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China Tea. 2024, 46(06): 1-10.
    文章系统综述了2023年茶叶加工技术研究新进展,主要涵盖六大茶类及茉莉花茶的加工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面对加工技术、生产设备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对未来茶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以期为今后茶叶加工技术创新、茶产业转型升级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6): 46-53.
    为探究宜宾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红茶挥发性组分特征及其主要呈香物质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象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ROAV)值对不同茶树品种所制红茶的感官品质、香气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茶树品种所制红茶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有38种,以醇类、醛类、酯类为主,其中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含量在总量中占比均较高;结合ROAV值及感官审评分析,5个茶树品种所制红茶共有的香气贡献物质有6种,其中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1-辛烯-3-醇、水杨酸甲酯贡献较大;四川群体种、紫娟具有“较清甜”的香气特征,推测主要与二甲硫、正己醛、反-2-已烯醛、反-2-反-4-庚二烯醛等赋香物质有关;名山白毫131的“花香、较鲜甜”,推测主要与茶树品种及茶黄素含量有关;黔湄502“有果香”,推测主要与顺-己酸-3-己烯酯的含量有关;青心乌龙、黔湄502“高甜,微有火工”,推测主要与高温条件下,咖啡碱、茶多酚含量降低,吡嗪、吡咯物质含量增加,甜香高于花香有关。
  • China Tea. 2024, 46(06): 11-17.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影响茶叶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食品中有机酸检测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等特点。文章综述了有机酸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能测定出的茶叶中有机酸种类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有机酸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测定茶叶中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检测波长、流动相、柱温和流速等,并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有机酸存在的困难及该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茶叶中有机酸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茶叶的品质特征及保健功效研究提供指导,为茶叶中有机酸组分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1): 54-60.
    为明确婺源茶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掌握气象灾害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提高茶园防灾减灾能力,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对茶树生育进程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灾害应对措施。结果显示,2010—2022年婺源茶叶早春霜冻累计出现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夏季热害和冬季冻害具有偶发性。在3种主要气象灾害中,早春霜冻对茶树生育期的影响最大,早春霜冻日数越多,茶树生育进程越推迟;夏季热害对茶树生育进程有一定影响;冬季冻害对茶树生育进程影响不显著。根据灾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 China Tea. 2024, 46(02): 74-82.
    近年来,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着特定文化语境缺失与被误读等问题。文章在充分认识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了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契机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传播茶文化的优势与意义,并从构建茶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创建茶文化传播资源集群、搭建茶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路径与方法。
  • China Tea. 2024, 46(02): 28-36.
    以朱自振先生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引文分析法对论文和论著被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视史料的收集和运用是朱自振先生治学的特点;古代茶书论文和古代茶学典籍汇编资料对中国史、科学技术史、茶文化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多学科具有较大影响,具备学科扩散度广、跨学科多样性的特征;先生的古代茶学典籍汇编资料在茶文化学科拥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 China Tea. 2024, 46(02): 44-49.
    在对福建省品牌茶企数字化发展现状的调查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拓宽产业链,分析其数字化仓储管理的转型流程,介绍RFID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应用,从业务和功能角度对智能仓储系统进行系统概述并梳理其如何结合数字化改良仓储管理的发展思路,找到品牌茶企基于数字化仓储管理的可行路径。
  • China Tea. 2024, 46(03): 60-65.
    通过梳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从地域、茶类、标准级别、有效性、标准名称、茶园海拔、理化指标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出台地理标志茶叶产品标准编写规范、挖掘理化品质特异性、增加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等建议。
  • China Tea. 2024, 46(03): 1-11.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3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茶树育种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茶树育种技术的创新探索、茶树新品种的授权与登记情况。2023年度,茶树的品质成分形成、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生长发育、叶色变异等分子调控机制,仍是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获得的创新性成果为培育茶树新品种提供了明确的靶基因资源;茶树泛基因组图谱首次构建成功,进一步揭示了茶树基因组扩张的遗传基础;77个茶树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83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为茶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China Tea. 2024, 46(05): 1-9.
    2023年茶叶中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重点关注了新兴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的开发。茶叶中有机污染物检测目标主要包括农药在内的有机污染物,以及多环芳烃、吡咯里西啶生物碱、高氯酸盐、蒽醌和塑化剂等新兴污染物;检测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新型吸附剂和萃取剂的制备与应用;同时在分析方法中应用机器学习模型,使茶叶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茶叶中无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主要以等离子电感耦合质谱检测法和等离子发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为主,重点检测对象是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上。总的来说,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2023年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拓展了茶叶中污染物检测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 China Tea. 2024, 46(05): 77-81.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陕西南部,种茶历史悠久,特别是近10多年来,茶树品种选育、标准化建园、市场主体培育、茶叶加工、品牌打造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汉滨区已跻身陕西省茶叶主产县(区),但其茶产业仍存在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品种优势发挥不明显、管护水平良莠不齐、茶叶品质有待提升、公用品牌培育滞后、三产融合发展不够紧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产品研发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汉滨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作综合分析,提出科学化规划布局、标准化建园管护、规模化生产加工、品牌化经营拓展、生态化发展、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等对策建议,以助汉滨区茶产业实现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五化”高质量发展。
  • China Tea. 2024, 46(05): 17-29.
    2023年底至2024年4月之间,由5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为理论工具,延续2010年至今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开展了多方调研,并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1—2023年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得出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文章以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China Tea. 2024, 46(05): 30-4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法,以福建福州为例,探析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生家长对茶旅研学旅行的感知差异与意愿选择,并厘清影响其行为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家长对教育“双减”政策内涵理解全面且自身有较高茶文化认知水平是影响其选择茶旅研学的重要因素,茶旅研学的教育性、游憩性感知,以及主观规范与知觉控制行为与茶旅研学选择意向成正相关,对家长的选择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基于此,茶旅研学产品设计者和旅游行业需打造集游憩性、教育性和安全性为一体的茶旅研学基地,同时通过提升研学导师专业水平、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宣传网络和交通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推动研学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为“农业、旅游、教育”三大体系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新视角与理论分析框架。
  • China Tea. 2024, 46(06): 33-45.
    对167个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的有效评估数据显示,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价值稳步增长,品牌收益持续攀升,但品牌收益能力差距渐趋显著。品牌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平缓,多数品牌的品牌忠诚度因子随之提升,品牌强度整体增强。近年来,尽管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遇冷,但我国茶企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赋能品牌的经营发展路径,努力提高品牌价值,呈现出企业(产品)品牌与区域公用品牌协同发展的态势。未来,中国茶叶企业需把握趋势,正视自身的竞争特色,以文化、创意与联盟等多元化方式增强品牌竞争力,进而推动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
  • China Tea. 2024, 46(02): 37-43.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砖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砖茶氟含量的关系与现状,比较分析砖茶产量和氟含量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以期找到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产生和难以解决的根源,并对当前面临的低氟砖茶研究推广、生产与监管困境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实施砖茶质量监管、推动砖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3): 36-4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黄金茶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开展古茶树资源法律保护研究,对完善地方立法、推动保护条例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存在现实与法律上的困境,文章在概括古茶树概念、黄金茶特色优势与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从扩展保护路径、完善条例内容、完善处罚规定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黄金茶古茶树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4): 8-17.
    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推广选用合适的机械装备与建立适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模式可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效率,节本增效。文章对近年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6): 18-24.
    冷泡茶具有冲泡便捷、风味独特、有益健康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冷泡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冷泡茶的特点、制备工艺、冲泡方法及冷泡茶饮料加工技术等;分析了我国冷泡茶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冷泡茶的研发、市场培育及扩张提供科学指导。
  • China Tea. 2024, 46(06): 54-57.
    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在工厂化育苗条件下,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含量、穴盘规格、插穗留叶量、插穗木质化程度对茶树穴盘育苗成活率、新梢长度、茎粗、着叶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珍珠岩与草炭2∶35混合基质中生长的茶苗成活率、新梢长度、茎粗、着叶数均较高,且成活率、新梢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使用ABT1号生长调节剂对插穗进行0.5 h慢浸处理能提高茶树穴盘育苗成活率、茎粗,综合比较,以1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穴盘规格对茶苗新梢长度、茎粗、着叶数影响不大,但对每平方米成活茶苗数影响较大,128穴规格穴盘每平方米成活茶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插穗留叶量对茶苗扦插成活率、茎粗、着叶数影响不大,对茶苗新梢长度影响较大,以保留全叶或1/2叶处理效果较好。不同插穗木质化程度对新梢长度影响不大,结合对成活率、茶苗茎粗、着叶数的影响效果,以绿梗或半木质化处理效果较好。
  • China Tea. 2024, 46(01): 41-47.
    为观察藏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将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藏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予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脂、人体成分检测指标[体质量、体脂百分比、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胰岛素抵抗监测指标[血清胰岛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腰围、内脏脂肪面积、HOMA-IR、血清FFA、MDA等均较治疗前极显著降低,血清SOD极显著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体脂百分比极显著降低,体质量、腰围、内脏脂肪面积、血清FFA、MDA等均有显著降低,血清SOD显著上升。临床试验表明,藏茶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血脂,减少内脏脂肪,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水平。
  • China Tea. 2024, 46(01): 22-28+35.
    运用4P营销理论和业绩评价理论,综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近3~5年的财务数据,通过财务分析反映不同营销策略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奈雪的茶所采用的直营模式成本费用相对较高,而采用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财务状况相对较好,其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强。该研究可为不同定位的新式茶饮品牌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2): 19-27.
    为了探明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选取雀舌、瓜子金、胭脂柳、老君眉4个武夷名丛鲜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测定了4个品种鲜叶的茶多糖中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等组分含量,并比较了4个品种茶多糖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武夷名丛茶树品种鲜叶提取茶多糖得率不同,胭脂柳品种得率较高,老君眉得率较低;4个武夷名丛的茶多糖在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和茶多酚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武夷名丛茶多糖清除DPPH、·OH和O_2~-·活性具有明显差异,但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4个品种的茶多糖清除DPPH和O_2~-·的IC_(50)值均高于阳性对照Vc,清除·OH的IC_(50)值均低于阳性对照Vc,表明雀舌、瓜子金、胭脂柳和老君眉4个品种的茶多糖是良好的·OH清除剂。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功能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China Tea. 2024, 46(02): 50-55.
    茶产业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重要产业之一。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发现连山县茶产业具有产业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品种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有战略支撑等优势和机遇,但也面临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不足、品牌知名度较低等劣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尝试从S-O、W-O、S-T、W-T 4个方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为连山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 China Tea. 2024, 46(03): 21-25.
    柑普茶是一种由柑皮和普洱茶组成的特色再加工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普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加工工艺、内含成分、功能特性和质量控制等。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柑普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4): 44-51.
    对引种至宜宾地区的10个茶树品种的生理指标、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所制成茶感官品质表现进行了研究。生理指标调查表明,10个茶树品种在宜宾地区具有较强适应性,其中天府茶28号、春雨1号、巴渝特早、中茶102、黔茶8号、湘波绿2号春季萌发时间早。生化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生化成分含量各有差异,其中黔湄601、湘波绿2号、槠叶齐、天府茶28号氨基酸总量均在5%以上,具备制优质绿茶的生化特点。感官品质结果表明,槠叶齐、湘波绿2号、天府茶28号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品质表现优异,中茶111、春雨1号和黔茶8号制宜宾早茶品质更突出,鄂茶1号、黔湄601制川红工夫品质更独特,而中茶102和巴渝特早制茶香气表现较优。10个品种制茶品质表现存在差异,为适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的茶树良种提供了多种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成茶感官审评总分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研究通过多角度分析,为适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的良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China Tea. 2024, 46(05): 62-66.
    庐山云雾茶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研究采摘了不同等级的鲜叶原料,按照摊青、杀青、回潮、揉捻、初烘、做形、干燥的工艺加工成庐山云雾茶,总结了庐山云雾茶加工工艺参数、加工设备和不同等级茶叶的品质特点,并分析了庐山云雾茶化学成分含量,为庐山云雾茶的标准化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 China Tea. 2024, 46(05): 10-16.
    光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子,也是多种功能品质成分代谢的能量和信号源。光调控技术已经应用到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的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文章综述了光照在茶树生长发育、品质成分代谢和茶叶加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光调控技术在我国茶树栽培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光照萎凋加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China Tea. 2024, 46(05): 67-70.
    介绍了《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23)中新修订内容,并以农业农村部主推“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以“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和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肥料技术模式,供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企业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5): 41-4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而茶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大宗商品,将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主要贸易产品。基于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选取2012—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茶叶贸易数据,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项指标进行测算,对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出口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China Tea. 2024, 46(01): 14-21.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可推动茶产品的高质量生产和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综述了2022年传统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茉莉花茶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挑战,并结合时代和科技发展趋势预测茶叶加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茶叶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 China Tea. 2024, 46(01): 61-68+73.
    分析了信阳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气象要素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以揭示气候资源变化与茶叶产量的关系。利用信阳站1951—2022年信阳气温、降水、日照和土壤湿度等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全年和春茶生长季(2—4月)的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信阳气候变化明显,全年和2—4月10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1.9℃和2.8℃,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土壤湿度呈减少趋势,但极端降水、暴雨日数有所增加。同时,2—4月历年日平均气温有4个相对稳定的低温周期时段,对信阳毛尖春茶影响很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信阳的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信阳毛尖茶叶产量有积极影响。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2—4月≥10℃活动积温、土壤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4个与茶产量相关性显著的气候因子,回归分析发现,气候资源产量与≥10℃活动积温、土壤湿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回归结果通过了F检验(P<0.05),且其平均偏差为3.1%,最大偏差为7.4%,较好地揭示了气候资源变化与信阳毛尖茶叶产量的关系。
  • China Tea. 2024, 46(02): 1-6.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新产品开发、工艺及装备创新方面取得众多突破。文章分别从安化黑茶的产品类别、传统加工技术、加工技术及装备创新几个维度介绍安化黑茶产品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安化黑茶产品及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安化黑茶突破产业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China Tea. 2024, 46(02): 13-18.
    重点对近年来大陆台资茶企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了长期困扰大陆台资茶企发展的问题,对台湾茶业界在大陆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海峡两岸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深度交流及两岸茶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提供有益的思考。
  • China Tea. 2024, 46(03): 26-31.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 China Tea. 2024, 46(03): 66-71.
    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普洱茶产业信息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普洱茶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旨在提升普洱茶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对普洱茶产业需求的深入分析,采用Django框架构建Web应用程序,将系统划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展示用户界面,后端负责处理业务逻辑。经过实际测试,该系统实现了对茶叶生产、销售、存储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普洱茶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China Tea. 2024, 46(04): 1-7.
    养分管理技术提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和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从茶树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与茶园养分的土壤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综述了2023年茶树营养理论与养分管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农业背景与科技发展趋势,预测茶园养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茶园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 China Tea. 2024, 46(04): 52-57+65.
    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饮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瓶装茶所强调的标准化和便捷性,新式茶饮更加注重创新、个性化和社交性,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品牌和社交需求。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饮品配方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行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并采用消费者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112份学生和203份全体消费群体的匿名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内容涵盖了对饮品口味和品牌的喜好、饮用频率、健康担忧及价格接受度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全面了解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偏好情况。同时结合文献综述,深入剖析新式茶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产品创新、消费者市场偏好、健康需求、行业标准的制定及数字化趋势等方面的情况。综合以上因素,探究了新式茶饮行业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和创新潜力,并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 China Tea. 2024, 46(05): 59-61+66.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0 d对苔藓地衣总体防控效果可达91%以上,可有效降低苔藓地衣的危害,提高茶叶产量16.74%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 China Tea. 2024, 46(05): 48-53.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滋味甘醇鲜爽,叶底嫩匀显芽、明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3年平均水浸出物含量达46.4%,茶多酚含量13.7%,氨基酸含量5.2%,咖啡碱含量2.7%。抗寒抗旱性强,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感(S)、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高感(HS)。新梢、最下节节间长,机采后优质芽叶一芽二三叶占比、新梢完整率高。中茶503于2022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茶树(2022) 330053。
  • China Tea. 2024, 46(06): 63-68.
    幼龄茶园管护存在的前期投入较大、投产周期较长、技术要求较高等突出问题,是制约茶农收入和良种更换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文章总结了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栽培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推动幼龄茶园优质、降本、高效栽培管理,为促进茶园优良茶树新品种更新换代及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