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Article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Articles
    J Jilin Agric Univ. 2024, 46(01): 1-9. https://doi.org/10.13327/j.jjlau.2023.1801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逆境会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从而对玉米产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育种选择到应用生物技术手段方面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对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及生物育种中不同育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概述,论述了生物育种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逆境情况下的研究进展,同时以多学科交叉技术的整合为特征,将育种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展望了未来育种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及生物育种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育种技术的革新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 Articles
    J Jilin Agric Univ. 2024, 46(01): 17-27. https://doi.org/10.13327/j.jjlau.2021.1219
    为研究大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不同组织、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以大豆“JN28”V1时期的根、茎、叶,R3、R4时期的豆荚,R5、R8时期的子粒,干旱、低温、盐、脱落酸(ABA)胁迫下的根和叶共15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选择8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β-actin,CYP2,EF1-α,Fbox,GAPDH,TUB4,18Sr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析8个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软件分析后,再经过RefFinder计算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4个软件的分析结果不同,以RefFinder综合分析结果显示,V1期的根和叶、R3期的豆荚、ABA胁迫下的根,最适的内参基因为Actin;V1期的茎、R4期的豆荚、R8期的子粒,最适内参基因为EF1-α;R5期的子粒、干旱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Fbox;干旱胁迫下的根,最适的内参基因为CYP2;盐胁迫的根、ABA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18SrRNA;低温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β-actin;低温胁迫下的根,最适内参基因为EF1-α和18SrRNA;盐胁迫下的叶,最适内参基因为β-actin和18SrRNA。4个软件在全部组织及全部胁迫中综合分析结果均一致,在全部组织中最适内参基因为Actin,全部胁迫中最适内参基因为EF1-α。
  • Articles
    J Jilin Agric Univ. 2024, 46(01): 40-48. https://doi.org/10.13327/j.jjlau.2021.5516
    为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AW3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下红松(Pinus koraiensis)抗病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AW3发酵液诱导发病红松幼苗,测定红松根腐病相对防治效果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苯丙氨酸氨解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病相关基因等指标。结果表明:菌株AW3对红松根腐病的温室防效为79.3%,接种红松后,能诱导红松更迅速地产生细胞防卫反应,活性氧和细胞膜透性相对染色强度分别为对照组的2.57倍和2.98倍,差异显著(P<0.05);红松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SOD、POD以及CAT酶的活力显著提高,并且诱导了茉莉酸、水杨酸和与生长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转录。总之,在尖孢镰刀菌的侵染下,菌株AW3诱发了发病红松的抗病机制,在防御相关酶和抗病基因的综合作用下减缓了红松病害的发生。可见,菌株AW3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菌,可用于控制红松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