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沈年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4): 114-119.
    为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学类专业集群,本文对江苏苏州及周边地区的29家园林单位进行了园林技术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分别从调查对象的概况、招聘情况、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与校企合作意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设置、实训实习、技能考工和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等方面建议。
  • 张亚平, 蒋向前, 胡普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91-96.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植物适应性、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种植养护难度4个方面,构建水生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确定包含植物成活情况、观赏特性多样性和水体净化能力在内的15项评价因子,并采用该体系对研究区荷花等常见水生植物进行景观综合评价,筛选出优等级(Ⅰ级)景观评价植物6种、良等级(Ⅱ级)景观评价植物29种、一般等级(Ⅲ级)景观评价植物2种。结果表明,荷花、黄菖蒲、睡莲、芦竹、雨久花和梭鱼草等物种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较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种植和养护难度较低,具有推广价值;德国鸢尾和喜旱莲子草等物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其在水生植物景观中的运用。同时,沉水植物因具有优良的水生态功能,在水生植物景观配置中须加以重视,外来入侵植物黄菖蒲、伊乐藻、粉绿狐尾藻、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等在实际应用中也应充分考虑其生态安全性等因素。
  • 徐明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36-140.
    稻鸭共作是近几年主推的绿色高质高效种养模式之一,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产实践,围绕稻鸭共作呈现出的除草控害、除虫防病、施肥改土、中耕浑水、刺激生长、药肥双减和稻米鸭肉品质双提升等优势特点,分析了稻鸭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品种选择、田块选择、设施建设、科学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稻鸭绿色种养技术,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和普通农户推广应用稻鸭共作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 赵红蕾, 张传辉, 孟如愿, 马佳欣, 文仁霜, 于翠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49-55.
    为了探究东北林蛙在人工诱导苏醒过程中适应温度变化的生理机制,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冷冻保护剂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苏醒适应阶段的差异,采用梯度升温方法对冬眠东北林蛙进行人工诱导苏醒,至东北林蛙摄食标记苏醒过程结束。苏醒培养期间取样,未取样林蛙持续培养,取样结束后剩余林蛙常温养殖;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肝脏、肌肉内的葡萄糖含量、尿素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东北林蛙肝脏内上述物质含量与肌肉内各物质的消耗趋势基本一致,但肝脏内各物质含量及其变化幅度远大于肌肉内。冬眠东北林蛙人工诱导苏醒初期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即冷冻保护剂含量明显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苏醒后期,各项含量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肝脏是东北林蛙冬眠过程中对抗低温冷冻环境的主要器官,且冬眠状态的东北林蛙体内会积累冷冻保护剂,随着苏醒过程的进行,温度逐渐上升,机体活动逐渐恢复,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以对抗因缺少能量来源而带来的应激损伤,抗氧化应激能力也随之增强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东北林蛙在0 ℃以下得以生存。
  • 梁统模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9): 7-10.
    节水抗旱稻是一种新型的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节水抗旱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发展优势,包括应对高温干旱环境变化,减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及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等;探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连片地块,选择适应栽培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机械化穴播,播后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杂草防除方式,水分以自然降水为主,田间持水量较低时可采取微喷灌方式,病虫害以防治根结线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为主,可采取“一喷多促”方式在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促进作物生长。目的在于为节水抗旱稻的推广和产量提高提供参考。
  • 王海, 程云, 余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2): 58-62.
    为探究天麻品质、重金属含量及风险,本研究以不同天麻种植基地的21个天麻块茎样品为材料,测定了其水分、浸出物、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总灰分含量,以及重金属铅、镉、砷、汞、铜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21个天麻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天麻样品的水分、浸出物含量、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二氧化硫残留量及总灰分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限定值;各基地天麻样品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含量均低于规定的限定值;各种植基地天麻中5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低于0.7,综合指数为0.08~0.52,重金属污染情况均属于安全水平。
  • 朱嘉琳, 张惠敏, 王慧颖, 顾静恩, 张婧依, 冯鑫红, 李权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93-9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2

    近年来,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解该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保鲜机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结合当前果蔬保鲜发展趋势,总结了高压静电场技术的高效保鲜和环保优势,旨在为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李兆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0): 15-18.
    稻虾共育是一种立体高效的新型种养模式。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稻田选择、虾沟开挖、防逃设施固定、虾苗田管理、成虾场管理、日常管理以及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方面,总结分析了稻虾共育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要点,并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3个方面探讨了稻虾共育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白冬, 陈杰, 陈建辉, 徐永贵, 杨一帆, 赵立尚, 宋佳静, 宋全昊, 金艳, 朱统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1-6.
    为明确不同降水年型与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转运的关系,探索不同茬口的高效生产技术路径,本试验连续2年在河南驻马店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和不同茬口对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转运特性以及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年较歉水年有利于大豆茬小麦植株氮素的吸收,提高小麦植株氮素的积累,促进花后积累的氮素向籽粒中运转;大豆茬和花生茬较玉米茬均可提高小麦植株含氮率,有利于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促进叶片和茎秆+茎鞘中的氮素向籽粒转移,提高小麦植株花前氮运转量和氮素转移率,最终增加小麦籽粒的氮效率和籽粒产量;丰水年较歉水年可明显提高不同茬口小麦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及氮素生产效率。不同降水年型下,大豆茬和花生茬均可促进小麦植株氮素吸收,有利于花后氮素积累向籽粒的运转,从而提高籽粒产量,最终提高小麦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在歉水年条件下以大豆茬效果较好,丰水年条件下以花生茬效果较好。
  • 王寿春, 许晨晨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16-18.
    本文结合杂交中籼稻品种玮两优8612在长江中下游示范区的种植表现,总结分析了该品种的精耕细作栽培技术。玮两优8612在示范区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叶片挺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成熟期秸青籽黄,穗大粒多,产量较高。该品种配套精耕细作栽培技术包括精时精量播种、精细整地、科学管理肥水、适时适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研究结果为玮两优8612在长江中下游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 陈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88-9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1
    本文总结了玉米生产上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常见病害有顶腐病、细菌性茎基腐病、叶斑病、纹枯病和锈病等,常见虫害有黏虫、玉米蚜虫、玉米螟和蓟马等;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精准农业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为玉米生产上病虫害的科学、高效防治提供参考。
  • 吴道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50-5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3

    本文对食用菌方舱栽培的主要设施设备、方舱栽培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该技术是利用先进设备和设施满足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条件,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该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具有建设投产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收益好和产业发展迅速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投入成本较大、能耗较高等挑战。研究结果为该模式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程林, 王宗亚, 黄双双, 邬洪艳, 李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70-73.
    氮素利用率是影响作物实现高产稳产的直接因素之一。在氮肥生产过程中加入氨基酸等天然活性物质生产氮肥改性增值产品,是对普通氮肥进行增值改性,提高氮素利用率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氨基酸增值氮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氨基酸增效剂对作物、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氨基酸增效剂的增产效用,并对氨基酸增值氮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氨基酸作为一种肥料增效物质,能够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根系构型,对植物生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其增效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植物—土壤—肥料”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为新型氨基酸增值肥料的创制和应用提供参考。
  • 孙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23-26.
    瓜蒌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品种,不仅可以用于加工、生产食用瓜蒌籽,还可作为中药材的原料,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均较高。为发展瓜蒌特色产业,探究瓜蒌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本文总结分析了瓜蒌高产栽培技术,以增加从业者收入,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为瓜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刘晓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78-8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17

    由镰刀菌属等多种真菌侵染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土传病害。近年来,该病害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对小麦生产及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该病害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 姜德元, 卢德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5): 71-74.
    掌握稻虾共生种养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稻虾种养优势,是实现稻虾共生种养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总结了稻虾种养生产过程中水稻田块选择与改造、水稻田间管理、虾苗放养、饲养中水位和水质调控以及小龙虾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措施,为绿色高效开展稻虾共生种养提供参考。
  • 廖堂清, 王竹信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6): 53-56.
    为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探索科学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营林技术等策略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均具有明显效果,可综合地理、气候和林情等情况,合理选择防治策略。
  • 屈洋, 马雯, 刘晓婷, 薛玉莹, 王可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9): 20-24.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大豆高密度种植下的产量。本试验以宝豆10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栽培密度:22.5万株/hm2(D1)、24.0万株/hm2(D2)、25.5万株/hm2(D3)和27.0万株/hm2(D4),于大豆4~5片复叶期设置喷施清水(E0)和稀释500倍乙烯利(E1)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乙烯利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种植密度下(D3、D4),E1处理的大豆叶片SPAD值和Pn优于E0处理;E1处理的株高、节间长较E0处理有所降低;E1处理的产量水平较E0处理分别提高6.51%和30.19%。大豆品质性状方面,喷施乙烯利对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来看,宝豆10号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可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和茎秆性状,其产量最高。
  • 胡显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4): 53-5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4.012
    保护、利用森林资源,需依托科学的规划调查,有效了解林业资源的生长及分布情况。将3S技术应用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能够确保规划调查工作高效真实。为进一步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本文结合3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从遥感(RS)技术应用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应用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原理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优势,从监测和调查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介绍了主要工作内容,探讨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图形数据采集、解译标志建立、小班判读区划、外业调查和空间图形库建立等方面,对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陈华琼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37-4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09

    为进一步降低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提高预防能力,加强治疗手段,本文对该病常用检测技术、具体防治措施以及治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早期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测,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消毒防护、猪场日常管理、市场监管、防控意识以及疑似病害处理等,治疗技术包括疫苗研发与药物治疗技术。以上分析为生猪养殖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武凤侠, 陈硕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5): 18-2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5.005
    农业产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中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应对技术措施。冬小麦生产不仅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雨涝、冻害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还遭受着病虫草害等生物灾害的侵扰,农业的丰产丰收受到考验;生产上应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提出选择优质高抗冬性小麦品种,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统防统治病虫草害等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为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提供合理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建议,对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 李欣颐, 王力, 张颖, 王萱, 黄珏, 徐芷婷, 施雨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92-9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2
    食用花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植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重要的药食同源食品之一,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结合相关研究进展,对常见食用花卉的种类、营养成分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讨论。食用花卉种类较多,常见食用花卉包括菊花、茉莉、玫瑰、桂花和槐花等;食用花卉开发的重点价值是其营养潜力,抗氧化活性成分、矿物成分等是食用花卉的主要营养成分;食用花卉产品包括花茶、花酱等,相关产业仍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进一步改造升级。研究结果为食用花卉的深入研究和产业链升级提供参考,对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李瑞, 丁茂文, 费维新, 张付贵, 朱宗河, 周可金, 余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66-7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性极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钝化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较为实用的绿色经济策略之一。为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研究现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1年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论文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21年全球土壤重金属钝化领域的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dous Materials以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杂志刊发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较多,国家级基金等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来源。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镉污染修复是重金属钝化修复领域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机构。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钝化材料修复污染土壤的机理,可同时修复多种重金属的新型钝化材料筛选,以及结合重金属低积累品种或栽培措施等方面,提高修复效果,降低修复成本。
  • 玉新爱, 吕丽丽, 肖荣华, 韦家书, 刘盛武, 陈日红, 韦政依, 刘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4.
    昌两优馥香占是高产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2和2023年连续2年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东西村示范种植。本文总结了示范种植的昌两优馥香占全生育期、抗性情况、产量情况和碾米品质表现等特点,并从选好地块、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适龄抛插、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防控病虫草害和完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昌两优馥香占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 梁亚萍, 鲁莹, 李彦, 姜碌, 李嘉, 李修伟, 方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6): 128-131.
    昆虫标本在昆虫学相关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昆虫实物标本在制作、保存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昆虫数字化标本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因具有诸多优势,受到教师和实验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介绍了昆虫实物标本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昆虫实物标本存在的问题、昆虫数字化标本的优势以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不断建设、完善和优化昆虫标本提供参考。
  • 田洪平, 卢国彩, 高金鹏, 田洪霞, 李付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2): 98-102.
    为明确山东潍坊地区灯诱昆虫的种群结构和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于2019—2022年连续4年利用高空诱虫灯监测昆虫,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昆虫种群结构和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9—2022年高空诱虫灯共诱集到昆虫261 778头,包括5个目,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包括9科42种,其中夜蛾科和螟蛾科为优势科,棉铃虫为优势种,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为丰盛种。优势种和丰盛种发生盛期棉铃虫为6—7月份;亚洲玉米螟为6月中旬至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桃蛀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根据害虫优势种的发生动态,可在不同时间对优势种进行重点精准测报和防控。
  • 林瑾, 何理琴, 周康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9): 101-10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9.021

    本文对红曲中辅酶Q10的来源、产量提升方法、检测方法、提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为含辅酶Q10的红曲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辅酶Q10是红曲霉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不仅展现出多种生物活性,还能有效减轻红曲中他汀类成分的副作用。提高红曲中辅酶Q10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优化发酵条件、选育高产菌株。辅酶Q10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光谱法和色谱法。在提取技术上,主要采用皂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来提取微生物来源的辅酶Q10。目前微生物来源的辅酶Q10被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 张蒙生, 陈敏, 丁玲, 李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4): 72-78.
    为了解横沙东滩围垦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现状,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10月(秋季)、2020年4月(春季)在横沙东滩自然潮滩和成陆区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工作。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种,自然潮滩物种数高于成陆区;自然潮滩和成陆区优势种明显不同,自然潮滩优势种为圆锯齿吻沙蚕、河蚬、缢蛏和谭氏泥蟹,成陆区优势种为日本新糠虾、日本旋卷蜾蠃蜚和摇蚊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成陆区(481.60 ind./m2)高于自然潮滩(302.40 ind./m2),平均生物量为自然潮滩(84.50 g/m2)高于成陆区(6.71 g/m2)。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H′、Jd)为自然潮滩高于成陆区。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横沙东滩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明显差异,ABC曲线表明成陆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影响。
  • 王超超, 李菁菁, 赵羡波, 齐凌峰, 马显滔, 沈海庆, 季舜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31-35.
    烟叶工业分级对提升原料纯净化水平、烟叶使用质量、加工均质化水平以及模块配方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业分级的标准依据和操作模式,探究了主要控制点、控制方式及发展趋势,针对工业分级质量要求,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为烟叶工业分级技术在卷烟产品原料均质化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陈静, 郭延乐, 崔群香, 宰学明, 郝振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136-139.
    阳台农业正在逐渐拓宽大众的认知,有效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阳台农业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体验耕种、释放压力的需求,且其在具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同时,还能提供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本文介绍阳台农业的主要应用模式,重点分析阳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种植成本投入、产业链条完善、种植管理技术规范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包括建立健全阳台农业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做好阳台农业种植品种选育工作,优化现有技术,以及大力推广阳台农业,为该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 张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2): 63-67.
    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以感染3~6周龄的肉鸡为特征,主要引起心包液-肝炎综合征,其传播范围广,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较大。禽腺病毒有12种血清型,因血清型众多,给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诊断及防控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对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其他检测技术,以及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生物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 牛艳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31-34.
    温室栽培番茄可以通过调节适宜的环境条件,缩短番茄生长周期,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番茄全年供应。为提高北方地区温室大棚栽培番茄的质量和产量,本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对温室番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温室准备及整地,选种,幼苗培育(育苗床准备、药剂浸种、播种和苗期管理),移栽准备(整地施肥、棚室消毒、覆盖地膜、幼苗处理和移栽定植),定植后管理(温度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生长调节、花果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治)等,以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温室番茄种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借鉴。
  • 蔡河山, 胥丹, 曾庆桓, 黎晓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133-13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29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及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实际案例教学分析与探讨。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实际案例,对其调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调查区域划分、土壤布点原则及数量确定、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指标及检测方法确定以及检测质量与结果查验等方面,制订实际案例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践表明,该实际案例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该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张立媛, 琦明玉, 曲颖超, 温雅辉, 李志光, 王振普, 孙宇丹, 赵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3): 1-7.
    为明确内蒙古赤峰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资源的表型差异,本研究引进特早熟区、早熟区、中熟区和晚熟区共516份糜子材料,连续两年在赤峰地区进行糜子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在不同年份的田间调查中,2021年生育期相对较集中的是晚熟区的糜子品种。2022年生育期相对较集中的是早熟区的糜子品种。2021年、2022年特早熟区糜子品种均表现植株矮、茎秆细、叶片短而细,叶片数少,遗传多样性整体相对较低。2021年早熟区糜子品种植株偏低,植株茎秆粗,叶片宽且长,叶片数较少;2022年表现植株偏低,植株茎秆较细,叶片较窄,叶片数较少但叶片最长。2021年中熟区糜子品种的植株最高、茎秆较粗、叶片数最多;2022年表现植株较高、茎秆较粗且叶片短而宽。2021年晚熟区糜子品种的植株较高、茎秆较粗;2022年表现植株最高、茎秆最粗且叶片数最多。各生态区糜子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大,特早熟区品种主穗重、主穗粒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早熟区品种的主穗重、草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中熟区品种主穗长度、草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晚熟区品种的主穗长度、主穗粒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特早熟区谷子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整体较低;中熟区谷子品种和晚熟区谷子品种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
  • 陈龙, 刘小玲, 阚画春, 王维, 郑曙峰, 李淑英, 陈敏, 陈超, 徐道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2): 68-73.
    棉花是主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采摘的棉花脱绒处理后,会遗留棉籽,除了少部分优良品种的棉籽得以保留,大部分棉籽成为废弃物。为了进一步实现棉粕的饲料化高效利用,本文阐述了棉粕作为饲料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棉粕脱毒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结果表明,在家禽、家畜和水产动物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发酵棉粕,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其应用朝着多功能化、精细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棉酚脱毒技术目前的3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各有利弊,将其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棉酚含量。
  • 程从新, 邹禹, 王接弟, 占新春, 张培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7-11.
    徽香粳977是以镇稻14号为母本,武香粳14号为父本选育的粳稻品种,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本文分析了徽香粳977选育过程、农艺性状特征、生产上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徽香粳977具有优质食味、高产、大穗、综合性状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安徽单季晚粳、双季晚粳稻区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原则是稳基础、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粒重和结实率,以获取较高的品质和产量。研究结果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普丽丽, 许晓岚, 钟烽韬, 唐果, 朱菲菲, 庄沐豪, 黄楚梵, 蒋锋, 刘鹏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01-10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4
    为降低鲜食玉米采后呼吸强度,减缓其营养物质的流失,维持其感官和口感品质,本文总结分析了其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及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影响鲜食玉米采后保鲜的因素包括品种、病虫害、温湿度和周围气体等。鲜食玉米物理保鲜技术包括低温、气调、包装、辐照和臭氧等;化学保鲜技术包括涂膜、酸性硫酸钙处理等;生物保鲜技术包括竹叶提取物、油用牡丹丹皮提取液和复合生物保鲜剂等。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 张诗琦, 刘含章, 胡能兵, 朱守晶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01

    本文总结分析了农田土壤锌含量分布现状、锌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小麦对锌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小麦籽粒锌营养强化途径等。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部分小麦主产区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有影响,一般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在根部压力或蒸腾作用下被输送到地上部,或者被横向输送到韧皮部,由韧皮部进行向上或向下的运输,再被运输到各组织和器官中。小麦锌强化途径包括遗传改良育种、农艺改良和生物技术应用等。研究结果为小麦富锌育种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 陆保国, 胡芹远,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74-7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8

    本文阐述了新型肥料的含义、主要产品类型和作用,以及其研发应用现状,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需关注的环节。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强化肥效验证、筛选实用产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和提升农户认知度等策略,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 李海燕, 王彪, 朴钟云, 李宏博, 鲁巍巍, 赵鑫, 李艳辉, 郝宁, 邢巧娟, 屈高扬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13-11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7

    本文从师资力量、教学平台、教学体系和教学考核4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提升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体系,以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化措施,并探索构建凸显中药特色“一核心、两阶段、三单元、四确保”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其体系优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医药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农业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