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杨勇胜, 王道静, 陈阳松, 范付华, 魏椿, 余桃, 江旭升, 李庆宏, 李斌, 陈树红

果树学报. 2024, 41(02): 338-352

果树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02) : 338-352. DOI: 10.13925/j.cnki.gsxb.20230130
论文

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 杨勇胜, 王道静, 陈阳松, 范付华, 魏椿, 余桃, 江旭升, 李庆宏, 李斌, 陈树红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贵州立体气候突出,野生枇杷种质资源丰富,性状差异性明显。目前已找到普通枇杷、大花枇杷、小叶枇杷3个种类,普通枇杷在全省广泛分布,大花枇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雷公山一带,小叶枇杷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一带。贵州省枇杷商品化栽培始于1958年,由黔东南州率先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引进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贵阳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各地州(市)相继开展引种试验及小规模推广应用。截至2010年,在贵阳市、黔东南州、毕节市等地区拥有了万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特别是2015年以来,贵州各地枇杷种植生产发展速度迅猛,据2022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全省枇杷种植面积已达2.3万hm~2,年产量16.3万t,产值达17.1亿元,鲜果采摘期超过2个月。但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仍较低,面积上升与产量增长不成正比,全省平均每666.7 m~2商品果产量不足500 kg,提升空间很大。存在问题主要为,一是缺乏地方规范的引、试、推制度体系,盲目性引种,造成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商品性低;二是对遗传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挖掘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的主导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枇杷品牌创建与营销策略意识不强,形成行业内竞争压价销售,影响效益;四是鲜果产后冷链及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滞后,产业附加值增长有限;五是旱涝寒暑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山地果园设施栽培配套条件滞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主要围绕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特征、引种与育种、栽培技术演变、产业发展及其制约因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贵州枇杷产业当前与未来的主要任务,以推动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枇杷 / 贵州 / 种质资源 / 分布 / 产业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杨勇胜, 王道静, 陈阳松, 范付华, 魏椿, 余桃, 江旭升, 李庆宏, 李斌, 陈树红. 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果树学报. 2024, 41(02): 338-352 https://doi.org/10.13925/j.cnki.gsxb.20230130

基金

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2014]3023号); 贵州省精品水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GZYTX2018); 贵州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技协同项目(黔农科创联盟合[2022]01号); 贵阳现代农业种质资源创新与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筑财编[2022]1号文件)

文章所在专题

园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