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种质资源不同味觉品质精准评价

赵海娟, 张玉君, 张玉萍, 刘宁, 徐铭, 刘家成, 王碧君, 刘威生, 刘硕

果树学报. 2024, 41(05): 797-811

果树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5) : 797-811. DOI: 10.13925/j.cnki.gsxb.20230484
论文

中国李种质资源不同味觉品质精准评价

  • 赵海娟, 张玉君, 张玉萍, 刘宁, 徐铭, 刘家成, 王碧君, 刘威生, 刘硕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对中国李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揭示中国李种质资源的味觉品质遗传的客观规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包括品种来源地、果肉颜色、感官味觉)的50份中国李种质资源,采用电子舌对九种味觉(包括鲜味、咸味、酸味、苦味、涩味、甜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和丰富性)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生态来源地的李品种在味觉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仍难以区分细致。与之不同的是,果肉颜色与味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颜色的果肉在味觉特点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酸描述在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甜描述在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酸甜和甜酸的描述之间相关系数较大。【结论】中国李的味觉特点可以分为酸涩型、咸酸型和鲜甜型,同时筛选出一系列优异味觉表现突出、劣势味觉表现较差的特异种质材料,这些试材及背后的遗传基因将成为我国李育种活动中的“种业芯片”。

关键词

中国李 / 种质资源 / 味觉品质 / 电子舌 / 精准评价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赵海娟, 张玉君, 张玉萍, 刘宁, 徐铭, 刘家成, 王碧君, 刘威生, 刘硕. 中国李种质资源不同味觉品质精准评价. 果树学报. 2024, 41(05): 797-811 https://doi.org/10.13925/j.cnki.gsxb.20230484

基金

辽宁省种质创新藏粮于技专项计划(2023JH1/10200005);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面上项目)(2023QN2411);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鉴定服务项目(19230698);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NHGRC2023-NH10); 兴辽英才计划(XLYC2203061); 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YKSCJH2023-29)

文章所在专题

资源与环境

3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