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Month
  • Most Downloaded in Recent Year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Agric Outlook. 2024, 20(02): 70-75.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卷积核遍历图获取更多的目标特征信息。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并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分析、作物分类识别、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检测,卷积神经网络为提取农业遥感图像的有效信息提供了新方法。卷积神经语义分割网络可根据语义信息对遥感图像像素点进行标注分割,在计算机计算能力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分割网络结构优化,深度加深,分割准确率提高,性能提升。针对实际需要网络侧重于模块化设计改进,在土地利用分析和农作物分类识别应用中,改进的网络分割边缘细化、清晰,且像素准确率较高。在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识别方面,模块化改进使网络可高效实现分割任务、满足实际需要,卷积神经网络对农业遥感图像信息的语义分割为农业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 Agric Outlook. 2023, 19(08): 35-40.
    生态补偿是激励环境服务提供者提供环境服务的有效经济手段,近20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当前对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十分必要。在解构生态补偿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补偿分析框架,基于生态补偿组成和生态补偿效率两个层面,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瞄准、补偿的条件性5个方面综述了生态补偿研究进展。最后开展了趋势与展望分析,认为有两大研究趋势,一是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的市场补偿是未来生态补偿的研究热点,二是生态补偿涉及的领域将会逐步拓展,展望生态补偿未来发展,效率研究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包括补偿标准、补偿瞄准、补偿条件性的研究,这既是推进生态补偿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面向实践生态补偿效率亟须提高的需要。
  • Agric Outlook. 2023, 19(09): 53-59.
    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起步于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意见与发展规划后,其概念、特征等基本内涵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与拓展而来。首先,在科学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产业选择、运行机理、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客观分析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基本内涵等上述4个方面的研究异同,研究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共性;最后,对两者的研究成果从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与科学总结,并从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大势所趋、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将齐头并进、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延伸与拓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的趋势。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71-76.
    中国森林康养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等政策推动下不断发展。在系统梳理国内森林康养相关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借助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以2017—2021年的77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作者共现、研究热词等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大多于2017年开始,并在至2021年的5年内逐年上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且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激发了学者对行业研究的热情;国内森林康养研究领域的高产研究者数量较少、分布较为分散,学者之间合作研究较少,且合作多为校内合作,跨校跨区合作较少;森林康养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公众健康需求、国家政策、提升社会价值、顺应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为主要导向。目前中国森林康养研究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广泛。基于此,未来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预计会进一步拓展,研究团体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研究对象也将进一步拓展。
  • Agric Outlook. 2023, 19(10): 44-52.
    中央和新疆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以及市场的内生动力使新疆农业保险市场的规模以及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增长迅速,最近若干年连续处于全国前列,对于服务新疆“三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新疆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不少难点问题。在对近年关于新疆农业保险问题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该领域遇到的困难,包括新疆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地区差异明显、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市场拓展阻力较大、兵地农业保险差异使农业保险的推进存在特有难题,该行业的运行效率未达最佳水平以及该行业发展与相关宏观经济变量协同效应有待提高。基于此,在政府层面,新疆农业保险保持稳定快速发展需要在政府补贴上进一步精准化,推动政企学研的融合发展,推动“保险+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和农村技术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保险公司层面,需要从宣传、产品创新推广和进一步优化理赔程序3个方面持续发力。最后,对新疆农业保险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做了思考。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53-58.
    生产效率低、效益低以及非适度经营规模一直是制约谷子生产的主要因素。在总结归纳河北省谷子生产效率和效益以及谷子生产经营适宜规模的基础上,从河北省谷子产业的科技支撑优势,自然环境、人文优势,以及市场贸易优势等3个方面阐述其发展优势。最后,提出了提高谷子生产效率、生产效益以及发展谷子适度规模经营,并为河北省乃至全国谷子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的相关建议:一是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提高谷子生产科技水平,促进谷子生产效益提升;二是研发新型简化栽培技术、完善机械化生产,促进谷子生产效率提升;三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四是提高河北省谷子规模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五是完善河北省惠农政策补贴制度及监督机制,切实保障生产效益。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46-53.
    基于全国各省份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强度与主粮化肥施用变化程度,考察近10年中国化肥投入格局演变。2010—2020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施用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化肥投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2015年是化肥施用量与施用强度转变的关键节点;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分别是中国这10年化肥投入的主要上升、下降地区,但华东地区与华中地区的化肥施用量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2010—2020年中国主粮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复混肥增长最快,主粮的化肥施用强度一直维持高位,但在宏观环境上化肥投入已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转变为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下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与环保低碳。基于此,未来中国化肥投入会继续下降,但在中国粮食安全需求下,化肥施用强度仍会维持较高水平。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72-7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振兴和产业兴旺是农民致富的基石。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之乡——温宿县为例,通过走访该县农业农村振兴局、林管站等主要部门,以及深入各乡镇核桃种植户,对其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目前该县核桃产业存在交易集散地欠缺、仓储中心不健全,专业设备不先进、专业人才较短缺,包装特色不凸显、销售渠道很狭窄等问题。基于此,结合实际提出从强化基地建设、强化示范作用,注重人才引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品牌效益、增强加工能力3个方面为温宿县核桃产业稳定向好发展保驾护航的对策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97-104.
    对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回顾是一个繁杂但重要的长期工作,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水稻病虫害知识进行综述回顾,但主要是利用定性分析及传统的文献计量法总结水稻病虫害阶段性技术的发展,难以清晰地呈现海量知识单元间的联系与发展。基于此,采用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工具CiteSpace,以近30年的中文核心论文为来源,分别对水稻病虫害的文献分布、合作情况、研究热点进行知识图谱构建与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文献数量与质量逐年提升;发文作者间的合作常以“当地植保机构+其他科研机构”的形式出现,但跨地域间作者的合作较少;目前水稻病虫害的研究热点围绕“绿色”和“防治”开展。基于此,对未来水稻病虫害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即跨区域交流、绿色防治以及同防治主题相结合的新技术应用将会是未来对水稻病虫害研究的主要方向。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18-126.
    农产品贸易始终是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的重要贸易领域,RCEP协定正式落地势必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农业用地面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关税等因素对中国向RCEP其他成员出口农产品的影响,并基于模型结果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前后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值、农业用地面积的差值以及双边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向RCEP其他成员出口农产品有正向促进作用;RCEP其他成员的初级加权平均关税、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的人口数量差值对中国出口有负向影响;中国对东盟、韩国、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出口为潜力开拓型,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为潜力再造型,中国对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为潜力巨大型,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为潜力开拓型。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进一步释放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具体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3-1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首先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的演变历程,然后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设施化、园区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人本化等6个维度,基于各维度自身特征,构建了相对应的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统计监测评价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105-11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简称“中农发”)在中国农业走出去中起到了领军作用,以中农发为例,梳理总结了中农发在非洲负责任投资活动中的实践特点、困难遭遇。基于此,提出了推动中国农业企业对外负责任投资的启示,即加强跨文化的研究与管理;提升社会责任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参与社会公益;建立农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88-92.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是适应和推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高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设置交叉学科以融合多专业的知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农业生物智能设计学科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多维组学技术、蛋白质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农业领域最前沿的交叉性学科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能价值。以农业生物智能设计学科为例,研究和分析了农业领域交叉学科体系下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为促进人才培养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相互融合,推动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从深化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和交流平台和优化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37-45.
    农村三产融合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极其有效的路径。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和农户对农村三产融合的认知4个层面共选取15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利用二分类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枸杞产业三产融合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受访户中有72.5%的农户参与了中宁县枸杞产业三产融合,但存在农户整体年龄偏大、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特征;是否为村干部、种植年限、是否有固定存款、自然灾害的程度、周围人是否参与三产融合均显著影响农户参与三产融合,其中是否为村干部、是否有固定存款、自然灾害的程度、周围人是否参与三产融合的影响为正,种植年限的影响为负。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宁县枸杞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户的政策引导,积极改善人才结构;企业和合作社要促进一二产业有机衔接,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农户应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和壮大枸杞专业合作社。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56-61.
    田园综合体是新时期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载体。首先,界定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总结出产业引领型、旅游带动型、都市近郊型、创新开发型4种发展模式。其次,根据2018年财政部扶持的18个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田园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结论:田园综合体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基础良好的东部地区以及资源禀赋优越的西部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选址多在距离城市中心60 km以内,呈近城聚集的特点,市场区位对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田园综合体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难等问题,从界定各类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撬动能力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34-142.
    2021年12月10日中国与尼加拉瓜复交,2022年1月10日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务实发展已成共识。农业是尼加拉瓜经济主导产业,但此前尼加拉瓜农产品贸易严重依赖美国市场,肉类、咖啡、烟草等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国以及玉米、水稻等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均为美国。中尼复交后,美国及欧盟对尼加拉瓜实施制裁,尼加拉瓜农业发展很有可能被“卡脖子”。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尼加拉瓜农业产业特色,结合前期中国台湾地区在尼加拉瓜开展的农业合作基础,提出一揽子设计对尼加拉瓜农业援助项目方案、率先启动肉类及热带水果贸易投资合作、务实有效对尼加拉瓜开展农业援助培训等建议,统筹谋划中尼农业合作,助推两国经贸合作、深化两国政治互信。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12-1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提升,中国由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发展成为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蜂蜜贸易额长期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全球蜂蜜产量平稳上升,高出口单价国家贸易额快速增加,蜂蜜贸易伙伴关系较为稳定。2017—2021年,中国蜂蜜出口均价为世界贸易均价的44%,出口方式以大包装蜂蜜为主。2021年中国蜂蜜进出口额分列全球第四位和第二位。从当前主要出口目的国集中度来看,出口较为平稳。2022年全球蜂蜜贸易额可能出现下行苗头,乌克兰出口供给缺口将由亚洲主产国补充,中国蜂蜜出口将保持平稳或小幅攀升。2010年后中国进口蜂蜜单价急剧攀升,但近5年蜂蜜进口量仅占国内蜂蜜年消费量的0.8%~1.6%,不会对国产蜂蜜价格造成冲击。从长远来看,中国蜂蜜产业亟待建立消费者认可的分级分类标准,并以官方标准为蜂蜜质量背书,营造优质优价的差异化市场竞争环境。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32-37.
    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通过对陕西省王家砭村的调研发现,王家砭村集体经济运行模式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即在经济格局上以集体经济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发展为特色;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以“党经相促”为特征;在利益分配上以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尺度;在价值观念整合上以村庄共同体价值重建为依归,此种模式最终使得王家砭村全体村民能够业有所就、学有优教、病有所医、住有宜居、老有所养,共同富裕持续推进。陕西省王家砭村的集体经济运行模式表明,村集体经济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乡村振兴、重构村庄共同体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益和价值共同体建设能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群众基础和精神支撑;“党员干部挂帅”的“党经相促”的经营管理模式则能够在保证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上发挥关键作用。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05-111.
    命名实体识别是从农产品信息文本数据中有效抽取信息的关键一步,旨在从非结构化文本中确定与农产品特性相关的命名实体。农业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大多集中在农业病虫害领域,关于农产品信息文本的实体识别研究较少,通过采用BMES标注的方式对爬虫获取的农产品信息文本数据进行标注,提出融合BERT的BiLSTM-CRF深度学习模型对该文本数据进行实体抽取。将该模型与多种神经网络模型的实验结果比较发现,融合BERT的BiLSTM-CRF模型对农作物、地区、富含营养成分等3种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2.25%和84.54%,明显优于IDCNN-CRF等神经网络模型,说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抽取农产品信息文本数据命名实体。基于此,命名实体识别作为中文文本信息抽取的关键技术,在农产品信息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等方面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3-12.
    畜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畜产品大多为鲜活农产品,受产品易腐、运输消耗大、时间定价敏感、相关进口产品冲击及养殖效益不佳等因素影响,中国畜产品价格近年来频繁暴涨暴跌,给养殖户和产品生产商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冲击,确保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保证市场的稳定是实现畜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H-P滤波法和时间序列分解法分析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的波动趋势及周期季节性波动特征,并基于价格形成理论、价格波动理论、价格预测理论等分析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指标体系。基于此,从加强畜产品价格研究,构建完善的畜产品价格预测机制;强化数据采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预测预警信息系统;完善信息预报发布机制,提升畜产品价格预测预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畜产品价格波动及预测预警研究的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93-99.
    全球变暖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稻田则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在农业领域中,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发挥稻田碳汇潜力是减缓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在梳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影响因素及核算方法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及研究不足,为助力统筹规划粮食安全与减排以及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综合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不同领域交叉研究、深入探究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65-170.
    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的意愿会受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等的影响。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变量对新疆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地膜回收经验、农业收入低、耕地面积小的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的意愿较低;受教育程度高、地膜回收经验丰富、农业收入高、耕地面积大的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的意愿较高。基于此,破除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的因素障碍,要科学地引导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同时重视农户选择地膜生产者回收模式的优势和意愿。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77-87.
    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正在从单一赔付服务向全流程农业风险管理转型。构建农业风险模型,研发农业风险模型系统,实现农业风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模拟、计算与决策,对提升农业风险识别、分析、评估、预测和决策能力,实现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农业风险与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对农业风险模型系统的应用价值和建设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列举现阶段中国农业风险模型系统的典型案例,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中国农业风险模型系统建设、为强化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提供重要支撑的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3, 19(04): 58-65.
    乡村旅游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业态,发展乡村旅游将有效契合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然而,由于乡村旅游从业门槛较低,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为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考虑引入政府管制机制避免市场低质同质化竞争问题的发生,基于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经营主体和游客各自策略选择对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主要取决于经营主体和游客的初始状态,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引入政府管制机制对产业发展进行监管和经营主体进行激励,有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适度的激励强度可降低政府部门的管制成本,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管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挖乡村经营潜力和培育新型消费理念,从而整体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69-74.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要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从粮食生产、产业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立足北京市昌平区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主要从主导产业品牌效益、会展农业成效、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科技支撑、生产主体和经营模式5个方面介绍了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指出目前农业产业发展存在农业总产值下降、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有待改善和三产融合程度还要加深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对未来昌平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21-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立法加速发展,农业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但不足之处仍然显著。基于伦理与法律之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中国农业立法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农业伦理的评价和价值支撑。基于此,在农业伦理视域下,对中国农业立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不断完善中国的农业立法体系和法治建设,通过法律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改革现有的生产模式,发展高效、低耗及低污染的现代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建设繁荣而美丽的新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高效持续发展。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59-164.
    山西省吕梁山区属生态环境脆弱区,其干旱少雨、气候恶劣,严重制约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而枣树因其生命力强盛、耐干旱而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林种,是吕梁山区的特色产业之一,曾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甚至全部收入。进入21世纪,吕梁红枣产业遭遇发展瓶颈,栽培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病害和裂果、枣农因效益不佳而疏于或者放弃管理等严重影响着红枣的生产和消费。基于863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选择12种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吕梁红枣消费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有无红枣消费习惯、鲜枣价格、消费者家庭人数、消费者购买红枣的便利度以及消费者对红枣功效的认知对其消费红枣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提高消费者认知,树立标准化生产理念,发展红枣深加工,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吕梁红枣的消费意愿。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112-118.
    探究农户兼业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市场、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 778条中国农户家庭问卷调查数据(CFPS),建立基准回归实证分析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通过改变变量及进一步验证模型实证结果,分析了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水平提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此结论依旧成立,且家庭消费水平在不同分位点上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呈“U”型分布。(2)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消费结构转变,生存型消费占比升高,享受型消费占比降低;农户兼业行为使家庭收入显著提高,提高了劳动力闲暇成本,降低了享受型消费的占比。(3)农户兼业行为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显著性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且不显著。基于此,政府应更加重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农户兼业向科学化发展,助力中国乡村振兴。
  • Agric Outlook. 2023, 19(08): 100-105.
    近年来,推荐系统的应用取得了飞速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农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为提升农业领域内推荐技术的应用,满足农业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对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重点体现在融合了K-means算法以及BIRCH算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搭建HowNet极性词典解决传统协同过滤方法过度依赖用户具体评分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推荐模型,利用相关数据源,进行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运行稳定,可以达到精准推荐农业技术信息的目的。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81-89.
    农科研究生是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力量,开展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研究对提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人才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运用访谈与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30所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降维得到科研创新素质(F1)、社会适应素质(F2)和思想道德素质(F3) 3个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主要因子,构建了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回归模型,运用回归模型计算1 677名农科研究综合素质总因子得分与被调查者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个人努力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其中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参加文艺活动的次数、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参加所学专业以外的讲座次数以及每天从事学习和科研的时间与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家庭培养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其中生源地家庭情况、学生与家庭成员相处的融洽程度与综合素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学校培养影响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其中导师水平、科研教学实践平台、校园文化与管理满意度与研究生综合素质得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家庭培养、学校培养是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需要个人努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氛围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63-71.
    大豆是中国唯一与世界完全接轨的主粮作物,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与进口国,受国外低价大豆进口影响,国产大豆供给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依存度过高,已严重影响国家大豆产业安全。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商品供给以及食用大豆与高油大豆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大豆产业安全的重任,“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粮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加强规划顶层设计,争取各方政策对优质大豆种质提升、种植基地、大豆物流产业园、交易中心及产业集群等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继续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将“五优联动”贯穿于大豆产购储加销的全过程,真正意义上体现优质优价,促进大豆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齐发”,实现黑龙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71-177.
    农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农业现代化进入了新时期,但大量使用农药、地膜、化学肥料的生产方式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通过问卷走访,获知农户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及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数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种植面积、过度施药危害认知、农户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购买意愿、预期收益、政府补贴及优惠政策等对农户绿色农产品生产有显著正向影响;伊宁县农户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意愿较高,农产品绿色认证少,品牌创建意识缺乏,生产风险与农户生产意愿成反比。最后,提出了以技术为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对农户的引导,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加大政府帮扶绿色农产品生产力度的对策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77-83.
    地理标志农产品被视为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抓手,然而不少地方出现了“申报热、建设冷”的情况,当地所申报的地理标志并没有真正发挥增收效应。谢湖大樱桃自1989年从山东烟台引进,于2011年成功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经过约30年时间的发展,谢湖村人民围绕该地理标志品牌大力发展种植业、旅游业等,逐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态势。以谢湖大樱桃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谢湖大樱桃主产区的实地调研,从一二三产业融合这一创新视角出发分析了使用地理标志农产品对于农户增收的影响和具体路径,并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3, 19(06): 33-38.
    为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央对宅基地改革采取“三权分置”部署。然而,不同学者对宅基地“三权”的法律构造存在分歧,确立宅基地使用权应确立“所有权+成员权+用益物权”的权利构造,其中新设资格权定性为成员权,“三权分置”改革后的第三权属于用益物权范畴,同时赋予其处分权能完善宅基地权能。“三权分置”改革,应以所有权为基础,依靠特有的身份属性保障成员权,通过宅基地资格权这一特殊身份属性实现宅基地在一定范围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的排他使用。宅基地改革需从法律层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架构,具体应围绕“三权”法律构造和制度重构两条路径进一步探索,采取法律和政策途径盘活农村宅基地,促进乡村经济长足发展。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92-96.
    景气指数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是用以说明经济活跃程度的概念,被称作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风向标”,为监测、研判经济走势提供了重要参考。编制中国苹果产业景气指数是对中国苹果市场进行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苹果作为中国的主要水果品种,其市场波动趋势、供需情况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等信息愈发被市场关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逆全球化有所抬头等因素影响下,市场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对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方便开展中国苹果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以市场数据为依托,从模型建设、指标编制、算法构建、系统开发与实施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NET架构的苹果产业景气指数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证检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系统设置较为准确。最后,提出当市场过冷或过热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分别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市场在合理波动范围内运行。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62-68.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高效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0—2019年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可持续利用由“弱可持续”变为“一般可持续”;从子系统来看,驱动力系统曲线总体呈平稳波动趋势,压力、状态、影响系统曲线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响应系统曲线整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为推进临沂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应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38-41.
    中国长期处于玉米供需紧平衡状态,2008年为了解决金融危机引起的农民卖粮难问题,政府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连续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玉米产大于需、库存过高。2016年政府实行玉米供给侧改革,对玉米产业进行“调结构、去库存”,调减生产、增加消费,5年去掉了2.5亿t临储库存,也造成玉米产需缺口,导致2021年前后近两年的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近年来出现了或将长期存在的玉米产不足需问题,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玉米保供稳价;增加小麦和水稻对玉米的替代,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玉米及其替代产品进口,造成进口依赖性增加。为此,政府应制定稳定的产业政策,理顺供需关系、合理产业结构,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稳定玉米供给。
  • Agric Outlook. 2022, 18(09): 50-55.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有5 000~7 000年种植历史,是一种低脂、低热量的健康食品。自引入中国后,藜麦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生产企业、藜麦产品越来越多,藜麦产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新兴的特色农产品,藜麦也应加快溯源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以藜麦溯源为研究对象,基于SWOT-PEST分析方法,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从优势—机遇、优势—威胁、劣势—机遇、劣势—威胁等4个方面提出促进藜麦溯源发展的策略。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2-20.
    价格指数作为市场交易的“晴雨表”“风向标”,对市场未来趋势预判以及决策制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省13个设区市自2018年一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真实数据,以不同类型的价格指数、不同行政级别、不同交易品种3个维度构建江苏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指数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均价格,并以平均价格为依据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定基价格、环比价格、同比价格指数编制。结果表明,2018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江苏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总体健康稳定,价格呈稳中有升态势;耕地价格指数长期保持平稳,养殖水面和“四荒地”价格指数波动较为明显。最后,通过对价格指数应用的分析,探索在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
  • Agric Outlook. 2022, 18(05): 127-133.
    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国际局势变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粮食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分析了俄乌两国粮油产量和出口在全球的地位、中国进口粮油总体情况及自俄乌进口占比,以及在俄乌冲突背景下,针对俄乌等国际局势可能对中国粮油安全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保障中国粮油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建议不断扩展进口来源地,重视粮食自给能力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植物油料生产水平和油料自给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