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Re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90-100.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9
    近年来,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禽肉需求量不断增长,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禽肉市场存在许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加。从评价肉品质的重要指标(肉色、pH、系水力、剪切力、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风味物质中存在的氨基酸、脂肪酸和肌苷酸)及影响家禽肉品质的品种、性别、日龄以及饲养管理和环境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养殖过程中影响肉质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期为生产优质禽肉的饲养管理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1-12.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1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执行重要调控功能。以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 3)胁迫下大豆抗病品种“东农L-10”和感病品种“黑农37”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筛选出MYB家族差异表达基因GmMYB48,克隆GmMYB4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及过表达大豆毛状根。结果表明,GmMYB48基因编码蛋白为碱性蛋白,与拟南芥存在共线性关系,在植物中分布广泛;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GmMYB48基因参与大豆对盐、干旱、金属盐离子等逆境胁迫反应;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该基因存在多个环境胁迫响应相关WUN-motif、MYB等启动子元件;烟草叶片瞬时表达表明GmMYB48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GmMYB48基因转录响应大豆胞囊线虫胁迫,在抗病材料根部转录水平较高。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GmMYB48基因过表达大豆毛状根,过表达毛状根较野生型毛状根中单位面积内线虫数目明显减少,从表型鉴定中鉴定GmMYB48基因参与大豆对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研究初步探究GmMYB48基因在抗大豆胞囊线虫中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机制奠定基础。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13-27.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2
    玉蜀黍属(Zea)又名玉米属,包含玉蜀黍(俗称玉米,Z. mays)及其野生种,是全球重要谷物之一,也是基础研究的模式植物。为深入解析该属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利用NCBI已发表的201个玉蜀黍属植物Illumina二代测序数据,通过组装、注释和分析,全面探究玉蜀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为140 443~141 050 bp,GC含量为38.4%,共有128个基因被注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发现,玉米与其他物种差异明显,尤其对UUA密码子偏好性最明显;玉米与其他物种重复序列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简单重复序列类型中,玉米与其他物种区别较大;所有样本在系统发育分析中被分为四组,共鉴定出79个单倍型,同一组样本聚集,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不同组的样本可清晰分开;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准确定位了10个高变位点,可作为潜在的DNA条形码。综上,研究揭示了201个玉蜀黍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之间的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关系,为加速玉米育种进程提供了细胞器遗传基因组的新视角。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65-7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7
    为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蛋鸡慢性热应激的影响,将6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热应激组(HS)、热应激褪黑素低剂量组(HS+MT 1 mg·kg~(-1))和热应激褪黑素高剂量组(HS+MT5 mg·kg~(-1))。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MT可提高热应激蛋鸡血清MT浓度、采食量和产蛋率。MT处理后,热应激蛋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皮质酮(CORT)、热休克蛋白70(HSP70)、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大黄卵泡(LYF)颗粒细胞层和卵泡膜层厚度增加。与HS组相比,HS+MT 1 mg·kg~(-1)组卵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受体(GnRHR)、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糖蛋白激素受体(LHCGR)和雌激素受体2(ESR2)表达水平升高,HSP70表达水平降低。综上,外源性MT可有效增强热应激蛋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调节免疫、蛋白质代谢和激素水平,提高生产性能。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46-5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5
    为获得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其对玉米植株的促生效果。利用有机磷和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从玉米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3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解磷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学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A23为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菌株A24为桑树肠杆菌(Enterobacter mori),菌株H10为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 kobei)。结果表明,菌株A23、A24和H10解有机磷能力为146.19~158.52μg·mL~(-1);解无机磷能力为132.29~339.18μg·mL~(-1)。3株菌株还具有产生铁载体、合成玉米素和生长素的能力,并产生不同种类和含量有机酸。接种3株菌株的玉米植株株高、茎围、干重和鲜重等植株性状分别提高36.99%、21.32%、170.14%和102.11%。3株解磷菌株可为植物促生菌剂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35-4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4
    为探讨氮肥对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两种施氮模式,研究细叶青冈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对施氮量的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施氮模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1 6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和生物量最大,总施肥量为1 2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地径最大;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为400 mg·株~(-1)时细叶青冈幼苗株高、地径及生物量均最大。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3个处理作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的施氮处理为平均施氮模式下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与指数施氮相比,平均施氮模式施肥程序简单,便于经营者掌握,更适合细叶青冈幼苗生长,建议将总施肥量1 600 mg·株~(-1)作为细叶青冈良种壮苗培育的施肥措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56-64.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6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168)双组分基因YvdSR表达的双组分蛋白YvdSR进行功能鉴定,得出YvdSR具有转运Na~+/Li~+功能,为探究YvdSR离子转运机制,分别对两种组分作同源序列比对,从每种组分中筛选出完全保守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并进行氨基酸残基定点突变。结果表明,YvdS和YvdR共有的E13在同源物中完全保守且突变为丙氨酸后均失去Na~+(Li~+)/H~+逆向转运活性,说明两种组分的E13均是蛋白质行使功能不可或缺的,YvdS的E13A经回复突变后可恢复高水平Na~+(Li~+)/H~+逆向转运活性,YvdR的E13A经回复突变后仍失去Na~+(Li~+)/H~+逆向转运活性,表明YvdS和YvdR在Na~+(Li~+)/H~+逆向转运中行使不同功能。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28-34+45.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3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征、Rab15-like蛋白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BR处理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冬小麦分蘖节和叶片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 265 bp,Rab15-like基因含有一个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序列,Rab15-like蛋白为LEA家族第二大类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为稳定亲水性蛋白。RT-qPCR分析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表达量与温度变化相关,在叶片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先上调后下调,当环境温度达-10℃时表达量最高;在分蘖节中,随着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持续上调,-25℃时表达量最高。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对5、0和-10℃条件下分蘖节中该基因表达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25℃条件下该基因表达(P<0.05)。Rab15-like基因表达受温度影响,说明Rab15-like基因可能参与冬小麦响应低温胁迫的信号途径。外源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表达。
  • J Northeast Agric Univ. 2024, 55(05): 76-89. https://doi.org/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24.05.008
    针对东北地区黏重黑土条件下马铃薯收获机工作阻力大、挖掘铲寿命短、挖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将双行升运链式马铃薯收获机挖掘装置改进并设计一种分离式防堵马铃薯挖掘装置。采用理论分析研究方法,解析马铃薯收获机关键部件挖掘铲挖掘过程,探明影响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工作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黏重黑土条件下马铃薯收获的农艺要求,以行驶速度、铲面铲宽和铲面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以挖掘铲最大工作阻力和土壤最大压缩力为试验指标,进行多因素正交仿真试验,设计得出,挖掘铲在保证良好碎土效果且不造成马铃薯损伤的最佳参数,即行驶速度1.11 m·s~(-1),铲面铲宽150 mm,铲面倾斜角度30°时,挖掘铲最大工作阻力为566 N,土壤最大压缩力为152 N。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且均优于改进前整片式挖掘铲马铃薯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