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和2019年对草莓苗期进行不同高温和持续天数的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设置32℃/22℃、35℃/25℃、38℃/28℃和41℃/31℃共4个水平,以28℃/18℃为对照,高温胁迫天数包括2、5、8和11d共4个处理,高温处理结束后将草莓苗移植到Venlo型玻璃温室进行正常栽培实验。基于各处理下首批商品果实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实验处理的综合得分,分析其与不同胁迫温度和持续天数的关系,构建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以探究苗期高温对温室草莓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不同处理天数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花青苷含量的影响不尽相同,4个草莓内在品质的权重大小分别是,可滴定酸(0.33)>花青苷(0.25)>维生素C(0.23)>可溶性糖(0.19)。模糊综合评价的得分显示,35℃下处理8d和11d以及38℃下处理2d和5d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得分最高(均大于0.8),35℃下处理2d和5d以及32℃处理下得分居中(0.6~0.8),38℃下处理8d和11d以及41℃处理下得分最低(0~0.6)。研究构建的综合内在品质模型对温室草莓综合品质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相对误差(RE)为0.06%。因此,草莓苗期一定程度的高温处理(35℃下11d以内或38℃下5d以内)有助于成熟果实综合内在品质的提高,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苗期高温下温室草莓的综合内在品质。
关键词
草莓 /
苗期高温 /
果实品质 /
评价模型 /
模糊评价法
{{custom_keyword}} /
徐超, 高芮, 王明田, 杨再强, 韩玮, 郑盛华.
苗期高温对草莓果实营养品质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模型建立.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12): 785-793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2202); 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_0928); 四川省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项目(省重实验室2018-重点-05); 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区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AESMA-OPP-20190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80810)
{{custom_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