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7871是由178S和R71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早熟、抗倒伏、优质、高产和稳产等特点。本文总结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该品种在2016—2017年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中,全生育期130 d,平均产量9.51 t/hm2,外观品质优,适口性、抗病性较好;其高产栽培注重培育壮秧,控制无效分蘖,争取有效穗数,促大穗,提高结实率,重点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制种技术要点包括合理安排播差期,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和巧喷赤霉酸生长调节剂等。研究结果为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为一季中稻、麦茬直播稻和再生稻种植提供参考。
为在南方地区寻求金顶侧耳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采用拌料、装袋、灭菌、出锅、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和采收等常用生产步骤,对玉米芯、玉米芯杂木屑、棉籽壳和杂木屑棉籽壳等11个配方,以及普通培养室地上堆放培养(A1)、空调培养室地上堆放培养(A2)等6种培养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甘蔗渣配方10污染率最高,为11.67%;单一棉籽壳配方5污染率较高,为5.33%;杂木屑棉子壳配方7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0.86%;单一玉米芯配方3生物学效率最低,为61.26%;而杧果木屑和甘蔗渣混合配方11生物学效率一般,为82.35%。从成本及经济效益来看,选择当地材料优化金顶侧耳的培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用普通网格架培养室栽培(C1),经济效益可观。可为该物种优产、高质生产提供参考。
为探索高效、环保的苹果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与品质,本文总结分析了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的优势,以及免套袋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免套袋栽培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合理的选址及规划、选择优良果树品种、科学施肥、适时灌溉和修剪整形等;病虫害防治包括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研究结果为苹果免套袋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为筛选有效促进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亲鲎性腺发育及产卵的生物饵料,选取成年中国鲎15对,于2021年7—8月开展生物饵料实验,以菲律宾蛤仔(A组)、双齿围沙蚕(B组)、近江牡蛎肉(C组)、菲律宾蛤仔+双齿围沙蚕(D组)和近江牡蛎肉+双齿围沙蚕(E组)5组生物饵料投喂亲鲎,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比较卵径、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以及1龄幼体头胸甲宽,研究不同饵料对中国鲎繁殖性能和后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D组产卵数量和次数均高于其他试验组,其次是E组,混合试验组产卵数量和质量均高于单独试验组。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和菲律宾蛤仔组合投喂较适合开发为亲鲎性腺强化培育的生物饵料,对性腺发育及产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安全、高效、优质的中国鲎性腺促熟饵料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短缺问题,开展产量与赤霉病抗性协同改良,为该麦区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种源。【方法】以苏麦3号为供体亲本(抗源),以矮败周麦16、周麦16、轮选136和轮选6号为受体亲本,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合Fhb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技术(简称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快速获得DH系,并对这些稳定品系进行株高、抽穗期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评价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共获得51份半冬性、矮秆、白粒且携带Fhb1的DH系。在2个环境(2020河南和2020北京)下,51份DH系平均病小穗数分别为5.7和7.3,平均严重度分别为27.7%和35.2%,与中感对照淮麦20无显著差异;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3 t,略低于对照品种周麦18(8.5 t)。结合赤霉病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结果,选择DH116(轮选20)作为重点系进一步进行赤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鉴定。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发现,轮选20在4个环境下均达到中抗-高抗对照抗性水平;每公顷产量在2个环境下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比对照抽穗更早、植株更矮(P<0.05)。轮选20两年区试分别比对照百农207增产4.6%和1.7%,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3.5%;区试利用喷雾和单花滴注2种接种方法综合评价轮选20为中感-中抗赤霉病。分子标记检测发现,轮选20携带半矮秆基因Rht-D1b;在已知春化基因Vrn-A1、Vrn-B1和Vrn-D1位点均携带隐性等位基因。通过小麦660K SNP芯片分析显示,轮选20与4个亲本有64.7% SNP是一致的,亲本周麦16、轮选136、轮选6号和苏麦3号对轮选20的直接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9.8%、12.6%、6.1%和11.5%。【结论】利用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实现了小麦高产和赤霉病抗性协同提高,培育出符合黄淮冬麦区生态类型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轮选20。
为筛选出适用的香蕉组培苗栽培基质,开展以生物炭为主要物料的栽培基质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以‘中蕉8号’为香蕉组培苗,椰糠、铁粉和生物炭为基质材料,通过在椰糠中添加系列体积比的生物炭(2%、5%、10%、20%、50%)及铁粉,设置7个处理,于2022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试验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生物炭对椰糠的大部分性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同时添加铁粉大幅降低了基质有效磷含量。生物炭添加低于20%时,香蕉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了3.5%~193.8%,地下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了22.2%~39.8%,植株氮含量显著提高了5.0%~182.9%(B10I除外)、钾含量显著提高了7.1%~178.1%,说明添加生物炭改善了香蕉组培苗的氮素和钾素营养。生物炭添加量高于20%,尽管对基质的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抑制香蕉植株生长。同时添加铁粉,大幅降低了基质有效磷含量,也抑制了植株的生长。综合比较,在椰糠中添加2%~10%体积比的生物炭适用于香蕉组培苗栽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笔者简述了彩叶桂的基本定义,并依据其叶色变化将现有新品种划分为纯色和复色(嵌合体)2种类型,阐述了彩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3种色素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叶色变化机理,总结了桂花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应加强彩叶桂基因功能分析和育种技术创新,获得具有优异性状、适应性强与观赏性佳的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彩叶桂育种工作持续发展。
为探讨利用不同栽培方式最大化实现水生美人蕉植株不同功能,以水生美人蕉为栽培对象,以模拟其原位生长环境条件为对照,设置对照、土壤+营养液、土壤+水、基质+营养液、基质+水、营养液和水7种不同栽培方式,采用种子发芽育苗的方式育苗,人工栽培管理6个月,调查植株营养器官(株高、根长、分蘖数、最高分蘖叶片数)生长状况、繁殖器官(花序数、花序观赏期、成熟蒴果数和种子数)生长状况和不同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部器官生物量、地下部器官生物量和繁殖器官生物量)累积分配规律。调查数据显示,上述所有数据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均达到最大/高值,在基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为次最大/高值,在水栽培条件下均降低/减少到最低/小值,美人蕉植株长势最弱,甚至后期出现茎尖生长点坏死的现象。与对照中的美人蕉植株相比,营养液栽培条件下上述所有调查数据均显著增大/高,而水栽培条件下上述所有调查数据显著降低/减少。研究结果证明,营养液栽培方式既满足了水生美人蕉植株适合水培的自然属性,又提供了总量充足且各组分比例均衡的养分元素,最适合水生美人蕉植株的生长发育,是未来水生美人蕉作为鲜切花和盆花栽培的首选栽培方式。
为解决栽培华北蓝盆花品质形成的差异问题,以野生华北蓝盆花和栽培华北蓝盆花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广泛靶向技术分析方法对野生华北蓝盆花和栽培华北蓝盆花药用部位代谢物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华北蓝盆花中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华北蓝盆花。野生华北蓝盆花花序中的代谢物与栽培华北蓝盆花中不同。野生华北蓝盆花中与非生物胁迫(干旱和盐分)相关的一些重要氨基酸的含量明显较高。栽培华北蓝盆花中苯丙氨酸和类黄酮合成上游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表明合成的次生代谢物的初始阶段可能有所不同。
探讨四川盆地设施避雨栽培对线椒生长、激素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影响机制。以线椒‘川椒20’为试验材料,设置设施避雨处理和露地对照,测定2个处理中线椒株高、顶端组织激素含量,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有关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表明,设施避雨栽培后线椒株高前期无显著差异,中后期避雨栽培株高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13、1.5倍;设施避雨栽培单株产量为露地栽培单株产量的74.9%;避雨栽培后赤霉素含量是露地栽培的1.29倍,茉莉酸含量是露地栽培的63.3%。GO分析发现,2个处理生物功能主要在胁迫反应和防御反应方面显著富集,分子功能方面,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结合、腺苷酸结合、二磷酸腺苷结合显著富集。KEGG通路分析发现,相对于避雨栽培,露地栽培线椒在二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CaGA2ox1.1(Gibberellin 2-beta-dioxygenase 1,T459_20483)、CaGA2ox1.2(Gibberellin 2-beta-dioxygenase 1,T459_24753)、CaGA2ox8(Gibberellin 2-beta-dioxygenase 8,T459_05864)、CaGRP3(Gibberellin-regulated protein 3,T459_06266)4个与赤霉素降解有关的基因下调表达。四川盆地设施避雨栽培后,线椒顶端组织赤霉素降解基因表达量降低,赤霉素含量增高,造成线椒徒长,最终导致设施避雨栽培后的线椒产量低于露地栽培。
【目的】优异品质是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首要目标性状,筛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高的早代系和优异糯玉米组合,明确老挝糯玉米材料的育种潜力,为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aize6H-60K芯片,获得33份糯玉米材料的高质量基因型数据用于聚类分析。结合碘染试验和糯质基因分子检测,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糯质基因的类型。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组配的439个组合的品质等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配合力分析,明确老挝糯玉米早代系的育种潜力。对筛选出的优势组合开展品质性状多人品鉴试验,鉴定出最有潜力的优质糯玉米组合。【结果】利用56 626个高质量SN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老挝材料与国内材料属于不同的分支,可以被区分开来。供试的23份老挝早代系均为糯质玉米,且其中16份属于wx-D10型,3份属于wx-D7型,另外4份为未知类型。老挝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介于0.14-0.35,宜在高世代进行选择。组配的439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蒸煮品质的均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京科糯2000和石糯2号,与渝糯7号没有显著差异。老挝糯玉米早代系F02、F22、F25和F28的所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可用于国内糯玉米品质性状的改良。优异组合M02×F02和M22×F22在多人品鉴试验中,约86%的人评价为等级优。【结论】老挝糯玉米地方种遗传变异丰富,与国内糯玉米自交系有一定的遗传距离,可能存在新的糯质基因等位变异,在糯性和果皮厚度等品质性状上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于国内糯玉米材料品质性状的改良。
为研究不同品种蛋白桑在陕北榆阳风沙区的适应能力,以4种不同生态型的3年生蛋白桑(‘榆引桑-1’、‘榆引桑-2’、‘榆引桑-3’和‘榆引桑-4’)为材料,分别从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产量特性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4种蛋白桑的适应性,为陕北风沙区蛋白桑育种提供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4种蛋白桑均具有较好的越冬性能,能在榆林地区安全越冬;‘榆引桑-1’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得比其他品种好(P<0.05)。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表明,4个蛋白桑品种间除蒸腾速率外,叶绿素含量、净光合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为‘榆引桑-1’最高,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为‘榆引桑-1’和‘榆引桑-4’最好。4个蛋白桑品种总产量之间差异不大,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在各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最好的为‘榆引桑-1’和‘榆引桑-4’,而‘榆引桑-1’的单株生物学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4个蛋白桑品种间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和灰分无差异,但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榆引桑-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4.9 g/kg,分别是‘榆引桑-2’、‘榆引桑-3’和‘榆引桑-4’的1.19、1.43、1.13倍。相关分析表明,桑树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与株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茎叶鲜重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榆引桑-1’可作为陕北榆阳风沙区较适宜的蛋白桑品种。
标记辅助选择(MAS)和基因组选择(GS)育种极大地提高了水稻育种效率。由于上位性和基因多效性的影响,如何保证MAS和GS育种的实际效果仍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问题。本研究对113个籼稻品种(V)及565个杂交种(TC)的12个品质性状和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探讨了12个品质性状和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共检测到381个主效显著相关位点(SAL)和1759个与这些主效SALs发生了上位性互作的微效SALs。筛选出322个位于SALs内或附近的候选基因,其中204个为克隆基因。通过对候选基因的优势单倍型和微效SALs的理想等位基因进行聚合分析,挖掘了39个有利于性状改良的MAS分子模块。通过构建遗传网络,鉴定到91个多效性位点。此外,本研究比较了将主效SALs、微效SALs和上位性SALs作为GS预测模型的协变量的预测精度与不使用SAL作为协变量的预测精度的差异。在TC数据集的大多性状中4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无显著差异。但在V数据集中,加入主效SALs、微效SALs和上位性SALs分别显著提高了5(26%)、3(16%)和11(58%)个性状的预测准确性。这些结果表明,上位性SALs可为亲本品系预测提供相当高的预测能力。这些结果为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水稻分子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