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章秋平,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果树学报. 2015, 32(03): 385-392

果树学报 ›› 2015, Vol. 32 ›› Issue (03) : 385-392. DOI: 10.13925/j.cnki.gsxb.20150007
论文

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 章秋平,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关键词

仁用杏 / 普通杏 / 山杏 / 形态变异 / 分类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章秋平, 刘威生,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基于形态性状的仁用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果树学报. 2015, 32(03): 385-392 https://doi.org/10.13925/j.cnki.gsxb.20150007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826); 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4029)

文章所在专题

资源与环境

13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