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学报-栏目: 农艺科学/生理生化 栏目: 农艺科学/生理生化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 zh-cn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current.shtml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 5 <![CDATA[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疆苜蓿生产中的应用]]>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84.shtml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
<![CDATA[补灌量和覆盖量变化对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85.shtml 免耕覆盖中补灌量和秸秆覆盖量变化对叶片生长有较大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9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补灌量与覆盖量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模拟,并采用方差分析、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补灌量和覆盖量对旱地春小麦叶面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随着补灌量变化在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补灌量在252.09 mm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1.83,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随着秸秆覆盖量变化,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分蘖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试验设计范围内秸秆覆盖量为2397.09 kg/hm2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0.59,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相同阶段下,补灌量每增加50 mm,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13.95%;秸秆覆盖量每增加1000 kg/hm2,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3.7%。补灌量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秸秆覆盖量的影响。免耕覆盖中,合理的进行秸秆覆盖和补灌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旱地春小麦叶片生长。

]]>
<![CDATA[不同氮肥运筹对国审弱筋小麦新品种‘皖西麦063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86.shtml ‘皖西麦0638’是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为探究其适播区内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进行栽培技术指导,设置了8种氮肥运筹方式,24个小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施氮量为234 kg/hm2、基追比为7:3:3、基肥+返青肥+拔节肥的氮肥运筹方式时,‘皖西麦0638’的株高过高,倒伏面积达到了50.00%;而施氮量为288 kg/hm2、基追比为7:3:3:3、基肥+苗肥+返青肥+拔节肥的氮肥运筹方式会导致‘皖西麦0638’的倒伏比例高达81.67%,其籽粒品质也不符合弱筋小麦标准。采用施氮量180 kg/hm2、基追比为7:3、基肥+返青肥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大面积倒伏,收获较高的产量,同时可以保证‘皖西麦0638’籽粒较好的弱筋品质。

]]>
<![CDATA[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应用效果分析]]>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88.shtml 为了研究脱叶催熟剂欣噻利对棉花产量影响及其应用效果,本试验设计了2个播种密度、2个施用量,对棉花产量、脱叶率、开絮率、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为112500株/hm2、用量2700 mL/hm2处理霜前皮棉、籽棉总产最高;密度为82500株/hm2、用量1800 mL/hm2处理衣分最高;欣噻利对各处理的子指、株高、第一果枝高度、果枝数无明显影响。脱叶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脱叶效果较好,上部、中部叶片脱叶率达到100%;112500株/hm2各处理脱叶率92%以上。催熟方面,密度为82500株/hm2时,各处理的开絮率整体高于112500株/hm2。欣噻利对棉花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略有下降。综合来看,棉花脱叶催熟剂欣噻利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机械化采收前或秋季棉花旺长不能正常成熟时,可以及时适量使用。

]]>
<![CDATA[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贡油5005’的选育]]>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89.shtml 目前,杂种优势利用是选育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本院”)近些年通过改良油菜种质,利用杂种优势不断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助力四川油菜产业发展。‘贡油5005’是本院以胞质不育系‘7149A’与双低恢复系‘7(50)R’杂交、鉴选出的首个高产、优质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17—2019年四川省机收油菜新品种试验中,2年试验平均产量为2654.1 kg/hm2,较对照‘德油6号’增产10.68%,芥酸平均含量为0.261%,商品菜籽硫甙平均含量为24.81 μmol/g饼,平均含油量为43.32%,籽粒黑色。于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021。该品种高产优质,是适宜于四川平坝、丘陵地区冬油菜区种植的双低甘蓝型胞质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CDATA[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90.shtml 甘蓝类蔬菜是中国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是制约甘蓝类蔬菜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遗传改良的重要瓶颈。分子育种是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策略。为促进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改良,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高质量基因组和数据库、目标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方面探讨了分子育种在甘蓝类蔬菜育种实践上的应用。指出了解析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调控网络是大规模种质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点。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可加速推动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进程。最后对加强甘蓝类蔬菜分子育种的策略进行了展望,为其分子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CDATA[不同施肥方式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http://journals.caass.org.cn/nxxb/CN/abstract/abstract56991.shtml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在节约成本和减少肥料过度使用对农田造成的破坏与污染的前提下,为优化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以‘泉花55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研究不同条施深度(0、10、15 cm)和不同施肥量(150、300、450 kg/hm2)对花生相关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深施能够改善花生茎叶、株茎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等形态发生因素与单株结果数、百仁重、饱果数和出仁率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后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系数和根系活力。其中以条施深度15 cm的花生荚果增产最明显,条施深度10 cm的次之。综合考虑产量和肥料用量等因素可以得出条施氯化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深度15 cm施肥量150 kg/hm2效果最佳。

]]>