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温产量模型确定山东夏玉米拔节前后的极端高温阈值

张琪, 唐婕, 冯一淳, 张艺璇, 蔡成良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12): 795-800

中国农业气象 ›› 2017, Vol. 38 ›› Issue (12) : 795-800.

基于积温产量模型确定山东夏玉米拔节前后的极端高温阈值

  • 张琪, 唐婕, 冯一淳, 张艺璇, 蔡成良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参考已有的积温-产量模型方法,利用山东省10个气象站点1983-2012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据模拟其间逐小时温度,分拔节前和拔节后两个时段确定山东省夏玉米的极端高温阈值,并对研究区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温度主要分布在17~35℃区间,拔节后不同温度持续时长较大;有效积温转化为实际产量的比例系数有随时间增大的趋势;山东省夏玉米拔节前、后两个阶段极端高温阈值分别为35.2℃和34.5℃;基于此阈值统计的极端高温发生日数由西部平原地区向东部沿海半岛地区减少,拔节后较拔节前频发,研究期内极端高温发生日数有随时间增多的趋势。

关键词

极端高温阈值 / 积温产量模型 / 夏玉米 / 拔节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琪, 唐婕, 冯一淳, 张艺璇, 蔡成良. 基于积温产量模型确定山东夏玉米拔节前后的极端高温阈值.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12): 795-800

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898);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06);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储备项目(201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53;41571491)

文章所在专题

玉米

小麦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