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分析

张旭, 周丽,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45(04): 112-124

渔业科学进展 ›› 2024, Vol. 45 ›› Issue (04) : 112-124. 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231121002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分析

  • 张旭, 周丽,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组成对养殖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全面系统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养殖中后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于2022年6―10月逐月监测上海市崇明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内水质指标,同时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了养殖期内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功能结构特征,并探讨了二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养殖池塘在养殖中后期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p 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在养殖期水体中,6―8月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7―8月的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处于较高水平,优势门为细菌中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病毒中的尾噬菌体门(Uroviricota),而在属水平上,丰度占比前10的优势属在多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如7月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细菌和8―10月的有尾噬菌体目(unclassified_o_Caudovirales)病毒丰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微生物的主要功能为代谢功能包括能量代谢、全局和概览图、氨基酸代谢等,不同月份的功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6―7月代谢途径丰度明显高于8―10月,而优势细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上述功能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的影响趋势一致,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最显著的环境因子,溶解氧、总磷的影响作用稍弱。在养殖水体中,丰度占比较大的致病菌为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养殖水质调控及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养殖塘 / 中华绒螯蟹 / 宏基因组学 / 微生物群落 / 功能 / 环境因子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旭, 周丽, 蔡敏, 崔娜欣, 庞思, 邹国燕, 赵志勇, 袁泉, 黄伟伟, 张亚雷.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24, 45(04): 112-124 https://doi.org/10.19663/j.issn2095-9869.20231121002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1503);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二期项目(2022-LHYJ-020304);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21DZ120220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卓越团队建设计划/助跑计划项目(沪农科卓[2022]023)共同资助

34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