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东, 才旺卓玛, 央珍, 索珍, 确宗, 赵亚军, 杨飞, 张智, 王灏
为明确西藏阿里地区影响油菜生产的关键因素并筛选适宜栽培措施,以‘青油17’为材料,开展播期、播量及施氮量单因素试验。播期试验(S)设5月13日(S1)、5月18日(S2)和5月23日(S3)3个处理,播量为22.50 kg/hm2;播量试验(D)于5月13日播种,设6个播量,分别为4.50 kg/hm2(D1)、9.00 kg/hm2(D2)、13.50 kg/hm2(D3)、18.00 kg/hm2(D4)、22.50 kg/hm2(D5)、27.00 kg/hm2(D6);施氮量试验(N)于5月13日播种,播量为22.50 kg/hm2,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N1)、150.00 kg/hm2(常规施肥,N2)、 195.00 kg/hm2(N3)、240.00 kg/hm2(N4),按照底肥:蕾薹肥=6:4的方式施用。系统调查油菜生育期、产量、品质等主要性状表现。结果显示,播期对油菜生育进程影响最为显著,推迟播种导致全生育期缩短,会使油菜产量降低16.27%和28.57%、芥酸含量下降;播量增加主要通过改变单株有效角果数来影响产量,最优播量13.50 kg/hm2时产量达峰值,且播量与硫苷含量极显著相关(r=0.0533);施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2021),最佳施氮量195.00 kg/hm⊃2;时产量较N1提升81.10%,过量施肥则抑制生长。综合得出,西藏阿里地区油菜高产栽培参数为5月13日播种、播量13.50 kg/hm2、施氮量195.00 kg/hm2。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可作为筛选油菜生产关键技术(播期、播量和施氮量)的主要参考指标。研究还发现,油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0.1599),易受栽培措施影响,而含油量遗传稳定(变异系数0.0319);播期处理中5月18日播种(S2)综合品质最优,含油量提升4.10%~4.60%,硫苷含量最低;施氮量150.00 kg/hm2(N2)时“双低”表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