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70-7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8
    植物油脂是一类主要从植物种子中提取的脂质,由甘油三酯组成,在食品、医疗和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植物油脂合成与积累过程不仅受油脂合成通路功能基因与调控基因调控,也受植物内部生理状态变化与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阐明植物油脂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改善植物油脂含量和组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综述总结近年来有关植物油脂合成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涵盖植物油脂合成通路基本模型、植物油脂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油脂积累过程中关键转录因子或调控蛋白、其他因素对油脂积累的影响、植物油脂合成与积累机制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方面,为植物油脂合成机制研究和油料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新见解。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1-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1
    为充分挖掘利用优异高粱种质资源,选育高粱新品种,提高黑龙江省高粱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179份高粱资源为试验材料,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12个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79份高粱种质资源在12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变化在13.70%~128.32%,大小表现为着壳率>粒形>角质率>株高>单穗粒重>壳色>粒色>穗柄长>千粒重>穗柄径>茎粗>抽穗日数。相关分析得出,单穗粒重与千粒重、株高、抽穗日数、茎粗、穗柄径和穗柄长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千粒重与穗柄径、茎粗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着壳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聚类分析可将179份高粱资源分成4个类群,宜在不同类群间选配亲本开展杂交以培育新种质。筛选出DY042、DY048、DY155三份资源可用作食用高粱改良的基础材料。DY062可作为提高粒重、穗重,降低着壳率的亲本加以利用。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79-96.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9
    生物炭是以农业生物质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制成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溶性固态物质。在土壤固碳、温室气体减排、土壤改良及微生物应用等方面均具有潜在功效。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炭及其改性土特性和生物炭在微生物、环境、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研究,考虑生物炭基本性质,重点分析生物炭改性土理化性质、水-力特性与其基本性质相关关系以及生物炭技术应用前景。结果如下,(1)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主要受制备生物炭的生物质原料和热解温度影响;(2)生物炭施加到土体中可改变土体理化性质,如:土体颗粒相对密度、孔隙结构和pH等,影响土体的水-力特性;(3)生物炭在农业、生态和环境领域的应用易受其孔隙率、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等因素影响。研究综述添加生物炭对土体基本特性影响,指出目前研究不足,为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炭技术应用及在新技术领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65-7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7
    为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蛋鸡慢性热应激的影响,将6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热应激组(HS)、热应激褪黑素低剂量组(HS+MT 1 mg·kg~(-1))和热应激褪黑素高剂量组(HS+MT5 mg·kg~(-1))。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MT可提高热应激蛋鸡血清MT浓度、采食量和产蛋率。MT处理后,热应激蛋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皮质酮(CORT)、热休克蛋白70(HSP70)、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大黄卵泡(LYF)颗粒细胞层和卵泡膜层厚度增加。与HS组相比,HS+MT 1 mg·kg~(-1)组卵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糖蛋白激素受体(LHCGR)和雌激素受体2(ESR2)表达水平升高,HSP70表达水平降低。综上,外源性MT可有效增强热应激蛋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调节免疫、蛋白质代谢和激素水平,提高生产性能。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13-27.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2
    玉蜀黍属(Zea)又名玉米属,包含玉蜀黍(俗称玉米,Z. mays)及其野生种,是全球重要谷物之一,也是基础研究的模式植物。为深入解析该属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利用NCBI已发表的201个玉蜀黍属植物Illumina二代测序数据,通过组装、注释和分析,全面探究玉蜀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为140 443~141 050 bp,GC含量为38.4%,共有128个基因被注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玉米与其他物种差异明显,尤其对UUA密码子偏好性最明显;玉米与其他物种重复序列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简单重复序列类型中,玉米与其他物种区别较大;所有样本在系统发育分析中被分为四组,共鉴定出79个单倍型,同一组样本聚集,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不同组的样本可清晰分开;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准确定位了10个高变位点,可作为潜在的DNA条形码。综上,研究揭示了201个玉蜀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之间的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加速玉米育种进程提供了细胞器遗传基因组的新视角。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35-4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4
    为探讨氮肥对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两种施氮模式,研究细叶青冈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对施氮量的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施氮模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1 6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和生物量最大,总施肥量为1 2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地径最大;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4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地径及生物量均最大。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3个处理作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施氮处理为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与指数施氮相比,平均施氮模式施肥程序简单,便于经营者掌握,更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建议将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作为细叶青冈良种壮苗培育的施肥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71-8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8
    生物炭填充到植物纤维中可用于制造黑色地膜,具有降低透光率,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热辐射,发挥保湿作用。填加生物炭导致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施胶效率及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研究提出一种利用湿部助剂阳离子淀粉(C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提高AKD施胶效率的工艺。通过吸附试验阐明生物炭对AKD、CS和CPAM的吸附均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AKD用量为0.6 wt%时施胶效果提高显著,施胶度达到37.77 s,阳离子淀粉最佳用量为1.0 wt%,施胶度提高57.51%,干抗张强度提高35.10%,撕裂度提高32.94%,耐破度提高18.56%。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最佳用量为0.1 wt%,施胶度提高55.65%,干抗张强度提高29.23%,撕裂度提高22.94%,耐破度提高25.98%。在最佳助剂用量下加入填料对AKD施胶效率和力学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利用阳离子淀粉包覆AKD胶粒,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不对称桥联将AKD胶粒絮凝到纤维上,与常规施胶工艺相比有效降低填料带来的负面影响,材料施胶度提高25.04%,干抗张强度提高12.54%,撕裂度提高10.35%,耐破度提高15.74%。研究可为高负载多孔材料施胶工艺提供改进思路。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90-10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9
    近年来,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禽肉需求量不断增长,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禽肉市场存在许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加。从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肉色、pH、系水力、剪切力、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风味物质中存在的氨基酸、脂肪酸和肌苷酸)及影响家禽肉品质的品种、性别、日龄以及饲养管理和环境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养殖过程中影响肉质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期为生产优质禽肉的饲养管理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41-5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5
    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AstV)可导致1~15日龄雏鹅痛风甚至死亡。为探究有效分离GoAstV方法,将RT-PCR鉴定为GoAstV阳性的雏鹅肝脏、肾脏研磨液通过尿囊腔、绒毛尿囊膜及卵黄囊途径分别接种至SPF鸡胚、SPF鸭胚及非SPF鹅胚,通过多次传代观察胚体剖检变化、死亡情况、核酸、病毒载量检测等,综合判断GoAstV JL01株在禽胚上的最佳分离方式。结果表明,病料经尿囊腔途径接种非SPF鹅胚及SPF鸭胚,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非SPF鹅胚、SPF鸡胚及SPF鸭胚,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鸭胚均无法使胚体发生显著的剖检变化及规律性死亡,RT-PCR及RT-qPCR检测表明,病毒无法在相应胚体、尿囊液及胚体其他组织中有效增殖,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鸡胚所传的10代胚体均发生发育迟缓、出血等特征性病变,除F1代其余9代均死亡,卵黄囊和胚体中病毒载量为10~(4.5)~10~(6.0)copies·μL~(-1)。因此,卵黄囊途径接种8日龄SPF鸡胚为GoAstV JL01株最适分离方式。研究为GoAstV分离提供可借鉴路径。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23-33.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3
    为探究MdWRKY23基因对苹果抗寒能力的影响及其抗寒机制,以苹果(Malus domestica)为试验材料,通过基因克隆得到全长为1 452 bp的WRKY家族基因MdWRKY23,该基因编码483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MdWRKY2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dWRKY23基因在植物根、成熟叶和新叶中表达量较高,在根尖表达量较低。低温处理时,MdWRKY23基因在新叶和根中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与对照植株相比,MdWRKY23基因过表达植株具有更强的低温耐受力,且转基因株系中低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研究表明MdWRKY23基因可显著提高植株抗寒性。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22-3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3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通过瞬时转染技术构建载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探究GPR37L1对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GPR37L1表达和干扰载体构建成功,GPR37L1过表达或干扰可提高或降低乳脂合成相关基因及β-酪蛋白表达,揭示GPR37L1可正向调节乳成分合成。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13-21+3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2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glutaminase,PG)作用于大分子蛋白质或其小侧链的谷氨酰胺,使其脱酰胺变成谷氨酸可提高蛋白质溶解性和乳化性,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PG来源于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但原始解脘金黄杆菌菌株表达PG产量较低。为提高蛋白质谷氨酰胺酶表达水平,将来源于解朊金黄杆菌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基因优化密码子,将密码子换成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偏爱密码子,再将密码子优化前后的PG基因分别连接至表达载体pBSA43,最后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进行高效表达。结果显示,密码子优化前重组菌株的PG酶活力为1.83 U·mL~(-1),优化后重组菌株的PG酶活力为2.91 U·mL~(-1)。为进一步提高PG表达水平,经响应面分析优化后,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62.3 h,发酵温度为32.5℃,培养基初始pH为7.24。在该条件下,密码子优化后重组菌株PG酶活力为5.76 U·mL~(-1)。来源于解朊金黄杆菌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表达水平明显提高,为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提供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76-8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8
    针对东北地区黏重黑土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工作阻力大、挖掘铲寿命短、挖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将双行升运链式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装置改进并设计一种分离式防堵马铃薯挖掘装置。采用理论分析研究方法,解析马铃薯收获机关键部件挖掘铲挖掘过程,探明影响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工作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黏重黑土条件下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以行驶速度、铲面铲宽和铲面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以挖掘铲最大工作阻力和土壤最大压缩力为试验指标,进行多因素正交仿真试验,设计得出,挖掘铲在保证良好碎土效果且不造成马铃薯损伤的最佳参数,即行驶速度1.11 m·s~(-1),铲面铲宽150 mm,铲面倾斜角度30°时,挖掘铲最大工作阻力为566 N,土壤最大压缩力为152 N。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且均优于改进前整片式挖掘铲马铃薯收获机。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34-4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4
    为科学优化基质肥料配方、提升口感型番茄基质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试验在减施复合肥基础上,分别配施三种不同功能肥料,以不减施复合肥处理为对照,共设4个处理:不减施复合肥(CK)、减施复合肥+配施缓释肥(T1)、减施复合肥+配施蛋白酶肥(T2)、减施复合肥+配施高活性微生物菌肥(T3);采用袋培方式研究各处理对口感型番茄(‘高糖100’)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3处理显著增加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单株产量增加50%以上,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且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该处理还显著提高基质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T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T2处理效果最差。综上所述,每株番茄8 L基质占有量的袋式栽培条件下,基质施肥方案为“复合肥8 g+配施高活性微生物菌肥2 g”的T3处理可显著提高春茬口感型番茄产量和品质,提质效果明显。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50-5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6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1%FCEMH)、3%油莎豆粕(3%CEM)和3%发酵油莎豆粕(3%FCE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验期5 d,正式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FCEMH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FCEMH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1%FCEMH组羊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丙二醛数量呈下降趋势;1%FCEMH组具有提高羊精液量、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浆中睾酮含量,降低精子畸形率的趋势。在羊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可提高公羊增重、养分消化和降低料重比,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氧化、免疫性能和精液质量提高。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41-4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5
    肉鸡生产过程中腹脂过度沉积会造成生产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林甸鸡作为优质地方鸡种之一,产蛋、产肉性能优良,肉质鲜美,深受大众喜爱。为探究林甸鸡腹部脂肪组织发育规律,测定林甸鸡3~22周龄体重及腹脂重,观察并统计腹部脂肪细胞大小和数量,分析脂肪细胞特性与腹脂沉积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林甸鸡在3~22周龄体重持续增长,腹脂重先升后降再升,腹脂率先降后升;3~10周龄脂肪细胞以增生为主,10~14周龄脂肪细胞以增大占优,19周龄后脂肪细胞增大和增生同时进行,但以增大为主。研究初步确定腹脂重与脂肪细胞特性回归模型,发现脂肪细胞体积对腹脂重的影响最大。试验结果为选育优质特色林甸鸡新品系提供理论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69-8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8
    为研究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因素对苦瓜干燥品质和效率影响,以苦瓜红度值a*、水分活度、叶绿素含量和干燥速率作为干燥品质和效率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微波功率、热风温度和热风速度等干燥因素对苦瓜品质和干燥效率影响规律,确定干燥因素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预测苦瓜品质和干燥效率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四项指标R2分别为0.905 5、0.917 0、0.893 9、0.980 5,均大于0.890 0,表明回归模型拟合性较高,可较好预测苦瓜干燥品质和效率。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影响苦瓜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最佳干燥因素为:微波功率900 W,热风温度60℃,热风速度20 m·s~(-1)。研究可提高苦瓜干燥品质和干燥效率,为促进苦瓜干燥商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83-96.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9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利环境条件及病虫害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MYB家族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多种生长发育途径调控,对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总结近年来MYB家族转录因子在水稻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水稻抗逆育种提供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85-9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9
    兽用抗生素(Veterinary antibiotics,VAs)作为一类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及畜禽促生长,其使用量已超过全球抗生素使用总量70%。VAs进入农田后产生的生态危害和健康风险引起广泛关注。分析农田系统中VAs来源、环境行为及生物危害,结果表明,VAs主要通过有机肥施用及污水灌溉等途径进入农田系统,其环境行为会受自身理化性质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吸附能力、迁移速率、半衰期等指标呈差异性特征,其生物活性还受土壤微生物、动物及作物富集影响。研究对农田系统中VAs污染特征及其生态效应作系统性综述,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为保障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73-84.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8
    针对甘薯裸苗移栽伤苗率与漏苗率偏高问题,根据人工移栽可实现低伤苗率、低漏苗率的特点,设计可模仿人工移栽的压苗轮和软夹供苗装置。通过分析人工移栽轨迹投影,提取其曲率半径,得到压苗轮半径。对压苗齿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压苗齿与加强筋尺寸参数。分析软夹供苗装置两软夹间距并确定取值区间。通过多因素试验优化结构参数,得出最佳作业参数为:作业速度0.7 m·s~(-1),甘薯苗裸露长度11 cm,两软夹间距220 mm。软夹供苗式甘薯移栽机整机设计完成后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移栽机保持0.7 m·s~(-1)速度前进时,可实现伤苗率2.11%,漏苗率2.22%,满足甘薯机械移栽要求。该移栽机采用创新式旋转装置移栽,可对甘薯移栽机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59-6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7
    东极黑猪是在我国东北部发现的一种新黑猪群体,试验旨在了解东极黑猪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极黑猪遗传资源。通过50k SNP芯片研究426头东极黑猪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同时加入20头大白猪及20头民猪数据开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东极黑猪57 466个SNPs中有47 389个SNPs通过质检;PCA结果显示,3个群体分别聚类,东极黑猪与另外两个猪种区分明显;东极黑猪群体中部分个体遗传关系较近,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遗传距离为0.097 7~0.358 9,平均值为0.275 2;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分析发现该群体平均ROH为317.3 Mb,主要分布在200~300 Mb,群体平均近交系数(FROH)为0.133,说明存在近交情况。根据基因组亲缘关系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东极黑猪群体分为15个家系。综合分析表明,东极黑猪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品种独特,但存在近交,建议引入新血统以防遗传多样性丢失。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81-9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9
    合理构建黑龙江省种植模式区划,对优化耕作制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黑土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学信息图谱识别种植模式类型,选取作物生育期平均气温、作物生育期平均湿润指数、地貌类型、种植模式4项指标构建区划指标体系,以县级地域单元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聚类分析、叠置法两种定量区划方法,拟定黑龙江省种植模式区划方案。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种植模式可分为玉米连作、水稻连作、大豆连作、米豆轮作、混合模式五种类型,面积占比分别为27.91%、23.11%、10.40%、21.50%、17.08%,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黑龙江省县级地域单元种植模式结构多样,可分为14种类型。其中,以种植模式结构单一型为主,种植模式结构单一型与种植模式结构混合型占比分别为69.84%、30.16%。黑龙江省划分为8个种植模式区,各区种植模式因水热条件、地貌条件差异表现出地域分异规律,文章针对各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19-3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3
    研究基于黄瓜(Cucumis sativus L.)基因组数据,对CsIDD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蛋白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IDD蛋白在系统进化中共分为5个亚组,均定位于细胞核,motif分布及组织模式较为保守;部分CsIDD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雌花花冠中表达水平较高。因此推测其在雌花花冠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49-56.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6
    探究不同浓度棉酚引起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生殖毒性机理。将48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日按0、40、80和120 mg·kg-1剂量灌胃棉酚,连续20 d。结果表明,灌胃棉酚后小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中毒症状,与对照组(CG)相比较,中剂量组(MG)、高剂量组(HG)小鼠体重下降,MG组睾丸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睾丸组织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睾丸组织中NF-κB(P65)mRNA表达水平,以及在组织总蛋白和核蛋白内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睾丸组织内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和MDA含量,三者均呈升高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提示棉酚染毒所致小鼠睾丸氧化应激损伤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可引起凋亡通路中P53和Caspase-3表达升高,NF-κB表达降低。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21-3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3
    筛选抗/感番茄灰霉病砧木并嫁接,对接种灰霉病菌后番茄叶片内生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究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在未受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胁迫时,抗病砧木嫁接番茄相比感病砧木嫁接番茄显著增加叶片内生细菌α多样性及潜在有益菌属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对丰度。接种灰葡萄孢菌后,抗病砧木嫁接番茄相比感病砧木嫁接番茄显著增加叶片潜在有益菌属苍白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相对丰度,分属于有益菌属的OTU41和OTU57相对丰度与灰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抗病和感病砧木嫁接番茄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抗病砧木嫁接番茄提高抗病性可能与叶片富集特定有益内生细菌有关。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32-4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4
    四环素是畜牧业常用抗生素,其广谱性和难以代谢性导致药物普遍残留在畜禽粪便中。于严寒地区生产四环素兽药厂采集排污口污泥,采用富集筛选方法分离到1株四环素降解细菌。根据菌株显微形态特性、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该菌株鉴定为Serratia sp. ZS-8。在10℃条件下,将其置于以四环素(50 mg·L~(-1))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7 d后,四环素降解率可达63.9%(降解速率0.190 mg·L~(-1)·h~(-1))。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筛选影响四环素降解的主要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 Design优化主要因素,得到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18.0℃、pH 7.0、底物浓度50 mg·L~(-1),接种量4.4%。最佳降解率达到65.2%,较未优化前提高2.03%。在环境温度为10℃条件下,将该菌株接种至猪粪中,30 d猪粪中四环素残留量由11.4 mg·kg~(-1)降低至3.84 mg·kg~(-1),降解率为64.5%,显著高于对照组(22.9%)。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10-2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2
    探索水氮施用对玉米光合参数及产出指标的影响规律,寻求适宜水氮耦合量,为西辽河流域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设置三种灌溉水平与三种施氮量组合形成9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水氮组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水氮两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程度表现为施氮>灌水。对于Pn,W_2N_2(中水中氮)显著高于W_3N_1(高水低氮)、对于Tr,W_2N_2和W_3N_1差异不显著,因此灌溉量由中水至高水(1 802~2 315 m~3·hm~(-2))对Pn提升作用无法补偿中氮240 kg·hm~(-2)降至低氮192 kg·hm~(-2)对Pn的削弱作用,但可补偿对Tr的负效应。中高灌溉水平下氮肥192~240 kg·hm~(-2)可有效提升Pn、Tr、百粒重、穗粒重(W_2N_2显著高于W_2N_1、W_3N_2显著高于W_3N_1),继续施氮无显著作用。玉米产量提升与Pn、Tr增大呈正相关,水分亏缺时中氮240 kg·hm~(-2)至高氮288 kg·hm~(-2)无明显增产作用,中等灌溉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显著。W_3N_2(高水中氮)耦合下玉米可获得最佳光合能力及产量水平,但超过W_2N_2(中水中氮)的耦合量对WUE无增效、降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综合考虑光合参数及产量,推荐中等至较高的灌溉水平1 802~2 315 m~3·hm~(-2)(W2~W3)与中等施氮水平240 kg·hm~(-2)(N_2)为最优水氮耦合量。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1-1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1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执行重要调控功能。以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 3)胁迫下大豆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出MYB家族差异表达基因GmMYB48,克隆GmMYB4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及过表达大豆毛状根。结果表明,GmMYB48基因编码蛋白为碱性蛋白,与拟南芥存在共线性关系,在植物中分布广泛;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GmMYB48基因参与大豆对盐、干旱、金属盐离子等逆境胁迫反应;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该基因存在多个环境胁迫响应相关WUN-motif、MYB等启动子元件;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表明GmMYB48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GmMYB48基因转录响应大豆胞囊线虫胁迫,在抗病材料根部转录水平较高。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GmMYB48基因过表达大豆毛状根,过表达毛状根较野生型毛状根中单位面积内线虫数目明显减少,从表型鉴定中鉴定GmMYB48基因参与大豆对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研究初步探究GmMYB48基因在抗大豆胞囊线虫中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机制奠定基础。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10-18+6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2
    以常见药食同源植物辣椒和花椒的果实、大蒜鳞茎和洋葱鳞叶为试验材料,与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液混合发酵制作杀虫剂,使用液相色谱分析其杀虫成分含量;结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高效生物杀虫剂并评估其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花椒125 g,辣椒25 g,大蒜125 g,洋葱250 g混合发酵30 d,稀释30倍液得到最佳杀虫活性物A;施药后第6天对桃蚜防治效果最佳,虫口减退率为92.3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剂A在施药后第5天对桃蚜防治效果最佳,校正防效为78.05%;与市售植物源杀虫剂比较,杀虫剂A持效时间较长,在施药后第6天虫口减退率为70.29%,校正防效为82.95%,杀虫效果显著高于0.3%印楝素乳油和1.3%苦参碱水剂。研究得到一种高效植物源杀虫剂A,为药食同源植物制备杀虫剂研发及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有效方法。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1-1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1
    种子处理悬浮剂可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获得有效防治小麦和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种子处理悬浮剂,通过筛选润湿分散剂、成膜剂和增稠剂等助剂,确定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优化配方,测试其安全性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24.6%噻虫嗪·叶菌唑·嘧菌酯FS优化配方为18.2%噻虫嗪、3.2%叶菌唑、3.2%嘧菌酯、2%聚羧酸盐类分散剂GEROPON DA13491、2%聚芳醚硫酸酯铵类分散剂FD530、0.3%黄原胶、0.5%硅酸镁铝、4%丙烯酸乳液n8、8%的8#红、0.2%苯甲酸、4%乙二醇、0.5%有机硅消泡剂BG08、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种子处理悬浮剂粒径(D_(90))为1.72μm,成膜性良好,脱落率小于5%,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种子处理悬浮剂企业标准。在发芽试验中,包衣后小麦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5.67%和88.67%;在盆栽试验中,包衣后小麦和水稻种子出苗率分别为85.33%和91.33%,表明制备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小麦和水稻种子安全。在此剂量下,药剂苗后30、90 d对小麦蚜虫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32.82%、93.51%,对小麦纹枯病相对防治效果达到70.50%、34.63%;在苗后30、60 d对水稻飞虱相对防治效果达到21.44%、26.78%,对水稻稻瘟病相对防治效果达到54.99%、67.06%,表明制备的种子处理悬浮剂可防治上述小麦和水稻病虫害。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4): 42-4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4.005
    为表达副结核分枝杆菌MAP3732c蛋白,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MAP3732c,诱导表达鉴定后采用His标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MAP3732c重组蛋白,多次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克隆重组质粒T1-MAP3732c与表达重组质粒p ET28a-MAP3732c;在IPTG终浓度为0.5 mmol·L~(-1)、37℃条件下成功诱导MAP3732c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MAP3732c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8 ku,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His抗体和牛源副结核病阳性血清均有良好免疫反应、阴性血清无非特异性结合;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抗MAP3732c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04 800。研究为副结核分枝杆菌MAP3732c蛋白免疫原性分析及副结核病检测方法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28-34+4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3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征、Rab15-like蛋白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BR处理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冬小麦分蘖节和叶片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 265 bp,Rab15-like基因含有一个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序列,Rab15-like蛋白为LEA家族第二大类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为稳定亲水性蛋白。RT-qPCR分析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表达量与温度变化相关,在叶片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先上调后下调,当环境温度达-10℃时表达量最高;在分蘖节中,随着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持续上调,-25℃时表达量最高。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对5、0和-10℃条件下分蘖节中该基因表达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25℃条件下该基因表达(P<0.05)。Rab15-like基因表达受温度影响,说明Rab15-like基因可能参与冬小麦响应低温胁迫的信号途径。外源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表达。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43-49+6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5
    “漫川漫岗”是东北黑土区典型地貌,其典型黑土土壤结构受径流、冻融等作用影响。为探明东北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选取坡耕地的坡下、坡中、坡上位置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坡位下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指标及土壤性质,分析水稳性大团聚体与土壤pH、有机质、钙镁比关系及稳定性指标与团聚体粒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下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均表现为<0.25 mm团聚体含量占比最高,>2 mm团聚体含量占比最少。<0.25 mm团聚体表现为坡下位显著高于坡中位及坡上位(P<0.05),0.25~0.5 mm、0.5~1 mm、1~2 mm、>2 mm团聚体均表现为坡上位显著高于坡下位(P<0.05)。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其中坡下位与坡上位、坡中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团聚体水稳性表现为坡上>坡中>坡下。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均表现为与>0.25 mm团聚体呈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负相关,其中受>2 mm团聚体影响最大(P<0.01)。有机质、p H、钙镁比均与>0.25 mm团聚体呈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典型黑土坡耕地较高的有机质含量、p H、钙镁比有利于土壤团聚,促进>0.25 mm团聚体形成,提高团聚体水稳性。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32-4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4
    为探究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Glory LG12对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给小鼠灌胃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小鼠肠道微生物计数并测定其主要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观察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通透性,测定小鼠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综合评估菌株对小鼠肠道健康影响。结果表明,中剂量(1.6×10~7CFU·只~(-1))和高剂量(1.6×10~8CFU·只~(-1))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可增加小鼠体重,提高小鼠肠道内部分有益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降低肠道内部分有害菌(产气荚膜杆菌)数量,且增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含量。灌胃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不会对小鼠肠道组织造成病理学损伤,还可提高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降低肠道通透性。由此表明,鼠李糖乳酪杆菌Glory LG12对调节小鼠肠道微生态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1): 1-13.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1.001
    为探究与大豆株型和产量相关QTL位点及候选基因,对以东农42(♀)和东农50(♂)为亲本,与168个家系构建的F2:12、F2:13重组自交系(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s)群体的株高、分枝数、四粒荚数、百粒重性状测定表型数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R语言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进行加性效应及上位效应分析,共计定位到43个QTL位点,贡献率超过10%的主效位点为14个,包括株高3个、分枝数8个、四粒荚数1个和百粒重2个;其中11个位点与前人已报道位点重合,分别位于4、6、8、16和19号染色体上;qBN-6-2(13.21%)、qBN-6-5(19.96%)和qBN-6-6(13.69%)为3个环境重复定位到的位点,qHSW-19-1与多个已报道位点均有重合。通过上位性分析,获得株高、分枝数、四粒荚数和百粒重位点分别为3、6、6和62对。根据所定位到的物理区间和定量预测,筛选到Glyma.04G238800、Glyma.03G181600、Glyma.08G271900、Glyma.18G278800和Glyma.19G187000等5个与株高、分枝数、四粒荚数和百粒重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2): 57-68.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2.007
    以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品种“秦岭蔬越”为研究对象开展咸水灌溉试验,设置4个咸水矿化度,分别为T1(2 g·L~(-1))、T2(4 g·L~(-1))、T3(6 g·L~(-1))和T4(8 g·L~(-1)),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采用修正后的Jensen模型构建咸水灌溉条件下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估算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番茄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灌溉高矿化度咸水导致番茄减产,初始灌溉矿化度为2~4 g·L~(-1)咸水可确保番茄产量和IWUE。大于4 g·L~(-1)咸水灌溉抑制作物生长且减产严重。土壤含水率和盐分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40 cm深处达到含水率峰值,盐分主要聚集在浅层且盐分含量随咸水矿化度增高;番茄耐盐能力早期较弱而后期增强,番茄不同生育期盐分敏感指数σ为苗期>开花结果期>结果盛期>结果末期。开花结果期对水分敏感性最强,水分敏感指数λ依次为开花结果期>结果盛期>苗期>结果末期;基于Jensen模型构建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对产量估算精度较高,R2>0.96,可用于指导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咸水灌溉管理。综合考虑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及土壤水盐变化,建议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微咸水滴灌最优方案为:在非连续咸水灌溉条件下,苗期、开花结果期采用淡水充分灌溉,结果盛期、结果末期采用亏缺灌溉和咸水矿化度为2~4 g·L~(-1)的微咸水灌溉组合。通过构建咸水灌溉条件下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为作物水盐精准管理及咸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1-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1
    为探究黑土区减氮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耕作配合常规施氮为对照处理,设置免耕常规施氮、免耕减氮15%、免耕减氮30%及免耕不施氮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大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速率(α)、叶绿素含量(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随施氮量减少呈先降后升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各生育时期免耕减氮15%处理可显著降低大豆Ci 8.03%~11.16%,提高大豆SPAD、LAI、Pn、Tr、Gs分别为3.21%~6.52%、9.60%~35.00%、14.13%~42.20%、12.93%~38.66%、18.62%~40.87%。免耕减氮15%处理大豆叶片光合-光响应实测曲线变化及光合响应参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间,各生育时期大豆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免耕条件下减氮15%处理较对照提高13.29%~25.43%;叶片光合氮利用效率与LAI、SPAD呈极显著正相关。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32-4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4
    绵羊上呼吸道疾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为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该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且呈区域性流行,造成当地绵羊养殖业严重经济损失。为探究陕西榆林羊场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和危害,丰富该病防治措施,试验采集羊场有呼吸道病史的病死羊肺组织进行平板划线,对其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敏性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A1型溶血性曼氏杆菌SYS-1株,含有毒力因子抗白细胞毒素,具有致死性风险。分离菌可发酵甘露醇和山梨醇,无法发酵甘露糖。吲哚试验结果阴性,过氧化氢试验呈阳性。该菌株生长缓慢,可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耐药。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3): 52-61.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3.006
    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Novaseq,对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3龄幼虫体表与体内细菌进行测序分析。大头金蝇3龄幼虫体表与体内贮存细菌样本中共注释396 OTUs,共注释到13门19纲49目82科137属119种细菌。体内贮存细菌的优势菌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57.87%),通过纤维素筛选培养基培养,纯化后得到单一菌落,经鉴定为密歇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michiganensis),制成菌液后进行室内、外模拟秸秆分解试验,室内秸秆平均分解效率为87.31%,室外模拟农田中的秸秆平均分解率为88.52%,进一步对其施用于农业废弃物搭建的人工模拟土壤中,模拟土壤肥力增加,在泥土:麦麸:锯末:豆饼的比例为10:2:2:1和10:2.5:2.5:1时种子发芽指数较高,种子平均发芽指数分别达到80.25%和78.45%。结果表明,大头金蝇3龄幼虫体表携带细菌与体内贮存菌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复杂,为其分解纤维素能力及土壤改良等提供理论依据。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56-64.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6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168)双组分基因YvdSR表达的双组分蛋白YvdSR进行功能鉴定,得出YvdSR具有转运Na~+/Li~+功能,为探究YvdSR离子转运机制,分别对两种组分作同源序列比对,从每种组分中筛选出完全保守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并进行氨基酸残基定点突变。结果表明,YvdS和YvdR共有的E13在同源物中完全保守且突变为丙氨酸后均失去Na~+(Li~+)/H~+逆向转运活性,说明两种组分的E13均是蛋白质行使功能不可或缺的,YvdS的E13A经回复突变后可恢复高水平Na~+(Li~+)/H~+逆向转运活性,YvdR的E13A经回复突变后仍失去Na~+(Li~+)/H~+逆向转运活性,表明YvdS和YvdR在Na~+(Li~+)/H~+逆向转运中行使不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