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4): 881-893.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降低氮磷污染概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政府正全力应对的生态污染问题,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使政策难以发挥预期效力。为此,从肥料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着手,构建包含政府、农用肥料生产企业、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市场供需角度探究初始意愿、奖惩制度、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对有机肥替代政策执行效率的影响,进而探索农业面源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结果表明:共有3组演化稳定的策略组合,分别为(宽松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严格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获利能力是使结果稳定于(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关键。肥料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博弈均衡的实质,其中,企业的初始意愿对结果更具导向性。三方主体的决策过程具备利益导向特征,在财政支持范围内加大奖惩力度可提高企业与农户生产、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意愿。据此,建议政府以经济效益为宣传导向,通过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合理制定经济政策、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等污染治理路径,构建起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1): 225-234.
    基于2008—2020年中国除港澳台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Ⅳ-2SLS法等工具,探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效果及机制路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业收入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倒U型”关系,拐点值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于83.09%。农业产业融合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农业增收的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82.24%。据此建议加快农险产品创新和保险责任扩充,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为农业增收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4): 727-735.
    为揭示武穴野生山药及其零余子中代谢物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差异,利用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采集自湖北省武穴市野生山药的山药肉、山药皮和零余子中代谢物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筛选零余子与山药肉间、山药皮与山药肉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武穴野生山药及其零余子中共检测到385种代谢物;在零余子与山药肉间共筛选到7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3种代谢物在零余子中相对含量较高,27种代谢物在山药肉中相对含量较高。在山药皮与山药肉间共筛选出81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6种代谢物在山药皮中相对含量较高,35种代谢物在山药肉中相对含量较高。武穴野生山药的山药肉中富含缬氨酸、甲硫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零余子中富含异柚葡糖苷、C-hexosyl-chrysoeriol 5-O-hexoside、扁蓄苷等18种黄酮类代谢物,山药皮中则富含反式玉米素-O-葡糖苷核苷、乙酰左旋肉碱、维生素B_2、C-hexosyl-chrysoeriol 7-O-hexoside、槲皮素-3-甲基醚等代谢物。综上,武穴野生山药的块茎及其零余子中含有丰富的代谢物,可根据代谢物种类、功能与用途合理开发应用。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1): 112-121.
    混农林业作为集约型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之一,运用于石漠化地区有利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修复。2019年7月,对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镇龙场村的玫瑰+大豆、玫瑰+苹果+大豆和玫瑰+玉米3种混农林模式样地中的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以玫瑰单作为对照,共捕获土壤螨类1 524头,隶属3目41科64属,以盖头甲螨属(Tectocepheus)和派伦螨属(Parholaspulus)为优势属。其中,玫瑰+玉米样地中具有较丰富的螨类属数,而玫瑰样地中具有较高的个体数量。土壤螨类在4种模式的样地中均呈明显的表聚性。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玫瑰+大豆和玫瑰+玉米样地上较高。4种模式下土壤螨类的群落相似性较低,表现为中等不相似。3种混农林模式样地中捕食性革螨均为r选择型,而玫瑰样地中捕食性革螨为K选择型。甲螨群落结构在玫瑰样地上为P型,在玫瑰+大豆样地上为O型,在其余样地上为G型。总的来说,实施玫瑰混农林治理模式可使土壤螨类数量和多样性增加,以玫瑰为主,与苹果、大豆或玉米混合种植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螨类多样性,其中,玫瑰+大豆的模式效果较好。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08): 1773-1781.
    利用SLAF-seq技术对江浙地区17个主要的栽培菱品种和1个野生菱种质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445 594个SLAF标签,鉴定到多态性SLAF标签95 931个。通过序列分析,获得269 338个SNP标记,并基于这些SNP构建18份菱样品的遗传发育树及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LAF-seq技术能高效地开发出大量可用于群体遗传分析的SNP标记,基于SNP标记构建的进化树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菱品种。该结果对开展菱种质资源鉴定和菱种质遗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4): 859-869.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国槐废弃物分别与侧柏、云杉、油松、元宝槭和刺柏等5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等质量混合对其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绿化废弃物资源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国槐分别与侧柏、云杉、元宝槭或刺柏废弃物混合的添加形式普遍能够显著(P<0.05)强化对石油(至少是其饱和烃组分)的降解效率,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但上述混合处理普遍不影响甚至会削弱绿化废弃物对土壤速效氮、磷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国槐与油松废弃物的混合添加形式对所有方面的修复效果普遍产生拮抗削弱。混合绿化废弃物中较高的氮、磷、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有利于其降解石油或其部分组分,前三者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含量,及脲酶和脱氢酶活性;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有助于提高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而较高的内部化学分异和萜类物质含量则分别不利于其降解饱和烃组分以及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而言,以适当的组合形式添加绿化废弃物可以强化其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4): 968-977.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产生的病虫害抗性、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新型可持续的植物保护策略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RNAi在植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RNAi的生物农药(即核酸农药)的研发越来越迅速。核酸农药以喷雾诱导基因沉默(SIGS)为基础,通过外源施用针对靶标病原菌或害虫的dsRNA,即可触发RNAi从而抑制病原菌或害虫,实现对靶标病虫害特异性控制。由于核酸农药具靶标特异性、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性等优势,相关研究和开发进程日益加快,使之有望成为化学农药的重要补充或替代。文章对核酸农药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产品研发和应用现状,在商业化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08): 1896-1903.
    为建立铁皮石斛中2, 4-表芸苔素内酯的高效、灵敏和准确的残留分析方法,利用超声与涡旋联用方法对铁皮石斛样品进行了提取,然后采用固相萃取小柱(Cleanert Pesti Carb/NH_2)方法净化且经HPLC-MS/MS测定。经过方法学验证,2, 4-表芸苔素内酯在铁皮石斛中的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0.005 mg·kg~(-1)和0.000 5 mg·L~(-1)。在0.005~0.5 mg·kg~(-1)的添加范围下,2, 4-表芸苔素内酯在铁皮石斛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4.70%~102.25%,相对标准偏差为1.3%~3.4%,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铁皮石斛中2, 4-表芸苔素内酯的农药残留分析要求。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获得了铁皮石斛样品,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铁皮石斛样品中2, 4-表芸苔素内酯残留。2, 4-表芸苔素内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茎、叶半衰期分别为10.35~22.36 d和8.89~11.00 d,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铁皮石斛实际样品的检测。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1): 187-195.
    为阐明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对常规耕作(CT)、免耕(NT)和秸秆留高茬免耕(SS)处理样地分3个季节开展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2门4纲14目。在各处理中,线蚓科(Enchytraeidae)为优势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和蚁科(Formicidae)多为常见类群。春季,NT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P<0.05)高于CT,是CT的3.8倍;夏季,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CT,是CT的2.8倍;秋季,NT与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显著高于CT,分别是CT的2.1倍与2.3倍。各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表现出春低秋高的特点。SS处理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CT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夏、秋季节,但与NT处理差异不明显。相较于CT,SS处理显著增加了夏、秋季线蚓科的密度。综上,秸秆留高茬免耕有助于增加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的密度。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10): 1897-1903.
    告警信息素是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中一类重要的信息素物质,具有引诱、趋避和聚集等多种活性,能够引起红火蚁强烈的行为反应。本研究通过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法一步合成红火蚁告警信息素,并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标准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纯度达到90.2%;该合成方法合理、简便和高效,反应条件可控,无安全隐患,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触角电位(EAG)实验表明,合成告警信息素能够引起红火蚁工蚁强烈的行为反应,并在100μg剂量下EAG反应显著高于标准品(P<0.05)。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11): 2471-2481.
    采用小RNA测序技术对甘肃省榆中县疑似感染病毒病的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样品进行测序鉴定,发现样品中含有魔芋花叶病毒(Konjac mosaic virus,KoMV),通过反转录PCR(RT-PCR)扩增KoMV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 CP)的cp基因,克隆的KoMV cp基因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导入E.coli Rosetta~(TM)(DE3)诱导表达蛋白,在Ni-NTA重力柱层析作用下纯化CP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序列分析表明:KoMV cp基因片段大小为840 bp,编码280个氨基酸的外壳蛋白;与GenBank已注册同源性较高的KoMV分离物相比,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5.58%~99.4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9.32%~99.29%;KoMV的病毒种群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寄主差异。SDS-PAGE显示,不同温度诱导下KoMV CP融合蛋白在E.coli Rosetta~(TM)(DE3)中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6 ku。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32 000,能够与感染KoMV的当归叶片和纯化蛋白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当归KoMV CP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IgG,为开发KoMV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及CP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4): 800-810.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4): 905-919.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的潜力。本文综述了核桃仁及其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功能特性和开发利用。核桃仁作为核桃的主要食用部位,富含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可用于开发抗癌、减肥、美容等产品。核桃深加工中的副产物如核桃分心木、核桃青皮、核桃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胡桃醌、多糖、酚类等,可应用于开发杀虫剂、生物质炭、降血压药等产品。此外,本文列举了一些较成熟的核桃产品如核桃蛋白粉、分心木酒和核桃油胶囊,以促进中国核桃产业链的发展。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10): 1889-1896.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1): 60-69.
    为建立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研究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刺激对细胞干扰素生成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最终构建基于该成纤维细胞的干扰素生成通路激活模型,以发育至23期的中华鳖胚胎为实验材料,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得到肝成纤维细胞,结合细胞形态学、生长曲线和PCR法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之后,用Poly I:C转染细胞24 h,检测细胞形态和干扰素生成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应用构建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得到的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良好,成功传至20代,该细胞的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细胞增殖规律,可检测到成纤维细胞标记基因VIM和ACTA2,确定为成纤维细胞。冻存前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51%和82.95%。Poly I:C转染后,RIG-Ⅰ和MAVS蛋白的表达量上调,RIG-Ⅰ基因的表达量上调,m~6A和YTHDF2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并引起细胞形态的变化。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华鳖胚胎肝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构建了基于该细胞的干扰素生成通路激活模型。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2): 278-287.
    以河南省许昌市3个类型5个品系的蜡梅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不同类型蜡梅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生产实践中科学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键因素,当培养基中没有聚乙二醇时,花粉不能萌发;蔗糖不是蜡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因素,高浓度蔗糖还会抑制花粉萌发;硼酸和硝酸钙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在花粉萌发中起辅助作用;素心和红心类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_3)_2·4H_2O 10 mg·L~(-1)+H_3BO_3 20 mg·L~(-1),豫素1号、豫素2号、豫红1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38%、25.34%、23.4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02.31、297.64、285.68μm;乔种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_3)_2·4H_2O 5 mg·L~(-1)+H_3BO_3 15 mg·L~(-1),豫乔1号、豫乔2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4.43%和24.93%,花粉管长度分别为288.27μm和286.37μm。综合比较,5种花粉受培养基中相同因素影响的趋势相同,但在最适宜条件下,素心类型蜡梅的花粉活力较好,其萌发情况略好于其他2种类型。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12): 2751-2762.
    为明确浙北地区不同粒形优质粳稻产量和品质对播期调控的响应,以期为该地区不同粒形优质粳稻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依据。2019—2020年通过大田试验,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品种设长粒粳稻嘉禾香1号(L)和圆粒粳稻浙禾香2号(R)2个水平,播期设5月15日(S1)、5月25日(S2)、6月4日(S3)、6月14日(S4)、6月24日(S5)5个水平,共10个处理,研究播期调控对浙北地区不同粒形优质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延迟,L型和R型优质粳稻的播齐历期均不同程度缩短。在实际产量方面,L型优质粳稻不同播期处理间产量[(10.83±0.02)t·hm~(-2)]表现基本平稳,差异不显著;R型优质粳稻年际间产量变化趋势有所差异,2019年R-S2产量显著(P<0.05)高于R-S1,2020年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R型优质粳稻受播期调控的影响较大。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内日照时数、积温和降水量显著降低,L型优质粳稻有效穗数、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升高,籽粒长宽比和食味品质显著降低;R型优质粳稻的有效穗数、粒长、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株高和精米率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显示,长粒形优质粳稻综合得分为L-S4(0.902)>L-S3(0.045)>L-S5(0.013)>L-S2(-0.407)>L-S1(-0.552),圆粒形优质粳稻综合得分为R-S4(0.485)>R-S5(0.349)>R-S3(0.323)>R-S2(-0.216)>R-S1(-0.941)。综上所述,浙北地区长粒形和圆粒形优质粳稻的适宜播期在6月14日前后。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5): 984-994.
    BES1/BZR1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且是油菜素内酯(BR)信号转导途径的唯一转录因子,为探讨其在植物抗病抗逆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杧果BES1s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结构域、蛋白质结构和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研究表明,杧果BES1s家族理化性质预测结果显示,成员外显子个数相差较大;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杧果BES1s成员均具有BES1_N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和二级结构表明,成员可分成3组,不同组之间成员存在较大差异、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存在3种结构。在qRT-PCR法测定基因表达量中发现,在胶孢炭疽菌(Cg)侵染过程中MiBES1.1和MiBES1.5持续上调表达;MiBES1.12和MiBES1.13持续下调表达。在细菌性黑斑病菌(Xcm)侵染过程中,在12 h时除MiBES1.7和MiBES1.9,其他成员上调表达;在3 h时MiBES1.1~MiBES1.5和MiBES1.11下调表达。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过程中,MiBES1.7、MiBES1.9和MiBES1.2持续下调表达;在48 h时,除MiBES1.5和MiBES1.11~MiBES1.13其他成员下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杧果BES1s家族成员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4): 565-575.
    通过研究苦荞粒重、粒形与蛋白组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探索影响苦荞蛋白组分含量的主要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以小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XJ-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粒重、粒形相关性状和籽粒蛋白组分含量和总蛋白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醇溶蛋白含量外,父本晋荞麦2号的千粒重、粒长、粒宽、长宽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母本小米荞;在XJ-RILs群体中,各性状变异系数为5.79%~29.97%,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粒长与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宽与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于各性状的表型值,在欧式距离为12.10~13.50处,将220个株系划分为12个类群,其中C9类群粒长、长宽比、清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0类群千粒重、球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C11类群千粒重、粒长、长宽比、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较高。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籽粒各蛋白组分含量的基因型差异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材料,筛选获得的蛋白组分优异株系为不同食品和保健品的加工提供了推荐材料。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05): 1037-1047.
    初步研究RNA干扰PhCatC1/2基因对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检测PhCatC1/2、PhTlr13、PhLys和Phβ-G基因的表达,并观察肝胰腺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注射PhCatC1-dsRNA后,PhCatC2表达量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PhTlr13基因表达量在前期呈现显著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hLys和Phβ-G基因的表达量均随dsRNA干扰时效的增加而增加;沉默PhCatC2基因后PhTlr13和Phβ-G基因的表达量随dsRNA干扰时效的增加而增加,PhCatC1基因表达量呈现下上调交替的趋势,PhLys基因表达量表现出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通过PhCatC1/2基因沉默后的分析初步推测,波纹龙虾可能通过促进Toll样受体和溶酶体通路来参与免疫应答,得出PhCatC1/2基因具有免疫功能。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6): 1193-1204.
    通过怀玉山三叶青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和器官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基因cDNA总长度为888 bp, G+C含量为51.58%;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由29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33 173.36 u,等电点9.16,为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43.73%)、β-片层(21.69%)、无规则卷曲(34.58%)构成;三级结构为单体;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主要存在于内质网、内质网-质膜、细胞外、细胞质、线粒体和质膜中;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在进化上与Aegilops tauschii subsp.tauschill(节节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durum(硬粒小麦)、Hordeum vulgare(大麦)的亲缘关系较近,尤其是与Aegilops tauschii subsp.tauschill(节节麦)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在进化上具有最高的亲缘关系。通过烟草叶片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包括细胞膜)和细胞核膜中。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基因在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中的表达存在器官特异性,怀玉2号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怀玉1号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怀玉山三叶青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具有典型烟草病毒增殖蛋白1的结构特征,氨基酸序列及核酸序列与同源物种相似度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对进一步揭示该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10): 2112-2120.
    为研究2,4-表芸苔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期淀粉代谢的影响,将新啤6号大麦种子用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处理,在质量分数23%聚乙二醇-6000溶液中进行培养。在种子萌发72 h时,统计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并在12、24、36、48、60、72 h测定种子的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也会降低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提高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与单独干旱胁迫相比,适宜浓度(5、25μg·L~(-1))的芸苔素内酯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和胚芽鞘长,使萌发种子内的淀粉酶活性不断增强,淀粉含量持续降低。25μg·L~(-1)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大麦种子可溶性总糖、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提高,而较高浓度(200μg·L~(-1))芸苔素内酯对上述指标表现出抑制作用。综上,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淀粉代谢速率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4): 736-745.
    为分析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单次灌水量99.0、148.5、198 m~3·hm~(-2),分别标记为W1、W2、W3)茎流变化规律和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以红肉苹果树(红色之爱119/06)为试验材料,2020年6—9月通过TDP插针式茎流仪连续观测苹果树茎流速率,用HOBO小型气象站自动获取气象数据。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条件下苹果树茎流速率均呈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夜间茎流速率变化平稳。苹果树日均茎流速率排序为W3>W2>W1。瞬时间尺度下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茎流速率的关键影响因子,日尺度下5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对茎流速率影响显著。适当减少灌水量有利于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增加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W2处理的灌水量更适合研究区苹果树灌溉。7、8月份苹果树茎流速率较高,该时期蒸腾耗水较高,应及时补充灌水,选择日出前或日落后灌水效果最佳。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1): 205-214.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桑叶、枸杞为基本原料,通过微波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分别制备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并检测干燥后粉体的质构、色泽及营养品质变化。从物理性质来看,真空冷冻干燥的粉体在稳定性、可压性与均一性上表现较好,鼓风干燥的粉体在堆积性和流动性上相对更好。真空冷冻干燥粉体的总糖含量最高,亮度值最大,湿润下沉时间短。结合吸湿特性与微观结构判断,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粉体品质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为了改善饮料风味,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口感优化,结果表明,当木糖醇添加量为27.30%(质量分数,下同)、甜菊糖苷添加量为3.67%、苹果酸添加量为0.11%时,口感最好。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11): 2512-2521.
    葡萄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真菌性病害。即使有大量已登记的杀菌剂产品,仍有未登记的杀菌剂被用于防治或被推荐用于防治葡萄真菌性病害。未登记杀菌剂的施用是否会对葡萄园环境生物造成危害,需引起足够的关注。本研究选取葡萄上未登记但有残留检出或被推荐使用的杀菌剂三唑酮、乙霉威、四氟醚唑、吡唑萘菌胺、乙烯菌核利,对葡萄园环境生物鸟类、蜜蜂、非靶标节肢动物及土壤生物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三唑酮及四氟醚唑对鸟类的长期暴露风险商值大于1,风险不可接受;乙霉威对捕食性非靶标节肢动物的危害商值大于5,初级风险不可接受。吡唑萘菌胺及乙烯菌核利对所评估的陆生生物风险均可接受。本研究为所选杀菌剂在葡萄上的科学施用及后续的农药登记提供参考。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7): 1256-1263.
    从幼化的砧木采穗圃采集亚林6号插穗,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IBA、ABT1、NAA、GGR6、IAA剂配制的不同浓度溶液及作为对照的清水浸泡插条切口,而后扦插于无菌基质。遮阴拱膜保湿环境下抚育45 d及露天滴灌环境下抚育15 d后,对生根效果进行取样检测、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IAA、IBA、GGR6等在合适配比下有较高的生根率和萌梢生长量。其中处理A1、G3、G2生根率分别达到75.6%、56.9%和52.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和愈伤发生率的规律不一致;生根类型有皮部生根、愈伤生根、混合生根3种类型;实验中扦插生根以皮部生根为主,混合生根为辅;IAA等处理有利于提高皮部生根发生,NAA、添加腐植酸的IBA等处理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生根。IAA 250 mg·L~(-1)溶液处理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GGR6 500 mg·L~(-1)扦插生根效果次之。综合成本优势和操作方便性,建议生产中使用GGR6 500 mg·L~(-1)处理培育柿砧木扦插苗。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3): 470-478.
    MGG-01005是与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有重要关系的基因,对其进行一般理化性质、结构域、功能位点预测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M13-MGG-01005,利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分子筛层析进行蛋白纯化。结果显示,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 471.49 u,编码153个氨基酸,含Tctex-1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无功能位点,存在磷酸活性位点,为不稳定亲水蛋白;该蛋白可被0.1 mmol·L~(-1) 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的最适洗脱液组分为20 mmol·L~(-1) Tris-HCl, 500 mmol·L~(-1) NaCl, 80 mmol·L~(-1)咪唑;阴离子交换层析表明该蛋白对低盐条件具耐受性;分子筛层析具有形态均一且对称性良好的构象,最大洗脱峰出峰位置对应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ku,表明该蛋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本研究最终得到大量高纯蛋白,以期为进一步探索该蛋白的功能以及稻瘟病菌的后续相关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12): 2622-262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在全球流行率较高的基因亚型是BVDV-1b,其次是1a和2a;基因亚型1t和1n的全球流行率较低,1v亚型是近年新流行的基因亚型。BVDV新基因亚型的逐年出现说明其在不断地发生遗传变异,致其防控愈发困难。欧洲国家流行的BVDV基因亚型种类最多,说明BVDV在欧洲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在亚洲发现的BVDV毒株数量则明显多于其他洲,1b是亚洲流行率最高的基因亚型。BVDV-3型在欧洲被报道次数最多,在亚洲也被报道过。本文对世界范围内BVDV的流行情况进行综述,可以丰富BV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也可为BVDV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7): 1457-1465.
    柑橘黑点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快速及时地检测出柑橘黑点病病菌(Diaporthe citri)对柑橘黑点病早期诊断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β-微管蛋白序列,设计柑橘黑点病病菌的特异引物对,基于常规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建立了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对柑橘黑点病病菌的菌丝和典型带病叶片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发现,在常规PCR检测中,该引物可从柑橘黑点病病菌获得244 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检测灵敏度达0.78 ng·μL~(-1);在实时qRT-PCR中,该引物也只有在柑橘黑点病病菌中获得唯一的产物吸收峰,检测灵敏度达0.35 ng·μL~(-1)。利用PCR检测体系对发病黑点叶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0%,qRT-PCR的阳性检出率为60%,表明qRT-PCR比常规PCR的灵敏度更高。因此,研究设计的柑橘黑点病病菌特异性引物,以及所建立的常规和实时qRT-PCR检测方法具有速度快、特异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于柑橘黑点病病菌的分子鉴定,对病害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4, 36(01): 196-204.
    针对雨天采收杨梅表面积水及杨梅鲜果在贮运过程中因振动造成的机械损伤累积而引起表观和营养品质劣变问题,开发一种新型镂空包装,以传统果篮装作为对照组,探究不同镂空形式对荸荠种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镂空包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杨梅采摘后的预冷时间,在预冷48 min后杨梅果核温度达到4℃;非镂空包装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杨梅鲜果运输过程中的失重率,贮藏10 d失重率维持在13.49%;半镂空包装能够较好维持杨梅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花色苷含量),同时抑制贮运过程中果实丙二醛含量的上升。综合分析贮藏期杨梅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半镂空组具有较好效果。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4): 808-813.
    为改善休闲松子的品质,采用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真空油炸、水煮及普通油炸)对松子进行加热处理,测定不同热处理下休闲松子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酸价在4 min时均高于普通油炸;普通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在4 min时显著高于真空油炸和水煮(P<0.05),而当热处理时间达12 min时,真空油炸松子的过氧化值会快速升高至(0.3±0.05) g·kg~(-1),接近普通油炸松子在4 min时的过氧化值;真空油炸松子的皂化值略高于水煮松子,但无显著差异(P>0.05)。真空油炸和水煮松子的抗氧化能力在4 min时显著高于普通油炸对照,且水煮松子表现出最佳的抗氧化能力。因此,真空油炸和水煮等热处理方式能更好地保留松子的营养功能。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7): 1558-1570.
    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出发,梳理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金融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村金融和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但整体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显著。面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但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整体效率不高,分布格局与农村金融扶贫格局一致。基于此,提出农村金融要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做好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挥主体优势、探索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04): 884-892.
    近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栽培茶树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危害茶树菇的蕈蚊。通过扩增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该蕈蚊进行制片和拍照,描述了其卵、幼虫、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另外,通过在培养箱中饲养该蕈蚊,观察、记录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危害茶树菇的蕈蚊为Bradysia peraffinis Tuomikoski 1960,为江西省新纪录种,与Bradysia peraffinis COⅠ序列(登录号:JQ613799)的相似度达到99.85%。该蕈蚊以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研究发现,老熟幼虫爬至培养料口化蛹,羽化后飞出菌袋。其成虫活泼善飞,具有趋光性,生活史约20~29 d,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明显。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蕈蚊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1): 1-7.
    Dof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从大豆中克隆了一个功能未知的Dof转录因子基因GmDof1.5,该基因位于大豆基因组15号染色体上,ORF全长540 bp,编码含有17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0.15 ku,等电点为9.82。蛋白序列预测发现,GmDof1.5蛋白含有一个典型Zf-Dof结合域,且含有大量磷酸化位点。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豆GmDof1.5与豆科植物鸡血藤SsDof4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BA、干旱、高盐、高温和低温胁迫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GmDof1.5的表达,且GmDof1.5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最为显著。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1): 120-127.
    对中国梨木虱不同月份和不同光周期下的翅型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梨木虱翅型随月份发生明显变化,5—9月为短翅型,10月至次年4月为长翅型。恒温20℃条件下,短光周期(9 h光/15 h暗、8 h光/16 h暗)可诱导产生长翅型,而长光周期(12 h光/12 h暗,10 h光/14 h暗)可诱导产生短翅型。短光周期下长翅型梨木虱的体长相对较长,因而其相对翅长反而较小。对不同月份和不同光周期下翅脉交叉地标点的距离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两者诱导的翅型分化特点一致。由此,基本可确定光周期是影响梨木虱翅型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2, 34(07): 1377-1385.
    为探究奶牛场沙土垫层和橡胶垫层菌群特征及差异,分别采集四川省两个规模化奶牛场的沙土垫层样本和橡胶垫层样本各6份,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的V4区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奶牛场的卧床垫层12个样本共获得1 443 818条优化序列(clean reads),将相似度为97%的有效序列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聚类,共得到2 311个OTUs。在属分类水平上,沙土垫层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海杆菌属(Marinobacter)、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橡胶垫层优势菌属为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弧菌属(Vibrio)。沙土垫层样本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橡胶垫层样本(P<0.05),橡胶垫层样本中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沙土垫层样本(P<0.05)。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沙土样本间的菌群差异大于橡胶垫层样本,无论是沙土垫层还是橡胶垫层,均存在环境条件致病菌。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06): 1328-1337.
    为给梨树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五九香梨树为试材,在关键发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植株各部分不同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各营养元素的需求量,研究其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的年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氮(N)、钙(Ca)、钾(K)、磷(P)、镁(Mg),微量元素的年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铁(Fe)、锌(Zn)、锰(Mn)、硼(B)、铜(Cu)。在萌芽开花前和开花坐果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N,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B;在幼果生长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K,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Zn;在缓慢生长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Ca,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Fe;果实采收前和树体休眠前,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N,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Fe。各元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吸收分配比例结果显示,N、P、K、Ca、Mg、Cu等的最高时期为果实采收前,Fe和Zn的最高时期为缓慢生长期,Mn的最高时期为树体休眠前,B的最高时期为开花坐果期。生产1 t五九香梨果实的营养元素需求量为N 4.26 kg、P 2.64 kg、K 3.03 kg、Ca 3.93 kg、Mg 1.19 kg、Cu 2.02 g、Fe 65.86 g、Zn 23.09 g、Mn 18.03 g、B 18.00 g。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1): 62-68.
    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秀珍菇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分析筛选获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全长基因(PpSAMS)。为了探究PpSAMS在低温刺激后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表达差异,从秀珍菇中克隆得到了PpSAMS基因,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低温刺激后原基形成过程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pSAMS基因全长由1 15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84个氨基酸,具有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并具有结合ATP、金属离子的功能。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pSAMS基因编码蛋白与糙皮侧耳亲缘关系最近。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菌丝体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至室温时期(原基形成前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有可能在诱导真菌DNA甲基化并促使原基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3, 35(12): 2794-2808.
    为深入挖掘影响荷斯坦奶牛乳脂代谢的关键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检测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得到的15个候选差异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确定乳脂代谢关键候选基因后检测其在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中的定位,并进行克隆测序,以及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ENPP2、PI4K2A、CTSH和PTPRR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组织,同时PI4K2A和CTSH在乳腺组织和原代BMECs中的表达相对于其他基因处于较高水平。通过qRT-PCR结合前期转录组测序的结果,最终确定PI4K2A为调控奶牛乳脂合成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主要在BMECs的细胞质中表达。克隆测序发现,奶牛PI4K2A基因编码区(CDS)全长1 440 bp,编码479个氨基酸。结构和功能分析表明,PI4K2A为非分泌型且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含有40个磷酸化位点,翻译后的修饰作用非常丰富。PI4K2A蛋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α螺旋次之,且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确定PI4K2A为奶牛乳脂代谢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以为奶牛乳脂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21, 33(09): 1611-1616.
    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已经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研究的新热点。文章旨在探究月桂酸、单辛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辛葵酸甘油酯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月桂酸、单月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对大肠埃希菌有显著(P<0.05)抑制作用;月桂酸、单月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辛葵酸甘油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P<0.05)抑制作用;月桂酸、单月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辛葵酸甘油酯对肠炎沙门氏菌有显著(P<0.05)抑制作用;月桂酸、单月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显著(P<0.05)抑制作用。其中,月桂酸、单月桂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对4种致病菌的作用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