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耕作土壤团聚体力稳性的区域分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刘益辰, 范雪松, 杨晨曦, 周金星, 吴新亮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21): 47-53

农业工程学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1) : 47-53.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1060

典型耕作土壤团聚体力稳性的区域分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刘益辰, 范雪松, 杨晨曦, 周金星, 吴新亮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土壤团聚体力稳性直接影响根系生长和农业耕作等过程。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力稳性的区域分异规律,自北向南选取典型农业种植区耕作土壤(黑土、褐土、红壤和砖红壤),通过抗压试验测定不同粒径团聚体(1~2、3~5、>5~8、>8~10 mm)的抗张强度、破碎能量和易碎性指数,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因子间关系。结果表明:抗张强度和破碎能量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并随团聚体粒径增大而减小,但具体变化特征因土壤类型而异。易碎性指数自北向南先增大后减小,其中红壤最大(0.87),黑土最小(0.47);相比温带地区黑土和褐土,亚热带和热带的红壤和砖红壤易碎性指数的粒径分异更为明显,表现为其小粒径团聚体易碎性指数(1.10和0.76)显著高于大粒径团聚体(0.65和0.58)。抗张强度和破碎能量与蛭石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和0.70,P<0.01),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72和-0.72,P<0.01);易碎性指数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6,P<0.01),与蛭石、碳氮比、非晶形氧化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75~-0.66,P<0.01),表明在区域尺度上气候因子通过黏土矿物控制团聚体力稳性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为不同区域农业土壤质量的评估与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团聚体 / 土壤 / 降水量 / 团聚体稳定性 / 抗张强度 / 易碎性指数 / 破碎能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益辰, 范雪松, 杨晨曦, 周金星, 吴新亮. 典型耕作土壤团聚体力稳性的区域分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39(21): 47-53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106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0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2901)

2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