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尺度下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评价

骆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41-144

PDF(1136 KB)
PDF(1136 KB)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Vol. 30 ›› Issue (2) : 141-144.
乡村振兴

乡镇尺度下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评价

  • 骆云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为了解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结合耦合模型与系统学思想,采用CRITIC-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乡镇数据库等数据,以W县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地区2021年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以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均值来看,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处于上升期,社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好,空间上相似性和差异性兼具;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整体处于勉强协调以上阶段,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关键词

生态系统 / 经济系统 / 社会系统 / 耦合协调度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骆云. 乡镇尺度下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评价.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2): 141-144

参考文献

[1] 冯俊华,张路路,唐萌. 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系统科学学报,2021,29(3):92-96.
[2] 张文爱,王俊然. 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对重庆的实证检验[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35(2):39-49.
[3] 周忠凯,张晨,李柏震,等. 基于资源代谢理念的乡村人居空间优化研究:以山东生态乡村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6):8-14.
[4] 詹芳芷,田思月,刘志成. 基于第二道绿隔规划的北京市平原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23,30(1):26-34.
[5]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等.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19,38(8):1993-2007.
[6] 王建国. 中国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缘起、策略建构和实践探索[J]. 城市规划学刊,2023(1):11-19.
[7] 黄磊,吴传清,文传浩. 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西部论坛,2017,27(4):83-92.
[8] 陈东军,虞虎,钟林生,等. 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区域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神农架林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23,45(2):417-427.
[9] 罗万云,王福博,戎铭倩.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动态演化: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22,42(12):4729-4741.
[10] 李旭辉,朱启贵. 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综合评价[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7):96-105.
[11] 陈子曦,青梅. 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收敛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39(6):42-60.
[12] 杨培峰,焦泽飞. 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方法在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的运用:以四川威远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9):2308-2319.
[13] 陈晓红,周宏浩,王秀. 基于生态文明的县域环境—经济—社会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18,33(1):94-101.
[14] 丁学谦,吴群,刘向南,等. 土地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来自中国282个地级市的经验研究[J]. 资源科学,2022,44(11):2233-2246.
PDF(1136 KB)

10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