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程芳梅, 于爱华, 陈文斌, 葛兆建, 吴春, 洪立洲, 乔海龙, 孙健雄, 陈应江, 王为, 周汝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5, 31(6): 135-139

PDF(421 KB)
PDF(421 KB)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Vol. 31 ›› Issue (6) : 135-139.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33
农业经济·管理

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信息 +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empow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in Yancheng City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uthor information +
History +

摘要

为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助力农业强市建设,本文以盐城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培育现状,并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路径。研究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链主”企业带动能力、产业融合深度和品牌影响力等环节需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5个方面实施路径,分别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源头动力;利用园区赋能,强化载体支撑;培育壮大“链主”企业,拓展增值空间;加快农业品牌提优,提升价值链竞争力;完善政策支持,健全全产业链发展保障体系。本文为研究区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为相关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and ass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agricultural city, this article takes Yanche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empow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further improvement is needed in the driving ability of “chain owner” enterprises, the depth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brand influence. Based on this, 5 implementation paths are proposed to empower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namely enh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viding source power; empower the park and strengthen carrier support; cultivate and strengthen “chain owner” enterprises, expand value-added space; accelerate th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brand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value chain; improve policy support and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guarantee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This article injects new momentum in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hil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relevant regions.

关键词

农业全产业链 / 农业强市建设 / 新质生产力 / 农业高质量发展

Key words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agricultural city /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程芳梅 , 于爱华 , 陈文斌 , 葛兆建 , 吴春 , 洪立洲 , 乔海龙 , 孙健雄 , 陈应江 , 王为 , 周汝琴. 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 31(6): 135-13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33
CHENG Fangmei , YU Aihua , CHEN Wenbing , GE Zhaojian , WU Chun , HONG Lizhou , QIAO Hailong , SUN Jianxiong , CHEN Yingjiang , WANG Wei , ZHOU Ruqin.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empow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in Yancheng City with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31(6): 135-139 https://doi.org/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6.033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化的结果,其初始目标聚焦实现对农产品品质的全程把控,从而保障食品安全[1]。我国积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工作,明确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指引与新的发展要求。如今,农业全产业链概念界定更加清晰。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2]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3]。新质生产力中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3]。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并迅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相继推出。相关学者多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等角度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洪银兴[4]研究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来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途径。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理论逻辑在于当前农业全产业链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尚处于探索阶段[1],具体探索新质生产力和农业全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机制与实施路径的深入研究尚显不足。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内涵较为丰富,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链条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将现代农业作为全市的3张名片之一进行打造。随着农业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亟需新的生产力动能。本研究立足发展现状,结合高水平推进农业强市建设的工作需求,客观分析新质生产力和农业全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总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成效,剖析当前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为相关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现状分析

1.1 研究区农业全产业链取得的成效

1.1.1 产业优势发挥,建链集群初具规模

经过农业产业化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盐城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重点培育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水产、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等6条市域主导全产业链,培育大闸蟹、西兰花、草莓等20多个县域特色产业链,总体形成了“千亿主导产业支撑、千家龙头企业引领”的发展格局。编制了盐城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以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镇村参与,一体化推进全产业链科学布局,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镇一级建设加工园区和物流节点。市县绘制全产业链总体布局图、全产业链关联图、全产业链招商图、重点链结构示意图及发展布局图,市级层面主推6条重点产业链,县域形成N条特色产业链,全面延伸产业链条到镇村,实现全产业链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发展。通过高位谋划“建链”、产能提升“稳链”、龙头培育“强链”、融合发展“延链”,深度拓展农业的多元功能,充分挖掘乡村的多重价值,构建丰富多样的产业业态,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5]

1.1.2 龙头企业壮大,载体平台支撑有力

盐城聚焦特色产业,聚力打造产业集群。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数据,截至2024年,创成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个,省级现代农(渔)业园区13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1 800家。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该地打造了“盐之有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1个。招引了中粮、光明、牧原、温氏等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先正达、中江、隆平高科等知名种业企业落户,培育了射阳大米、大鹤蛋业、正源创辉、乾宝湖羊等全国产业标杆,有力支撑了全产业链建设,产业链创新集聚度进一步提升[6]

1.1.3 市场竞争力增强,综合效益提升

全产业链建设是融合农文旅、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研究区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农民创新创业,通过培育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中央厨房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积极打造以“盐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各县(市、区)平台为配套的“1+9+N”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矩阵,持续开发特色化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平台服务管理效能[7]。组织实施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搭建平台、完善服务、创新模式[8],鼓励发展农产品“生鲜电商+”“中央厨房+”、直播带货和社交营销等经营模式。

1.2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的待提升环节

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核心驱动力[9]。当前,研究区全产业链建设已有一定基础,而在对标打造更具竞争力、引领性的现代化产业链方面有以下需进一步关注的环节,以建设农业强市。

1.2.1 “链主”企业带动

“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位居主导地位,主导行业生态和资源整合,定义产品和创设市场,是提升产业链绩效的龙头品牌型企业[9]。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网数据,截至2024年,盐城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4家,其中,传统初级加工领域(如粮食粗加工)企业占比50%以上,产业结构性方面,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企业集群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部分存在生产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产品增值空间受限等问题。全市范围内尚未出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龙头企业,现有产业链核心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资源整合、市场网络构建等方面,尚未形成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产业生态圈,制约了产业链价值层级的整体跃升。

1.2.2 产业融合层次和协同效应

全产业链建设有利于凝聚资源要素、优化合作机制,实现多主体互利共赢。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数据,近年来,盐城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8个,但与其他农业发达城市相比,新业态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深度仍显不足,发展形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挖掘农业在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潜在功能,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与拓展效果有限。农产品分销和物流配送体系暂不成熟,与本地农产品的衔接不够紧密。农业园区部分服务能力和带动作用不强,在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方面仍需加大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效能。

1.2.3 产品市场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品牌农业通过取得相关认证和商标权,提高市场认知度,获得良好口碑,从而获得较高效益,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品牌打造是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一环[5]。经过多年努力,盐城拥有13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以及6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农业全产业链布局角度考虑,品牌数量仍有待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畜禽、水产养殖及其加工领域,知名品牌的打造仍需加强。部分区域公用品牌及产品品牌在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方面相对较弱,存在品牌数量多但知名度低、品类繁杂但精品化缺乏等问题。部分品牌缺乏系统化的资源整合与统一运营,能在市场上形成重要影响力的精品品牌数量有限,仅有少数品牌如“盐之有味”“射阳大米”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体系。

1.2.4 资源要素的供给和支持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入推进,知识型劳动者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已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实践中,部分乡村产业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部分农村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高素质人才短缺不仅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也影响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9]。智慧农业领域已有所探索,但其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智慧农业的要素投入、技术创新和数据整合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

2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径

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从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赋能、壮大“链主”企业等方面加快培育和提高新质生产力,激发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2.1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源头动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前提。面对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任务,亟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方面,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如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等产业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选题机制,重点聚焦种业创新、农机装备、智慧农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共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多方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加速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智改数转”。另一方面,发展农业绿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区被定位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10]。当前,亟需推动产业链向绿色化转型。在优质粮油、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等产业链,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强化绿色投入品创新,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11]。在特色水产和县域主导产业链如西兰花、草莓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构建全链条节约减损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次,构建多层次人才引培体系。人才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需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加大高精尖人才引进,鼓励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创新中心和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专题项目、产业教授等方式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一批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优势。此外,需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畅通科研院所与链上企业对接渠道,探索“定制创新+潜力前瞻”双驱动模式,解决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合作不通畅等问题,实现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12]

2.2 利用园区赋能,强化载体支撑

发展园区经济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农业园区是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作用[13]。以园区为核心,通过规模化种养加的运营方式,推动资本、人才、科技等现代要素集聚,促进“生产+加工+科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的园区资源,进一步支持园区内企业构建紧密的产业联接,通过“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政府(园区)+产业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能够整合农资、农机、农艺、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和服务主体,对实现循环增值、梯次增值、全链增值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共建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突出加快中央厨房、中农联云仓农商城、大丰区沿海冷链物流智慧城等农产品物流加工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发展农产品绿色低碳运输,创新农产品冷链共同配送、生鲜市场+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农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需深化信息智能化应用,加快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农产品流通中枢系统。优化农产品产销平台,推进供应链全要素数据中心建设,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部署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市场价格波动实时监测、物流资源智能调度和质量追溯体系数字化重构。

2.3 培育壮大“链主”企业,拓展增值空间

实践证明,“链主”是产业链集群的核心,能够持续带动产业链条上相关联的中、小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并驱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13]。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对推动一产向后延伸,二产上下联动,三产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型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培强本地“链主”企业,支持对产业链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贡献度高的农产品加工“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如粮油、果蔬、水产等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运用新兴技术和绿色技术开发高端定制化、“小而精”、“优而美”的特色农产品,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对接“链主”企业,嵌入产业链分工体系,形成产业链上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主体“铺天盖地”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链主”企业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实力强、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质量优异的农业企业和项目,发挥其强链、带链作用。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招引具有“补链延链强链”功能的“链主”企业。此外,持续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9]。建议市级层面储备一批特色链项目,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培育区域特色链,打造“绿色原料基地+智能加工中心+智慧物流网络+数字营销矩阵”四维联动体系,形成空间布局集约化、产业衔接嵌套化、价值增值梯度化的复合型产业生态系统。

2.4 加快农业品牌提优,提升价值链竞争力

质量品牌是农业全产业链生命力的重要依托,应强化现有品牌资源统筹整合利用,走好质量兴链、品牌强链之路[9]。新质生产力与品牌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一方面,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深化“1+9+N”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7],制定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盐”字绿色农产品生产规范,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对获得认证的“盐”字绿色品牌产品加强证后监管,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并提炼农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品牌故事。将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乡土民俗等元素充分融入农产品品牌建设中,从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宣传,拓宽推广渠道。深化与主流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合作,打造品牌线上形象,借助流量带动销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强化农业全产业链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增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为产业升级注入文化动力。

2.5 完善政策支持,健全全产业链发展保障体系

立足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开展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注重加强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为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信息智能化等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策支持注重创新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应用。同时,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激励金融机构提供产业链信贷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农业全产业链险种。引导“链主”企业为全产业链上的小规模主体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和增信服务,以提供融资支持。
综上,本文对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成效,分析新质生产力和农业全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从“链主”企业带动能力、产业融合发展、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剖析当前盐城市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待提升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盐城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链体系的提档升级和迭代更新。研究强调了平台赋能、壮大“链主”企业、品牌优化等策略在提升农业全产业链质态效益和拓宽价值空间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一步完善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和相关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培.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对外经贸2025(1):35-38,105.
2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1(6):16-19.
3
毛世平,张琛. 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J]. 农业经济问题202445(4):36-46.
4
洪银兴. 新质生产力及其培育和发展[J]. 经济学动态2024(1):3-11.
5
施建霞. 打造盐城农业“靓丽名片”[J]. 江苏农村经济2022(8):13-16.
6
陈文斌,邓晔,程芳梅,等. 农业强市建设背景下盐城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2436(9):87-92.
7
王娟. 打造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亮丽名片[J]. 群众2024(10):8-9.
8
薛盛堂. 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J]. 唯实2022(12):71-73.
9
曾俊. 扬州市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考[J]. 唯实2024(5):69-71.
10
杨群义.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盐城探索[J]. 江苏农村经济2024(11):33-34.
11
朱齐超,李亚娟,申建波,等. 我国农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2224(1):73-82.
12
梁文凤,秦小丽. 江苏淮安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0(4):146-153.
13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J]. 江苏农村经济2023(11):11-12.

基金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科研基金(YHS202203)
盐城市自然科学软课题(yckerkt2024-18)
盐城市委决策咨询研究课题(SWJCZX2024)
PDF(421 KB)

11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