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玉新爱, 吕丽丽, 肖荣华, 韦家书, 刘盛武, 陈日红, 韦政依, 刘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4.
    昌两优馥香占是高产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2和2023年连续2年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马坡镇东西村示范种植。本文总结了示范种植的昌两优馥香占全生育期、抗性情况、产量情况和碾米品质表现等特点,并从选好地块、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适龄抛插、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防控病虫草害和完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昌两优馥香占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 王寿春, 许晨晨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16-18.
    本文结合杂交中籼稻品种玮两优8612在长江中下游示范区的种植表现,总结分析了该品种的精耕细作栽培技术。玮两优8612在示范区种植表现出生育期适宜,叶片挺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成熟期秸青籽黄,穗大粒多,产量较高。该品种配套精耕细作栽培技术包括精时精量播种、精细整地、科学管理肥水、适时适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研究结果为玮两优8612在长江中下游及相似区域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 包山敏, 王崇进, 向成轶, 王颖, 白建明, 隋启君, 杨万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1): 8-1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1.002

    本文基于马铃薯现阶段的育种工作情况,总结分析了其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现阶段,马铃薯育种主要依据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具有简便、有效和确保薯种纯度等优点,同时做好薯种脱毒、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工作;育种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品种资源收集、种薯生产能力、种薯生产技术、脱毒种薯质量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能力。提出马铃薯育种工作发展对策,包括建立良好的育种环境、科学引进马铃薯品种、创新马铃薯育种方式以及更新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发展提供参考。

  • 沈年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4): 114-119.
    为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学类专业集群,本文对江苏苏州及周边地区的29家园林单位进行了园林技术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分别从调查对象的概况、招聘情况、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与校企合作意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设置、实训实习、技能考工和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等方面建议。
  • 徐明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36-140.
    稻鸭共作是近几年主推的绿色高质高效种养模式之一,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生产实践,围绕稻鸭共作呈现出的除草控害、除虫防病、施肥改土、中耕浑水、刺激生长、药肥双减和稻米鸭肉品质双提升等优势特点,分析了稻鸭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品种选择、田块选择、设施建设、科学管理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稻鸭绿色种养技术,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和普通农户推广应用稻鸭共作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 赵红蕾, 张传辉, 孟如愿, 马佳欣, 文仁霜, 于翠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49-55.
    为了探究东北林蛙在人工诱导苏醒过程中适应温度变化的生理机制,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冷冻保护剂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苏醒适应阶段的差异,采用梯度升温方法对冬眠东北林蛙进行人工诱导苏醒,至东北林蛙摄食标记苏醒过程结束。苏醒培养期间取样,未取样林蛙持续培养,取样结束后剩余林蛙常温养殖;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肝脏、肌肉内的葡萄糖含量、尿素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东北林蛙肝脏内上述物质含量与肌肉内各物质的消耗趋势基本一致,但肝脏内各物质含量及其变化幅度远大于肌肉内。冬眠东北林蛙人工诱导苏醒初期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即冷冻保护剂含量明显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苏醒后期,各项含量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肝脏是东北林蛙冬眠过程中对抗低温冷冻环境的主要器官,且冬眠状态的东北林蛙体内会积累冷冻保护剂,随着苏醒过程的进行,温度逐渐上升,机体活动逐渐恢复,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以对抗因缺少能量来源而带来的应激损伤,抗氧化应激能力也随之增强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东北林蛙在0 ℃以下得以生存。
  • 屈洋, 马雯, 刘晓婷, 薛玉莹, 王可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9): 20-24.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大豆高密度种植下的产量。本试验以宝豆10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栽培密度:22.5万株/hm2(D1)、24.0万株/hm2(D2)、25.5万株/hm2(D3)和27.0万株/hm2(D4),于大豆4~5片复叶期设置喷施清水(E0)和稀释500倍乙烯利(E1)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乙烯利对大豆光合特性、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种植密度下(D3、D4),E1处理的大豆叶片SPAD值和Pn优于E0处理;E1处理的株高、节间长较E0处理有所降低;E1处理的产量水平较E0处理分别提高6.51%和30.19%。大豆品质性状方面,喷施乙烯利对籽粒的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来看,宝豆10号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可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和茎秆性状,其产量最高。
  • 陈静, 郭延乐, 崔群香, 宰学明, 郝振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136-139.
    阳台农业正在逐渐拓宽大众的认知,有效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阳台农业有利于满足城市居民体验耕种、释放压力的需求,且其在具有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同时,还能提供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本文介绍阳台农业的主要应用模式,重点分析阳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种植成本投入、产业链条完善、种植管理技术规范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包括建立健全阳台农业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做好阳台农业种植品种选育工作,优化现有技术,以及大力推广阳台农业,为该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 王海, 程云, 余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2): 58-62.
    为探究天麻品质、重金属含量及风险,本研究以不同天麻种植基地的21个天麻块茎样品为材料,测定了其水分、浸出物、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总灰分含量,以及重金属铅、镉、砷、汞、铜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21个天麻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天麻样品的水分、浸出物含量、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量、二氧化硫残留量及总灰分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的限定值;各基地天麻样品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含量均低于规定的限定值;各种植基地天麻中5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低于0.7,综合指数为0.08~0.52,重金属污染情况均属于安全水平。
  • 张亚平, 蒋向前, 胡普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91-96.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植物适应性、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种植养护难度4个方面,构建水生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确定包含植物成活情况、观赏特性多样性和水体净化能力在内的15项评价因子,并采用该体系对研究区荷花等常见水生植物进行景观综合评价,筛选出优等级(Ⅰ级)景观评价植物6种、良等级(Ⅱ级)景观评价植物29种、一般等级(Ⅲ级)景观评价植物2种。结果表明,荷花、黄菖蒲、睡莲、芦竹、雨久花和梭鱼草等物种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较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种植和养护难度较低,具有推广价值;德国鸢尾和喜旱莲子草等物种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其在水生植物景观中的运用。同时,沉水植物因具有优良的水生态功能,在水生植物景观配置中须加以重视,外来入侵植物黄菖蒲、伊乐藻、粉绿狐尾藻、凤眼莲和喜旱莲子草等在实际应用中也应充分考虑其生态安全性等因素。
  • 普丽丽, 许晓岚, 钟烽韬, 唐果, 朱菲菲, 庄沐豪, 黄楚梵, 蒋锋, 刘鹏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101-10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4
    为降低鲜食玉米采后呼吸强度,减缓其营养物质的流失,维持其感官和口感品质,本文总结分析了其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及生物保鲜技术的应用。影响鲜食玉米采后保鲜的因素包括品种、病虫害、温湿度和周围气体等。鲜食玉米物理保鲜技术包括低温、气调、包装、辐照和臭氧等;化学保鲜技术包括涂膜、酸性硫酸钙处理等;生物保鲜技术包括竹叶提取物、油用牡丹丹皮提取液和复合生物保鲜剂等。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 孙文娟, 周连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1): 71-7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1.015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可能会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引起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特征的变化。本文从重金属种类与浓度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速率、生物量、生物量碳、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功能基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 吴道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50-5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3

    本文对食用菌方舱栽培的主要设施设备、方舱栽培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该技术是利用先进设备和设施满足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长条件,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该模式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具有建设投产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收益好和产业发展迅速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投入成本较大、能耗较高等挑战。研究结果为该模式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杜少波, 鄂崇毅, 祁姝瑾, 赵天悦, 谢惠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1): 104-10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1.021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和防治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探讨当代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研究应用,为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 孙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23-26.
    瓜蒌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品种,不仅可以用于加工、生产食用瓜蒌籽,还可作为中药材的原料,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均较高。为发展瓜蒌特色产业,探究瓜蒌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本文总结分析了瓜蒌高产栽培技术,以增加从业者收入,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为瓜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王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0): 5-10.
    为筛选适宜皖西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对Y两优9826等24个水稻新品种的生育期、种植表现以及产量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120~138 d,多数品种生育期130 d,有效穗数200.1万~330.3万/hm2,结实率70.4%~92.8%;各品种实际产量为7 851.0~12 426.0 kg/hm2。综合各品种生长表现,品种林两优1771、荃优879、万丰优818、玮两优8612和晶两优8612的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好,可在该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 施发贵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1): 10-14.
    为筛选适合皖南地区种植的单季优质丰产粳(糯)稻品种,本研究选择镇糯29、浙沣糯188和皖垦糯2号等13个粳(糯)稻品种以及1个对照品种当粳8号在皖南地区试验点进行单季稻品种展示比较试验,从品种的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综合抗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全生育期131~141 d,除当禾715(131 d)外,其余品种全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品种当粳8号(133 d);各品种株高80.8~112.0 cm,分蘖能力表现一般或较强,株型表现适中、较紧凑或紧凑,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镇糯19、宁香粳9号、徽粳805和南粳5055;产量超过9 000 kg/hm2的品种有宁香粳9号(9 758.2 kg/hm2)、镇糯19(9 316.1 kg/hm2)、浙沣糯188(9 215.3 kg/hm2)、皖垦糯2号(9 016.5 kg/hm2)和南粳5055(9 005.2 kg/hm2),其中镇糯19、宁香粳9号田间稻瘟病发生较重,宁香粳9号、南粳5055田间纹枯病、白叶枯病发生较重,栽培管理上要重视这些病害的防控。综合各品种产量及抗性表现,筛选出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的单季粳(糯)稻品种皖垦糯2号、镇糯19和浙沣糯188,宁香粳9号、南粳5055可作为优质水稻进行生产,种植期间须加强病害防治。
  • 陈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88-9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21
    本文总结了玉米生产上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玉米常见病害有顶腐病、细菌性茎基腐病、叶斑病、纹枯病和锈病等,常见虫害有黏虫、玉米蚜虫、玉米螟和蓟马等;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精准农业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为玉米生产上病虫害的科学、高效防治提供参考。
  • 朱嘉琳, 张惠敏, 王慧颖, 顾静恩, 张婧依, 冯鑫红, 李权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93-9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2

    近年来,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解该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保鲜机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结合当前果蔬保鲜发展趋势,总结了高压静电场技术的高效保鲜和环保优势,旨在为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 陈华琼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37-41.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09

    为进一步降低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提高预防能力,加强治疗手段,本文对该病常用检测技术、具体防治措施以及治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早期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血清学检测,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消毒防护、猪场日常管理、市场监管、防控意识以及疑似病害处理等,治疗技术包括疫苗研发与药物治疗技术。以上分析为生猪养殖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梁统模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9): 7-10.
    节水抗旱稻是一种新型的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节水抗旱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发展优势,包括应对高温干旱环境变化,减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及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等;探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连片地块,选择适应栽培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机械化穴播,播后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杂草防除方式,水分以自然降水为主,田间持水量较低时可采取微喷灌方式,病虫害以防治根结线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为主,可采取“一喷多促”方式在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促进作物生长。目的在于为节水抗旱稻的推广和产量提高提供参考。
  • 周鹏, 柯碧英, 黄思敏, 徐谙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3): 102-10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3.020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现代林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林业建设实践,总结分析了该技术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其应用涵盖了森林资源清查与信息管理、林业制图、遥感图像处理、森林采伐设计、营造林规划设计以及森林火灾、病虫害监测等多个方面。在林业制图方面,GIS技术提高了制图的精确度和效率,为林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GIS技术还具备数据、图像处理等功能,为森林采伐和营造林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森林保护和监测方面,GIS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林火和病虫害监测等方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中,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推动了现代林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GIS技术将在林业生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张丽华, 黄自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6): 79-8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6.019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为同属近缘种,是茶园中发生较普遍的两种害虫。本文从昆虫病毒制剂、性信息素、病原细菌和真菌、茶树挥发物及天敌利用等方面概述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两种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深入开展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和解决生产上两种害虫为害提供参考。
  • 李新河, 黄宁, 李志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3): 1-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3.001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工作实践,总结分析了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以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翻压或间作绿肥作物,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改善其理化性质,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应用绿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其籽粒产量,同时对其氨基酸、蛋白质等品质性状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的绿肥种类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不同,根据田间土壤肥力情况、生产目标等选择适宜的绿肥作物,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品质。

  • 蔡河山, 胥丹, 曾庆桓, 黎晓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133-13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29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及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重视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实际案例教学分析与探讨。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实际案例,对其调查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调查区域划分、土壤布点原则及数量确定、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指标及检测方法确定以及检测质量与结果查验等方面,制订实际案例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践表明,该实际案例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该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赵婉月, 刘王兵, 张红梅, 彭晓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9): 70-7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9.015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主题为“耕地保护”,期刊来源为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的741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近十年耕地保护领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研究已得到稳定性重视,研究力量及机构较为稳定;耕地质量、耕地资源、农户补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制度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耕地保护领域研究或将更加聚焦农户行为、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

  • 林瑾, 何理琴, 周康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9): 101-105.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9.021

    本文对红曲中辅酶Q10的来源、产量提升方法、检测方法、提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为含辅酶Q10的红曲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辅酶Q10是红曲霉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不仅展现出多种生物活性,还能有效减轻红曲中他汀类成分的副作用。提高红曲中辅酶Q10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优化发酵条件、选育高产菌株。辅酶Q10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光谱法和色谱法。在提取技术上,主要采用皂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来提取微生物来源的辅酶Q10。目前微生物来源的辅酶Q10被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 包山敏, 隋启君, 杨万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3): 140-14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3.029

    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管理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实践。对云南高原特色智慧农业发展成效进行分析,包括农业产业链逐渐延长,规模化经营成效明显,以及自主创新成果突出。探究智慧农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的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以烟草、花卉、咖啡、茶叶和种业等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特色智慧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烟草产业,应用产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花卉产业,建设可追溯体系发展茶叶和咖啡产业,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种业资源。本文为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 陆保国, 胡芹远,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74-7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18

    本文阐述了新型肥料的含义、主要产品类型和作用,以及其研发应用现状,分析了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需关注的环节。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强化肥效验证、筛选实用产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和提升农户认知度等策略,为加快新型肥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 顾寒月, 罗丹妮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141-144.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31

    本文以安徽池州青阳县乡村旅游为例,运用PEST-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县域乡村旅游开发在产业扶持、经济、社会和科技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产业扶持方面,加大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经济方面,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社会方面,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对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科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县域乡村旅游开发可充分利用产业支持、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优势,同时克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不足,抓住市场机遇,应对竞争和环境等挑战,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张美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7): 14-18.
    申优28是利用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组成的杂交粳稻品种。本文介绍了申优28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其全程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包括选种、控制播期、调控花期、机械割叶、机械辅助授粉、收割及烘干等操作技术,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提供技术指导。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米质优且抗病性强等综合优势。为充分发挥申优28产量潜力,从适时播种、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和适宜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 李海燕, 王彪, 朴钟云, 李宏博, 鲁巍巍, 赵鑫, 李艳辉, 郝宁, 邢巧娟, 屈高扬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7): 113-116.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7.027

    本文从师资力量、教学平台、教学体系和教学考核4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提升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体系,以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化措施,并探索构建凸显中药特色“一核心、两阶段、三单元、四确保”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其体系优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医药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农业人才奠定基础。

  • 于茜, 朱媛媛, 周竹琇, 左文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1): 94-98.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1.019

    乌鳖返春口服液是一种结合了现代药物与食品特性的产品。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查找其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其活性成分的可能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筛选活性成分作用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作用的关键靶点网络,并对这些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其核心通路,以构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的作用网络。结果表明,共获得该口服液活性成分75个,基于活性成分得到384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筛选得到75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到892个条目,KEGG富集到164条通路。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大黄蒽醌类、黄酮类和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作用于AKT1、TNF和IL6核心靶点,以PI3K-Akt、HIF-1、mTOR和FoxO为信号通路来实现。

  • 程从新, 邹禹, 王接弟, 占新春, 张培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3): 7-11.
    徽香粳977是以镇稻14号为母本,武香粳14号为父本选育的粳稻品种,2022年通过品种审定。本文分析了徽香粳977选育过程、农艺性状特征、生产上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徽香粳977具有优质食味、高产、大穗、综合性状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安徽单季晚粳、双季晚粳稻区种植;其高产栽培技术原则是稳基础、争足穗、攻大穗、提高粒重和结实率,以获取较高的品质和产量。研究结果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杨芩, 刘立波, 刘雅兰, 张婷渟, 蒋瑶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0): 135-140.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0.028

    为更好地服务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涉农专业植根于地区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服务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和推进了新农科建设。本文从新农人培育模式现状分析、改革主要内容、基本经验和推广应用成效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师资队伍、教学平台、课堂革命、实践资源、实践改革和创新创业“六位”一体的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一体系),创新了专业建设行业专家委员会和“135”专业建设与管理的内外调动协同两个机制(两机制),集成了理论课堂、田间劳动、课程实践、毕业论文和创新创业训练等关键培养环节互融互促的五融合教学体系,并凝练提升形成了“一体系两机制五融合 ”新农人培育模式。该模式操作性强,可复制,可为地方本科高校涉农专业深化新农科建设和提升农林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 蔡婷婷, 张锡庆, 吴梓瑜, 罗发妹, 鲁绍凤, 何太洁, 刘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8): 95-9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21

    基于铁皮石斛种植实践,从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其人工栽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区常见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和叶斑病等)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能够传染蔓延,主要由真菌、病毒和细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不在植株间传染蔓延,主要是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常见为害较大的害虫有蛞蝓、蜗牛、红蜘蛛、蚜虫和蚧壳虫等。根据不同病虫的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为进一步提升人工种植云南铁皮石斛的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 郝润华, 冯子江, 郭晖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0): 58-62.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0.012

    本研究以河南新乡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4类园林绿地为调查对象,采用样方法调查园林绿地植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群落结构和物种来源,对比分析各类型植物群落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Patrick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B),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园林植物共计318种,分属93科207属。从绿地水平空间上看,不同园林绿地植物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公园绿地(264种)、单位附属绿地(173种)、居住区绿地(105种)和道路绿地(84种);从植物的垂直空间分布上看,乔灌木层植物组成种类较丰富,而地被层的植物组成种类数量相对较低。植物群落配置以乔+灌+草结构为主,乡土植物占所调查植物物种总数的60.4%。植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结果和反映物种丰富度的Patrick指数和Margalef指数结果一致,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营建及园林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 李兆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0): 15-18.
    稻虾共育是一种立体高效的新型种养模式。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从稻田选择、虾沟开挖、防逃设施固定、虾苗田管理、成虾场管理、日常管理以及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方面,总结分析了稻虾共育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要点,并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3个方面探讨了稻虾共育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胡显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4): 53-57.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4.012
    保护、利用森林资源,需依托科学的规划调查,有效了解林业资源的生长及分布情况。将3S技术应用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能够确保规划调查工作高效真实。为进一步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本文结合3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从遥感(RS)技术应用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应用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原理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优势,从监测和调查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介绍了主要工作内容,探讨了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图形数据采集、解译标志建立、小班判读区划、外业调查和空间图形库建立等方面,对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郑皓遥, 秦新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5): 59-63.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5.014
    鉴于红豆属植物在生态保护、生态服务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性,本研究梳理并分析有关红豆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揭示红豆属植物研究进展、趋势以及关键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现状。收集CNKI数据库中有关红豆属植物的文献,借助CiteSpace、Excel等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可视化处理以及关键词聚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1年,年度发文量波动式增长,2021年发文数量最高,呈现突破式增长;韦小丽发文量较多(29篇),存在多个较大的作者群,已经形成中大型合作网络的基本骨架,但作者群间的合作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形成了高校、研究院并重的研究格局,贵州大学林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该领域发表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影响力;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群簇现象,该领域机构、机构群之间的合作交流还有提升空间;相关研究集中在红豆属物种的育苗和造林等方面,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人工林探析、野生群落特征探析及保护、植物资源利用探析;当前,学者对红豆属植物的木材利用以及野外种群复壮较为关注,红豆属下多物种的濒危保护、生态恢复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基于研究现状与趋势,建议加强基础研究与跨学科融合,促进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