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貌类型下黄土高原典型县域新增耕地利用变化

周建, 李超, 张佰林, 周芹慧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14): 254-260

农业工程学报 ›› 2023, Vol. 39 ›› Issue (14) : 254-260.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4170

不同地貌类型下黄土高原典型县域新增耕地利用变化

  • 周建, 李超, 张佰林, 周芹慧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土地整治是中国增加耕地数量、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居民膳食结构改变的背景下,土地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新增耕地利用方向该如何科学确定是亟需研究的问题。该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川县为例,利用土地利用、耕地质量等数据,研究了新增耕地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塬(梁)、坡面、沟道的利用变化,并分析了不同变化类型新增耕地的质量在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结果表明,延川县新增耕地转变为非耕地的比例为20.69%,林地、草地是新增耕地转变的主要去向,果园种植收益远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收益,且果园种植为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的劳动时间多,加之农户劳动力数量有限未有更多时间将新增耕地用于粮食生产,使得新增耕地撂荒并转变为了林地、草地。沟道是新增耕地转变为林地的主要分布区域,沟道和塬面(梁)是新增耕地转变为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域,塬面(梁)是新增耕地转变为果园的主要分布区域,不同地貌类型的水分条件是新增耕地在不同地貌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也反映出,在果园种植收益高的条件下,即使位于沟道的水资源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新增耕地,由于劳动力的限制,也不会被利用以进行粮食作物种植,而是被撂荒并转变为林地,相反塬面(梁)的新增耕地也会被利用为收益更高的果园。未来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应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利用方向。

关键词

耕作 / 土地利用 / 地貌类型 / 新增耕地 / 土地整治 / 黄土高原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周建, 李超, 张佰林, 周芹慧. 不同地貌类型下黄土高原典型县域新增耕地利用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14): 254-260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4170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R065);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2ND038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C-QN-0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67); 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001023535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K202103126)

10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