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糖代谢研究

戚雯烨, 周晨卉, 宋丽君, 钟雨, 郑小林

果树学报. 2016, 33(06): 744-751

果树学报 ›› 2016, Vol. 33 ›› Issue (06) : 744-751. DOI: 10.13925/j.cnki.gsxb.20150529
论文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糖代谢研究

  • 戚雯烨, 周晨卉, 宋丽君, 钟雨, 郑小林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探究毛花猕猴桃果实采后在常温和低温贮藏下果肉与果心的糖代谢特性。【方法】以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别在常温(20℃)和低温(1℃)贮藏28 d和56 d,检测果肉和果心的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淀粉酶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华特’果肉和果心均以积累己糖为主,两者总糖含量相近,但不同糖的分配存在差异,特别是果心的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的含量。果肉和果心的淀粉和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淀粉伴随着淀粉酶活性的升高迅速降解,果糖和葡萄糖快速积累,而蔗糖含量逐渐下降。果肉和果心糖含量的差异变化是蔗糖代谢各种酶协同作用的结果。果肉和果心的蔗糖分解酶活性,即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高于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使蔗糖含量逐渐下降。【结论】‘华特’果实采后果肉与果心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表现差异,果肉具有较高AI和NI活性,及较低SPS活性是导致其蔗糖含量显著低于果心的重要原因。低温贮藏有效降低了果实淀粉酶、AI、NI、SPS和SS活性的变化幅度,从而缓解了果肉和果心蔗糖和淀粉的降解,也延缓了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 果实 / 贮藏 / 淀粉 / 淀粉酶 / 蔗糖代谢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戚雯烨, 周晨卉, 宋丽君, 钟雨, 郑小林.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糖代谢研究. 果树学报. 2016, 33(06): 744-751 https://doi.org/10.13925/j.cnki.gsxb.20150529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848); 浙江工商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