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批量引用 |
  • 于森, 辛丹丹, 苏一诺, 孙雪, 王贺, 邹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3): 50-57.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3.007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补播的混播草种组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的盐碱化草地为试验地,以松嫩平原广泛分布的耐盐碱牧草野大麦为主要补播草种,设置野大麦与4种松嫩平原本土耐盐碱牧草星星草、披碱草、羊草、拂子茅混播处理,同时设置野大麦单播处理。4个混播处理中,野大麦播种量为30 kg/hm2,其他草种播种量均为15 kg/hm2;野大麦单播处理中,播种量为45 kg/hm2。以上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个小区,以不补播作为对照(CK,1个小区),共设置1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4 hm2。在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的条件下,于2021年采用免耕补播的方式对各试验小区进行补播,从补播第2年开始连续2年测定各试验小区的土壤容重、pH值、含盐量(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理化性质指标和植被群落重要值。[结果]补播第2年(2022年),与CK相比,各混播处理和野大麦单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与补播第2年相比,补播第3年(2023年)各混播处理和野大麦单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升高。补播第3年,5个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均显著(P<0.05)低于CK,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CK,有机质含量除野大麦+羊草混播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显著(P<0.05)高于CK;野大麦+羊草混播处理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在各处理中最低,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与CK相比,补播第2年各混播处理以及野大麦单播处理的禾本科植物与其他杂类草重要值相差不大,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重要值最高,为0.60;补播第3年各混播处理以及野大麦单播处理的禾本科植物重要值与补播第2年相比均增加,且均大于CK,野大麦+披碱草混播处理的重要值最高,为0.71。[结论]野大麦与羊草的混播对改善土壤容重、pH值、含盐量效果最好,适宜作为改良盐碱化程度较重草地的混播组合。野大麦与披碱草的混播对改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植被群落效果最好,适宜作为改良盐碱化和退化草地的混播组合。
  • 李韩晶, 夏方山, 白朝瑞, 郭嘉庆, 李嘉俊, 张金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3): 58-63.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3.008
    [目的]探究不同盐碱胁迫对饲用小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溶液模拟盐碱胁迫环境,每种溶液的Na+浓度均设置为0(CK)、50、75、100、150、200 mmol/L;通过开展种子发芽试验,分析饲用小黑麦种子在不同种类盐碱及不同浓度Na+胁迫下的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Gp)、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Gi)、平均发芽时间(mean germination time,MGT)以及幼苗活力指数(seedling vigor index,SVI)、胚根长及胚芽长的变化规律,揭示饲用小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盐碱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不同盐碱种类、Na+浓度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饲用小黑麦种子Gp、Gi、MGT、SVI、胚根长及胚芽长具有极显著(P<0.01)影响;随着Na+浓度的升高,饲用小黑麦种子的Gp、Gi、SVI、胚根长及胚芽长呈下降趋势,而MGT呈上升趋势;相同Na+浓度下,饲用小黑麦种子对中性盐胁迫的耐受性高于对碱性盐胁迫的耐受性。[结论]随着Na+浓度的升高,饲用小黑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且碱性盐的抑制作用强于中性盐;饲用小黑麦种子在低浓度Na+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提示可在我国轻度盐碱地上种植饲用小黑麦。
  • 李亚娇, 刘晓霞, 马培杰, 罗文举, 龙忠富, 陈才俊, 柳嘉佳, 王小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3): 64-73.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3.009
    [目的]研究不同胁迫条件对百脉根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以百脉根为试验材料,通过配制不同的营养液设置低营养(low nutrition,LN)、高重碳酸盐(high bicarbonate,HB)、低磷(low phosphorus,LP)3种胁迫处理,以用蒸馏水配制的霍格兰营养液为空白对照(CK);在百脉根2~3叶时移栽入不同处理的营养液瓶中,每瓶5株苗,每个处理15瓶,每3 d换1次营养液,培养1个月后收获;测定并比较不同胁迫处理下百脉根的农艺性状指标、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含量;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胁迫处理对百脉根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分析百脉根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LP处理下百脉根株高最高;与CK相比,3种胁迫处理下百脉根的根长、根际直径、茎粗、根体积、分枝数、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单株鲜重均降低,地上干物质含量和地下干物质含量均提高;LN处理下鲜重根冠比、干重根冠比最大。LN处理下百脉根主根根系活力最大,须根根系活力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LP处理下叶部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HB处理下茎部叶绿素含量最高。3种胁迫处理下百脉根叶部蛋白质含量显著(P<0.05)低于CK,茎部蛋白质含量高于CK,叶部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高于CK,茎部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低于CK,叶部和茎部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3种胁迫处理均可显著(P<0.05)降低百脉根茎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P<0.05)提高茎部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HB和LP胁迫处理可显著(P<0.05)降低百脉根叶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LN和LP胁迫处理可显著(P<0.05)降低叶部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提高茎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CK相比,3种胁迫处理下百脉根的乙烯(ACC)、茉莉酸及其衍生物(JA)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游离态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赤霉素类(GAs)含量均显著(P<0.05)提高;除LP处理的ACC/BHA值外,3种胁迫处理下百脉根ACC与其他内源激素的比值均不同程度降低,部分比值已小于1。隶属函数分析法分析表明,百脉根综合长势排序为LP处理>CK>HB处理>LN处理。[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来看,低磷胁迫对百脉根生长的影响较小,高重碳酸盐和低营养胁迫对百脉根生长的影响较大。在低磷、高重碳酸盐和低营养胁迫下,百脉根可通过调整形态结构、激活抗氧化系统、平衡内源激素来调控其生长发育,从而适应不良环境。
  • 庞思强, 麻浩, 檀嘉琦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2): 35-44.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2.005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籽粒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方法]选取3个品种籽粒苋(千穗谷、美国籽粒苋、籽粒苋N053)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和人工控水试验,以土壤最大含水量的80%为对照组(CK),设置轻度、中度、重度3个干旱胁迫处理强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为最大含水量的60%、40%、20%;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苋幼苗在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评价指标,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叶片数、茎宽)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株高、叶片数、茎宽均显著(P<0.05)低于CK和轻度干旱。在受到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后,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普遍表现出SPAD值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升高、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变化不明显。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美国籽粒苋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C)逐渐下降,千穗谷幼苗叶片的RC逐渐上升,籽粒苋N053的R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美国籽粒苋幼苗的SOD和POD活力显著(P<0.05)高于千穗谷和籽粒苋N053,CAT活力也高于千穗谷和籽粒苋N053。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5.456%、20.030%、12.507%、8.371%,累计贡献率为76.364%;前4个主成分中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的指标包括株高、叶片数、茎宽、MDA含量、CAT活力、POD活力、SOD活力、SS含量,以这些指标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的指标来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美国籽粒苋、千穗谷、籽粒苋N053幼苗抗旱性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72、0.53、0.29。[结论]通过对籽粒苋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3个品种籽粒苋幼苗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美国籽粒苋>千穗谷>籽粒苋N053。
  • 张晓严, 张健, 陈翔, 超乐萌, 席亚琴, 金净, 冯彩霞, 胡努斯吐, 张天宇, 王雅茹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2): 45-49.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2.006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效果。[方法]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的中、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围封(TW)、围封+补播(TB)、围封+补播+施肥(TBS)3项措施进行修复。以外围放牧样地作为对照(CK),于2016—2019年连续监测并比较不同修复措施下退化草地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结果]2016—2019年,TW、TB、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放牧(CK)处理;修复当年(2016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TW处理,并且TBS处理的植被高度、盖度显著(P<0.05)高于TB处理;2017年,TBS处理的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和TB处理,TB和TBS处理的植被盖度显著(P<0.05)高于TW处理;2018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处理,TBS处理的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B处理;2019年,TB和TBS处理的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TW处理。[结论]围封、围封+补播、围封+补播+施肥3项措施对中、重度退化草地都表现出较好的修复效果,以围封+补播+施肥的修复效果最佳。
  • 张晴晴, 刘雪骄, 张波, 张鹏, 何嘉, 韩海波, 超乐萌, 郑淑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2): 50-57.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2.007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演变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补奖”“草原生态补偿”“草原补偿”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跨度限定于2000—2022年,检索范围选取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论文。采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筛选到的301篇该领域文献的发文年度、来源期刊、作者分析、研究热点进行研究。[结果]①从研究现状来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相关文献发表从2007年开始,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草地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是发文量前三的期刊;靳乐山、周升强、巩芳3位作者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均为11篇;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单位为团体的合作模式;不同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不同机构之间连线较少,合作关系较弱。②从研究热点来看,关键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策的补奖标准和补偿对象,对应的关键词有“补偿机制”“奖励机制”“农牧民”“牧户”等;第二类是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目前研究者构建评价体系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展开;第三类是政策实施效果。有研究者以牧民为切入点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也有研究者从草地生态方面进行评价。③从研究热点演进来看,初期的热点是“草地”“生态补偿”“补偿机制”“奖励机制”,侧重于探索如何补偿和奖励方面,2010年前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政策本身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给予建议,近些年逐步转移至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结论]国内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能为政策实施提供科研支撑和参考。
  • 晔薷罕, 希吉日塔娜, 常虹, 刘思博, 张璞进, 刘欣超, 殷国梅, 温超, 单玉梅, 刘桂香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2): 58-72.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2.008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已被证实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土壤与植被特征,但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因生态系统类型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载着牧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降水格局变化高度敏感,因此,研究草原土壤与植被特征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对认知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预防和降低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矿化、微生物,以及植被群落特征、植被物候、功能性状对极端干旱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干旱气候的选择与适应提供参考。
  • 郭荣明, 赵芯, 高国荣, 苗彦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2): 73-81.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2.009
    垂穗披碱草是青藏高原分布最广的优质牧草之一,作为高寒地区栽培利用、退化草地补播及改良的主要草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对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植被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对垂穗披碱草遗传多样性、种子萌发特性、农艺性状、栽培及利用、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下一步垂穗披碱草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曾佳, 郭嘉庆, 夏方山, 李尹琳, 白朝瑞, 李韩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1): 63-70.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1.010
    [目的]探究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生产适宜的株距和行距配比。[方法]以“太行”白羊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置4个株距水平(记为R1、R2、R3、R4,分别为30、45、60、75 cm)和4个行距水平(记为L1、L2、L3、L4,分别为30、45、60、75 cm),研究不同株行距配比对白羊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株距和行距对白羊草生殖枝数、花序长、株高、落粒率均有极显著(P<0.01)的交互作用。株距和行距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极显著(P<0.01)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株距与生殖枝数、小穗数、理论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与花序长呈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行距与生殖枝数、小穗数、千粒重、理论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与花序长呈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946%,决定第1公因子的主要性状是生殖枝数、小穗数、花序长、落粒率、千粒重、理论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第2公因子贡献率为20.994%。产量指标综合评价表明,R3L3(60 cm×60 cm)分数最高,为5.039。[结论]为获得白羊草最高种子产量,将株距和行距均设置为60 cm为宜。
  • 卻国萍, 龙金飞, 卫智军, 张勇, 张忠青, 徐生云, 刘瑞霞, 张毅辉, 张晓民, 张新宇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1): 71-78.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1.011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为荒漠草原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放牧强度处理,即对照(non-grazing,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9个小区,载畜率分别为0、1.92、3.08羊单位/(hm2 ·年),实际放牧羊数量分别为0、5、8只。于2018—2020年每年8月中旬调查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的密度、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比较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的差异,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各植物功能群与群落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荒漠草原中植物种类数量为MG处理区>NG处理区>HG处理区,数量分别为27、25、19种。放牧显著(P<0.05)增加了多年生杂类草密度,降低了多年生禾草密度的占比。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草和灌木及半灌木盖度随放牧强度增加逐渐减小,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盖度;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盖度占比随放牧强度增加逐渐减少,而多年生杂类草盖度占比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多年生杂类草、灌木及半灌木高度,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的高度占比,增加了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的高度占比。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灌木及半灌木地上生物量,重度放牧显著(P<0.05)降低了各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放牧增加了一二年生草、多年生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占比,减少了灌木及半灌木、多年生禾草的地上生物量占比。在N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禾草及一二年生草,关联度均为0.76;在M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杂类草,关联度为0.77,其次为一二年生草,关联度为0.75;在HG处理区,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为多年生杂类草,关联度为0.80,其次为一二年生草,关联度为0.67。[结论]中度放牧增加了荒漠草原的植物种类;长期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所有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长期放牧降低了多年生禾草的优势,提高了多年生杂类草在群落中的优势,使得与群落关联度最大的功能群由多年生禾草与一二年生草转变为多年生杂类草与一二年生草。
  • 郭呈宇, 房永雨, 伊风艳, 史志丹, 乔慧蕾, 刘芳, 赵和平, 朱林飞, 丁海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1): 79-84.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1.012
    [目的]对饲用大麦种质资源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及评价,为后续利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测定100份大麦种质资源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灰分和β-葡聚糖含量,运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7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7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于2.92%~13.93%,纤维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极显著(P<0.01)负相关,淀粉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聚类分析将种质群体分为3类,第Ⅰ类30份材料,特点为纤维素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变异系数大;第Ⅱ类69份材料,特点为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脂肪含量的均值最低,淀粉含量、灰分含量、β-葡聚糖含量的均值最高;第Ⅲ类1份材料,特点是蛋白质含量最高、淀粉含量最低、灰分含量最低、β-葡聚糖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发现,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6.47%。[结论]供试材料的7个籽粒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获得1份高蛋白、低β-葡聚糖特异性材料GNM。
  • 杨鼎, 张璞进, 刘欣超, 闫晓红, 常虹, 伊风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45(1): 85-93. https://doi.org/10.12160/j.issn.1672-5190.2024.01.013
    [目的]全面分析国内外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和趋势,并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收录的发表于1991年1月—2022年12月的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相关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年度发文量变化趋势、期刊和作者的发文数量,对国家、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和被引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在设定的检索式下,共获得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研究相关英文文献总计1 122篇。1991年1月—2022年12月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发文被引量居首位,影响力也最高,其次为美国;《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中国科学院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研究领域涉及物种多样性、气候变化、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人类生产活动等方面。[结论]1991年1月—2022年12月,该研究领域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荒漠草原进行修复,荒漠草原群落多样性对人为干预的响应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影响因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荒漠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今后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