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汇水河浜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处理效果分析

张迎颖, 闻学政, 李敏, 徐佳兵, 宋雪飞, 姜智绘, 刘海琴, 王岩, 张志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2(07): 1563-157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Vol. 42 ›› Issue (07) : 1563-1575.

农村汇水河浜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处理效果分析

  • 张迎颖, 闻学政, 李敏, 徐佳兵, 宋雪飞, 姜智绘, 刘海琴, 王岩, 张志勇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汇水河浜的污染物,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运村村新运小桥浜东北侧次级支浜构建“前置库-湿地塘-生态沟”的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并沿水流方向采集水样(平枯水期7次、丰水期7次),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DO)、总氮(TN)、氨氮(NH_4~+-N)、硝氮(NO_3~--N)、总磷(TP)、磷酸盐(PO_4~(3-)-P)、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计算各污染物的沿程总削减率,分析各工艺段的污染通量,估算组合工程对于该次级支浜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结果表明:在平枯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物理沉降、透水坝拦截等作用削减颗粒态污染物;在丰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削减溶解态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分散菜地对于TN、TP污染负荷的贡献较大;生活污水对COD污染负荷的贡献最大。次级支浜水体氮素中NO_3~--N含量较高,磷素中颗粒态磷(PP)含量较高。组合工程对次级支浜陆源污染中TN、TP和COD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分别为166.23、20.07、502.66 kg·a~(-1)。研究表明,生态修复组合工程能够削减部分污染负荷,今后仍须加强来自生产、生活的陆源污染拦截,以及汇入新运小桥浜之后的水体原位净化。

关键词

生态修复组合工程 / 农村汇水河浜 / 菜地径流 / /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迎颖, 闻学政, 李敏, 徐佳兵, 宋雪飞, 姜智绘, 刘海琴, 王岩, 张志勇. 农村汇水河浜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处理效果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42(07): 1563-1575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9)1007);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2017ZX07202004-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700805-02)

5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