村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健全、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任务重,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高,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实现脱贫产业健康发展挑战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地域差异性、农民主体性和操作实效性重视不够,以及乡村要素持续外流和公共财力投入有限等一系列突出难题。今后一个时期,应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和乡村建设规律,立足西部实际和农民现实需要,给予西部地区乡村建设特殊且有效的帮扶措施,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提升西部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特色产业持续性、人居环境舒适度和农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夯实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基础。
Select
国际粮农动态:意大利乡村景观项目调研报告
杨慧, 王可依, 王怡雯
世界农业. 2024, 0(01): 129-133.
摘要 (28)
可视化
收藏
<正>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北接阿尔卑斯山,南被地中海三面包围,国土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拥有长达7200千米的海岸线,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温舒适。意大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产品种类丰富,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境内56%的土地属农业用地,是世界传统的农业大国和农业强国~((1))。
Select
农村互联网建设有利于实现化肥减量吗?——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分析
张利国, 陈志杰
世界农业. 2024, 0(01): 79-91.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1.007
摘要 (29)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化肥普遍存在过度施用的情况下,已有不少研究就如何实现化肥减量进行了探讨,但较少关注互联网对化肥施用的可能影响及潜在机制。对此,本文以“宽带中国”为农村互联网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在2010—2020年中国33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互联网的化肥减量效应。结果表明:(1)互联网对化肥施用总量和化肥施用强度分别具有5.2%和6.2%的抑制作用;(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西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互联网的化肥减量效应更明显;(3)机制分析显示,减缓金融支持约束和农业机械化是两条农村互联网建设实现化肥减量的潜在机制;(4)运用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发现,互联网不仅对本市化肥施用具有显著减量效应,对地理和经济属性邻近的城市也同样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Select
当代世界农业丛书
世界农业. 2024, 0(04): 2-2.
摘要 (23)
可视化
收藏
<正>当代世界农业丛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和农业“走出去”,扩大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人员了解国外农业情况、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诠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就及经验提供智力支持。
Select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趋势研判和路径优化
高鸣, 杜志雄
世界农业. 2024, 0(04): 17-26.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4.002
摘要 (35)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各国乡村发展的主要方向。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韩国等典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国际趋势与发展路径包括:依照数字乡村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依据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理念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素养技能培训打造乡村数字人才队伍,依据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依靠协调政府市场关系取得数字乡村建设实效。针对当前中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国外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趋势,本文提出重视基层建设规划、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注重培养数字人才、加速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构建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Select
绿色金融支持和美乡村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李明贤, 徐豫湘
世界农业. 2024, 0(04): 72-82.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4.007
摘要 (34)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打造生态优质的“宜居”乡村、生产兴旺的“宜业”乡村、生活幸福的“和美”乡村。然而目前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冲突及乡村建设资金短板尚未解决的现实挑战,为此本文提出要借助绿色金融之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的积累机制与市场参与的投资机制,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补偿和修复及经营和权属交易。此外,借助绿色金融工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激励相容,最终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
Select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广德福出席欧洲日招待会
李航浩
世界农业. 2024, 0(06): 127-127.
摘要 (34)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地时间2024年5月7日晚,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应邀出席了欧盟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举办的欧洲日招待会活动。广德福首先向欧盟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亚历珊德拉·瓦肯博格致以诚挚问候,并表示,2024年是中国同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新的20年,此次欧洲日活动恰逢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双方领导人刚刚结束会晤。不久前,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在京会见了欧盟委员会农业委员沃伊切霍夫斯基,双方就深化中欧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中方愿以会晤精神为指引,坚持对话协调,深化中欧农业领域合作,在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地理标志、乡村发展、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特别是在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多边框架下保持良好互动,共同推动完善全球粮农治理。
Select
2024年1—4月我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赵若君, 梁勇
世界农业. 2024, 0(06): 136-137.
摘要 (22)
可视化
收藏
<正>1全球粮食供需较为乐观,除乳制品和食糖外大宗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随着2023/2024销售季接近尾声,世界谷物供应形势趋于乐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预测,2023/2024年度世界谷物产量上调至28.5亿吨,同比增长1.2%;供应量37.2亿吨,同比增长1.2%。库存量与消费量之比将达到30.9%的宽松水平。4月FAO食品价格指数为119.1点,较3月修正值上涨0.3%。国际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但同比下降18.3%;国际小麦价格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趋于稳定;国际玉米价格受乌克兰基础设施受损导致物流中断加剧及进口需求高企的影响出现上涨;高粱、大米价格指数下跌;乳制品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在连续6个月上涨后首次出现下滑;肉类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6%,连续3个月上涨;食糖价格指数环比下跌4.4%,连续2个月下跌。
Select
21世纪以来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历程、逻辑、走势及启示
孙天昊, 郝碧榕
世界农业. 2024, 0(06): 27-37.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6.003
摘要 (15)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1世纪以来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历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农业法案演进的特征、逻辑和走势,并探讨其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21世纪后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历程是政府“深度干预”阶段、“市场导向”和福利收缩阶段、兼顾市场和“贸易安全”阶段;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国会两党的力量对比、当年财政的预算约束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是美国农业法案的演进逻辑;优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控制食品和营养项目的预算支出、推动气候智慧型农业议程、增强农业供应链韧性是美国新农业法案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可借鉴美国农业政策的发展经验,从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营养导向型食物供给体系、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增强农业供应链韧性四个方面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Select
高水平开放下粮食市场政策干预对国内外市场整合的影响
王文亭, 林大燕, 许王芳
世界农业. 2024, 0(07): 58-70.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7.005
摘要 (20)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粮食市场整合是新时期高水平开放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周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非线性门阈模型识别粮食的国际贸易成本,并构建结构变动下的时变阈值模型,从价格调整和贸易成本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粮食市场政策干预对国内外市场整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粮价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均显著降低了国内粮价向均衡调整的速度,提高了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贸易成本,导致国内外粮食市场趋于分割,在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了效率损失;而玉米和大豆收储政策改革通过“价补分离”、精准补贴的调整方式,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显著提高了国内外市场整合程度,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向国内外接轨转型,是高水平开放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
Select
农业贸易百问:我国与拉加国家农产品贸易情况及前景如何?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王晓丽
世界农业. 2024, 0(08): 139-140.
摘要 (40)
可视化
收藏
<正>我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加)地理区位不同,农业资源上的互补性较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拉农产品贸易经历了跨越式增长,拉加成为我国农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地,中拉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1 加入WTO以来我国与拉加国家农产品贸易概况2001—2023年,我国与拉加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呈持续增长态势,从25.8亿美元增加至810.3亿美元,年均增长17.0%。
Select
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与贸易形势月报(第33期)
世界农业. 2024, 0(08): 128-131.
摘要 (29)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前,南半球收获、北半球春播基本完成,需关注以下三方面动向.一是谨防天气炒作风险.截至2024年5月,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创同期历史新高,南亚及东南亚多国遭遇高温热浪袭击,需关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是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价格指数5月平均为120.4点,环比上涨0.9%、同比下跌3.4%,谷物和乳制品价格涨幅抵消食糖及植物油价格下跌.
Select
2023年中老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世界农业. 2024, 0(01): 145-145.
摘要 (36)
可视化
收藏
<正>2023年11月30日,2023年中国·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活动并讲话。马有祥指出,澜沧江-湄公河不仅是一条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黄金水道,更是一条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生态走廊。中老两国作为友好邻邦,持之以恒谋合作,全力以赴抓保护,连续多年联合开展渔政执法行动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成功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
Select
国际粮农动态: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调研考察意大利苹果产业发展等4则
世界农业. 2024, 0(02): 133-135.
摘要 (32)
可视化
收藏
<正>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大使调研考察意大利苹果产业发展当地时间2024年1月11—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率队赴意大利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克莱斯市、普雷达亚市等地考察调研。调研期间,广德福一行走访特伦蒂诺省克莱斯市苹果企业,并与意大利苹果协会和企业代表举行座谈,听取了意大利苹果协会主席Ennio Magnani的介绍,详细了解意大利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种植区域布局、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情况,以及品种迭代、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品牌推广等有益实践。
Select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亚太区域第37届部长级会议召开
世界农业. 2024, 0(03): 146-146.
摘要 (32)
可视化
收藏
<正>2024年2月19—2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亚太区域第37届部长级会议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率团出席。马有祥在国别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把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丰富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共同促进本地区和全球粮食安全,马有祥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坚持发展优先,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坚持绿色引领,着力加强农业粮食体系韧性。三是坚持人民立场,全面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Select
数字技术使用、绿色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以晋冀两省梨种植户为例
卫佳静, 郑少锋, 张青松
世界农业. 2024, 0(03): 99-112.
https://doi.org/10.13856/j.cn11-1097/s.2024.03.009
摘要 (82)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的背景下,明晰数字技术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依据晋冀两省1 332份梨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以数字技术接入和数字技术三个维度功能使用(信息查询、信息交流及网络销售)为表征的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绿色认知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接入和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均显著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且功能使用影响效应更大。(2)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引致的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网络销售>信息交流>信息查询。(3)机制分析表明,农户绿色认知在数字技术接入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中未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信息查询>信息交流>网络销售。(4)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功能使用程度越深,对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提升效果越大。据此,建议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有效覆盖,全面提升农户数字技能;推动农户数字技术功能使用纵深发展;加强绿色农业生产宣传教育,提升农户绿色认知。
Select
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与贸易形势月报(第28期)
世界农业. 2024, 0(03): 128-132.
摘要 (28)
可视化
收藏
<正>当前,红海航道受阻加剧,国际大宗农产品海运受到影响,需关注以下动向。一是大米价格上行态势不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23年食品价格指数为124.0点,同比下跌13.7%,但大米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1%,市场预计在2024年中国农历春节和4月穆斯林开斋节到来之前,国际米价可能继续上行。二是不利天气影响在田作物生长。严寒席卷美国平原和中西部,欧洲北部遭遇寒潮,地中海周边产区降水不足,持续影响冬季作物生产。三是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加剧。红海危机扰乱全球谷物运输,航运改道比例激增,威胁农产品供应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